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1.5 物质的溶解(2)饱和溶液、溶解度【活动一】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
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思考与讨论】
1.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食盐溶液中,一瓶是饱和溶液,一瓶是不饱和溶液?2.如何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总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如何互变?不饱和
溶液饱和
溶液① 加溶剂②升温
③降温①加溶质②蒸发溶剂不饱和
饱和浓溶液
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浓溶液,
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叫稀溶液。【思考 】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四个因素: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一般为水)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克(溶质质量)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S)---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下列四句话对不对?为什么?① 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8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克。② 5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30克氯化钾,所以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克。③ 在60℃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克。④ 6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了110克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10。说一说:物质的溶解性等级⑴划分依据:室温(20℃)时的溶解度
⑵溶解性等级的划分:说说表1-6中哪些是易溶物质,哪些是微溶物质?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表格中相关数据,思考并讨论硝酸钾、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如何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思考与讨论】比较分析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食盐(氯化钠)。个别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熟石灰(氢氧化钙)。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烧开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沸腾前会出现气泡,想一想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思考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思考与讨论】1、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20℃时,100克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克
C.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克
D.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
物质D学习反馈:C3、下列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4、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质; 4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l0克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 ( )
A.A>B B.B>A
C. A=B D.无法比较DD5、实验室现有相同体积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