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 随机事件(课件+教学设计+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5.1.1 随机事件(课件+教学设计+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19 20:46:24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1.1随机事件2017年12月 活动1:抓阄儿游戏
游戏规则1:首先,全班每2个同学分为一组,用两张小纸片,分别写上“1”和“2”的字样,做成两个纸疙瘩。 1、做活动、探究概念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然后,一个同学将其摇匀。 最后,两人同时抓,每人抓一个,展示结果,抓到1的起立。 游戏规则2:在以上规则1的基础上,首先,每组中的两个同学进行分工,一个同学双手捧着两个纸疙瘩,将其摇匀。 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还还有什么发现呢? 1、做活动、探究概念 然后,让另一个同学来抓,抓一个纸疙瘩起来,展示结果,若是1数字的,便起立。 1、做活动、探究概念 游戏规则3:在规则2的基础上,把纸疙瘩从新做好,两人又来同时抓,抓到数字3的起立。 问题:这种事件中,会有人起立吗?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事件一定会发生,称之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称之为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2.活动总结,理解概念总结:3、小做练习,巩固概念朗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生死签 相传古代有个国王,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判了死刑。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生死签有两张,一张写着“生”字,而另一张写着“死”字),犯人当众抽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场赦免。 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在“生死签”上都写上“死”字,两死抽一,必死无疑。然而在断头台前,聪明的大臣迅速抽出一张签纸塞进嘴里,等到执行官反应过来,签纸早已吞下,大臣故作叹息说:“我听天意,将苦果吞下,只要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了。”,剩下的签当然写着“死”字。国王怕犯众怒,只好当众放了大臣。国王机关算尽,想让大臣死,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机智的大臣死里逃生。问题:(1)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2)在国王的毒计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
事件?
(3)在要被处死大臣的计策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注意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三类事件可以相互转化。小结:  活动2 抓阄儿游戏
规则1:在活动1的基础上,首先,请每组再做4个纸
疙瘩(其中,3个写上“1”字样,1个写上“2”字样)。4.再做游戏,探究特点 (1)这两种纸疙瘩都可能抓到吗?问题: (2)如果两种纸疙瘩都有可能被抓到,那么抓到“1”和“2”字样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然后,由一个同学把6个纸疙瘩充分摇匀。 再后,让另一个同学从中抓起一个,展示结果,是“1”的起立。最后,结果是“2”的同学起立。(4)能否通过改变纸疙瘩字样的数量,使“抓到1字样”和“抓到2字样”的可能性大小相同吗?问题:(3)如果不一样,那么抓到哪一个字样的可能性要大一点。 5.再做游戏,探究新知结论: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有可能不同;另外,可能性的大小还可以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是( )
A、守株待兔

B、一箭双雕
C、水中捞月
D、瓮中捉鳖6、再做练习,巩固新知(2)思考:下列各题属于什么事件?(3)同学,请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有关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实例.  (1)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7.小结问题:(2)你是怎样认识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   (1)教科书教科书第 128及129 页的练习.8.布置作业(2)预习教科书第130---133页的内容2、选做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的理解。1、必做题:谢谢大家!再见普定县教育第一片区数学学科联片教研活动

课 题:§25.1.1随机事件
年 级:九年级
姓 名:
学 校:
联系电话:
2017 年12 月 12 日
《25.1.1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这三类事件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从小学至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问题,其结果往往都是确定的,而从本节课开始就要接触一些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随机事件.它不但是概率论的基础,还直接地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学好它,不但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与生活必备的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结果不确定的数学问题,而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又有统计的规律性,同时还隐含有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虽然来源于生活,却也要深刻挖掘生活中的事例。所以对随机事件概念的出现还一时难以适应,这是学习本节的不利因素。但是由于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理解能力,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对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定性描述。我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达到准确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特点及意义。
教学目标任务分析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结合教材及课标对本节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这三类事件的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游戏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及故事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及故事分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初步感悟辩证统一的思想,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更大的学习空间。
虽然本节是概率的基础,比较简单,但由于刚接触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确定不是很准,而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各类知识的纽带,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立如下:?
