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两首》 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9 14:35:20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古诗二首第一课时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学习字词。(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重点)
3.以诵读为主,体会诗人表达的深厚情感。(重、难点)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斜xié 枫fēnɡ霜shuānɡ径jìng石径jìng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山行》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物的赞美之情?
串珠问题:
1.《山行》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山行》的前三句与第四句有什么关系?山行山行:在山里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弯弯曲曲的山路伸向充满秋意的深山,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石径:石头小路。寒山:充满秋意的山。斜:弯弯曲曲。白云生处:白云形成的地方,指高山深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这枫林晚景,霜染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坐:因为、由于。霜叶:指霜后变红的枫树叶。枫林晚:傍晚的枫林美景。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句中的“寒”字点明是深秋时节,为下文的“霜叶”作铺垫。
“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为下文的停车赏枫林晚景作了铺垫。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是从色彩对比的角度来衬托第四句中的“霜叶”的红艳;
“有人家”三字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出入的通道。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它从颜色的对比上突出了枫叶如火、鲜艳无比的特点,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深秋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使诗人“停车”的原因具体化。同时“红于”一词则告诉我们,春花不仅在色彩上无法与枫叶相比,而且在经霜耐寒上更是无法相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写出了诗人行为的变化。诗人本来是要到白云生处的人家去歇息,可忽然停了下来。这“爱”字就交代了停下来的原因,而且表达了诗人满心欢喜之情,创造了一种与悲秋意识截然不同的意境,真是超凡脱俗。一个“晚”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也正因为有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才有下一句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表达了作者对挺拔向上的枫林和充满生命力的美丽秋色的赞美之情。核心问题:《山行》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物的赞美之情?1.《山行》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串珠问题:《山行》的前两句写了远山、石径、白云、人家等景物。是按照由低及高,由近及远的顺序写的。2.《山行》的前三句与第四句有什么关系?《渭城曲》描写的景物有:朝雨、轻尘、客舍、杨柳。眺望远景热爱自然
热爱美景山行   停车、枫林 
霜叶、二月花驻足观赏远山、石径 
白云、人家《山行》描写了远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等秋景,赞颂了挺拔向上的枫林和充满生命力的美丽秋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蓬勃生机的热爱之情。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1.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
xié pō fēng yè lǒng gài

fēng shuāng máng rán cāng bái
斜 坡枫 叶笼 盖风 霜茫 然苍 白2.辨字组词。
径(    ) 枫(    )
经(    )  讽(    ) 
茫(    ) 低(    )
忙(    )  底(    )石径经过枫树讽刺苍茫慌忙低头底座3.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到括号里。
(1)坐:A.以臀部着物而止息。B.乘,搭。C.因为,由于。
在“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应该选(   )
(2)霜:A.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B.像霜一样的东西。C.比喻白色。
在“霜叶”一词中,应该选(   )
(3)见:A.看到。B.接触,遇到。C.看得出,显得出。D.古同“现”,出现,显露。E.会晤。F.对事物的看法,意见。
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应该选(   )CAD4.我能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停车坐爱枫林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吹草低见牛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远上寒山石径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因喜爱傍晚的枫树林而停下车来。霜染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天像半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弯弯曲曲的石径远远地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5.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远上/寒山石径/斜。
B.停车/坐爱/枫林/晚。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6.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山行》中诗人笔下的秋天不仅美丽,而且________,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感受到。
(2)《敕勒歌》是________民歌,诗歌按照由______到______,再由______到______的顺序,描绘出敕勒川的美丽景象。生机勃勃霜叶红于二月花北朝低高高低课件39张PPT。第二课时古诗二首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1.学习字词。(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重点)
3.以诵读为主,体会诗人表达的深厚情感。(重、难点)笼lǒnɡ苍cānɡ茫mánɡ勒lè笼盖lǒng穹庐:
茫茫:用毡布搭成的半球形帐幕。
辽阔,深远,看不到边际。我们已经朗读了这首民歌,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民歌,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敕勒歌》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物的赞美之情?
串珠问题:
1.《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敕勒川,阴山下。敕勒: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川:平地;平野。这里指草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半球形帐幕。笼:笼罩。天苍苍,野茫茫。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茫:辽阔,深远,看不到边际。苍:青色。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肥壮的牛羊。见:同“现”,显现。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美广阔的画面。敕勒川,阴山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比作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描绘了草原空旷而高远的天空与原野相接,无比壮阔。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承接上文,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表现出敕勒人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天苍苍,野茫茫。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景象,突出了敕勒人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表达了作者对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的赞美之情。核心问题:《敕勒歌》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物的赞美之情?1.《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串珠问题: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牧草、牛羊是低处景物。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描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画面。位置:阴山下辽阔壮美
殷实富足敕勒歌   天:苍苍,似穹庐 
野:茫茫,见牛羊 景色《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了敕勒人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关于自然风光的对联】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下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答案:
(1)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2)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1)霜叶红于二月花 
(2)风吹草低见牛羊点拨:这两首诗描写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要读出赞美之情。背诵要在熟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答案:示例: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石径(jīng jìng)  穹庐(qóng qióng)
敕勒川(chì chī)  山行(háng xíng)﹒﹒﹒﹒√√√√二、我是拼写小能手。
fēng lín cāng máng lǒng zhào
   
fēng shuāng xié yáng
       枫 林苍 茫笼 罩风 霜斜 阳三、按要求做题。
1.天苍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见牛羊。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汉字。
苍:___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_。野茫茫风吹草低青色 同“现”,显现(3)读读上面的诗句,发挥想象,写写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色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石径:________________。
坐:__________________。
爱:__________________。
霜叶:____________________。远上寒山石径斜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头小路因为喜爱,喜欢指霜后变红的枫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