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全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全国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1-29 15:00:47

文档简介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
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 ;热的物体温度 ,冷的物体温度 。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符号是 。规定:把在1标准气压下 的温度为0℃, 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为 ℃。人的正常体温是 ℃,我国最低气温是 ℃。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 和 。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 。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当不能碰到容器的 或容器的 。
(3)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 再读数,且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中,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 。
二、熔化和凝固
5.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常见的三种状态。在一定 下,物质在各种状态间的 叫做物态变化。
6.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 热,凝固过程要 热。
7.固态分为 和非 。晶体熔化过程要不断 ,温度 。例如冰、海波、各种 是晶体。晶体熔化时的 叫做的熔点。晶体有固定的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要不断 ,温度不断 ,没有固定的熔化 ,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
8.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 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 并且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是达到 并且 。
9.晶体熔化过程 热,温度 ;凝固过程 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过程 热,温度 ;凝固过程 热,温度 。【出处:21教育名师】
10.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本质表示物质 热,纵轴表示 。晶体低于熔点,吸热温度 ,处于 态;等于熔点,吸热温度 ,可以是 态、
态或 共存状态。高于熔点,吸热温度 ,处于 态。
考点一:温度
例1(2017怀化)如图所示利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
【解析】【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读数时,待温度计的液柱温度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一道基础题。
【变式跟进1】(2017南京)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此时冰是
态。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例2(2017岳阳)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解析】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故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的图像。横轴时间短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
【变式跟进2】(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选择题
1.(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程是35℃,示数是38.5℃
B.量程是42℃,示数是38℃
C.分度值是1℃,示数是38℃
D.分度值是0.1℃,示数是38.5℃
2.(2015上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
A.0℃ B.10℃ C.40℃ D.100℃ 3.(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4.(2017 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
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5.(2017邵阳)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 (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是晶体,熔点是 0℃
B.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小
C.在 4min 时,没有出现液态
D.在 2min 至 6min 过程中内能不变
6.(2017娄底)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属于非晶体熔化的是( )
7.(2016山西)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的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8.(2016永州)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B.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雪是升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9.(2016益阳)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30℃
C.BC过程不吸热 D.AB过程吸热升温
10.(2016天津)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是 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是物质处于液态
11.(2017自贡)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12.(2017大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 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
13.(2017北京)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A.石蜡是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50℃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二、填空题
14.(2017聊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中,水中有少量气泡上升,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此时的示数是 ℃。21教育网
15. (2016怀化)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 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
16.(2017常德)如图所示是寒暑表某天的温度,是 ℃, (选填“是”或“不是”)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2·1·c·n·j·y
17. (2017长沙)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21·世纪*教育网
18.(2016株洲)如图所示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 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三、实验探究题
19.(2017益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_℃;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0.(2017枣庄)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21*cnjy*com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21.(2017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在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
(a)

