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同步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同步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9 14:1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作业
一、选择题
   (2012·宁夏银川高二联考)自然灾害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据此完成1~3题。
1.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
A.自然异变      B.地球表层
C.人员伤亡 D.自然现象
2.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
A.自然异常变化
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C.自然灾害本身
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3.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解析:根据概念推断: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异变,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把握两点,一是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二是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第3题中的四项均为自然原因形成,但A项对人类没有造成危害。
答案:1.A 2.B 3.A
4.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异变诱发的
B.只有引起人员伤亡的自然异变才能称为自然灾害
C.受灾体是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之一
D.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解析:选B。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受灾体。因此自然灾害不一定要引起人员伤亡,例如森林大火、即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只要造成资源、财产损失,即构成自然灾害。
5.下列受灾体中,容易受到损害的有(  )
①妇女 ②儿童 ③老人 ④残障人 ⑤青壮年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解析:选C。青壮年男性是相对不易受损害的群体。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是以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数量和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据此完成6~9题。
6.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B.财产损失
C.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7.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易受_____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  )
A.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
B.洪涝、干旱、冻害、风暴潮、病虫害
C.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
D.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风暴潮
9.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  )
A.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C.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解析:第6题,在各种受灾体中,人是最主要的,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第7题,灾情指标中包括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等几项;主要指农作物的损失,其灾害应是洪涝和干旱。第8题,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受地质灾害和洪涝、风暴潮等影响比较明显。第9题,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答案:6.C 7.A 8.A 9.C
(2012·山大附中高二调研)印度尼西亚东部加马拉马火山2011年12月4日喷发,附近数千民众被迫转移,一座机场临时关闭。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这次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的喷发具有周期性
B.火山的分布不具有广泛性
C.火山的喷发都可造成巨大损失
D.火山喷发可以避免
11.火山喷发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
A.台风 B.泥石流
C.地震 D.寒潮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火山灾害的特点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第10题,火山喷发无周期性和广泛性特点,并不是所有火山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其喷发无法避免。第11题,火山喷发会引起地壳的变化诱发地震,而其他选项与火山喷发基本无关。
答案:10.B 11.C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12~13题。
12.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发生于(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13.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 D.环境受到污染
解析:第12题,榆次灾害主要是由雨雹造成的,而雨雹造成的灾害发生于生物圈。第13题,雨雹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是折木、苗嫁等,均属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答案:12.D 13.B

二、综合题
14.读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孕灾环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环境。
(2)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________变化。
(3)灾情的大小通常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4)由图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灾情的形成是该三因素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1)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2)自然异常 (3)人类社会 自然资源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4)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 受灾体 综合、相互作用
15.(2012·广东广雅中学高二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2年2月3日,一场暴风雪大范围袭击美国30多个州,个别地区的雪势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情况。
材料2:此次历史性降雪造成32人死亡,还造成流产母畜2万头(只)左右,死亡牲畜1万头(只)左右,饮水困难牲畜约40万头(只)。
材料3:此次降雪对基础设施和交通的影响。
(1)根据材料1、2、3的描述,此次降雪是否是一次自然灾害?为什么?
(2)材料2、3中分别体现了此次降雪造成的哪些方面的影响?其还有可能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
解析:此次降雪是自然异变导致的,并且其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资源的损坏,已经具备了自然灾害基本的构成条件,是一次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材料中主要体现了对人员的生理伤害和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方面没有体现。
答案:(1)是。 其具备了自然异变这个诱因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这个承受灾害的客体两个条件。
(2)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