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2008.5.12汶川大地震……。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灾害:3、形成条件: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必要条件充分条件2、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指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是要有自然变异作为诱因思考: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答: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 (6)2005年1月8日13时45分左右,312国道陕西咸阳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两客车相撞造成40人受伤,其中现场死亡1人,重伤13人。(5)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起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海啸)为诱因,还造成人员伤亡的灾情。答: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结论: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1)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
(2)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社会属性)二、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地质灾害 1.概念: 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2.类型:地震灾害 滑坡 泥石等3.特点:突发性与渐发性因气象变异而导致的灾害。请大家看一组数据:什么是气象灾害呢?气象灾害的特点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群发性连锁反应气象灾害海洋灾害1、定义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
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2.类型:风暴潮 海啸等3.特点:突发性生物灾害1、定义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2、类型:农林牧生物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3.特点:严重的危害三、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员伤亡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1、两方面2、影响因素灾害的强度年龄、性别、收入、
居住条件、健康状况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人员伤亡不同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表现财产损失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
机场、船 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
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通常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被认识到,但它们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往往更广泛和长远。如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至少需要50年才能恢复。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思考: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影 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分析讨论以下案例分别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资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位于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资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以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可引起洪涝,在山区可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而成灾。答:突出的是区域性。答:突出的是,连锁发生,也即联系性。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资料四:2003年11.26,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帮发生.级地震,30秒造成2万人死亡,3万人受伤.1876_1878年,中国华北地区连续3年大旱,山西.河南 山东 等省因饥饿死亡1300万人
资料三:1.1943年,中国广东省大旱,死亡15万人,很多村庄人口损失过半.
2.2008年5.12汶川地震死亡69225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答:突出的是严重的危害性答:突出的突发性和渐发性。补充案例:A:日本神户在1955年以前的几十年中有记录的赤潮仅5次,而10年后的1965年,一年发生了44次,至1975 年高达300多次。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以往20年间,自然灾害已造成大约300万人死亡。B:英国科学家预测,如果1906年发生在旧金山那样的大地震,再次在旧金山或洛杉矶发生,死亡人数将达1.1万和1.4万,经济损失将达550亿美元,综合损失是1906年的数十倍。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的灾害经济损失之最。广泛性、频繁性、严重性区域性、严重性C: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10~20年出现一次。广泛性、不确定性、周期性、联系性D: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16~21千米,震中烈度为Ⅳ度强。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了临震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答:突出的是可减轻性。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区域性 (2)突发性与渐发性 (3)(4)危害的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 联系性(5)广泛性与周期性课堂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现象的是
A.2004年12月1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发生地震
B.2003年,我国广东、北京等省发生“非典”
C.2005年11月,松花江甲基笨污染
D.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A2.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损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A3.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自然异常变化
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C.自然灾害本身
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B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据此回答4~5题。
4.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D5.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能力强,关于其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