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在古代被统治者看作立国之业,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应深入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应注意中国古代的几种土地制度。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鉴于此,本课以神话传说探究为契入点着手设计。同时,学生通过必修Ⅰ政治专题史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感受,但对经济史内容相对陌生,本课是本册书第一课,所以如何实现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及过渡性对今后的教学至关重要。
教学方法
1.以课文为基本蓝本。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设疑引思,探究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能力,深化情感。
2.充分运用课文中的图片和课前准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探究学习法:布置关于中国古代四个民间传说的整理探究活动,即关于神农氏、十二生肖、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的传说。
学习方法
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情境资料,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鼓励学生课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材料,体验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作用。
2.掌握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3.掌握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土地兼并。
4.了解古代社会农民所承担的封建义务,理解他们悲惨的生活境遇。
过程与方法
1.阅读中国原始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史料,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变化的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在封建社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评价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2.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在阶级社会,却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
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难点
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耕田来我织布”,这是七仙女和董永最羡慕的生活,也是对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句唱词,可以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我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但是,它不能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貌。要想仔细了解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的详情,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教师通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的起源。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神农画面(题记文字:神农氏因宜教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
材料二 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商君书·画策》
材料三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
一一《管子·形势解》
师: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生:因为:①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②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③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④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其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地位。
二、农业的发展
1.有利因素
(1)生产工具的革新与耕作方式的演进(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教师通过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石镰 四齿耙
战国铁制农具
材料二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下》
材料三 “今铁官之数日: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攀(j已)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5页的内容,思考: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生产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什么?
生: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是石斧、石镰、石铲、木耒。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炼铁技术,开始出现铁农具,取代了笨重的石器。战国中期牛耕开始运用在农业生产中。汉代中期,牛耕普遍推广,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到唐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改进的曲辕犁。
生产工具的进步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
教师进一步问: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农业生产能起到什么作用?
生: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使农业生产的效率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会有所增加。
②通过农业耕作工具的进步,可以看出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
师: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随着私田的扩大,加上战争等因素,投入公田的劳动日益减少,许多公田荒芜,井田制日趋瓦解。随着私田的增加,小农经济应运而生。小农经济以个体经营为主,这就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2)水利事业的发展(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师:同学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对农业生产而言,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水利是中国农业的命脉。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发明了一系列的灌溉工具,兴修了一些至今仍然发挥效用的水利工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页的内容,了解我国古代主要的灌溉工具以及为了防治水害古人兴修了哪些水利工程。教师多媒体显示表格,由学生填写我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情况。
朝代
著名工程
作用
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汉代
漕渠、白渠、井渠、治理黄河
促进汉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页关于大禹治水的内容,思考: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生: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也说明中国古代水利的重要性,它是中国农业的命脉。
师:战国时期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生: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水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
师:黄河对于中国古代农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以两汉的治黄史实加以说明。如何评价王景治黄?
师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黄河是否安流,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两汉之际,多次治黄,其中王景治黄成就显著,史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两汉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的盛世。王景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
师:在边疆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如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仍在流行。同时先民们还注意总结经验,把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写成水利专著,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师:我国古代的主要灌溉工具有哪些?各有何特色?
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教师提示:高转筒车和水转翻车都适宜用于丘陵地区的灌溉,都用水力作动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不利因素的影响
(1)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
师: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有哪些?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①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中下级奴隶主贵族纷纷开垦荒地,扩大私田,并逐渐使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这就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②由于战争等原因,投入公田的劳动日益减少,许多公田荒芜,促使了井田制的日趋瓦解。
③随着私有土地的增加,各国诸侯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不再区分公田和私田,将所有土地全部实行按亩征税,并允许自由买卖。这样,原先耕种私田的奴隶转变为封建农民,而旧贵族、新官僚和大工商业者则通过购买土地,成为封建地主。税制的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春秋战国时期,部分人通过建立军功获得土地赏赐,成为拥有大量土地的封建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取代了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形式。
教师补充地主土地的主要来源。
(2)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多媒体显示资料
“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师:为什么朱陈村的农民能有相对安定的生活条件?
生:因为朱陈村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以家庭为单位,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基本上都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与外界联系也能够生活得很好。所以,他们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
师:朱陈村农民这种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可以使中国古代农民在没有天灾、战乱的条件下生活得比较安逸,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比较高,这是小农经济的优点。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朱陈村的这种生活能一直维持下去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第7~8页内容,找出答案。
教师点拨:古代农民的主要负担有三大项,即赋税、徭役和兵役。即使在年景较好的情况下,农民一年辛勤劳作,秋收冬藏,背负兵役和徭役,一年下来往往所剩无几,食不果腹。
生:不能。因为小农经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引发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多媒体显示
地主的土地主要有三种来源:
①战国时期,原来的贵族占有公田,并将其转化为私有。
②建立军功的将军获得赏赐,得到大量的土地,成为地主。
③部分人通过买卖获得土地,成为地主。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三种土地来源中,哪一种逐渐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生:土地买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内容,讨论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生:土地兼并一方面使地主强占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几乎无“立锥之地”,导致小农经济破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教师进一步提问:为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统治者采取了一项什么措施?
生:北魏至唐前期,推行均田制。
教师讲解: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荒地或无主土地。后来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国家无地可授,到唐中期均田制已实行不下去了。一些开明的政治家采取多种措施力图改革均田制,但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专制王朝统治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来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都未成功。农民阶级在斗争中提出了“贵贱均田”、“均田免粮”等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均分土地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当时社会虽难以实现,但成为我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教师多媒体显示资料
材料一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
材料三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
1.材料三中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2.这三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些特点?
生:1.他们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由于小农经济自身的脆弱性,使之难以承受封建统治的暴政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民经济经常破产。
2.特点: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材料三反映了小农经济特点。
思考: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板书设计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规模、技术上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冶炼、纺织、陶瓷制造业影响深远;同时还形成了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的手工业经营方式。“史实”与“特征”是我们应把握的重点,并在讲手工业时注意勾连它与农业、商业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具体知识点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就已学过,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它们分散在各个历史时间点上,按通史顺序讲则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对于整个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系统认识。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实可能相对容易,但让他们总结归纳出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就相对比较难了,因此教师应加强~引导。
教学方法
1.本课主要采用启发谈话法进行教学,同时配合提问、图片展示、知识介绍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符合新课改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本节课图片和资料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和资料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最好把本课制成多媒体课件来讲述,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和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师在讲授本课时应从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学习方法
1.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总结冶金、纺织和陶瓷发展的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突出成就。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表格的形成概括古代手工业的成就。
3.运用讨论与师生互动的方法,共同探究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材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经营形态和基本史实,进一步认识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的产生发展过程及成就。
2.通过对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的了解,说明这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形态密切相关的,以此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冶金、制瓷和丝织业的认识,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广受欢迎和赞誉的原因,培养他们运用现有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阶段较长,时间跨度大,因此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历史脉络,掌握古代手工业的简要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手工业种类繁多,知识容量大而复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能采取以点现面、管中窥豹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合理的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专业著作等)、访问法和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教师应该注重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具体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古代手工业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中国古代手工业领先世界的成就如高超的冶金技术、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异彩纷呈的丝织业的了解,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从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文献、历史图片等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
难点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经营形态
1.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内容,思考:
家庭手工业有何特点?其存在与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何作用?又有何局限?
生:(1)特点: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作为农业的辅助;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所用原料靠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规模较小,技术较落后。(2)作用与局限:家庭手工业生产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
关于田庄经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田庄手工业发展概况,教师进一步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士族地主不断扩大其产业,这种田庄的规模一般都很大,庄园中有山有水,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还养鱼、放牧、兼营副业,完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即所谓“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2.“工官”和“匠户”
教师对第一、二目进行整合,对比古代两种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问题。
教师多媒体显示表格,通过让学生填表比较两种手工业的区别。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发展情况
作用
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学生填表后,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1)田庄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对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革新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生:两者都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对技术交流和创新都是巨大的障碍。
(2)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生:原因:①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②垄断手工业的经营以独占利润;③以农为本,工商为末思想的影响。
优势:雄厚的资金和规模经营为进一步分工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经验丰富的技工和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术进一步提高。
劣势: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回收,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经济剥削的手段,常引起工匠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
1.纺织业的发展。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概括从新石器时代到元明时期的纺织业成就。
生:从丝织技术的发明、汉代纺织技术发达及丝绸远销欧洲、唐代官营纺织规模大,私营纺织兴起、宋代纺织技术有新提高,明代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进行概括。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进行点拨:
棉纺织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棉花和棉布后来居上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原因:棉花容易种植,价格低廉,加工方便,保暖性好,穿着舒适。黄道婆等进行棉纺织技术革新,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2.先进的冶金技术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商周青铜文明的代表器物,然后通过多媒体显示青铜器的资料图片,总结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的特点。
学生可从青铜铸造技艺成熟、种类齐全、工艺高超、器物造型生动等方面概括。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14页相关内容,讨论问题:
(1)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古代钢铁冶炼技术取得了哪些进步?
教师点拨:生铁和钢的冶炼技术;淬火工艺;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灌钢法;冶炼燃料的使用与进步。
(2)春秋时期发明的生铁冶炼技术对社会的进步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从劳动工具铁器的使用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个体劳动成为可能,加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形成角度分析。
(3)教材第14页“资料卡片’’苏轼的诗隐含了什么历史信息?
学生阅读后思考得出:反映了北宋煤的开采和使用,特别是普遍使用于冶铁业,推动了当时冶铸业的发展。这说明当时冶铸业方面已取得很高的成就。
3.陶瓷业的成就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不同时期陶瓷文物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归纳问题:
(1)陶器为什么出现在农业出现的新石器时代?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①原始农业灌溉工具;②烧煮粮食等食物的需要;③盛器作用。
(2)我国古代制瓷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
教师点拨:分商代、东汉、唐宋、明清几个阶段进行概括。
(3)清代瓷器艺术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品种多,成就突出,技艺高超;产品以满足上层享受为主,脱离人民生活。
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其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板书设计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课标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未期,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并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商业历史悠久,商业货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成就突出,但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具体知识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就已接触,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感受,本课易引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还是比较多的。按时间顺序梳理各个朝代商业发展的概况及其特征,有序不乱,学生比较容易做到。
教学方法
1.本课可采用讲述、课堂提问、史料阅读、历史比较、课堂讨论等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结合课本自身和课外收集的图片来讲解,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本课学习最好能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商业行为和现象,以便让学生能够通过身边的事物来感悟历史。
2.在了解古代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原因及影响,使学生的学习从了解史实进一步深化到认识层面,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从中分析其原因,并为现实献计献策,增强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学习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掌握秦汉以来“市”的发展历程。
3.掌握古代商业都会的发展概况。
4.分析明清时期商帮产生的条件及其影响。
5.分析“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依据时代的变迁,通过谈话法教学,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古代商业、城镇发展的历程,便于学生识记与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历史的本质。在谈话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古代商业的繁荣。
2.归纳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概括历史规律,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商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必然需要,随农业、手工业发展而繁荣。
2.在古代商业繁荣发展概况的学习中,理解古代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悟商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自由、交融、开拓创新等精神。
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
难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交流学习成果。
生:(1)产生:远古时代出现早期商业交换。
(2)商朝:商业有了初步发展,产生了职业商人。
(3)周朝交易频繁,货币需求量增加,流通骨贝和铜贝。’
(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6)唐代:水、陆商运发达,商业蓬勃发展,客舍、邸店、车坊等生意兴隆。
(7)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增加政府收入,益州出现“交子”。
(8)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出现商帮和会馆。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分析问题:
多媒体课件显示
(1)商业的发展应具备哪些条件?