1、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意义;
2、教学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新课标的环境中,教师角色已变成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活动者,所以针对课堂上学生的数学活动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通过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通过游戏、尝试、举例、阅读、分析故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个体活动、小组活动与整体活动,力求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
3、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我也参与学生讨论当
中,当发现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有困难时,我就根据具体情况将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给学生进行解答,从而达到解决了总问题的目的。?
4、关注学生整体学习及个体差异学习,有效实施有差异教学,如多层次对待学生回答、分层次布置作业。
5、用鼓励的眼神、手势或热情的话语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发展学生思维意识。
6、为提高课堂效率我适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造情景,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2)明天的天气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25.1.1随机事件
(二)做活动,探究概念
活动1、抓阄儿游戏
游戏规则1:首先,全班每2个同学分为一组,用两张小纸片,分别写上“1”和“2”的字样,做成两个纸疙瘩。然后,一个同学将其摇匀。最后,两人同时抓,每人抓一个,展示结果,抓到1的起立。
学生做游戏,教师巡视并做好引导,学生游戏结束后提出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这种事件属于必然会发生的事件,简称必然事件。
游戏规则2:在以上规则1的基础上,首先,每组中的两个同学进行分工,一个同学双手捧着两个纸疙瘩,将其摇匀。然后,让另一个同学来抓,抓一个纸疙瘩起来,展示结果,若是1数字的,便起立。
学生做游戏,教师巡视并做好引导,学生游戏结束后提出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这种事件属于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我们把这种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游戏规则3:在规则1的基础上,两人同时抓,抓到数字3的起立,反之,继续坐好。
学生做完游戏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这种现象的事件中,会有人起立吗?
教师巡视、引导:这种世界不可能发生。
到此,教师继续引导归纳:抓到数字3起立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我们把它简称为不可能事件。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三)活动总结,理解概念。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得出下列各个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四)小做练习,巩固概念
请你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以下内容:
相传古代有个国王,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判死刑,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写着“生”和“死”的两张纸条),犯人当众抽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场赦免。国王一心想处死这个大臣,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上都写成死,两死抽一,必死无疑。然而在断头台前,聪明的大臣迅速抽出一张签纸塞进嘴里,等到执行官反应过来,签纸早已吞下,大臣故作叹息说:“我听天意,将苦果吞下,只要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了。”剩下的字当然写着“死”字,国王怕犯众怒,只好当众放了大臣。国王机关算尽,想让大臣死,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机智的大臣死里逃生。
问题:
(1)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2)在国王的阴谋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3)在要被处死的大臣的计策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做好引导,并总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注意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三类事件可以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
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初步感悟辩证统一的思想,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更大的学习空间.
(五)再做活动,探究特点
活动2:抓阄儿游戏
规则1:在活动1的基础上,首先,每组再做4个纸疙瘩,其中3个写上“1”字,一个写上“2”字。然后,一个同学把手中共有的6个纸疙瘩充分搅拌、摇匀。再后,一个同学从中抓起一个,结果是“1”的起立,不是的继续坐好。最后,请结果是“2”的起立,不是的继续坐好。
问题:
(1)这两种纸疙瘩都可能抓到吗?
(2)如果两种纸疙瘩都有可能被抓到,那么抓到“1”和“2”字样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并与学生共同归纳问题的答案。
问题:
(3)如果两种纸疙瘩都有可能被抓到,如果抓到“1”和“2”字样的可能性不一样,那么抓到哪个字样的要大一些呢?
(4)能否通过改变纸疙瘩字样的数量,使“抓到1字样”和“抓到2字样”的可能性大小相同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本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再次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随机事件的意义及特点.
