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课件 中图版选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课件 中图版选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9 15: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新课学前导航
情景导入
最近,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两份研究报告首次得出明确结论认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的确导致地球降雨、降雪强度增加,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增多。参与这两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表示,最近10年气象观测已经发现北半球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但这是首次确认全球变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思考】 《自然》杂志刊登的研究报告显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 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推力。目标定位
1.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灾
害。
2.结合实例,掌握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方法和措施。一、人为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
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减轻作用:科学防治可以_______或
________自然灾害。
(2)加剧作用:不合理的__________以及战
争等,会加剧自然灾害。抑制减轻生产活动思考
1.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是怎样的关
系?
【提示】 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会加剧自然灾害,甚至会导致多种人为自然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泥石流地震赤潮化石燃料图表导读
1.教材P24 图1-3-1“赤潮”,据图分析:
(1)赤潮的表现是什么?
(2)赤潮的危害是什么?
(3)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冰雹强积雨云霜冻洪水灾害泥石流优良树种农药农业检疫思考
2.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提示】 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自然环境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通过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等.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使环境的稳定性增加的原理(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导致环境的稳定性降低的原理2.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3)工程措施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拓展延伸 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读某地区不同年份地理环境变化
图,完成下列问题。一、教材P24探索
1.过度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