(2)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请你进一步探讨一下,古代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3)分析明清时期商帮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教师点拨,得出如下结论:
(1)政治稳定、清明,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农业、手工业等繁荣,提供大量的可用于交换的商品;交通便捷等。
(2)政府的管理制度;集镇的兴盛、商业都市的发展;货币的种类与使用;交通的发达;中外的友好往来;商品种类的丰富等。
特点:①起源早并不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经历了自由发展和长期受压制两大阶段,发展道路曲折;③商业水平不断提高,商业精神日益丰富;④外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⑤是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⑥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真正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3)原因: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人为壮大队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而结成商帮。
影响:借助群体力量操纵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多媒体显示图片
河南开封的山陕会馆
请同学们看图片,此“会馆”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会馆是简单的商馆吗?会馆的建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会馆”不同于今天的商馆,商馆顾名思义是做生意的场所,而会馆代表着一种文化,即是以地域为中心、血缘为纽带凝聚成的一种组织,依靠会馆,同地域的商人可以相互关照,又可以利用会馆进行有效的管理、操纵某一地区的商业贸易,赢得高额利润。
多媒体显示材料
材料一 诗句“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代王安石),“海上盗船动盈百,东南西北候过客”(清代黄培芳),真切地描绘了盗贼劫取商船的情形。
材料二 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 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清高宗实录》
材料四 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可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后讨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归纳:敢于冒险、百折不挠,乐善、诚信、开拓等。
(二)城市的繁荣
1.“市”的发展
教师讲解古代“城”和“市”的含义:“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商品交换的场所,两者连在一起即称“城市”。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8~19页第1--4段,概括秦至唐朝时期,“市”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教材概括:官府有专门机构管理市场交易,且管理严格;“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民间“草市”亦受行政管理,至唐代“草市”“夜市”繁荣,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
教师多媒体显示图片: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城布局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设计思考题:
(1)唐代长安城的布局有何特点?宋代城市有何特点?
(2)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宋朝东京城在城市布局、城市管理、经营方式、都市生活风貌等方面与唐都长安有何不同?出现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归纳出要点:
(1)唐代长安城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布局合理,街道整齐,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已被允许置市贸易了。市的启闭也不要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不同:①地域限制的突破:唐都长安,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市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而北宋汴京,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已被允许置市贸易了;②时间限制的突破:唐代市的启闭有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而北宋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③官方管理的松弛:唐代市内设行首,对商店加强管理,征收商税;而北宋市内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原因: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考察一下“草市”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学生可按照南北朝、唐、宋顺序进行归纳
教师对本目进行小结:中国古代“市”的发展以宋为界,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严格限制阶段(唐代以前);“市”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第二是放松限制阶段(宋到明清):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
2.商业都会的崛起
教师多媒体显示表格,学生阅读教材,逐一填写:
朝代
商业都会
特点
战国
临淄等
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汉代
“长安”和“五都”
市场官员专职管理市场,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
唐代
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市发展为常设商业区,商业发达
宋代
东京
商业繁荣,店铺众多,夜市晓市,庙会集市
清代
苏州、盛泽、汉口、佛山等
工商业市镇众多,商业繁荣,商户众多
填完表后,教师设计问题,明清时期的城镇发展有何特点?
这些市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回答:
主要特点:①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地带;②经济功能为主,商业贸易活动极其繁荣;③多位于江南地区,人口密集。
原因:这些地区商业、手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板书设计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古代工商业高度发达,并在明清以此为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从产生那天起就受到政府的极力压制和束缚。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造成近代中国的落伍。“”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理论性较强,有些问题让高一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要想学好本课需学生花费一些时间到图书室、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以便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与师生互动。但要学生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课前
准备,能否准备充分,会不会额外增加负担,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教学方法
1.针对本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情境资料、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
1.学生课前查阅文献资料,让学生体验历史,进一步认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影响。对查阅到的资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课前预习题预习课文,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3.运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本课的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农抑商”、古代工商业管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实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比较闭关锁国与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自己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进行比较论证,主动探究有关的问题。
2.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与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3.查阅资料,了解西方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比较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当时西方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不同经济基础和社会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当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难点
重点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缓慢发展。
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一)重农抑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问题:
重农抑商的思想何时产生?结合教材第22页“资料卡片”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
重农抑商的思想于战国时产生。
原因: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②政治方面: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守法,安土重迁;国家安全,政治稳定。③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产生矛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汉代采取了哪些抑商措施?结果如何?
唐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何?这一状况何时开始转变?
生:措施:汉高祖时期,“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武帝时期,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结果: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相抗衡。
在唐代,商人仍人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仍然实行。商人在社会上遭受鄙视,政治上法律上受到歧视,实际未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宋代才开始转变。
(二)工商业的管理
教师讲解:“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本目所述就是实践这一政策的一些具体措施。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归纳,历代王朝为严格管理工商业,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分秦朝、汉代、唐代以及对私营工商业的管理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管理工商业的措施:①秦王朝统一度量衡,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而且秦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措施,也达到极细微严密的程度;②汉初抑商,商人赋税加倍,汉武帝开始推行盐铁官营制度;③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决定于朝廷的命令,市的交易时间也受限制;④古代王朝通常用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私营工商业。
教师小结:直到明清时期,政府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在这一政策环境下,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我们应怎样评价这一政策?这位舞者能挣脱镣铐,继续长袖起舞吗?
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秦、汉等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明清时期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应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生: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措施,这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后面。
在古代社会,重视农业是对的,但是将商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对立起来,抑制商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知变通,必然阻碍社会的进步。
(三)“海禁”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海禁”的含义。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塘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竖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师:另外一个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措施是清朝的“海禁”政策,该政策在明朝也发生过。“海禁”是怎么来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明朝的对外贸易情况,明朝的外贸分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没有中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郑和下西洋。清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以防范明朝流亡势力和倭寇的骚扰。
“海禁”政策就是一种闭关锁国的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清政府实行的限制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政策。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迁界,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无许片帆人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而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此外,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建议教师讲清闭关锁国的原因,并强调清朝一直实行这一政策。师:请你概括一下:清朝实行禁海政策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
这里教师可简单介绍倭寇和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及沿海地区包括台湾的反清斗争情况。
生:目的是为了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众抗清。结果一方面防御了外敌的入侵,另一方面却给中国航海业和外贸带来沉重打击,和抑商政策一样,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多媒体显示图片
广州十三行
教师利用本图片说明,明清两代的某些时期,曾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后,清政府准许留有“广州十三行”一处海关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一切事务。可见,这种“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两段材料: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明神宗初年的吏部尚书张瀚,曾在《松窗梦语》中追叙他的先祖张毅庵发家致富的经历。张毅庵在杭州傍河而居,以酤酒为业。成化末年,当地发生水灾,洪水冲进房屋,淹没了家里酿造的酒。他无法继续经营酤酒业,就购置一张织机,改营织造业。由于织造的绸缎非常精美,人们争相购买,获利丰厚。后来增加到20多张织机,产量大增,但户外还常常挤满前来购物的商人,供不应求。张毅庵自此“家业大饶”。当时较大的织机,每张需要两三人同时操作。20多张织机,至少需要雇用五六十人同时操作。张毅庵也就由一个小商品生产者变成一个削雇佣工人的手工工场主。
材料二 《施润泽滩阙遇友》记载了一个故事:苏州吴江县盛泽镇施复在嘉靖年间,由家仅一张织机的“小户主”通过扩大生产,不上十年,成了有三四十张织机,雇有几十个工人的作坊主。
请同学们阅读这两段材料,结合教材第25页“资料卡片”,可看出明朝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教师进一步问:
明清时期有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生:有。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商品生产者产生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陷于破产,变成自由劳动力,少数人积累了大量资金,变成商人或手工业作坊主。教师再问: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的表现有哪些?请你概括出萌芽的几个要素。这种生产关系主要产生于哪些手工业部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传统手工业劳动方式有哪些区别?
生:表现: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以及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要素:雇佣劳动、商品生产、增殖利润、工场手工业。
部门:某些地区的纺织业、制瓷业、冶铜业、造纸业、制糖业、制烟业、制茶业等。
教师多媒体显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传统手工业劳动方式比较表》,和同学们一起填写:
比较项目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传统官办手工工场
民间小手工作坊
生产目的
为增殖利润而购买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
只供官府和贵族消费
自给自足
生产组织
集中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高
分工细致;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效率低下
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
劳动关系
自由雇佣关系
隶属关系
师:面对民间手工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清朝统治者不但不予鼓励反而采取种种限制打击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措施,具体来说是指哪些措施?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归纳: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压抑工商业;闭关锁国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
板书设计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学情分析
本课所讲的三个问题由于涉及较多经济方面的现象与理论,知识相对枯燥深奥,,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取向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教师应力求采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探求历史知识。
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3.针对本课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对重难点问题,通过一定的补充讲解,化难为易,加深理解和认识。
学习方法
1.通过讨论法,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使自身表达、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具体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客观、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可组织学生讨论。
2.进行体验式学习,即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经济现象,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等直观地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历史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几个概念: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等。
2.分析中国经济结构逐步变化的原因、表现,评价资本主义对华输出商品的影响。
3.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4.分析并归纳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概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2.通过谈话法教学,与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事物的本质,在谈话中理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状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世界形势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独立自主与富强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产生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意识和奉献精神。
2.通过学习本课,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难点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民族工业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黄梅戏《天仙配》中《大妻双双把家还》选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多媒体课件显示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业
师:请你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民生活的情景是怎样的?
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生:没有。农民仍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收取地租供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多媒体显示
鸦片战争后流人城市的破产农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师:中国古老的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被西方的船坚利炮打破,伴随着五口通商,中国的国门逐渐被打开。请你观察上面两幅图画,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生:变化:(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解体速度进一步加快: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一定发展,农产品大量出口,农业经济自给成分减少。
(3)外国商业势力侵入中国,洋行大量增加,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了变化。
(4)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利用它们通过武力取得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冲击着中困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以及中同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师:鸦片战争后,不仅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五口通商后,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实力壮大,并且借助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买办除商业贸易外,还通过获取大量佣金、回扣聚敛起巨额财富,又进一步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凭借对西方的了解,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发挥了较大影响。买办因其有较大的资金,又有兴办近代工业所必需的某些洋务知识,对近代工业的创办有一定的贡献。其投资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
初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企业时期。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兴起原因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第一目所学知识,思考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生:(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原来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2.概况
师:请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1)早期代表性的民族工业有哪些?它们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2)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于哪些行业部门?体现了什么特点?
生:(1)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主要分布于沿海和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原因:①这些地区较早开埠通商,人们思想开放,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②这些地区受外国资本丰义入侵早,自然经济在分解过程中形成了消费市场和商品市场;③沿海和长江流域大中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大;④对外联系便捷,便于海外贸易。
(2)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特点:主要分布于轻工业部门。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师: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请你思考:出现高潮的原因是什么?
生:(1)甲午战争后,帝同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商品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也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奖励工商。
(3)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实业家。
多媒体课件显示
张謇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保兴面粉厂
读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有何意义?
学生:新建工矿企业增多;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等发展尤为迅速。
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板书设计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从1912年到1949年,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不同,从总体上讲,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始终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态。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内容的延续,并且教材按“民国初期——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党统治后期”的顺序叙述了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线索清晰,学生较易掌握。当然由于是高一学生,还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不同时期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的分析,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1.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资料比较丰富,可适当利用影音、图片、数字等资料,采用情境设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充分利用提问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一方面掌握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将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习方法
1.本课线索清楚,学生应进行课前预习,对基本史实进行梳理,以便在课堂上节省时间,重点解决一些理论性强的问题。
2.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对每一阶段资本主义状况概括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注意和同学交流观点和看法,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及其特点。
2.掌握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3.理解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4.理解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5.探讨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资料,通过情景再现和数字统计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通过阅读材料,探究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2.体验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和顽强、不屈与仇恨,感受强烈的情感震撼和精神升华,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难点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主要学习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步发展。但由于它从一产生就遭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其发展一直步履维艰。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进人民国以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如何呢?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吏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1l-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5年间注册设厂183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分《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材料四 工商部1913年8月在给直隶实业司指令中明确规定:“遇呈请办矿或奉部今行查事件如需实地调查,予限二十日,如仅验看资本查阅契据,予限十日,即须核夺、呈报.不得有意稽延。”《商人通例》还规定:“应注册之事项,由该商人各就其营业所在地该管官厅呈报注册。”
材料五 公司组织往往以资本薄弱,开办为难,由公家酌提基金,作为保息,所以保持民立公司之信用,伴易观成,叉以殖产兴业,棉铁最为重要,此项工厂资本较巨.非民办所能开办。因此,特制定《公司保息条例》。
——材料三、四、五均摘自张静如主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材料六 1915年日本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五四运动中,罢工、罢市、拒绝买卖日货的斗争此起彼伏。
材料七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精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其反映的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和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有何联系?
