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课件(2课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诗二首》课件(2课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0 09:13:46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一课时1.会写“棺” 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体会作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追求自由的理想,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重点)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军长。躯qū棺guān渴望:
迫切地希望。
造句:同学们都渴望见到他。
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诗句。核心问题:
诗人心中的“自由”有怎样的含义?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说说《囚歌》一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
2.《囚歌》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手段。
第二部分(第2小节)写诗人渴望的是真正的自由,而不是跪在敌人面前出卖革命、出卖灵魂所换取的自由。
第三部分(第3小节)写诗人不怕牺牲,追求自由的理想和信念。表现了诗人对革命真理的坚持和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壮志豪情。说一说这首诗歌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叛徒。“为人进出的门”指坚贞不屈地追求真理和信仰的革命之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的可耻的投降之路。“紧锁着”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敞开着”意味着获得自由。“给你自由”是国民党反动派抛出的诱惑,然而一个“爬”字则点明了这自由的本质,即人格的沦丧和气节的毁灭。这寥寥八个字,把敌人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对比、铺垫这两句话以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同时为后两节做了铺垫。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对于身陷牢笼的人而言,自由是多么可贵,然而从狗洞里爬出的自由——丧失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呢?作者用反问的语气,高傲地拒绝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诱惑。革命者的凛然正气得到充分张扬。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一节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下的烈火”指革命,“活棺材”比喻自己身处的监狱,也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一齐烧掉”写革命者为了革命的胜利,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反动派同归于尽,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强意志。诗人心中的“自由”有怎样的含义?
《囚歌》一诗中,诗人追求的不是出卖革命、出卖灵魂所换取的身体上的自由,是真正的精神上的自由及对革命真理的坚持。核心问题:1.读课文,说说《囚歌》一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
叶挺将军写这首《囚歌》时,正遭受国民党当局的长期无理拘押,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串珠问题:2.《囚歌》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
诗中两处提到“自由”,分别为“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和“我渴望自由”。第一处“自由”是指反动派所给的“自由”,其本质是人格的沦丧和气节的毁灭。第二处“自由”是指在彻底推翻旧世界之后,获得的真正的自由。
囚歌反动派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
革命者不屈的气节——坚贞不屈
献身革命事业的豪情——大无畏坚持真理
勇于献身《囚歌》写了诗人为坚持真理、维护信仰、捍卫尊严,宁愿坐牢,也不乞求“爬出来”的自由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对革命真理的坚持和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壮志豪情。《囚歌》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诗,诗人运用象征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向人们昭示了革命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奋斗到底的革命精神。课件40张PPT。第二课时1.会写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重点)
3.体会作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追求自由的理想,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难点)惠特曼:(1819-1892),19世纪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草叶集》。寥liáo廓kuò鸥ōu颤chàn 翱 áo 敞开 啼啭 翱翔chǎng zhuàn áo 颤寥廓:
颤音:
啼啭:
高远空旷。诗中指天空高远空旷。
颤动的声音。
形容鸟儿婉转地叫。
造句: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欢唱着雨后的愉悦。翱翔:
理想:在空中回旋地飞。
造句:雄鹰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①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②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诗句。核心问题: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一诗中,诗人心中的“自由” 有怎样的含义?
串珠问题: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中,写到了哪几种动物?分别代表什么?
