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19 16: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重要知识回顾:
1.描述地震的关键词有哪些?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
2.什么是泥石流?它发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3.什么是滑坡?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和灾情的空间差异
2、运用地图,说明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3、以西南地区为例,分析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归纳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学习重点:
我国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并归纳出地质灾害的分析方法中新网: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等省市均有震感……汶川地震读图思考:(1)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2)我国地震的多发地区。西多东少读图思考:
(3)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我国多发地震的原因。读图思考:
(4)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为什么灾情东重西轻?读图思考:
(5)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下降,但为什么经济损失却上升?被滑坡冲毁的铁路路基其他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发生在中国的部分滑坡、泥石流灾害读材料:归纳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山区,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成为重灾区。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是这些地区多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说明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的地形区名称,分析这些地形区多发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地图册12页归纳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自然原因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夏秋季节多发,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自主归纳:
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危害以西南地区为例,说明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西南地区为例,说明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
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
坡面物质松散,易发生滑坡;
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
极易发生泥石流;
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地质地貌物质基础气候人为因素知识拓展课堂小结 1.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及灾情的空间差异。
2.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3.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分析某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
材料二:2002年12月25日,新疆乌恰县发生5.7级地震,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约在二千五百万元左右。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材料三: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了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人民币)。1999年台湾南投发生7.6级地震,造成2329人死亡,财产损失92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