(3)联系材料三、四、五、六、七所反映的史文,分析出现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的原因。
生:(1)材料一反映出一战期间,中国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入超现象大为改善。
(2)材料二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李前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入超现象人为改善。
(3)一战期问,我国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民国初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奖励T商业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一些像张謇那样的民族资本家要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师:除了材料所反映的原因外,还有什么因素促进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生: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又因为它们出于战争的需要,忙于武器生产,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轻工业品打人世界市场,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多媒体课件显示
1912、1920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
行业
代表厂商
生产能力
1912年后
1920年后
发展速度
(1912年为100)
平均年增
长率(%)
棉纺
织业
华商
纱锭数
(枚)
509564
1598074
1922年)
313.6
12.1
布机数(台)
2616
6675(1922年)
255.2
11.。
机器
面粉业
华商
日生产能力(包)
66470(1913年)
203950
(1922年)
306.8
17.4
产量
(万包)
1966
(1913年)
8316
(1922年)
423.0
19.8
卷烟业
华商
资本总额(万元)
138
1680
1219.4
36.7
电力业
华商
发电量
(千瓦)
12013
29602
246.4
11.9
水泥业
启新
产量
(吨)
59405
109741
184.7
8.0
机械采煤业
华商
矿产量
(吨)
416558
3279757
787.3
29.4
请分析图表,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
生:从发展的规模看,投资增加迅速,工业发展速度快。从行业分析看,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重工业有一定的增长,但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师:我们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短暂的春天”;请你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短暂”的原因是什么?
生:(1)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2)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又加紧了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
(3)进入19世纪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损闭歇。整个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及“资料卡片”,思考:
(1)1927~1936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表现?
(2)国民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哪些?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什么是官僚资本?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官僚资本的形成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1)原因:①全国基本统一,虽有局部战争,但对民族工业破坏不很严重;②法币政策的实施,对刺激生产复苏起了一定作用;③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④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表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农业、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工业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原因: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
主要内容:自11月4日起,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白银,违背者全数没收,其他银行发行的钞券逐渐由中央银行钞票换回;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等均交指定机构兑换法币。
影响:这次改革在中国货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法币政策的实施,对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
(3)在中国近代史上,专制的国家力量扶植的垄断资本主义通常被称为“官僚资本”。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抗战爆发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影响总结:①政策上对国民经济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②经济上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民族工业处境艰难。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关于一切事项之涉及(甲)对输入品或输出品所征关税及各种附加费用及其征收方法,(乙)于经由税关提取物品时所适用之规则、手续及费用者,(丙)输入品及拟予输出之物品,在本国境内之征税者、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该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材料二
1948年Il月,国民政府宣布金圆券大幅贬值后,上海中央银行柜台前出现挤兑
材料三1937--1949年百元法币购买力变化比较
年代
购买物品
1937
买黄牛2头或耕牛1头
1938
买黄生1头
1939
买猪1头
1941
买面粉1袋
1943
买鸡1只
1945
买鸡蛋2个
1946
买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
买煤球1个
1948年8月
买大米0.002416(每斤16两)
1949年5月
买0.00000000185两(即一粒米的千万分之二点五)
材料四“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请你阅读后回答:
(1)结合教材第36页“资料卡片”说明,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怎样?
(2)根据四段材料,概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生:(1)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民族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相反,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2)原因: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
板书设计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始终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态。
学情分析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命题,初中教材较少涉及,学生也无法深刻领会。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的特点,即革命性、依赖性与妥协性是理解本课的前提,这些知识点应在课堂上予以消化,从而扫清学生的理解障碍,强化对本课知识的深层认识。
教学方法
1.采用研读文学资料和展示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利用图片、数据等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从而总结民族资本主义两面性特点的原因,指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组织全班同学展开讨论,题目是“如何认识和评价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适当点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习方法
本课主要用自主探究和同学展开讨论的方式,解决老师针对本课重点内容设置的问题。学生可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以及自己的课外阅读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思考,主动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师点拨与讨论,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的层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掌握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概况。
3.理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4.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再现和图表资料,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通过阅读材料,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了解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史实,感受他们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加深对我们这个伟大而历经艰难的祖国的热爱之情,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重难点分析
重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
难点
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但由于它从一产生就遭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其发展一直步履维艰。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民族资本主义在旧中国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一、夹缝中求生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生: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形成,又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
师: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外国侵略者是怎样压制、摧残民族工业发展的?
生:(1)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利用在华攫取的特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和对外贸易等手段,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民族工业在市场和原料供应方面受到巨大压力。
(3)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洗劫和破坏,抗战胜利后,美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减免大量商品进口税,美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品受到严重排挤和打击。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厘金是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而设立的货物流通税,起初税率为1%.到20世纪初,在某些地方已高达10%以上。厘金的税吏被称为“蚂蟥的后代”。当时,统兵人员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私设厘金抽课的现象非常普遍。
材料二 金圆券:国民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规定发行额以20亿元为上限,按1元折合300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11月12日修正发行办法,金圆券贬值五分之四,并取消最高发行限额,到1949年5月25日,发行总额达到了60万亿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银行以人民版1元兑换金圆券10万元的比价,将其收回作废。
材料三
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1936年3月,宋子文以低价收买股票20完股,占南洋公司股票总额的一半,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请你结合材料,思考:除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还有哪些因素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生:(1)封建势力的盘剥。
(2)同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3)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怎样同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斗争的?
学生按时间顺序,即1928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二八事变后、长城抗战爆发后,总结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的斗争史实;学生联系以前所学内容,概括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民族资产阶级斗争史实,了解他们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师:民族工业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天不足;诞生后,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制,后天畸形。民族工业的尴尬处境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生:(1)民族工业的尴尬处境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虽有革命要求,但始终底气不足.带有重大缺陷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富强之路。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2)历史地位
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丰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956年起,中共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八大作出一系列正确决策,反映了探索开始时期的重要成果。从1958年开始,经济工作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系列“左”的错误,表明探索出现错误的趋向,导致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来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在初中历史中讲述得比较具体详实,学生有一定基础,又由于现代史内容,学生学起来较有兴趣,多数问题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对二十年探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难度较大,教师应加以点拨。
教学方法
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二十年建设,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方面的有关资料,加强对这一时期有关历史现象的认识。
2.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帮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
1.通过资料搜集、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各自完成自己分到的题目,形成结论,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五计划的成就,三大改造及其影响。
2.掌握建国后到1976年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失误。
3.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错误所在。
4.理解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的实质。
5.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三大改造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法:在教学过程中展示1949--1976年的相关图片,成功再现当年的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评价。
2.列表比较法:对三大改造从时间、形式、主要措施、结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比较,找出共性与个性。
3.深入探究法:通过阅读“一五”计划的内容,结合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引导学生探究“一五”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深远影响。
4.通过讨论法,探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成功的探索和探索中的失误,总结经验与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建设史,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
2.通过学习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建设史实,使学生铭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3.学习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感悟党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最终都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经济建设不断前进。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
如何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三大改造的完成,工业化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焕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但是经济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成绩面前中共中央错误估计了形势,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师结合“资料卡片”内容,讲解、补充“过渡时期”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特征。
1.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相关历史内容,设计问题:建国初,国民经济面临怎样的形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生: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师:针对这种形势,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仅用三年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后来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多媒体课件显示
毛泽东修改总路线的学习与宣传提纲手迹
鞍钢工人学习总路线
读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目的是什么?总路线体现了什么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生:
目的是建市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互促进。
实质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多媒体课件显示
“一五”计划时期的重大成果
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l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7年建成的飞机制造厂
宝成铁路通车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了解“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思考:“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哪一行业?为什么要优先发展这一行业?
生:重点发展了重工业。
原因:①我国当时的经济结构失调,近代以来,农业、轻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和基础,但重工业基础薄弱。
②特殊的国际环境: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我国如果不发展自己的重工业,就很有可能再度遭到侵略或沦为他国的经济附庸。
③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④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大工业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自己的重工业,才能够为实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师:“一五”计划的成就是巨大的。到1957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3.社会主义改造
多媒体显示表格,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填写:
项目
措施
结果
影响
存在问题
农业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5年掀起高潮
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手工业
试办手工业合作社
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
利用、限制和改造,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1.成功的探索
多媒体课件显示
《论十大关系》中的十大关系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没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请同学们结合当时同内外形势,思考: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意义?
生:背景: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缺乏经验,但当时也有许多有利条件: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基础;②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十分高涨;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意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反映了党开始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初步探索。它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和正确方针的制定作了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共八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是正确的?八大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生: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历史已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因此,国内的主要矛盾必然要发生变化。中共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它的着眼点在于指出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突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这个着眼点,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意义:①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科学性。它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多媒体课件显示
下列两幅新闻图片所报道的事实,哪一项是虚假的?哪一项是真实的?£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1958年人民日报有关报道
1958年居民将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生:图一是虚假的,图二是真实的。
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的泛滥。
多媒体课件显示
20世纪50年代末,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错误,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出在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什么运动?
(2)这样的运动造成了什么后果?
答案
(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后果: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师: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和教材相关内容,请你概括一下,1956-1966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农业方面要求用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达到原定用十二年才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指标。报刊舆论也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错误观点。
工业方面要求七年甚至三年的时问,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3)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央政治局义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各地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在全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危机。
3.挫折后艰难调整及十年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针对建国以来出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纠“左”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生:措施: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许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十年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这十年成就是怎样取得的?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是前所未有的十年,是非常艰巨的十年,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顶住国外反华势力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严重困难取得巨大成就。从总体上讲这十年,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遇严重挫折,但仍取得很大成就。
三、“严重挫折的十年(“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师: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动乱很快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总结其影响国民经济的主要表现。
学生总结“文革”对经济建设破坏的表现。
师:“九一三”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闭的覆灭,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破产。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邓小平相继主持中央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整顿经济?效果如何?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
生:周恩来:整顿企业,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农村重申按劳分配原则。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整顿中,国民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和倒退的局面,开始了复苏和发展。全面整顿的实质是全面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
师:但不久,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不满,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局势再度陷入混乱。请同学们思考:十年“文革”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影响?建国后至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生:影响:国民经济损失巨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关于经验教训,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
(3)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4)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5)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板书设计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及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了解的比较多,并且学生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学起来会相对容易,且较感兴趣。在学习本课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其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特别应利用课件,在教学中逐步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2.教师通过情境设置,设疑引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嵌趣。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启发式设问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
学习方法
1.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途径多方收集材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中国社会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2.通过课上老师提供的文字、图表影视资料,直观感受历史,深入学习和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阐述历史、分析问题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2.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以及改革的主要措施。
3.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5.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6.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课外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增加课堂的直观与生动性,增强感性认识,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
2.通过问题设计,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维,掌握解答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审清题意、史论结合、辩证认识、全面评价等。
3.结合对身边人物的“亲历记”的采访和在课堂的应用,启发学生注重实践。
4.创设课堂情境,进行讨论式、启发式教字,激起思维碰撞、智慧展现,构建师生协作、生生合作的教学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刻认识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2.通过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3.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唱出了人民对邓小平的崇敬之心,对改革开放的歌颂之情。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面对全球化趋势.我国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汇人了世界经济大潮之中。我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实行改革开
放的?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教师多媒体播放一段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录音,请同学们听录音,并结合第52页“资料卡片”,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
生:(1)“文革”结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但党的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多媒体课件显示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生作答后,教师进行点拨:怎样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结束了“文革”“左”倾错误的束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下列不同时期流传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及图片: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材料四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风阳县农民喜获丰收
请回答:
(1)各段花鼓词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2)风阳“三年跨了三大步”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上述图文反映出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生:(1)材料一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造成了古代安徽凤阳农村的贫困落后。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动乱破坏了国民经济,凤阳的牛产遭到破坏,人民贫困。材料三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风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2)说明的问题: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旧体制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牛产的发展。
(3)凤阳由贫粮大县到大获丰收,主要原因在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教师讲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材料二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请你结合两段材料,回答第53页“学习思考”提出的问题: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兴起?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开始改革;③一些农民和地方领导已在一些地区大胆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内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师: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进行改革。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成效?
