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0 15: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 1840年英国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由此开始了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的历史。多难的民族必将产生雄健的精神,在屈辱中站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巨人。在近代的中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广大农民阶级为追求大同理想奋起抗争。流血的伤口不流泪 举旗的杆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 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  难得拼一回  生死路一条 聚散酒一杯 何以成败论英雄 浩浩乾坤立丰碑第一篇 天国梦的缘由出身农家,苦读诗书四次乡试,次次落榜仇视孔子,毁弃孔学创“拜上帝教”,建人间“天国”。洪秀全理想蓝图的绘制者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 ,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追寻背景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材料四 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 材料五:
一八四六年至一八五一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广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连年不断。其中一八四九年,长江六省大水灾为百年所未见,估计直接受灾的当有三千万人,尤为严重。 材料六: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3)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外国侵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自然灾害激化激化[易错提醒]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第二篇 天国梦的兴起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前期)(一)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上帝面前人人平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金田永安天京长沙武昌南昌九江天津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陷落北伐西征天京变乱后期防御战洪秀全东王 西王南王北王翼王萧朝贵韦昌辉冯云山石达开杨秀清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永安建制天王1853--1855年牵制清军,为西征创造条件推翻清政府统治 1853-1856年
巩固天京大本营挺进安徽、湖北、湖南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打到天津郊区
因孤军深入失败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北 伐 形 势 图太平军西征形势图曾国藩像在鄱阳湖被太平
军打败的曾国藩
欲投水自尽“中宵念此,魂梦屡惊”逼杀责疑走杨韦石杀天京变乱洪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思考: 你认为太平天国内讧、滥杀、
石达开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1)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2)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3)其根本由于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天王府模型太平天国
玉 玺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天王府的西花园
—煦园景色天王府花园天京变乱的性质?
发生的影响?性质: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世载堂杂忆》载:“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东王主张先下南京,效朱明建国故事,立定根基,再行北伐。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这说明太平天国
A.逐渐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B.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C.大多将士参加革命是迫于生计
D.在占领武昌之后产生战略分歧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替“國 ”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三篇 天国梦的构筑太平天国运动的治国方案
后期-----<<资政新篇>>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1.《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问题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产品分配问题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1)具体内容(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4)目的(宗旨)——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
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局限性—空想性:主观上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
落后性: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评 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迫于形势,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内容洪仁??1822—1864),广东花县官禄村人,洪秀全族弟,村塾教师。他是拜上帝教最早信徒之一。金田起义时,为躲避清政府的缉捕,他两度避居香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接触较多。1859年到达天京。洪秀全封他为干王,晋位军师,总理政事。人物简介绝命诗:“天国祚虽斩,光复待他年”《资政新篇》能否得农民的支持?为什么?它与《天朝田亩制度》有何区别? 《资政新篇》是洪仁?M?柚?鞣降恼?巍⒕?谩⑽幕?拇胧├凑裥颂?教旃?岢龅摹?
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拓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异同《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没有私有制的地上天国。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但同农民的现实愿望和要求(土地问题)没有发生共鸣,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艰苦的军事斗争也缺乏进行重大社会改革的环境和物资条件
两者都无法使太平天国走向胜利。(2)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原则的人间天国;
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误区警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1)二者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据当时人所写的《庚癸记略》记载: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职官(提各乡卒长职官)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反映出在太平天国的一些占领区
A.基本上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B.没有触动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C.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或减轻了地租
D.实现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
第四篇 天国梦的毁灭韦昌辉杨秀清天王石达开转折---天京变乱--- 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洪仁?掠癯衫钚愠珊笃诘姆烙?舰倨平?贝笥?骸 。?1858年,陈、李) ② 三河镇大捷:  (陈、李) ③ 破江南大营:(1860年,陈、李合力) ④ 上海战役:   (李秀成军队) ⑤ 安庆保卫战:  (陈玉成) ⑥ 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解除天京南面的威胁英法联军袭击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湘军围攻,安庆陷落天京陷落,标志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华尔洋枪队“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第四篇 天国梦的反思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⑵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⑴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性质);⑴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⑵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特点失败的原因启示根本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总体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2、反侵略: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 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A阅读以下材料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允觥? 回答:①材料中的“妖”指的是什么?
②“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
③洪仁?衔??教旃?О艿母?驹?蚴恰把笕酥??保?阃?庹飧龉鄣懵?? 为什么?指清王朝 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统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族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