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9 09: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科技医学文学宗教佛教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
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陶器甲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石壁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小故事1.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什么朝代?
2.谁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的造纸技术采用什么原料?自主阅读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放马滩纸造纸术的发明东汉时,宦官蔡伦部吉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这种纸有什么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造纸术的改进造纸术的发明?切麻⑤舂(chōng)捣④蒸煮?浸灰水?洗涤⑧

纸⑦抄纸⑥打浆⑨揭纸造纸术的制作流程造纸术的发明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9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3世纪造纸术的传播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
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放眼世界:据说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造纸术的发明 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学习与探究 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呢? 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造纸术的发明 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远远排在我们熟知的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蔡伦又榜上有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成就及地位:生活时期:写成《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圣”1、张仲景东汉末年二、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个人简介张仲景和华佗 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著 作 历代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影响很大。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出品的中成药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伤寒杂病论》在日本甚至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张仲景和华佗评 价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河南南阳医圣祠张仲景故里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东汉末年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
“神医”2、华佗二、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和华佗华 佗 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个人简介张仲景和华佗贡 献1、发明“麻沸散” 。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张仲景和华佗贡 献2、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鹿形虎形猿形飞鸟形熊形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华佗的弟子吴普常练五禽之戏,年高九十多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内容:作者:西汉 司马迁地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三、历史巨著《史记》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
壮年游历——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个人简介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为其辩护,终激怒汉武帝,遭受腐刑。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发愤著书,约于55岁写成《史记》。想一想:
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正直不屈、
百折不挠敢于直言、
不畏权贵见贤思齐历史巨著《史记》陕西司马迁祠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道教和佛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兴起时间创始人教 主老子(太上老君)张陵塑像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阅读P71,回答关于“道教”的以下问题:基本主张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火药的发明 道教和佛教影 响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道教的产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吗?(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武当山齐云山龙虎山 学习与探究道教和佛教产生地古印度传入时间西汉末年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又称释迦牟尼道教和佛教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1、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
2、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摆脱痛苦的道路只有消灭欲望,并忍受现世的痛苦。
3、虔诚信佛、坚持磨练、积德行善,死后才能够进入无苦的境界,获得来世的幸福。佛教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道教和佛教 封建统治者(例如东汉明帝)为什么那么提倡和扶植佛教? 佛教宣扬的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一种“愚民”的手段来加强自己的统治。佛教传播的原因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道教和佛教积极:消极:麻痹人斗志丰富了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世界、实际、平等、借花见佛、涅槃、无常、现行、刹那、清规戒律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佛教的进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吗? 学习与探究道教和佛教 是电视剧的编导错了。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佛教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有尼姑庵。东汉改进造纸术造纸鼻祖东汉末年东汉末年麻沸散、五禽戏外科圣手医圣《伤寒杂病论》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炼丹以求长生和成仙。汉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宗教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