生:国企改革
中心内容: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扩大生产经营的白主权,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意义: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
教师说明:这些措施的采取,打破了我国原有的城市僵化的经济体制,开始向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制转化,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建立经济特区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资料图片”,思考:
(1)什么是经济特区?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2)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生:(1)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原因:①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②是著名的侨乡;③离港澳台近;④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⑤资源较丰富。
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2.对外开放的扩大
多媒体课件显示
师:请同学们一一找出14个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地图上的位置,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1)这些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2)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的目的是什么?开发浦东有哪些有利条件?取得了什么成就?
(3)请你概括一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生:(1)这些城市和地区,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还有广阔的内陆地区作为依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2)目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会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有利条件: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理优势;良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人才和产业化优势。
成就:浦东面貌发生巨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90年代中同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1979年,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第二年,正式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采取原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收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后来,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意:19世纪末期的开放与现在的开放的比较。
1.前提不同:19世纪末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提下,在中国主权已经不在完整的情况下,南美国强行提出的现在的开放是在中国作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情况下,中国主动提出的。
2.目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是为了对中国进行商品、资本输出:现在的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3.性质:19世纪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现在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结果: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现在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板书设计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这是前无古人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在初中主要涉及基本的史实,对一些内容,特别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没有展开论述,这一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授课时应在对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联系教材内容,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制有较系统的认识。
教学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及其内容,认识到这次谈话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设疑引思,重点帮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学习方法
1.通过到图书馆、网络上搜集资料,弄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
2.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方法,归纳本课知识要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
2.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认识其意义。
4.探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设计,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维,掌握解答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师结合时代背景,抓住十四大、十五大等重大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义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2.联系社会实际,如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特点比较,理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及长期坚持这一体制的必要性。
重难点分析
重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难点
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思考.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有何利弊?
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利:使国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力量投资兴建大的工程项目,便于统一管理,便于克服市场经济中的某些盲目性。弊: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农村、城市的活力被压制,被管得过死。
师:计划经济体制历经20多年的发展,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期,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并由农村逐渐推广到城市。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在理论上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历史性的跨越
教师设计问题:20世纪80年代术90年代初,我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生: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方面,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疑问,甚至有人主张退回到老路上去;另一方面,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一一《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何不同?
(2)请结合世界现代史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
(3)你如何认识这场姓“资”姓“社”的争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生:(1)材料一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二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美国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即计划)解决经济危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二战后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而苏联则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并取得成功。因而,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3)①通过这场争论,进一步明确“市场”与“计划”不是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在此基础上,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师:十四大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制改革的目标,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作为主题。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
(1)为什么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使中国经济体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趋向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上有何创新?
生:(1)①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②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2)对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3)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2.形成过程
(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论断,并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意义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围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经过艰难探索而取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改革成果,在认识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板书设计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由于外来文化的传入以及崇洋习气的感染,近代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也就成为这一时期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学情分析
相对于其他专题来讲,这一专颖的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其中的一些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对那些过去时间相对久远的事情,我们也大都能通过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其他资料有所了解。因此本专题的学习,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探究的愿望也相对较强。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只要注意引导,层层剖析,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1.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近现代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方面的图片及资料,以备课堂互相展示。
2.本课知识虽然比较多,但脉络清晰,可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与资料,注重创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演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
1.在课上展示课前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并说明展示图片的目的,告诉同学们这是近现代社会生活哪一方面的变迁,并分析变迁的原因。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东西方文化的激情碰撞与中国近代化的密切关系,认识工业文明对近现代中国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师设置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与相互讨论,分析近现代人们在衣、食、住、风俗方面发生变化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变革的表现,体现出的特点。
2.了解西方饮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情况。
3.掌握西方建筑艺术的传入及与中国建筑艺术的融合情况。
4.了解近代以来社会礼仪、婚俗、葬俗及其他风俗的变化。
5.探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主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2.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2.通过对近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变化的认识,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传统与革新并存、中西并存的特点,认识到社会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既要兼容并包,又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
重难点分析
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涌进我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也积极主动地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使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悄然变化。近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多媒体课件显示
穿官服戴朝珠的晚清官员
典型的长袍马褂
身着旗袍的清末满族妇女
观察图片,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传统服饰是什么?
生:长袍马褂。
师:清初马褂仅是八旗士兵的穿着,后来平民子弟为表示勇武也多身着马褂。雍正以后,社会普遍流行,渐有礼服的性质。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马褂仍为男子的传统服饰。
满族女子的典型装束是梳两把头,大装戴钿子,身着蔽足旗袍,脚穿花盆底鞋,袍外常套马甲。汉族女子的典型装束是平头圆髻,上着右襟袄衫,下着长裙,脚穿弓鞋。
多媒体课件显示
民国初年的流行服饰: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1912年的军警服装
民国时期穿旗袍的女子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填写表格:
鸦片战争以后
民间服饰: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
官定服饰:新式学堂和新军采用西式服装及操衣、操帽。
民国期间
采用西式礼服形制,男女礼服走向民众。
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
师:新式服饰和传统的华冠儒服体现了怎样不同的政治理念?
生:华冠儒服体现的是礼制所规范的等级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新式服饰则透着人们对平等和自由的向往。
你觉得旗袍是怎样体现东方妇女的独特魅力的?
生: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和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多媒体课件显示
中山装
师: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西式服装传人了我国,但中国人并没有完全抛弃我们的传统服饰,而是将两者相结合,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服饰。中山装也是中西合璧的典型。
那么中山装是怎样来的,它体现的政治理念是什么呢?
生: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纽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菇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多媒体课件显示
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20、30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与洋人交往中的合影。
(1)从照片人物的服饰中,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
(2)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
生:(1)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褂子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人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中装。
(2)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显示
图一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兜的军装备受青睐
图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流行装扮:剪短发、戴军帽、手捧语录本
图三20世纪80年代的时装
图四现代时装
请你观察图片,说明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其原因,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服装的变化。
生:图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的苏式服装一度受青睐。原因是中国照搬斯大林模式,受苏联影响很大。
图二:“文革”时期,民众服饰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原因是受政治影响,民众服装单调。
图三、图四: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港台、欧美等文化的影响。
变化:总体上,人们的服饰过去主要以“灰白”“军绿”为格调,样式陈旧。如今,人们日益讲究穿戴,而且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
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师: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近代以来中国菜系逐步形成和发展,在这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四大菜系。何谓四大菜系?四大菜系得以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生: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统称四大菜系。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活动的活跃提供了前提,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适应、吸收、趋时和创新是根本;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俗习惯等的影响。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西餐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生:西餐传人中国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密切相关。随着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大批外国人进入通商口岸,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因而,19世纪40年代在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教师进一步设问:西餐的传人是否使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迅速发生变化?西餐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受生活习惯以及自然物产的影响,中国的饮食文化变化比较缓慢,西餐由传入到被中国人做得不土不洋,再到成为各地普及的一种饮食时尚,共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
多媒体课件显示。
晚清上海“一品香”西菜馆
1936年,西式糕点开始出现在街头摊柜上
请观察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西餐的传入不仅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也使人们的生活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促使中国的传统日常食品发生变化。
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
多媒体显示
北京典型四合院俯视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我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
从图上可以看到:每院正五问,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仅正屋有廊,谓之四合。
师:近代两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里。清同学们思考一下:
洋人取得租地建房的特权是在什么时候?这对中国有何影响?
生:在南京条约的附件中,英国殖民者最早取得了租地建房的特权。一方面更加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西式建筑出现在通商口岸城市,对中国传统的建筑造成了深刻影响,对丰富中国的建筑风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师: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19世纪下半叶,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此外,两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礼情况
新式婚礼情况
1.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
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
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
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一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材料二
旧式婚礼
文明婚礼
材料三
文明婚礼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衣绿袜一概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请你阅读材料后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新旧婚姻有哪些区别?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文明婚礼的出现有哪些原因,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生:(1)旧式婚姻的主要特点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结婚的前提;门当户对、婚姻论财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强迫包办、买卖婚姻和早婚是结婚的主要形式;而且婚姻形式繁琐。而新式婚姻是建立在自由恋爱基础上的,婚私形式简约文明。
(2)原因:①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受西方近代文明影响。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姻制度,革命派更是倡导婚姻自由。③新一代知识分子,尤其是走向社会的女青年敢于身体力行,闯破封建牢笼。
影响:进一步宣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
师:相对于其他礼仪,葬仪变化最为迟缓,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中国人既重生,也重死,葬礼是事关伦常的重要礼制,因而厚葬之风在中国流行已久,礼仪繁杂,因其与传统纲常观念紧密相连,变化最为迟缓。直到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厂国人的注目.也使中国的厚葬之风开始有所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多媒体课件湿示
材料一 ……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弃,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一一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清末,革命派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法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同时,辫子由三股头发编结而成.被附会为“三纲”,长褂扣一般用五粒,被拟为“五常”。
材料三 1904年,《大公报》发表一篇文章,认为中国出洋留学生应该“改装去辫”,以“便与西人来往”。……宣统年间,求新学、慕新知的人已经开始剪辫易服了。不得已,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发布文告,听任民间自由剪辫。不过那时候剪不剪是个人的事,没有形成社会压力。辛亥年间(1911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孙燕京主编《晚清遗影》
(1)材料中清末人们要求“断发”的理由有哪些?
生:①辫子这种发式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不适合新式练兵之法以及大机器生产。②随着中西交流的频繁,外国人讥笑中国的蓄辫风俗,不利于对外交往。③改良社会风习、剪辫易服、革除陋俗成为许多爱国志士的夙愿。④清末排满、反清革命兴起,辫子作为汉族屈服满族、臣民奴于君上的标志,成为人们攻击的目标。
(2)为什么材料中说“辛亥年间,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生: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具有反封建主义和专制统治的政治意义,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剪辫之风大盛,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归纳其他社会习俗的改变,除了剪辫外,还有哪些?
