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18年专题复习(南充专版)
第5讲 修辞的运用
1.(2017·南充十中2月月考)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①白云依依,轻风袅袅。
②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
③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
④只见,锣鼓手端坐舟前,号子鼓点,时急时舒;桡手们聚集舟中,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把舵定航,胜券在握。www.21-cn-jy.com
⑤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
⑥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
A.第②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2-1-c-n-j-y
B.第③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条条“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
C.第⑤句运用对偶的方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凝练,节奏感强。
D.第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
【解析】 C项第⑤句运用对偶的方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错误,应为“击浪竞渡”。
2.(2017·淄博)对下列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把济南城外的景色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景色的秀气和色彩的淡雅,“也许……”一句又强调了画面的真实感与意境美。)【来源:21cnj*y.co*m】
B.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把综艺节目比作清流,写出了此类节目清新脱俗、涤荡人心的特点,同时也严厉批评了当下娱乐节目的庸俗不堪。)【出处:21教育名师】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和“我”之间的隔膜之深重,不可逾越,表达了“我”心情的沉重和内心的悲哀。)21*cnjy*com
D.“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竟出自漂在北京的湖北打工嫂范雨素之手。(以“书”喻“生命”,用“不忍卒读”“拙劣”“装订”与“书”相呼应,使得比喻严谨完整,写出了范雨素出身的卑微和命运的坎坷。)
【解析】 A项把济南城外的景色比作“小水墨画”的说法错误,作者是把济南城里和城外的景色连起来看,古老的济南犹如一幅小水墨画。
3.(2017·雅安自主招生)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21*cnjy*com
【解析】 B项有误,其作用是强调了阅读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
4.(2018·预测)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运用排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强烈讽刺与愤慨。)
B.巴金先生在致冰心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现在我们也对巴金先生说:“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在引用和反复中,蕴含着对冰心、巴金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灯”这喻体,使人联想到文坛前辈的不朽作品和巨大精神力量。)21教育网
C.“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病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21·世纪*教育网
D.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A项这句话没有三个类似句子,不是排比句。
5.(2018·预测)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它们(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运用拟人,将大雁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大雁归来时的兴奋与友好。)
B.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运用排比,连用三次“救救”,强烈地呼吁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C.“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运用引用,通过诗词写出了自己对他乡咸鸭蛋的“瞧不上”,表达了“我”对家乡咸鸭蛋的自豪。)
D.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运用比喻,将母亲的脸比作喝过酒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当时的高兴、得意。)
【解析】 D项没有运用修辞,虽然有“跟……似的”,但是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6.(2018·预测)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几日未见,槐树的圆叶里竟挂上了串串绿的槐树米。①一夜之间,槐树米你争我挤,竞相的吐着蕊,张着瓣,如破茧的粉蝶儿一般的明艳。②一朵朵,颤微微的,招着路人的眼,抛着媚儿去勾着路人腹内的馋虫儿。槐树开花了,于是满口的香溢于两腮,不由得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③啪,整条枝儿被折断,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儿,用比槐枝粗不了几分的细胳膊用力折断的。只见他一手搂着槐,一手举枝高喊:接好喽!喊声透着十足的骄傲。回到家,④将槐花撒上干面粉层层裹了,白白胖胖,如那没抽丝的茧一般躺在屉布上。盖上锅盖,十分八分钟,水气就沿着锅盖的四周漫出了一股股的香气,飘荡在四周。
A.文段中①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槐花一夜间竞相开放的热闹情景和新鲜靓丽。
B.文段中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槐花开放的情态以及对路人的诱惑。
C.文段中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摘花小孩儿黝黑、淘气与顽皮以及对槐树枝干的破坏力之大,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文段中④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裹了面粉的槐花比作没抽丝的蚕茧,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它的可爱之态。
【解析】 C项“对槐树枝干的破坏力之大,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分析错误,作者并没有厌恶之情。
7.(2018·预测)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春天蹦跳在山野间,蹦跳出一地绿草,蹦跳出一树繁花。(拟人,将春天赋予人的情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生机,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句式齐整,有韵律美;借芦苇、竹笋的特点讽刺没有真才实学却自以为是的人。)
C.路边的戴胜鸟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比喻,将戴胜鸟比作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戴胜鸟被歌声所吸引的样子。)
D.看着母亲上山采来的野菜,他似乎已经嗅到野菜饼的香味了。(夸张,突出强调野菜的鲜美,以及对吃到野菜饼的强烈渴望。)
【解析】 C项运用拟人,将戴胜鸟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戴胜鸟被歌声所吸引的样子。
8.(2018·预测)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
C.要是你能够让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安东尼奥对冷酷凶狠的夏洛克的愤怒。)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
【解析】 C项“设问”错,应为“反问”。
9.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形。)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21·cn·jy·com
【解析】 D项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
10.(2018·预测)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的赞美之情。)2·1·c·n·j·y
B.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酷热。)
D.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怀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岷江江水的凶猛,突出行车的危险。)
【解析】 B项意在表明即使调尽五颜六色,也不能画出祖国的颜色。
11.(2018·预测)对下面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撇在后边,雪山寒气很快就拥抱住你,让你感到畅饮冰泉般的凉爽。(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雪山寒气能带给人们出奇凉爽的感觉。)
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充满激情地强调了风、雨、阳光能带来美丽的春色。)www-2-1-cnjy-com
C.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云的确是打造黄昏壮丽风景的重要因素。)
D.沙尘暴来了,雾霾被吹走了,大家很开心。沙尘暴不是一种灾害天气吗?为什么反倒变成好事了?这是因为和沙尘暴相比,雾霾的危害更不好防治。(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思考,重点揭示雾霾危害之大。)21cnjy.com
【解析】 A项中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