温度/℃

(b)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一、选择题
1.(2016福州模考)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2.(2016北京模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冰化成水 B.雾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雪的形成
3.(2016呼和浩特).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4.(2017岳阳联考)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B.初夏绿叶上的露珠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 D.寒冬的雪
5.(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6.(2017扬州模考)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7.(2017衡阳模考)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www-2-1-cnjy-com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0℃
B.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C.该物质在AB段是液态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状态相同
8.(2017山西模考)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21*cnjy*com
A.冰熔化成水 B.水凝固成冰
C.冰的升华 D.水的汽化
9.(2017长沙模考)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
二、实验探究题
10.(2016岳阳)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2-1-c-n-j-y
(1)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根据熔化图像,可以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1.(2016湘潭)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热(选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
(3)EF的物理意义是放热温度 ,它与BC所对应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12.(2016威海)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该物质在BC段处于 (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在CD段吸收热量,温度 ,处于 态。
13.(2017娄底)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 ,但不能接触试管底或壁。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
(4)从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中可看出,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14.(2016德州)同学们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冰(或水)受热___________。21·cn·jy·com
(2)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加热时间表示物质_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物体温度/℃
-6
-4
-2
0
0
0
0
1
2
3
(3)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过程吸热,温度________。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
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 高 ,冷的物体温度 低 。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符号是 ℃ 。规定:把在1标准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0℃, 沸水 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为 1 ℃。人的正常体温是 37 ℃,我国最低气温是 -52.3 ℃。2-1-c-n-j-y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 量程 。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中,当不能碰到容器的 底 或容器的 壁 。
(3)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 再读数,且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液体 中,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 相平 。
二、熔化和凝固
5.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常见的三种状态。在一定 条件 下,物质在各种状态间的 变化 叫做物态变化。
6.物质从 固 态变成 液 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 液 态变成 固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 吸 热,凝固过程要 放 热。
7.固态分为 晶体 和非 晶体 。晶体熔化过程要不断 吸热 ,温度 不变 。例如冰、海波、各种 金属 是晶体。晶体熔化时的 温度 叫做的熔点。晶体有固定的 熔点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要不断 吸热 ,温度不断 升高 ,没有固定的熔化 温度 ,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熔点 。
8.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 温度 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相同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 熔点 并且 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是达到 凝固点 并且 放热 。
9.晶体熔化过程 吸 热,温度 不变 ;凝固过程 放 热,温度 不变 。非晶体熔化过程 吸 热,温度 上升 ;凝固过程 放 热,温度 下降 。
10.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本质表示物质 吸 热,纵轴表示 温度 。晶体低于熔点,吸热温度 升高 ,处于 固 态;等于熔点,吸热温度 不变 ,可以是 固 态、 液 态或 固液 共存状态。高于熔点,吸热温度 升高 ,处于 液 态。
考点一:温度
例1(2017怀化)如图所示利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读数时,待温度计的液柱温度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一道基础题。21教育网
【变式跟进1】(2017南京)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此时冰是
态。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读数时,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读数,并且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冰的熔点是0℃,低于熔点,冰是固态,等于熔点,可以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高于熔点,冰是液态。故答案为-2℃,固。
【答案】-2℃、固。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晶体的熔化。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例2(2017岳阳)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解析】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故选B。【来源:21cnj*y.co*m】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的图像。横轴时间短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是一道基础题。考试频率高。
【变式跟进2】(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在图像中以上升或下降曲线出现。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或放热,纵轴表示温度。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选择题
1.(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程是35℃,示数是38.5℃
B.量程是42℃,示数是38℃
C.分度值是1℃,示数是38℃
D.分度值是0.1℃,示数是38.5℃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读数时,待温度计的液柱温度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一道基础题。
2.(2015上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
A.0℃ B.10℃ C.40℃ D.100℃ 【解析】摄氏温度规定在1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就是1℃。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的规定。是一道基础题。
3.(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在图像中以上升或下降曲线出现。海波的熔点是48℃,冰的熔点是0℃。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或放热,纵轴表示温度。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4.(2017 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
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故选A。21cnjy.com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5.(2017邵阳)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 ( ) 21·cn·jy·com
A.是晶体,熔点是 0℃
B.液态段与固态段吸热相同
C.在 4min 时,没有出现液态
D.在 2min 至 6min 物态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在图像中以上升或下降曲线出现。冰的熔点是0℃。故选A。2·1·c·n·j·y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是一道基础题。www-2-1-cnjy-com
6.(2017娄底)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属于非晶体熔化的是( )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在图像中以上升或下降曲线出现。故选C。21*cnjy*com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或放热,纵轴表示温度。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7.(2016山西)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的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 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8.(2016永州)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B.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雪是升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9.(2016益阳)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30℃
C.BC过程不吸热 D.AB过程吸热升温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此物质的熔点约为48℃。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是一道基础题。
10.(2016天津)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是 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是物质处于液态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此物质的熔点约为80℃。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是一道基础题。
11.(2017自贡)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滴水成冰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12.(2017大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 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13.(2017北京)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A.石蜡是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50℃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由实验数据可知,石蜡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可知石蜡是非晶体;海波达到48℃后吸热温度,吸热温度不变,海波是晶体,低于熔点,海波是固态。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及其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二、填空题
14.(2017聊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中,水中有少量气泡上升,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此时的示数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读数时,待温度计的液柱温度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故答案为:1℃,97℃。
【答案】1℃,97℃。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一道基础题。
15. (2016怀化)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 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在图像中以上升或下降曲线出现。故答案为:甲、48。
【答案】甲、48。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www.21-cn-jy.com
16.(2017常德)如图所示是寒暑表某天的温度,是 ℃, (选填“是”或“不是”)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读数时,待温度计的液柱温度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故答案为:26℃,不是。
【答案】26℃,不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尝试对环境的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道基础题。
17. (2017长沙)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此物质的熔点为60℃。故答案为:60、吸收。
【答案】60、吸收。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是一道基础题。
18.(2016株洲)如图所示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 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读数时,待温度计的液柱温度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但体温计由于构造特殊,离开人体后还表示人体的体温。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
【答案】热胀冷缩、37.8℃。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尝试对环境的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道基础题。
三、实验探究题
19.(2017益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_℃;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在图像中以上升或下降曲线出现。故答案为:80、液态、萘的质量太少。
【答案】80、液态、萘的质量太少。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20.(2017枣庄)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解析】(1)测量温度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可能实际温度低于-2℃,所以选择量程为-20℃~102℃较为合适;(2)盐水的凝固点在一定范围随浓度增大熔点降低;超过这个范围随浓度增大而增大;(3)给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适当浓度的盐水结冰,效果好。(4)从实验可知,物质掺杂质会使物质的熔点降低。故答案为:-2℃~102℃、随浓度增大凝固点先降低后增大、适当浓度的盐水结冰、撒盐使雪的凝固点降低。
【答案】-2℃~102℃、随浓度增大凝固点先降低后增大、适当浓度的盐水结冰、撒盐使雪的凝固点降低。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是一道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变式提高题。
21.(2017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在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
(a)