板书设计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进入近代以后,火车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我国,交通邮政为之一变,都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学情分析
交通与通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当今信息时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更是瞬息万变。而了解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影响下,中国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历史,应是学生易感兴趣,急于探究的问题。只要引导得法,注意深入浅出,就比较容易得出规律性认识。
教学方法
1.从展示现代火车、磁悬浮车、飞机、手机等现代交通与通讯工具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图片资料,通过创造情境,设疑引思,分析近代交通通讯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给近代中国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尤其是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认识到近代交通与通信的变化也是西方文明;中击下的产物,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
1.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体会近代交通通信的巨大变化。注意概括各个领域的特点,提炼教材插图中的历史信息。
2.通过对多个材料的分析思考,对近代交通通讯的变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亲身体会,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状况。
2.掌握通信工具的发展过程。
3.理解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对民众生活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献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近现代交通方面的发展变化。
2.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和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况,启发学生深入分析近现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通过讨论,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变化,探究理解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密切关系。
2.认识科学技术给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培养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
3.通过数据的比较,清楚认识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与通信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应努力学习,以后为西部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历史的责任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表现。
难点
交通、通信工具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发生于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时代,随着中国国门被两方列强强行打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随之而来。中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中国传统的交通与通讯工具被新式交通、通信工具所取代。它们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多媒体课件显示
清末民初坐洋车的情形
早期的木制自行车
1908年上海的有轨电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填写教师多媒体显示的表格
类别
主要交通工具
发展概况
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自行车等
人力车又称洋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大城市较多,催生了新的职业。
白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人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大街上,20世纪50年代自行制造,号称“自行车王国”。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
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年上海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先进的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与飞机
1865年中国建成白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69年北京地铁运营,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运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形成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交通快速发展,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火车、飞机运营,多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
教师进一步设计问题:
(1)近代交通工具的更新体现了哪些特点?原因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生:(1)特点:①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人力车、白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程度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
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列强为扩大人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城乡差别大,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
一、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国邮政通信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的发展体现了什么特点?
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邮政事业经历从试办到正式办理的过程,涵盖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初具规模。
(2)辛亥革命至新中国的成立:邮政邮路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邮政工具的变革。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独立发展。
(4)改革开放后至今:崭新的时代,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关于电信事业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
多媒体课件显示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
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选自《张之洞全集?奏议》,1928年文华斋刻本
(1)中国最早架设电报线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中国电信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学生:(1)出于国防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线。
电报
时间
成就
1877年
丁日昌——有线电报开端
1906年
无线电报创设
1932年
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电话
时间
成就
1882年
电话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电话线路和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
20世纪80年代后
通信事业发展迅速
2003年
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板书设计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学情分析
报刊、影视、互联网,学生都非常熟悉,有些学生还能够较多地接触互联网,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自身体会,引导学生“现身说法”,切实感受和分析互联网的影响。
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资料,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感受近现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2.采用情境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方法
1.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阅读教材,自主探究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和同学交流成果。
2.网络问题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网络在哪些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和便利,又引发了哪些问题)
3.课后到网上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的小论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近现代中国的报刊业和广播影视业的主要成就。
2.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3.探究近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报刊、影视与互联网的发展史。
2.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组织学生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加深对互联网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2.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面对网络的诱惑。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报刊、影视、互联网发展的状况。
难点
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唐代“开元盛世”时,出现了手写报纸,即报状。主要报道宫廷动态,包括皇帝、宰相、大臣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传播范围只限于京师,甚至只有京官才看得到。到明清之际,传报组织系统仍为官府所把持,阅读范围也限于各级官吏,其政治功能的发达与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恰成反比。近代以来报刊的功能和读者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大众报纸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生: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迫切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的大众报业的产生。具体来说:
(1)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动荡社会的信息,这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2)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关于各种报业的发展状况,教师多媒体显示表格,由学生填写:
报纸类型
出现原因
特点
重要报刊
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
促进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
传教士创办,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
商业报纸
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近代商业意识的强化
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和广告四要素有机结合,以商情和时事为主
《申报》
政论性报刊
维新运动兴起,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
宣传政纲的喉舌和政治斗争的工具
《中外纪闻》等
通俗性报刊
适应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取材世俗,运笔浅湿,专门满足市民文化消遗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关于近代广播发展状况,由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第一”,并理解播放内容的变化:由早期的新闻、宗教等比较单一的节目向着言论、教育、娱乐、社会乃至宗教等多方面扩展。
对电影的发展状况,教师设问:电影事业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国产电影发展状况如何?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可比较容易地归纳问题的答案。
对电视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准几个时间:
1958年第一台国产电视机诞生,第一座电视台出现,1978年各省市、自治区有了自己的电视台。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电视节目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电视的发展趋势如何?
生:变化:由“文革”时期的严重概念化、口号化的节目到今天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
趋势:朝着数字化电视的方向发展,更加满足生活的需要。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师:我们现在上二课用的是多媒体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因特网)直接相连。同学们喜欢上网聊天,教师喜欢在网上查备课资料,商人利用互联网做生意等,这足以说明,国际互联网大大改变了古老的中国。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互联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生:原因:当今社会正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状况: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至今,互联网高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达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师:互联网技术在方便民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网民对网络生活的过分沉迷。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最后由一位学生汇总:
因特网对我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因特网。
(2)因特网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3)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互联网也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
板书设计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内容作为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学生记住即可,分析新航路开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是重点,应让学生明确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教材分析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教学重点,应重点讲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驱使一些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联系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教材难点是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及对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和西欧社会结构的影响。
学情分析
初中历史教材上已经讲述了哥伦布等人的地理探险活动,学生对此有较深的印象,因此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可由学生结合教材插图叙述,高中生已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
1.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四位航海家,叙述自己探索新航路的艰辛历程,锻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体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原因和产生的重大影响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和辩证地认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习方法
1.借助历史地图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领会航海家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2.粗读教材,提高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培养自己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高听课效率。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将独立思考与分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取长补短,并根据教师的点拨与总结形成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影响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各文明区域的代表性成就和遗迹。
2.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及最初的生产组织方式。
3.了解迪亚士、哥伦布等开辟新航路的史实,结合世界地图掌握航海家们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4.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与相应的人物及成就。
2.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学会概括、总结和准确使用学科语言的能力。
3.学习中加强学生间的交流,针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讨论,学会搜集历史证据来说明自己所持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古代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各区域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各地区和民族联系日益密切等内容的学习,树立全球史观,认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历程。
3.正确认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影响,认识到追逐利益与理性人道地处理世界重大问题对历史发展的不同影响。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难点
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它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专题导语,了解本专题的基本线索,导人新课。
多媒体显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图中指出古代五大文明区域,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生:古代文明发展各具特色,独立性明显,基本处于相互隔绝状态。
师:古代文明的相互隔绝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试从西欧社会经济发展中寻找答案。14、15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现象?
生:(阅读课文概括):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手工业和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出现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公司。
师:导致西欧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所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欧的影响。
师:从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将会对西欧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生: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使人们对货币财富的追求与日俱增,从而具有冒险精神和扩张性。
师:在西欧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其他地区情况如何?
生:非洲和美洲地区仍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亚洲的中国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发展异常缓慢。
师:西欧人的冒险精神和扩张性使他们带着发财梦,走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程。西欧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人参与探索新航路?结果如何?试阅读课文并结合新航路开辟图回答。(显示新航路开辟过程)
生:直接原因: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传统商路。随教师演示说出四位航海家的远航时间,到达的重要地方及结果并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人物
支持远航的国家
开辟想线路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欧洲至好望角
1497—1497年
达迦马
葡萄牙
欧洲绕非洲海岸经印度洋到印度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欧洲经大西洋到美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
第一次环球航行
师: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的贸易有何影响?
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引起了“商业革命”,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改变了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师:新航路开辟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同时,还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和联系紧密的整体,各地农作物广泛传播,提供畜力的动物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也从欧洲向外传播,西方国家由此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显示材料: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
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
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居民方面也起了关键作用。这些民族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想一想,病菌对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活动起了什么作用?
生:病菌在殖民扩张中起到了甚至超过直接屠杀的破坏作用,它使以美洲为代表的殖民者所到之处,原有的生存环境被改变,土著居民无力抵御外来病菌的侵入,造成了种族大量灭绝,更便利了殖民者的侵入。
师:新航路的开辟还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它发现了新大陆和新大洋,证明大地是圆球,并且反映在各种地图和地球仪上,促进了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对封建神学起到了强大的冲击作用。《共产党宣言》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该如何
理解这句话?
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通过掠夺和贸易将美洲和欧亚非世界连在一起,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小结: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商品货币关系活跃,促使新航路开辟,进而促使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随着对殖民地的征服,各大洲联系的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大市场开始形成。
板书设计
一、分散的文明
1.“古代五大文明区域”
2.古代五大文明区域的特点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出现的原因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表现
三、文明的链接
1.新航路的开辟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荷兰、英国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同时殖民扩张导致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教材分析
教材的重点是荷兰、英国的殖民活动,教师可结合历史地图分别讲述它们的殖民扩张和商业活动,使学生认识殖民活动对两国实力兴衰的重要影响。殖民霸权的变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是教材的难点,需要结合殖民国家的社会性质、经济特点等史实分析说明。
学情分析
欧洲殖民扩张活动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有具体表述,学生有殖民活动是暴力与血腥相结合的罪恶活动的感性认识,对殖民扩张的“双重使命”认识不够全面,应通过殖民扩张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方法
1.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完成预习学案,对教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增强学生阅读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疑引思,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引导学生探究英国在18世纪中期成为殖民大帝国的原因、西欧殖民者早期殖民掠夺与扩张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1.进行课前预习,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概括知识,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为课堂探究奠定知识基础。
2.采取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探讨教师提出的研究性问题,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3.撰写历史小论文,以“殖民扩张之我见”、探索殖民道路等为题,将学到的知识整理为感性认识,训练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动手写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荷兰殖民活动及其特点,认识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2.了解英国殖民活动,理解海外活动对英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意义。
3.认识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西欧国家对世界的争夺,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概括早期殖民活动的方式和特点。
4.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进步作用和负面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荷兰兴盛和英国崛起的原因,要求学生正确运用材料概括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
2.注意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殖民掠夺的罪恶和人类文明联系加强等几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历史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和商业活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
2.通过对西欧早期殖民活动的分析,认识原始积累的血腥本质。
3.认识殖民霸权地位变化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不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就要为历史所淘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责任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英国的崛起,西欧国家进行的殖民霸权的争夺。
难点
殖民霸权变化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发展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角度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强调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道路。
一、“海上马车夫”
师:显示西欧国家地图,标出荷兰的位置,指出荷兰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第二段和“学习思考”,思考尼德兰革命的背景和性质。
生: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政治上受西班牙殖民统治。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宗教压制。
师:荷兰在1581年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特点?
生:荷兰的造船业最为发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商业资本雄厚,夺取殖民地,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号称“海上马车夫”。
师:新航路开辟不只对荷兰有利,位于英伦三岛上的英国也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参与殖民角逐并迅速崛起。
二、英国的崛起
师:英国是怎样崛起的?
生:对外:新航路开辟后,政府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占领殖民地,扫除拓殖道路上的强敌。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并且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中英、英印间的贸易。对内:15世纪晚期开始通过圈地运动,促进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师:结合必修1的有关内容,说明这期间英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通过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的资产阶级政权,成为继荷兰之后的第二个资本主义国家。
师:英国的内外政策与政治变革有什么关系?
生:对内对外政策促进资本原始积累,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使英国政治上发生变革,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进一步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师:资本主义发展带有扩张性和贪婪性,在对外殖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斗。哪些国家为此进行过争斗?结果如何?
合作探究:荷兰与英国崛起的比较
相似点:(1)抓住了有利的历史机遇: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抓住了历史机遇。(2)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在工业革命以前对外贸易是最重要的积累财富的手段。(3)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两国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4)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都成立了专门的殖民公司,都在北美、印度等地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
不同点:荷兰是“开放式”的全球贸易,英国政府采用“重商主义”,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英国在国内进行“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及农业实现资本主义化,为工业革命、制造业的兴起准备了必要条件。
三、殖民霸权的角逐
师:展示世界地图,提问:最早开始探索新航路的航海家分别受哪些国家支持?这些国家分别强占哪些地区作为自己的殖民地?
生: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占据非洲西海岸的据点和马六甲海峡,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建立沿海据点以及中国澳门,垄断与东方的贸易。西班牙占据中美洲和除巴西以外的南美洲。
师:从两国殖民活动的范围大致可以看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这不是偶然的,两国在扩张过程中,一度矛盾不断,甚至刀枪相向,1494年6月,在教皇的仲裁下签署《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自北极至南极划定一条所谓的“教皇子午线”作为分界线,才缓和两国间的冲突,但这开了瓜分殖民地的罪恶先例。后来又有哪些国家参与殖民争夺,结果如何?