你从诗人惠特曼写的这些事物中体会出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部分(第1句)写“我”,渴望去高远空旷的天宇飞翔,不屑与小鸟争长短。
第二部分(第2小节)写“我”要学雄鹰和海鸥在茫茫天宇和苍茫大海之上高傲地飞翔。
第三部分(第3小节)写“我”的理想是在自由、欢乐、力量和意志的蓝天翱翔。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
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说一说这首诗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志向?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
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
这句直接道出了“我”的志向和理想:不屑与整日唱个不休、胸无大志、自得其乐的小鸟争个高下,“我”志在蓝天,渴望搏击长空,勇往直前地飞翔。仿写:
请你仿照这句诗的句式“我,不愿……;我,渴望……”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不愿什么事都要靠父母帮我完成;我,渴望自己独立地完成我自己的事情。金丝雀美丽善歌,却徒有其表,被供养在笼子里,没有自由;学舌鸟毫无主见,只会人云亦云,这二者象征着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人。而“雄鹰”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海鸥”是一种自由和欢乐的精神寄托。是雄鹰和海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那金丝雀和学舌鸟决不是我的理想。我,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啼啭(zhuàn),
我要在自由、欢乐、力量和意志的
蓝天展翅翱(áo)翔。
品析: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我”的志向与追求:决不贪图安逸,苟且偷安;“我”追求的是自由的天空、战斗的欢乐、搏击的力量和钢铁般的意志。字里行间传达出无往而不胜的信心与力量。拓展:
假如你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或航天员,那么你如何表达这一理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愿做一只守卫祖国的“雄鹰”,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保卫祖国的领空不受侵犯。《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一诗中,诗人心中的“自由” 有怎样的含义?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一诗中,诗人想要的自由是指伟大的志向与追求:决不贪图安逸,苟且偷安;追求的是自由的天空、战斗的欢乐、搏击的力量和钢铁般的意志。核心问题:1.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中,写到了哪几种动物?分别代表什么?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一诗中,写到了金丝雀、学舌鸟、雄鹰和海鸥四种动物。金丝雀美丽善歌,却徒有其表,被供养在笼子里,没有自由;学舌鸟毫无主见,只会人云亦云,这二者象征着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人。而“雄鹰”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海鸥”是一种自由和欢乐的精神寄托。串珠问题:2.你从诗人惠特曼写的这些事物中体会出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从诗人写的这四种事物中体会到诗人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的理想和志向。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追求理想展翅翱翔“我”的志向“我”的追求不愿跟小鸟争短长 
去寥廓的天宇飞翔有理想自由的天空 
战斗的欢乐 
搏击的力量 
钢铁般的意志有信念、有豪情《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是一首抒发信念和理想的抒情诗。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的理想和志向。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diān)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囚语
叶挺
 一个人,当可能达到他生命最后一程的时候,他需要眼泪,这不是妇人、懦(nuò)夫的眼泪,是壮士哭战友的眼泪。他需要狂歌,需要狂笑,最后一个意识、一个感情战胜了一切了,他会发出凯旋的微笑。
 自由像水和空气一样,得之不觉可贵,失之则难堪(kān),或至于死。未理发已一个多月了。这是我今日仅仅所能做的自由,囚徒的自由。我今日幸为囚徒,须发蓬蓬,是囚徒本色,为什么不保持这样本色呢?我已发愿,我一日不得自由,必不理发剃须,这是我的自由。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大意: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象征自由的动物】小鸟、蝴蝶、沙鸥、鹰、鸽子、小鱼、马儿等。皖南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制造的破坏抗战的重大反共事件。1940年10月,国民党军事当局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中共中央为顾全大局,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北移。6日,突遭国民党军队包围和袭击。新四军经7昼夜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大多被俘或牺牲。军长叶挺在与对方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被杀害。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金丝雀”羽色鲜艳,一种十分美丽且会唱歌的鸟。但作者不被其徒有的外表所迷惑,也“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蹄啭”, 即这些都是表面的。
“学舌鸟”只会人云亦云,没有一种自由欢乐的感觉。
作者渴望成为“雄鹰”、“海鸥”,即渴望去搏击风浪,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遨游,表达了其自由搏击、勇于奋进的人生态度。
“雄鹰”正如作者所言的力量和意志的象征,而“海鸥”是一种自由和欢乐的精神寄托。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囚歌》这首诗的。参考答案:《囚歌》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诗。诗人运用象征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向人们昭示了革命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奋斗到底的革命精神。诗歌语言铿锵、层层推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2.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中的小鸟、雄鹰各代表了什么?参考答案:金丝雀美丽善歌,却徒有其表,被供养在笼子里,没有自由;学舌鸟毫无主见,只会人云亦云,这二者代表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人。“雄鹰”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它代表搏击长空、勇往直前的人。3.背诵第一首诗。教师点拨: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注意理清这首诗的层次。这首诗分三节,第一节抓住关键词“人”“紧锁”“狗”“敞开”等,反复诵读,强化记忆。第二节抓住“渴望自由”“躯体”“怎能”“爬出”等关键词,注意反问语气的句子,熟读成诵。第三节抓住“希望”“烈火”“活棺材”“烧掉”“永生”等词来背诵。同时,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有助于背诵。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áo kuò hǎi ōu
( ) ( )
chàn yīn áo xiáng
( ) ( )
寥 廓海 鸥颤 音翱 翔二、辨字组词。
锁( ) 渴( )
销( ) 喝( )
躯( )
驱( ) 喝水锁门销售口渴驱赶身躯三、按要求写句子。
1.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躯体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雄鹰渴望到寥廓的天空翱翔。??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飞:①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②形容极快。③意外的,凭空而来。
1.不要把那些流言飞语放在心上。( )
2.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 ( )
3.现在的物价飞涨。 ( )
③①②???冷:A.温度低,跟“热”相对。B.不热情。C.乘人不备的
4.冷不防吹来一阵大风,刮走了纸张。( )
5.因为妈妈不让出去玩,小红冷着脸十分生气。(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