(六)课内练习
问题:(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是( )
A、守株待兔;B、一箭双雕; C、水中捞月;D、瓮中捉鳖
思考下列问题,他们各属于什么事件呢?。
1)某人的体温是 0℃ ;    2)太阳从西边下山;    3)明天会有一场雪;    4)煮熟了的鸭子飞了.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经历由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重新认识实践问题的过程, 同时引入一些常识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3)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设计意图:
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到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进一步深化对随机事件的理解与认识.
(七)小结
问题: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吗?
课堂小结采取学生反思、讨论汇报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这三类事件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用这三类事件的意义应用于生活。
(八)布置课外作业。
1、必做题:
(1)教科书第128--129页的练习;
(2)预习教科书第130--133的内容。
2、选做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的理解。
作业布置,分为必做和选做两个部分,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选择和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和发展。
关于人教版(新)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随机事件》的说 课 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第25章《统计初步》中的第一节随机事件中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本课作以说明:
一、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这三类事件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从小学至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问题其结果往往都是确定的,而从本节课开始就要接触一些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随机事件.它不但是概率论的基础,还直接地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学好它,不但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与生活必备的数学素养。
二、说学情
一方面,从数学课来说,数学课不像其他学科那么让学生受欢迎,因为数学知识本来就缺少趣味性,因此,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缺乏了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初中高年级数学的理论教学课,更是让学生们望而生畏,这样,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不去学习数学了,甚至还产生了害怕上数学课的现象,由此便导致了他们的数学基础不好。同时,又赶上了本节课刚好是属于九年级的概念、理论课。所以,这是学习本节课的一个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结果不确定的数学问题,而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又有统计的规律性,同时还隐含有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虽然来源于生活,却也要深刻挖掘生活中的事例。所以对随机事件概念的出现还一时难以适应,这是学习本节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所以,要把这节课上成功、上好,是一件难事。
但是由于九年级的学生乐于游戏活动、喜爱奇特故事,并且已经有了较强的理解能力,再加上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对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定性描述。我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通过简单的游戏活动、鲜活的故事、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感知的基础上,达到准确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特点和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结合教材及课标对本节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其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游戏活动、朗读故事、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朗读故事、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创设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初步感悟辩证统一的思想。
虽然本节是概率的基础,比较简单,但由于刚接触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确定不是很准,而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各类知识的纽带,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立如下:?
(1)教学重点:三类事件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这三类事件的特点和意义。
说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新课标的环境中,教师角色已变成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活动者,所以针对课堂上学生的数学活动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通过创设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通过设计尝试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
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个体活动、小组活动与整体活动,力求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
3、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我也要参与学生讨论当
中,当发现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有困难时,我要根据具体情况将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给学生搭台阶。?
4、关注学生整体学习及个体差异学习,有效实施有差异教学,如多层次对待学生回答、分层次布置作业。
5、用鼓励的眼神、手势或热情的话语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发展学生思维意识。
6、采用了班班通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带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尽力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知识的主动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数学概念的烦琐困境,所以我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引入新课。
(一)创造情景,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2)明天的天气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引用名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借机引入课题:§25.1.1随机事件
(二)做活动,探究概念
活动1、抓阄儿游戏
游戏规则1:首先,全班每2个同学分为一组,用两张小纸片,分别写上“1”和“2”的字样,做成两个纸疙瘩。然后,一个同学将其摇匀。最后,两人同时抓,每人抓一个,展示结果,抓到1的起立。
学生做游戏,教师巡视并做好引导,学生游戏结束后提出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这种事件属于必然会发生的事件,简称必然事件。
游戏规则2:在以上规则1的基础上,首先,每组中的两个同学进行分工,一个同学双手捧着两个纸疙瘩,将其摇匀。然后,让另一个同学来抓,抓一个纸疙瘩起来,展示结果,若是1数字的,便起立。
学生做游戏,教师巡视并做好引导,学生游戏结束后提出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这种事件属于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我们把这种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游戏规则3:在规则1的基础上,两人同时抓,抓到数字3的起立,反之,继续坐好。
学生做完游戏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这种现象的事件中,会有人起立吗?