生: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加入殖民行列,结果英国一一击败对手,在18世纪中期成为殖民大帝国。
师:英国为什么能最终获胜?它取得哪些地区作为殖民地?要求学生在图中画出。
生:政府支持殖民竞争,如立法和发动战争。主要殖民地有北美东海岸、亚洲的印度。
师:殖民国家进行殖民争夺,抢占殖民地的目的是什么?
四、强盗的贸易
师:殖民者占领殖民地后主要活动有哪些?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①抢掠殖民地财富;②屠杀美洲土著居民,贩卖非洲黑奴到美洲;③垄断殖民地贸易,进行欺诈性不平等贸易。
师: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获取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课堂小结:
师:以英国为例,说明殖民商业活动和掠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对英国来说,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①美洲的种植园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工业原料以及广阔的商品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通过武力征服与劫掠,直接获取了贵重金属,运回本国转化为资本;③东印度公司获取超额的垄断贸易利润;④英国的奴隶贩子用廉价的工业品获取奴隶,为美洲的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将出卖奴隶获得的货币运回英国,转化为资本。这就是罪恶的奴隶“三角贸易”。
对亚非来讲是一场灾难,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亚洲受到直接的掠夺,是其贫困的原因之一;②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动力,延缓了社会的进步。
对美洲来讲,一方面是一场掠夺;另一方面,黑人奴隶的输入以及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师:由此可见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将世界各洲联系起来,推动了世界市场粗具规模,另一方面给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灾难、贫困、痛苦。
合作探究:如何认识殖民扩张与争霸的影响?
生产力标准:殖民者通过扩张扩大了世界各地的交流,扩大了欧洲的资本积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
道德标准:殖民扩张是殖民者对当地人民的侵略和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是非正义的;殖民争霸则是它们之间“狗咬狗”的斗争,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板书设计
一、“海上马车夫”
1.尼德兰革命
2.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英国的崛起
1.发展对外贸易
2.圈地运动
3.海外扩张
三、殖民霸权的角逐
1.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活动
2.英荷殖民争夺=
3.英法殖民争夺
四、强盗的贸易
1.野蛮的掠夺
2.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
3.不平等贸易
4.殖民扩张的影响
《“蒸汽”的力量》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条件、进程、重大发明,在识记史实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学生已了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基本过程和重要发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简单回顾,重点在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市场需求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的进行又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教学方法
1.由学生已知的知识出发,由浅入深地运用谈话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探究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联系,提高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阐释史实,理解教材内容。
学习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构本课的知识体系,形成对工业革命的初步认识。
2.讨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利用工业革命成果推动社会经济的措施、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等问题,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作用。
3.考察学校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设计环境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树立环保意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
2.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3.了解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4.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然后炳生共同总结。
2.利用各种图表如工业革命成果表等,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工业革命的进程与影响,以及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工业革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
2.工厂制度是伴随机器大生产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它规范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同时又使工人受到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早期工人斗争是从破坏机器开始的。
3.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物质基础,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成就;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难点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殖民扩张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进程分两个时期:手工工场时期和大机器生产时期,18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就是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点。
一、“工业”的狂飙时代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工业革命。阅读教材(第P93、94页)资料卡片,了解何谓工业革命.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牛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制造和使用机器是它的主要特点:
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阅读课文概括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具备了哪些条件?
生: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圈地运动和手工工场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
师:工业革命涉及哪些行业?取得了什么成就?(多媒体展示图表,学生完成)
行业
成就
影响
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提高纺织效率
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
机器大生产的开始;创立工厂制度
动力
瓦特改良万能蒸汽机
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
火车
陆上交通进入蒸汽动力时代
汽船
近代航运业兴起
冶金业
焦煤炼铁法
师:工业革命的实质是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以上表格中的发明,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生: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
师:“万能蒸汽机”的影响有哪些?
生:①它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②蒸汽动力克服了工业革命前人类使用的动力如畜力、风力、水力等所受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可以随意移动,叮以使工厂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⑧蒸汽动力的使用,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师: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了各地之问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它是怎样扩展的?
生: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还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使工业革命开始向外传播。美国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使机械化生产普及迅速,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合作探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从棉纺织业开始?
(1)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发生,是因为英国具备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条件。我们把它概括为“3+l”。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这是英国工业革命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英国的传统手工业部门是毛纺织业,进行技术革新的阻力比较大;而棉纺织业是新兴工业部门,相对阻力较小。
二、打造“世界工厂”
师:引导学生看“工业革命发明成果表”,指出英国在工业革命技术发明的领先地位。设问:英国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采取什么措施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政府采取的措施:①政治上推行民主化改革;②应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③进行法制化建设,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弛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④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建立“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企业界:利用大工厂制在对丁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的同时,还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积极参与海外殖民扩张。
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图表和有关英国生产力的描述,总结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丁厂”的地位。回答课本“学习思考”。
生: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的措施促使经济发展。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师: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能力,试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生: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①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各行业间,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③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厂技术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商品成为联结工诗界经济的纽带;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师: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时而勾结,时而火并,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怎样?
生: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师: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既暴力争夺又和平协商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概括总结:国际关系的不同表现取决于国家利益。经济领域的理性表现标志着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
板书设计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工业革命的扩展
二、打造“世界工厂”
1.英国发展经济的措施
2.英国成为“世界丁厂”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世界各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3.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开始确立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各师说课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态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教材分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教材的重点,要根据第二次业革命成果分析世界连接成一体的原因;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体现了一体化过程的两面性,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经学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但对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揭示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对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原因理解得也不到位,教师要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作正确引导,实现课标要求。
教学方法
1.在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史实和影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学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用比较的万法掌握历史知识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图表资料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阐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引导学生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归纳阶段特征,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习方法
1.预习教材,按照原因、进程、重大成果、影响的顺序列出知识要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强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2.积极思考问题,与同学展开讨论,交流意见,在合作中主富、充实、完善自己的看法,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以世界一体化进程为题,写历史小短文,概括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锻炼自己调动运用已学知识论证观点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了解科技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探究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让学生养成比较的思维习惯。
2.利用图表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学习西门子、爱迪生等人为科学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3.结合人类对世界白穹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的史实,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
电气时代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
整体世界的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工业革命的产生条件、过程和影响.强调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设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如何形成的?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回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生: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主要有:①政治上欧美主要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局稳定;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初步实现工业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资本不断积累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师: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鲜明特点有哪些?
生: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开始。特点:①第二次科技革命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②以重工业部门为主。③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来充当主要角色;④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将自由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⑤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将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
师: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因此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工业革命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加速了地球资源的消耗,带来环境生态的恶化,这是值得人类思考和冷静对待的重大问题。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师: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我们该怎样看待垄断组织产生这一历史现象?
生:垄断是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结果。适应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干预政治生活,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竞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西方大国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师:指导学生看课文表格和插图,分析西方大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必然性。
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殖民地的占领状况和西方国家实力变化状况不相适应。后起的德、美、日等国要求按实力瓜分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
师:显示《时局图》。以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为例,说明瓜分狂潮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体系。在各国纷纷占领殖民地的时候,美国别具一格地推出“新殖民主义”,试分析“新殖民主义”的实质。
生:参考教材内容回答:
师:“新殖民主义”的表现为主张“自由贸易原则”、“公平贸易原则”的“门户开放”政策。其实质是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推行有利于自己经济扩张的自由贸易政策,它是以在美洲殖民体系建立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为前提的,是美国企图用隐蔽的经济手段瓜分世界的表现。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师:通过第二次科技革命后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世界经济最终连接为一个整体:何谓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一体化的媒介是什么?世界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和电信工具是促进世界一体化的媒介。
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人口流动和融合、物种的交流;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世界一体化进程也扩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导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威胁世界和平。
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试概括指出不同阶段的特征。
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初.国际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增强,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增强,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板书设计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2.垄断组织的产生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1.瓜分世界的狂潮
2.美国倡导和设计新殖民主义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1.世界一体化趋势
2.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大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不同,但其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摹本矛盾,经济危机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调节提供了机会。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初步了解经济危机的内容,教师可在学生回顾已知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分析危机发生原因和影响,第五专题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为理解胡佛政府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搜集经济危机时的统计数据,展示经济危机前后美国的经济状况,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2.设计探究性问题: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影响?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本课内容条理清晰,教师宜采用讲述法,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设置相关问题,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学习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和美国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政策及后果,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为听课做好准备。
2.依据教材提供的资料,积极思考问题,组内合作探究,大胆发表个人观点,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做听课笔记,整理完善本课知识体系,确保对教材知识认识的正确无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
2.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
3.了解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分析其“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1.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学会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对问题的深刻认识。
2.注重创设情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造成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根除危机。
2.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了解和知道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适合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
重难点分析
重点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
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1928年,胡佛在竞选美国第31任总统时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最终战胜贫闲。”并H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饥。
师:这场经济危机是怎样发生的?有什么特点?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呢?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师:阅读教材回答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从什么领域发生的?具有什么特点?
生:从金融领域股票市场开始。特点:①波及的范围特别广。从美国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蔓延到殖民地和附属国。受影响的不只是金融业,还包括工业、农业。②破坏性巨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各国失业人数剧增。③持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年10月开始发生,到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
师: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如何理解各国销毁农产品和240多万人死于饥饿并存的现象?
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师: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生产由资本家决定,政府不能干预,而产品的销售却要面向社会。资本家盲目生产,导致供给远远超过需求,从而造成生产过剩,大量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人民收入相对减少,无力购买生活资料,以致因饥饿而死。资本家为维持商品的利润,宁可销毁产品也不愿施舍给饥饿的人们。反映了资本家们唯利是图的本性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重大缺陷。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和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使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师:影响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什么首先在美国爆发?胡佛政府是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的?
二、杯水车薪
师:展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表现:
191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到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国民收入1921年为591亿美元,1929年达到872亿美元。1920——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了53%。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为5.4%左右,而1899~1915年为4.3%,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德、法三国比重总和的79%。2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产量占全国工业总值的8%。汽车工业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美国的钢产量1923年为4490万吨,1929年为5600万吨,远远超过了战时最高水平。石油产量1920年为4.43
亿桶,1929年为10.07亿桶,合1.4亿吨。
设问:为什么20年代的美国经济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师:如此繁荣的社会经济为什么会在瞬间瘫痪?
生:①资本家盲目生产,无序竞争,造成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造成经济繁荣背景下国民贫富差距扩大。
③狂热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师:从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理论是什么?
生:“自由放任”主义。
师:胡佛政府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
生: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特点,他的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政策,后来胡佛被迫采取一些小规模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但基本上未脱离自由放任原则,结果使美国的经济掉人“沟底”。
三、病入膏盲的经济
师:展示反映经济危机影响下人们失业、生活陷入困境的图片
材料一 让它与时间赛跑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
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
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期间流行的一首歌
材料二 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美]特格韦尔《新政日记攮抄》.1932年12月24日
要求:请依据教材和材料分析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生:(1)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
(2)农业生产的阿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师:胡佛政府坚持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企图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渡过危机,反而使危机加剧,说明在生产力继续发展的新形势下,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一种新的机制来调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板书设计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1929-l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3.经济大危机的根源
二、杯水车薪
1.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闲
2.胡佛的政策
三、病人膏育的经济
1.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2.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而临危机
《罗斯福新政》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摸索出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其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不但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且对今天我们应对全球化中的社会经济问题仍有借鉴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中历史教材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作用作为重点内容讲述,学生对新政措施已有了解,这为教师开展谈话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评价新政措施打下了基础。高中生随身体、心理的成长,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为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条件。
教学方法
1.本课知识与上一节课的内容联系密切,教师可以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启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激起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片、文字、影视等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结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
3.组织学生评价罗斯福,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人物评价方法。
学习方法
1.自主预习教材,在通读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勾画出重点和难点问题,掌握教材知识体系,在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针对教师设置的情景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合作、探究中增强自己的交流、创新能力,体验收获知识、提高认识的快乐。
3.以“历史上的罗斯福”或“罗斯福新政在今天”为题,尝试撰写历史小文章,掌握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在运用已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新政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根据史料,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2.引导学生使用比较的方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阅读法(教材图片)、讨论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罗斯福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
对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生回顾美国总统胡佛对付经济危机的政策及结果,介绍胡佛和罗斯福总统竞选演讲的主张,提问:为什么在1932年总统竞选中罗斯福以绝对优势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
生:胡佛推行自由扫放任政策失去了民心。罗斯福主张改革,宣誓要为美国人实行新政,人们把希望寄托往他身上。
新课学习
一、实干家罗斯福
师:展示罗斯福照片,介绍罗斯福早年经历,提问学生根据照片和资料介绍,对罗斯福何印象?
