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每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5.1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每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9 11: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一、选择题
1.关于环境管理基本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保护
B.根据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资源管理
C.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环境管理类型
D.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包括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等
解析:选C。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制定各类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督和检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按照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
2.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由各个国家或地区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在保护环境中要进行国际合作
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解析:选C。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造成全球污染份额大的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责任。
今年1月份国家环保部网站公布两条消息:第一条是关于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第二条是对山西吕梁污水处理厂、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保定热电厂等违规企业的处理决定。据此回答3~5题。
3.国家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体现了国家在环境管理中(  )
A.是执行主体
B.是被管理对象
C.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
D.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
4.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5.政府处理在环境问题上违规的企业,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在环境管理上,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通过采购节能产品,引导市场导向,扩大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利用经济手段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体现。处理违规企业,是国家依法行政进行环境管理的表现。
答案:3.C 4.C 5.B
6.我国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B.没有国际合作,我国就不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
D.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解析:选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有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012·青海调研)在南水北调引水入京后,北京市水务局将逐渐关停自备井并停止从地下采水,使地下水水位回升。根据材料完成7~8题。
7.水务局关停自备井的做法,属环境管理范围的哪类管理(  )
A.区域环境管理 B.资源环境管理
C.专业环境管理 D.环境技术管理
8.水务局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会对水资源任意利用,水务局“封杀”自备井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水资源,所以属资源环境管理。第8题,北京市水务局隶属国家机关的下属行政权力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对水资源的管理,其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答案:7.B 8.A
 一份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八国集团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报告通过比较各国自1990年来的排放趋势以及实施《京都议定书》目标的进展等9项量化指标,对八国进行了排名,同时也给各国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碳市场发展三项具体政策方面的表现打了分。据此完成9~10题。
9.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10.《京都议定书》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该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共同性和公平性原则
解析:第9题,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价值,也就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商品。第10题,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共同的责任体现了共同性原则;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答案:9.B 10.D
11.1997年12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时,欧盟提出“发达国家”到2010年削减为15%的CO2废气排放量的数值目标遭到美国政府代表的反对。这表明(  )
A.美国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比欧盟强得多
B.美国认为CO2的温室效应缺乏科学依据
C.美国工业界立场及民众的消费观念制约着美国政府的立场
D.欧盟因缺乏油田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特别热心
解析:选C。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人均能源消费量高,工业界立场及民众消费观念制约着美国政府的立场。
12.下列属于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有(  )
A.环境宣传教育
B.与澳大利亚合作开采铁矿
C.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
D.日本本田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解析:选A。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领域有: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大气质量研究与保护、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环保技术合作等。
13.在许多发达国家,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爱找一找,看商品上是否印有循环再生标志,这个标志是(  )
解析:选A。A是国际通用的循环再生标志。B是中国节水标志。C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D是中国环境保护徽标。
二、综合题
14.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据新华网2012年3月7日报道:去年环保总局首次采取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两大“杀手锏”,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时任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表示,环保总局正在探索区域限批转为制度化。在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2个多月后,环境保护部昨天公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区域限批将全程向社会公开,限批最短的时限定为1个月。
(1)对于环境问题,中国在全面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防治环境污染      B.综合治理水污染
C.环境保护 D.加快生态工程建设
(2)国家环保总局去年首次采取“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政策,说明其采取的环境管理手段是__________。今年,环境保护部公布《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说明其将要采取的环境管理手段是____________。
(3)按照环境管理的范围,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的环评审批属于__________,暂停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属于__________,根据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制定《管理办法》属于__________。
解析:正确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考查常识内容,针对环境问题的基本国策是环境保护。第(2)题,行政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限批”政策的制定是政府主管部门为保护环境采取的行政措施;环保部制定的《管理办法》属于环保法规,运用法律法规管理环境是法律手段。第(3)题,根据不同划分标准,环境管理有不同类型,根据材料具体回答即可。
答案:(1)C
(2)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3)区域环境管理 部门环境管理 环境技术管理
1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是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1995年10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成立了“国家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并于1996年12月颁布我国等同采用(等同采用在技术指标上要相同)ISO14000系列标准,其目的是用来约束组织的环境行为,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对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具有重大作用。
材料2:山东兖州矿务局南屯煤矿日产井水1万立方米,他们投资240万元建成矿井水净化站,净化后的矿井水用于洗煤厂、电厂和井下生产等,回用率达40%以上。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煤矿持续改进解决回用水问题,进一步用于浴池、游泳馆和电厂扩建工程,最终使矿井水回用率达到了100%。
材料3: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自1996年颁布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响应,截止到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此系列标准,180000余家各种类型的企业与组织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会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结合材料2,说明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对环境保护的好处。
(3)世界很多企业都在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此标准对企业有何益处?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识。该标准使企业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有利于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量。通过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对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具有重大作用。
答案:(1)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该标准要求企业从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使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流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量。
(3)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促进贸易发展。特别有利于企业消除国际“绿色壁垒”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