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9 11: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普通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图版《环境保护》土地退化荒漠化概念 沙漠化盐渍化石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谁 ?洋湿润气流 ?洋湿润气流位置?地形?气候?东西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植被?土壤?水文?位置:地形:
气候
河湖植被大风日数多风力作用强劲(动力条件)土壤干燥贫瘠,

(物质条件) 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
异常荒漠化加剧深处内陆高原、山地、盆地稀少稀少沙质沉积物干旱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现代荒漠化扩展的速度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为因素“五十年代防洪,六十年代漫灌,七十年代节水,八十年代抗旱,九十年代断流,二十一世纪咋办?”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50年来环境恶化,面对日渐干枯的生命之河,当地百姓束手无策。
结合材料和图片,简单分析图示区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根源:人口激增1.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
生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荒漠化的防治咋办?2.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能源
的途径开源节流营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利用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荒漠化的防治——生态恢复与建设3.恢复草原生态控制牲畜数量加强草场建设减少草场放牧牲畜量增加圈养量实行轮作、间作等方式,恢复土壤肥力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科技,培育良种荒漠化的防治——生态恢复与建设4.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荒漠化的防治——生态恢复与建设农林牧副渔并举;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开发新能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5.合理利用水资源荒漠化的防治——生态恢复与建设6.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生物
措施 工程
措施前沿地带外围沙漠边缘内部封沙育草营造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荒漠化的防治——生态恢复与建设草方格沙障谢谢!对点训练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土壤盐碱度升高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沙尘暴频度减少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过于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3.读“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多年来,昆仑山麓的绿洲逐渐向河流上游移动,河流下游地区荒漠化现象加剧,扭转这种局面的主要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
(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
(3)近年来,绿洲周围地区由于过度樵采而加剧了荒漠化,对此可采取哪些改善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小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对点训练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