生:比较具有亲和力,意志力竖强。
师: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面对危机是否已胸有成竹?
生:没有。
师:指导学生看“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生:罗斯福总统敢于直面大危机,勇于战胜自我,有坦率、果敢的领导风采。
师:罗斯福总统真会带来新的应对措施么?这些应对措施与前任胡佛相比有何不同呢?
二、施行新政
师:罗斯福接任总统时,正值美国信贷危机达到顶点之时,32个州的银行全部倒闭或停业,整个银行系统瓦解。因此,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试概括罗斯福整顿银行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生: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结果恢复了银行和金融秩序。
师:1933年5月,罗斯福批准公布《农业调整法》,并相应设立“农业调整署”;规定缩减农业生产,以消除农产品过剩现象,提高农产品价格。为此,政府与生产者签订合同,由政府付给租金或货币奖金,以补偿缩减的种植面积或产量。通过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屠宰了数千万头牲畜作肥料。为
什么成千上万的人失业,生活无着,政府却引导农民大规模毁灭农产品?这说明什么?
生:新政的根本出发点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前提,只是在这一阶段把重点放在消除生产相对过剩上,所以采取的多是应付危机的权宜之计,正因为如此,它对美国经济复兴的作用有限。
师:显示“蓝鹰标志”,设问:该标志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的什么措施?
生: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师:《全国工业复兴法》出台后,报纸上咒骂罗斯福是天天吃“烤百万富翁”,《工资工时法》出台后,报纸上又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请分析报纸上的观点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结合《全国丁业复兴法》的实质来谈谈上述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生:报纸上的观点代表了富人利益,即资产阶级利益。
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上还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向富人敲竹杠”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恢复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师:展示“田纳西水利工程”和“兴办大型丁程宣传画”,设问:这两幅图片又反映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兴办公共工程。
师:这项措施的主要效果有哪些?
生:缓解失业压力,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另一方面也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
师: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政府还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它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综观上述内容.思考一下,面对危机,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与胡佛的措施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生:胡佛信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并否认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罗斯福则采取了政府大规模经济的措施。
三、渡过难关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生:1933年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年到1939年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本上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师:罗斯福新政除使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之外,还产生什么影响?
生:新政缓和了危机时代的阶级矛盾,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恢复美国人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师:罗斯福新政还从指导思想上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板书设计
一、实干家罗斯福
二、施行新政
1.新政的两个阶段
2.新政的内容
三、渡过难关
1.新政的作用及意义
2.美国经济的新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诸多新因素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随之有所变化,要客观看待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种种现象,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学生已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将知识转移到本课,在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经济调整策略的相关资料容易搜集,学生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来理解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政策。
教学方法
1.利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顾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强调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影响,导入新课,使知识前后衔接,便于学生自然、顺畅地学习新内容。
2.教师应充分准备经济政策的相关资料,以清晰的思路、通俗的语言讲述经济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和影响,在讲解表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变化的实质。
3.设置探究性问题: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美国新经济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探讨,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1.预习教材,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记录疑点、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2.结合课堂上教师提供的资料,思考问题,与同学交流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3.结合课堂笔记,进一步整理完善知识体系,写学习心得,将教材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和表现。知道二战后美国重要的经济政策和重要历史人物。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的过程。认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机制的新特点。
2.深刻认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本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
3.比较英、法、德、日的经济运作模式,培养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法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获取信息,理清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调整过程。
2.问题探究法
通过探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加深对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变化调整的认识。
3.对比学习法
通过对比二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运作模式,认识国家宏观调控和干预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内在机制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战后不同历史阶段美国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调整的了解,认识调整的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和策略的变化。
2.认识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具有生机与活力,进一步认识美国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
3.对比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的差异,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各国可以相互借鉴。
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
2.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3.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模式的特征。
难点
本课涉及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较多,是教学难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生:新政特点是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和指导。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师:通过政府干预和指导经济发展,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际上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丰义。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以其巨大的物质力量和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试考虑美国在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
生:二战期间,联邦政府统管经济,建立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对主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全面的调节和管理,推动战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战期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水平大大提高。
师: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表现?
生: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政府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②鼓励出口,以大量出口刺激生产和消费,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师: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意味着美国逐渐放弃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呢?
生: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而国家干预经济是以坚持私有制为前提的。
师: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战后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到1969年结束。其中1955——l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4%。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调整的表现。
生:①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政府施行“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促使美国经济高速繁荣发展,出现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联邦政府继续运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收效甚微。
③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经济理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经济摆脱滞胀困境。
④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取得卓越成效。
师: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实质是什么?面对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经济政策的调整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和策略的变化。“凯恩斯主义”失灵说明一定的经济政策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经济环境情况发生了变化,国家干预经济的策略、经济政策的运用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三、美国的“新经济”
师: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通过什么措施实现新一轮经济持续扩张和繁荣?
生: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赤字问题。通过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资教育科技社会保险、大力投资环境保护来解决就业问题。推行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美国90年代经济持续扩张和繁荣的表现,思考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有哪些?
生:“新”在较长时期经济保持繁荣高速发展;“新”在冲破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
师:引导学生看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认识当代美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贫富差别也不可能消除,相反经济的持续繁荣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指出英、法、德、日四国战后的经济运行模式。通过学习四国经济模式的特征,分析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
生:英国形成混合市场经济,其特征是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法国形成计划指导型经济,特征是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联邦德国形成社会市场经济,其特征是将市场的自由竞争与社会的公平相结合,主张个性自由,讲究效率和社会公平;日本形成政府主导型经济,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四国经济模式各具特色,但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不同程度上: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经济复兴并保持持续增长。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通过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使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新的生机与活力,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生产力得到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战后初期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2.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1.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政策
2.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政策
3.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政策
三、美国的“新经济”
1.美国经济的高涨
2.美国的“新经济”
四、战后的两欧和日本
1.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5.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变化趋势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应结合两种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政策内容,了解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明确经济体制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道理。
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几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经济体制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为分析理解本节课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奠定了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述法,介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影响,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后再引导他们概括比较两种政策的异同。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展示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建的艰辛与曲折。
学习方法
1.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找出有疑问的地方,作好课堂学习的准备。
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分析政策内容,把握两种政策的内在联系,理解它们在苏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将自主学习与分组交流合作相结合,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同其他同学交换意见,锻炼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法
(1)提出问题,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进行课堂探讨。
(2)材料解析,提供相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文字材料,通过材料解析,解决历史疑难问题。
2.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简述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2.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结果。显示资料如下: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一一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读一读上面的诗歌,分析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生:苏俄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帝国主义与境内的反革命势力,从四面八方向苏维埃发动疯狂进攻。
师:面对险峻的形势,苏维埃实行战时特殊政策一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师: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生: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土地,饥荒成为一切灾难中最为严重的灾难。
师:为解决粮食问题,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征集的对象又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种农产品。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有什么表现?
生:在工业方面,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实行实物配给制,取消了自由贸易;同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师: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列宁向开赴前线反击波兰武装干涉者的红军发表演讲,请学生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什么作用?
生:积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
消极:从长远来看,破坏了农民的积极性,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强制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后,苏俄仍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在当时的条件下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结果激化了矛盾,证明这条道路行不通。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师:展示材料: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回答:列宁说的“尝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尝试失败了?
生:尝试是指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余粮收集制的强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事实证明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是不现实的,所以列宁说尝试失败了。
师:引起苏维埃领导人警惕的事件是什么?
生:1921年2月28口,喀琅施塔得水兵基地发动叛乱,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
师:苏维埃政权从喀琅施塔得兵变中吸取了重大的政治教,认识到必须清除农民中间存在的严重的不满情绪,为此,必须改变现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师: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作出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试列表对比这两种政策的不同点。
学生动手制表: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国有化前提下,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
流通
取消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强制劳动
劳动报酬级别制
教师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也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试结合教材上有关工农业生产情况表格评价新经济政策。
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渐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师:新经济政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小结: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苦的探索,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也找到了适合俄国国情的经济恢复之路。苏联成立后,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向何方,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板书设计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背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3.评价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苏俄经济危机
2.政治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2.评价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学情分析
在学习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学生已经从侧面了解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在讲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史理解这一模式的危害。
教学方法
本课前两目在讲述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史实的基础上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进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或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观。第三目评价斯大林模式可采用讲述法,介绍这一模式的形成、特点和影响,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评价斯大林及其模式的作用。为降低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建国初社会主义建设走的弯路,增加双边活动,提高授课效果。
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教材,自主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明确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带着疑问有意识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2.积极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发表个人意见,注重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
3.记录课堂笔记,完善知识体系,写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评论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3.识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2.从探讨“斯大林模式”入手,广泛、深入地了解苏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
3.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问题,注意横向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办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斯大林上台时苏联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上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一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5页资料卡片,从而进入正课学习。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方针和过程。
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讨论回答:苏联通过1928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33至1937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实现工业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师:引导学牛看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1)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工业生产水平远低于西方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煤、钢、石油、生铁等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汽车和拖拉机等机器制造业增长明显。
(2)从上表中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较快,铁路和棉纺织品等轻J-业发展较慢,几乎停滞不前。
(3)初步方案更切合苏联实际,联共(布)十六大上,追加的指标没有完成。这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的情况和凭主观意志的冒进行动。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6页表格并回答“学习思考”中的问题。
生:讨论后回答:①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②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如掀起革新技术、促进生产发展的斯达汉诺夫运动。
师: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的取得还得益于苏联政府在农业上推行的集体化运动。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师:斯大林为什么要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方针?
生:发展粮食生产,缓解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危机,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全箍集体化的直接原因。
师: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同答:苏联何时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联系对比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二者有何相似之外?
生:从1929年开始.到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似点:①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造,把土地私有制改变成集体所有制;②工作中都出现过急过粗,挫伤农民牛产积极性的现象;③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①都是为实现工业化服务的。
师:显示资料: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用斯大林的话来说,这是农民为工业化交纳的“贡税”。据估计,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总收获量的10%.而粮食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步增加。“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
依据上述材料:思考苏联对农民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
生:讨论回答:苏联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只能通过高积累来获得资金,一方面征收农业税,另一方面用高价出售工业品、低价收购农产品的多收少付的办法向农民征收一笔额外税,以加快资金积累。产生的影响是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师: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生: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建立。
师:指导学牛看教材插图,概括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生: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师: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斯大林体制有哪些表现?