温度/℃

(b)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在图像中以上升或下降曲线出现。故答案为:-2、加热时间、物质的状态、吸热温度不变。
【答案】-2、加热时间、物质的状态、吸热温度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道变式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16福州模考)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2.(2016北京模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冰化成水 B.雾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雪的形成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冰化成水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选A。21*cnjy*com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3.(2016呼和浩特)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滴水成冰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4.(2017岳阳联考)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B.初夏绿叶上的露珠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 D.寒冬的雪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冰层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5.(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液体低于熔点会凝固成晶体。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变式提高题。
6.(2017扬州模考)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7.(2017衡阳模考)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0℃
B.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C.该物质在AB段是液态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状态相同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8.(2017山西模考)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A.冰熔化成水 B.水凝固成冰
C.冰的升华 D.水的汽化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引吸热,凝固放热。冰层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以及其他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9.(2017长沙模考)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二、实验探究题
10.(2016岳阳)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1)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根据熔化图像,可以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冰不善于导热,较大的冰块,不能使整块冰受热均匀。故答案为:碎冰、晶体、不变。
【答案】碎冰、晶体、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冰不善于导热,较大的冰块,不能使整块冰受热均匀。是一道基础题。
11.(2016湘潭)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热(选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
3)EF的物理意义是放热温度 ,它与BC所对应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故答案为:BC、吸热、液、固、不变、相同。
【答案】BC、吸热、液、固、不变、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12.(2016威海)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该物质在BC段处于 (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在CD段吸收热量,温度 ,处于 态。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故答案为:固液共存、不变、升高、液。
【答案】固液共存、不变、升高、液。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13.(2017娄底)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 ,但不能接触试管底或壁。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
(4)从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中可看出,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故答案为:钟表、慢、萘充分接触、受热均匀、晶体、15。
【答案】钟表、慢、萘充分接触、受热均匀、晶体、15。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14.(2016德州)同学们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冰(或水)受热___________。
(2)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加热时间表示物质_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物质温度/℃
-6
-4
-2
0
0
0
0
1
2
3
(3)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过程吸热,温度________。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低于熔点,晶体是固态,吸热温度升高;等于熔点,晶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也可以是液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于熔点,晶体是液态,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以水平线出现。故答案为:均匀、吸热、0、不变。
【答案】均匀、吸热、0、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的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物理意义表示吸热,纵轴表示温度。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道基础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