课件25张PPT。第 24 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2015年,美国苹果手机全球销量2.3亿部,全球粉丝超过4亿……很多人都渴望能有这个美国苹果 然而,这个苹果是纯粹的美国货吗?下列信息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什么趋势?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开始运作。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 世界贸易组织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它的出现才真正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思考:关税贸易总协定为什么会被世贸组织所取代?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常设的永久性
国际组织部分货物贸易货物、服务贸易
及知识产权 随意性强制性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开始运作。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起步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
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交通通讯
发展技术手段推动者跨国公司扫除障碍 制度 保障两极格局
瓦解市场经济
体制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世界经济概论》“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中国环保组织清查苹果供应链污染地图,这个3000亿美元市值的产业帝国的污染排放,正在随其供应链的膨胀而蔓延,给当地环境和公众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苹果供应链污染地图“熊市”与“牛市”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 1、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
2、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3、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4、发展中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市场等利益失衡、经济安全、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等等机遇:案例一:2001年,中国获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争取平台,积极应对应对策略之一 材料: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时,中国是创始国之一。1986年中国向总协定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由于美国等少数大国的蓄意阻挠、漫天要价,中国“复关”谈判一波三折,经历了从“复关”谈判到“入世”谈判的漫长过程。
直到2001年11月10日,才正式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有时难免会飞进一两只苍蝇。”
——龙永图龙永图(中国入世谈判的最后一任团长) 案例二:2005年-2012年,奥康赢得反倾销案官司2005年,欧盟向中国鞋企征收16.5%的反倾销税;
2006年,154家鞋企积极抗辩和申诉,一审败诉;
2010年,奥康认真研究欧盟《反倾销法》,继续上诉;
2012年,欧盟高等法院宣判奥康胜诉。案例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实行遵守规则,理性应对应对策略之三 2013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632号:国家严厉打击盗版软件,保护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以适应国际竞争。案例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 制定规则,创新应对应对策略之四遵守规则
理性应对了解规则
敢于应对运用规则
主动应对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才是唯一的出路制定规则
创新应对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一、课标要求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⑴本单元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其核心思想。
⑵本课内容是必修Ⅱ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总结性的作用。
⑶通过本课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本课内容简析
⑴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原因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⑵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即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它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⑶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选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与影响。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学生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高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原因和影响,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其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⑶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认识其作用;
⑷通过阅读材料,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⑴通过展示资料,阅读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进而了解全球化趋势的原因和表现;
⑵通过辅之以相关的历史材料解析,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理解中国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情感态度目标:
⑴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⑵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五、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难点: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六、教学方法
遵循从“感性认识——实践应用——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从分析材料入手,论从史出,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选择此法的原因是:
(1)适应教材内容较为理性的特点;
(2)适应高中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强的特点。
(3)以问题导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
七、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多媒体显示:苹果手机图片。设问:很多人都渴望能有这个美国苹果然而,这个苹果是纯粹的美国货吗?
引起兴趣,进入角色。感受经济全球化已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
了解
:
什
么
是
经
济
全
球
化
1、全球化的含义:
投影显示:苹果手机的生产网络和销售以及投资图。
指导学生观察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明确概念: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得出认识,明确经济全球化是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原材料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2、全球化的表现:
重点探究世界贸易组织
(1)明确学习目标: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要作用
(2)引导学生读教材,补充相关资料,整理知识。
(3)探究:关税贸易总协定为什么会被世贸组织所取代?
初步了解世贸组织的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贸易自由化,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
比较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
3、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投影图示,强调经济全球化三阶段:
(1)经济全球化的起步;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学生结合第二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4、全球化的原因:
探究: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已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归纳整理:投影显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1)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根本,主要)
(2)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3)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阅读教材。调动学习积极性,扩展思维。正确认识和归纳全球化的原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
理解: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1、情境过渡:面对经济全球化,出现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为什么?引出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探讨。
2、投影一组材料:
(1)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世界经济概论》
(2)图片: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
(3)iphone的价值分布图;
(4)电子制造业价值瓜分格局的变化
(5)苹果供应链污染地图
(6)“熊市与“牛市”
(7)毒品、疾病、恐怖等社会问题
3、教师总结,明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⑴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
⑵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⑶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⑷发展中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
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市场等
挑战:
利益失衡、经济安全、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等等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辩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三、
见解:
如
何
面
对
全
球化?
教师引导:
案例一:2001年,中国获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归纳:
应对策略之一:争取平台,积极应对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有时难免会飞进一两只苍蝇。” ——龙永图
启发:
(1)中国是如何加入世贸组织的?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案例二:2005年-2012年,奥康赢得反倾销案官司
归纳:
应对策略之二: 了解规则,敢于应对
案例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实行
归纳:
应对策略之三:
遵守规则,理性应对
案例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
归纳:
应对策略之四: 制定规则,创新应对
各抒己见,充分讨论交流,探讨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小结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第23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