生:政治上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牛活上形成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社会风潮;用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思想和学术问题,否定学术思想自由和艺术的多样性。
师:显示资料:
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着很大的弊端,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错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生:分组讨论,逐组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1)从积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它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消极方面:斯大林模式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民主法制被忽视,个人
迷信盛行,学术思想的创造性受到严重压制和摧残。斯大林模式不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板书设计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工业化方针制定
2.工业化实施
3.工业化成就与问题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原闪
2.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3.评价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由于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弊端阻碍苏联社会经济进步,二战后苏联领导人相继进行改革。通过对他们改革措施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坚定改革的信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对斯大林模式有了充分认识,这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学生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很感兴趣,可以以改革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为线索,调动学生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苏联改革的原因,以此为话题导入新课,并将三次改革串联起来,使学生对苏联改革形成完整的印象。
2.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搜集图片、文字、影视资料,介绍人物性格及改革措施、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苏联改革的认识。以探究性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情感体验。
3.用比较法概括三次改革的异同点,联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学生认识苏联解体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
学习方法
1.预习教材,形成知识体系,搜集苏联改革的相关资料,训练动手、动脑,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运用到课堂学习中。
2.角色体验法,概括三位苏联领导人的改革特点,分角色叙述改革背景、措施和效果,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深化对苏联改革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
2.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3.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情境法:教学过程中展示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
2.问题探究法:设计探究性问题认识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3.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2.通过对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改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显示图片,并介绍“玉米运动”:赫鲁晓夫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
设问: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为什么?
生:农业领域。斯大林模式之下农民生产缺乏积极性,农业的落后状态严重阻滞苏联经济的发展。
一、赫鲁晓夫改革
师:赫鲁晓夫在农业改革中推行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生:阅读材料,概括回答。
(1)经济领域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垦荒,推行了玉米运动;在工业方面,扩大了地方权力。
(2)政治领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上。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师:显示资料: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如此,由于耕作粗放,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根据资料回答:赫鲁晓夫垦荒运动的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生: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结果并没有提高粮食产量,反而引起环境恶化。原因是垦荒运动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方法,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新垦区发生严重风蚀和沙暴。
师: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推行高征购政策,使农民的负担再度加重,到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赫鲁晓夫还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成效如何?
生:他还从工业体制和政治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工业体制改革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但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
师: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分组讨论后回答: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师:向学生介绍勃列日涅夫的有关情况,说明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执行型人才,而不是一个政治家,更不是思想家和战略家。
显示资料: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
以上资料反映勃列日涅夫工业改革的什么效果?
生:通过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
师:指导学生看教材表格,分析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思考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生:苏联的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原因包括:改革趋向保守,追求稳定;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师: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位领导人进行的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生:学生讨论,回答。(略)
师:他们的改革有一个共性,就是在经济改革好转后,立即回到高度集中体制的老路上去。因此,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旧框架是改革失败的根源。当然他们改革失败也各有具体原因:赫鲁晓夫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随意性大,严重脱离苏联实际;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趋于保守,与美国争霸拖垮了经济等。
三、莫斯科落日
师:1985年3月,54岁的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总书记,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总结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生:阅读材料,回答:戈尔巴乔夫改革分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师: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着重进行经济改革,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利用商品价值规律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于人为及制度的种种原因,改革遭到极大戈尔巴乔夫的阻力,一些干部对改革观望、等待。1988年底苏联经济仍无好转迹象。戈尔巴尔夫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最大失误是什么?
生: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师: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引起思想领域的极度混乱,政治多元化使共产党丧失执政党地位,还引起严重的民族分裂运动。1991年“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1991年12月26日苏联宣布停止存在。思考一下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略)
师:①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长期存在,使苏联陷入经济困境中难以自拔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②苏联领导人改革失误,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未见成效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造成政局失控;③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渗透,推行和平演变的作用。从苏联改革失败,最终解体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
①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走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堂小结
本节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在斯大林模式日益显露弊端、农业问题突出、影响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情况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板书设计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与措施
3.评价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措施
2.成效
三、莫斯科落日
1.戈尔巴乔夫改革
2.苏联解体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美国在这一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是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分不开的,应分析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学情分析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是初中历史教材未涉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双挂钩制度比较抽象,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布雷顿森林协定进行讲述。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国际汇率问题,为理解固定汇率做好铺垫。
教学方法
1.本节课线索清晰,适宜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后归纳出知识体系,培养他们阅读教材、提取信息、概括整合知识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背景。
3.组织学生探究问题:(1)为什么1944年召开的联合国国际金融会议最后按美国的方案通过决议?(2)美国是如何实现“做世界经济霸主力这一梦想的(7(3)怎样认识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点拨、总结,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
学习方法
1.课前查阅资料,搜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的相关信息,了解它们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对历史学习的意义的认识。
2.阅读教材,列出提纲,形成知识体系,锻炼动手总结概括知识要点的能力。
3.对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积极思考,分组讨论,概括要点,形成书面答案,锻炼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和梳理表述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识记《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
2.识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立和影响。
3.识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理解美国在二战后主要世界经济组织中拥有的特殊地位。
过程与方法
1.图表分析。利用图表分析美国二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学生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以美国雄厚的经济为基础的。
2.问题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2.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既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难点
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指出:各国在危机中实行的贸易特惠制、关税集团等利己主义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因此,战后如何重建一种稳定的世界经济体系,确保世界经济稳步发展,避免重蹈战争的覆辙,成为战后各国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新课学习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知识链接”内容,理解美国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结合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指出美国利用强大实力谋取世界经济霸权。
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具体过程。
展示资料: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布雷顿森林协定》
由材料推断: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生:恢复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师:阅读《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思考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体现美国利益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美国领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到来,由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也说明了国际地位的表现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
师:指导学生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结合教材内容思考美国是如何实现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
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经济组织都实行按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大小的制度,由于美国实力雄厚,认缴的资金最多,所以控制了这两大经济组织,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师:如何评价以美国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从积极方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系,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固定汇率制保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从而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它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扩大了世界购买力,发展了世界贸易。
从消极方面看:它满足了美国战后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确立了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背景。
生:二战结束后,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为推销商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师:介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过程,展示下列材料。
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生: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这样美国在二战后形成的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中均占有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的出现是美国经济霸权膨胀的必然产物,但它的出现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板书设计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
2.《布雷顿森林协议》
3.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及其影响
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1.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3.关贸总协定的影响
4.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二战以来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出现的经济发展趋势。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对我们顺应潮流制定相应的经济决策有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
国际经济组织的知识在政治教材中也有专门章节讲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初中历史教材中也涉及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容,可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理解全球化、区域化提供了帮助。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显示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2.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知识作详细的讲解,分析原因、进程、影响和前景,其他两目内容则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点拨的方式处理,注意引导学生将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中国紧密联系,思考中国在经济区域化面前该怎样做,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设计探究性问题:(1)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有矛盾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语言表达、概括总结的能力。
学习方法
1.在自学的基础上列表总结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的特点、影响,学会列表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的方法。
2.在探究性问题的引导下,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勇于发言,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3.撰写中国与经济区域组织的小文章,从经济区域组织形成原因、影响方面,阐明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的理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和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意义和影响。
2.理解欧盟实施政治一体过程中的挫折。
3.掌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概念,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情景再现: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欧共体成立时的国际环境中,从而理解经济区域化形成的原因。
2.问题探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以及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3.历史比较:比较三大经济区域集团之间的不同点,加深对不同经济区域集团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这段历史的学习,认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2.通过美国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这段历史的学习,体会当今世界国家间加强合作、竞争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过程。
难点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其中欧洲39个,美洲40个,亚洲6个,非洲8个,大洋洲1个,跨地区的7个,1969年前成立的6个,1970—1979年成立的6个,1980—1989年成立的20个,1990年以后成立的69个。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课学习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师:欧洲的联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967年,西欧六国(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上结成欧洲共同体,致力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和国际局势,讨论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生:思考回答:二战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美苏两国的争霸威胁西欧国家的安全。
师:欧洲的联合是欧洲人长期以来的梦想,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使欧洲的联合逐步实现,当然,欧洲联合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1992年2月7日,欧共体成员国的部长们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镇签署《欧洲联盟条约》。签字仪式结束后,荷兰首相吕贝斯说:对欧共体的3亿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
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吕贝斯所说的这一时刻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具有历史意义?
生:这一时刻指的是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它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师:展示欧洲联盟成员国图,指出欧盟成员国数量的逐渐扩大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
展示欧元图案,介绍图案设计的特点,既反映出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灿烂文化,也象征着欧盟成员国开放、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师: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经济上使欧洲整体实力上升,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同时欧盟也是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师:欧洲一体化的成功代表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地区间分工合作形成区域集团的潮流逐渐兴起,在欧洲开始一体化进程后,世界上又出现哪些有重大影响力的经济区域组织呢?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回答: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相比,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自读教材,小组内进行讨论,归纳答案要点,逐组回答。
师: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背景
“冷战”形势下谋求本地区的发展
在区域化加强的形势下应对来自欧亚的挑战
成员国
成员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成员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组织形式
带有鲜明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组织比较严密
组织松散,只是贸易伙伴关系
性质
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三、亚太经合组织
师:指导学生看亚太经合组织的图标,介绍该图标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回答:该组织是何时何地成立的?其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怎样的巨大成就?
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教师点拨。
师: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并在2001年由上海市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试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生: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之一,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中国把握全球经济合作的发展形势,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学习外国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重大举措。
师: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顺应了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这两种趋势之间的关系怎样?是否相互矛盾?
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板书设计
一、欧洲联盟
1.欧洲共同体
2.欧盟成立
3.欧元和《欧盟宪法条约》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2.目标
3.特点与影响
三、亚太经合组织
1.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2.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特点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在生产力、市场经济体制和各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理清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有助于我们在融入世界经济时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展民族经济。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世贸组织已不陌生,可以结合政治教材上对该组织的表述,来进一步深入了解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问题表现得比较明显,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学生触动很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教学方法
1.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像资料导入对世贸组织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关贸总协定的原则和影响后,对比分析世贸组织的优点,引导学生探讨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1)多媒体呈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和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及原因。(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办法。
3.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全球化竞争意识和努力学习的责任意识。
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列出知识体系,结合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书面答案,训练独立思考、表述的能力。
2.分组合作探讨研究性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交流和吸取他人正确的观点,完善充实自己的答案要点。
3.以中国与经济全球化为题撰写历史小论文,锻炼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语言、文字表述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
2.识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3.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合作与交流。
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探讨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通过对比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异同,理解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难点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经济区域集团组织产生的原因,指出科技发展不但促进区域间国家合作的程度,更使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际贸易更加繁荣,世界贸易组织应运而生。
新课学习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情况。
介绍关贸总协定的弊端: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展示世界贸易组织在日内瓦的总部图片。
显示资料:世界贸易组织,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龙永图
龙永图所说的规则具体有哪些?
生: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
师:对比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之间的不同点,思考为什么说世界贸易组织更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回答。
师: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永久性存在的国际组织,是完全独立的国际法人,它不是管辖部分货物贸易,而是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置于其管辖之内。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必须以一揽子的方式接受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不能有任何选择,并遵守这些协议、协定的规定,执行其争端解决机构作出的裁决。它的建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师播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片断:2001年11月10日晚18时39分,随着WTO第四届部长会议主席卡迈斯手中的一声木槌响,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3亿中国人翘首以待的梦想瞬间化为现实。
思考: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是什么?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谈谈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生:阅读教材作简要回答。
师:中国加入WTO,就有权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还可以参加制定有关规则,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但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请结合实际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生:面对技术上的竞争,我们应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面对西方的反倾销案,我们应加快熟悉世贸组织规则,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三、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师:展示材料
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生:发达国家拥有资本、技术上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利大。
师: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生:一方面落后国家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和壮大本国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大国要承担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解决贫困问题。
师:为什么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
生:进一步思考回答。
师总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孤立地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对那些长期依赖发展中国家资源、原料与劳动力的发达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在同一个地球上,发达国家的安全更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因此,解决贫困问题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当然,全球化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不只此一种,环境污染、毒品泛滥、恐怖组织等都需要全人类共同携手解决。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只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
板书设计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
2.成立时间:1995年
3.宗旨
4.意义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2.影响:(1)机遇(2)挑战
三、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评价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