教师巡视、引导:这种世界不可能发生。
到此,教师继续引导归纳:抓到数字3起立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我们把它简称为不可能事件。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三)活动总结,理解概念。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得出下列各个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四)小做练习,巩固概念
请你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以下内容:
相传古代有个国王,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判死刑,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写着“生”和“死”的两张纸条),犯人当众抽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场赦免。国王一心想处死这个大臣,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上都写成死,两死抽一,必死无疑。然而在断头台前,聪明的大臣迅速抽出一张签纸塞进嘴里,等到执行官反应过来,签纸早已吞下,大臣故作叹息说:“我听天意,将苦果吞下,只要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了。”剩下的字当然写着“死”字,国王怕犯众怒,只好当众放了大臣。国王机关算尽,想让大臣死,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机智的大臣死里逃生。
问题:
(1)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2)在国王的阴谋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3)在要被处死的大臣的计策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做好引导,并总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注意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三类事件可以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
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初步感悟辩证统一的思想,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更大的学习空间.
(五)再做活动,探究特点
活动2:抓阄儿游戏
规则1:在活动1的基础上,首先,每组再做4个纸疙瘩,其中3个写上“1”字,一个写上“2”字。然后,一个同学把手中共有的6个纸疙瘩充分搅拌、摇匀。最后,一个同学从中抓起一个,结果是“1”的起立,不是的继续坐好。
问题:
(1)这两种纸疙瘩都可能抓到吗?
(2)如果两种纸疙瘩都有可能被抓到,那么抓到“1”和“2”字样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与学生共同归纳问题的答案。
规则2:在规则1的基础上,结果是“2”的起立,不是的继续坐好。
问题:
(3)如果两种纸疙瘩都有可能被抓到,如果抓到“1”和“2”字样的可能性不一样,那么抓到哪个字样的要大一些呢?
(4)能否通过改变纸疙瘩字样的数量,使“抓到1字样”和“抓到2字样”的可能性大小相同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本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再次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随机事件的意义及特点.
(六)课内练习
问题:(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是( )
A、守株待兔;B、一箭双雕; C、水中捞月;D、瓮中捉鳖
思考下列问题,他们各属于什么事件呢?。
1)某人的体温是 0℃ ;    2)太阳从西边下山;    3)明天会有一场雪;    4)煮熟了的鸭子飞了.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经历由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重新认识实践问题的过程, 同时引入一些常识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3)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设计意图:
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到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进一步深化对随机事件的理解与认识.
(七)小结
问题: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吗?
课堂小结采取学生反思、讨论汇报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这三类事件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用这三类事件的意义应用于生活。
(八)布置课外作业。
1、必做题:
(1)教科书第128--129页的练习;
(2)预习教科书第130--133的内容。
2、选做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的理解。
作业布置,分为必做和选做两个部分,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选择和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和发展。
六、说教学设计(意义)意图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随机事件的一门学科.本课是“概率初步”一章的第一节课.教学中,我首先以一个简单的天气问题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名言引入课题。然后,又以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抓阄儿游戏为活动,通过试验与分析,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性的、有些是不确定的、有些是可能发生的、有些是不可能发生的,从而,引出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这三类事件的概念探究学习。紧接着,再以“生死签”的故事为题材及问题引导,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三类事件尤其是随机事件的特点及意义。最后,又以抓阄儿游戏的形式,师生再探究新课——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再后,通过三个练习,对不同事件的分析判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以此,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在其教学过程中,还设置了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此来达成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另外,做游戏是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之一,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抓阄儿游戏,力求引领学生在游戏中形成新认识,学习新概念,获得新知识,力求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在游戏中参与数学活动;在游戏中能参与分析、归纳、合作、思考,领悟数学道理;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自然达成。最后,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一个崭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以上这些,是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初浅认识。望各位指出其中不足之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