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活动课:
认识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1、从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2、举例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生活习惯、民居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简要分析原因。读图找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南岭。一: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类型等的差异。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洞庭湖与鄱阳湖。
读图观察:
比较松花江、黄河、长江、西江的流量。二、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比较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比较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植被差异二:南北方居民生活差异:其差异的原因【当堂达标】
1.下列关于北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多在800mm左右 B.为半湿润、半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C.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D.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2.属于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 )
A.太湖平原、华北平原B.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D.太湖平原、东南丘陵
3.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BDB4.南方地区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寒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5. 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6、张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稀饭等,中餐和晚餐以面食为主,他们可能住在( )
A. 台湾省 B. 广东省 C. 湖北省 D. 黑龙江省DCD7.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 )
A.桃、菠萝、苹果 B.葡萄、哈密瓜 C.菠萝、柑橘、荔枝 D.苹果、香蕉、梨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南方和北方内部没有较大的景观差异 B.北方地区都位于地势的第三阶梯上
C.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南方农村水乡重要的运输工具是马车
9. 读景观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A图是我国 ( )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 )为主,农村重要的运输工具是( )。CC 南方
水田
船 ⑵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为 ,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 。
⑶C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传统民居有何特点? 。
⑷在D图中,牧区传统放牧方式是 ,
现在正向 的方向发展。 窑洞
黄土高原
北方
墙壁厚,冬季防寒
游牧
定居
【 课 题 】第7章 活动课 认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 课 型 】活动课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并从面积、人口、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从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2、举例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生活习惯、民居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简要分析原因。
【教学模式】自学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比较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助学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诗词(配乐)欣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学生在聆听中欣赏景观图:
从诗词导入,有效进入学习氛围。
过渡
今天来比较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自
主
学
习
与
探
究
探究活动一: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类型等的差异。
出示南北方地区地形图:
读上图说一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的大致位置、范围与主要地形。
看图比较南北方河流与湖泊及数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河流流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气候
比较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植被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学生自主学习:
1.读图找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南岭。
2.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洞庭湖与鄱阳湖。
3、比较松花江、黄河、长江、西江的流量。
4、比较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总结:
依据图文资料填写表格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
面积
20%
25%
人口
40%
55%
地形
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
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区
年降水量
河流流量
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
<800㎜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800㎜
大
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先在图上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教师提供的图文信息及设计的表格问题,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列表对比,培养学生用比教法来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出示南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传统交通运输工具、民居的特点等图片:
探究活动二:南北方居民生活差异:
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
仔细观察南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图,然后找出其主要农作物与主要水果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运,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多用船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主食
面食
米饭
南船北马
观看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图,
看图填表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农作物
小麦
玉米
大豆
谷子等
水稻
主要水果
苹果
柑橘
香蕉
荔枝等
探究其差异的原因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气候
作物熟制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地形
传统民居
气候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比鲜明。
通过列表对比,培养学生用比教法来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掌握学习地理的好方法。
从景观图上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归
纳
下面我们来回顾本课所学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体系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主要水果
北方:苹果、梨等
南方:柑橘、香蕉等
气候
地理环境
民居 饮食 服饰
生活
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表格式的设计让知识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既强化了学习目标的落实,也加深了知识巩固,形成的知识体系更便于学生掌握。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北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多在800mm左右 B.为半湿润、半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C.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D.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2.属于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 )
A.太湖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D.太湖平原、东南丘陵
3.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4.南方地区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寒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5. 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6、张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稀饭等,中餐和晚餐以面食为主,他们可能住在( )
A. 台湾省 B. 广东省 C. 湖北省 D. 黑龙江省
7.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 )
A.桃、菠萝、苹果 B.葡萄、哈密瓜 C.菠萝、柑橘、荔枝 D.苹果、香蕉、梨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南方和北方内部没有较大的景观差异 B.北方地区都位于地势的第三阶梯上
C.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南方农村水乡重要的运输工具是马车
9. 读景观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A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为主,农村重要的运输工具是 。
⑵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为 ,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 。
⑶C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传统民居有何特点? 。
⑷在D图中,牧区传统放牧方式是 ,
现在正向 的方向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从“南北方地区生产活动的差异”和“南北方地区生活文化的差异”等方面,介绍了自然环境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影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对比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本课中涉及对比的内容较多,“比较法”在本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用比较法和归纳法来学习区域地理,也是这几节课中应该达到的要求。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整理资料时遇到了一些麻烦,在今后的课堂中加大练习,提高课堂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