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赤壁怀古(课件教案导学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念奴娇 · 赤壁怀古(课件教案导学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9 21:13:40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念奴娇 · 赤壁怀古——苏轼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你知道的苏轼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字号、仕途是否顺畅、取得的成就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思想:复杂,外儒内道
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出世;
佛家的四大皆空。初读作品,回答:问题一:找出本首词的词牌,找出本首词的词的名称。
问题二:标注生字读音,辨析易错字。
问题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以及作品的整体风格分类(婉约派或是豪放派)。问题一:词牌;名称词牌:
念奴娇
词的名字:
赤壁怀古问题二:故垒西边
公瑾
羽扇纶巾
樯橹
酹 (lěi)(jǐn) (guān)(qiáng lǔ)(lèi)问题三:豪放派再读作品:理清全文句意和重点词义,总结上阕、下阕的主要内容小组讨论,随机点小组回答: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上阕的主要内容 6下阕的主要内容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句意: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句意: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句意: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句意: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5上阕的主要内容
写景——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6下阕的主要内容
抒情——写周瑜抒发个人感慨人道是的原因原因: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是湖北赤壁。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所游的地方就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自己并不坚信。补充熟读作品,鉴赏诗歌按照诗歌内容给诗歌分类
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弄清史实
2.体悟感情
3.分析技巧小组讨论规则:第一小组回答问题一,第二小组对其进行补充。以此类推。问题一:根据下阕对于周瑜的描写,以及导学案上的信息,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并说明运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二:结合(导学案)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为什么单单提到周瑜?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问题三:研读上阕,上阕写了哪些景观?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请分析。小组讨论问题一:英雄形象: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才华横溢、指挥若定、年轻有为的儒将形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寥寥几笔勾画出写周瑜年轻有为的儒将形象。侧面描写:小乔初嫁了。(1)以美人衬英雄,更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2)因被信任而有建功立业的机会。问题二:结合(导学案)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为什么单单提到周瑜?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提示:从年岁、职位、功业成就、生活经历等方面。乌台诗案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幸福美满江山在
周郎不在东坡在
事业不在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怀古)(伤己)34岁47岁问题三:研读上阕,上阕写了哪些景观?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请分析。景观:浪、故垒、乱石、惊涛“惊”——写出浪涛的惊人的汹涌澎湃。
“拍”——传神地写出了巨浪猛烈地冲击着岩石的情状
“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势的汹涌,场面的宏阔。
“雪”——写出水色的纯白。
字词的表现力分析
“乱” 、 “穿” 写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意境:从形声色的角度,运用夸张比拟比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意境四师生共同探讨:结合作品和对作者的了解,总结《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结合作品和对作者的了解,总结《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思想感情。 探讨 感奋感伤的色彩
功业无成的感慨
旷达洒脱的情怀值此,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这幅图画,尽管缭绕着一层慨叹壮志未酬的愁雾,但画面底色却不乏壮丽的色彩。 一尊还酹江月,何不将这酒杯举起,奉与这明月,这江水,这便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乐观豁达态度。 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够学习苏轼的乐观豁达,笑对人生磨难。 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总 结五作业【链接高考: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 融 李 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帘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谢谢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词的基本知识,了解作品中的典故,并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即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的旷达的心胸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诗人复杂情感的体会。
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计划: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此后政治生涯几经波折。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有时如此让人费解。
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有“苏黄、欧苏、苏辛”之说。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思想复杂 外儒内道
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出世;
佛家的四大皆空。
二词的基本知识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1、词的起源: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
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
    歌扬柳岸,晓风残月”。
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俞文豹《吹剑录》
三课下注释补充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释名》:“山体曰石”。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对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赤壁》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了:“初嫁了”就是刚嫁过去。“了”字是衬词,填词时遇到文气不完整处,常加一、二字作衬,并没有实在意义。
强虏(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
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羽扇纶巾:古代成语,中性词。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但却是周瑜的穿戴),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作品翻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阕:
下阕:
鉴赏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 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或往事是什么样的;
2.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这件事?诗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3.分析技巧:这种态度或情感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问题一:根据下阕对于周瑜的描写,以及导学案上的信息,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并说明运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二:结合(导学案)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为什么单单提到周瑜?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问题三:研读上阕,上阕写了哪些景观?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请分析。
写作背景介绍
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二(一零七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分军区的司令员,但“不得签书公事” ),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作者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精心著述。1084年旧党司马光执政,平步青云,后同旧党发生分歧,又遭诬告,被贬出京城,流放南方。被贬黄州期间(1080--1084),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六思想感情:
七.作业【链接高考: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或往事是什么样的;
2.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这件事?诗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3.分析技巧:这种态度或情感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鉴赏下面两首古诗: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 融 李 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帘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补充一:吟咏三国时代人与事的诗歌补充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武侯庙》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补充二: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1] 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
官居要职,安邦重臣。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陈寿:“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策:“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
孙权:“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词的基本知识,了解作品中的典故,并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即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的旷达的心胸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诗人复杂情感的体会。
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代,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无数令人怕案叫绝的经典战例,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总是能引起后代文人的无限感怀,勾起后代文人的无限遐思。比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还有我们上学期学的苏轼的名篇《赤壁赋》。还记得苏轼这个人吗?我们请同学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苏轼(幻灯片)。
今天,我们将学习作为词人的苏轼,他的词史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初读作品:结合导学案和课下注释,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找出本首词的词牌,找出本首词的词的名称。
问题二:标注生字读音,辨析易错字。
问题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以及作品的整体风格分类(婉约派或是豪放派)。
答案预设:
问题一:词牌——念奴娇;词的名字:赤壁怀古;
问题二:故垒(lěi)西边 公瑾(jǐn) 羽扇纶(guān)巾 樯橹(qiáng lǔ)酹(lèi)
问题三:豪放派
三再读作品,结合导学案和课下注释,理清全文句意和重点词义,总结上阕、下阕的主要内容。
(将作品共分为四部分及上下阕的内容总结,小组讨论,随机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答案预设: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阕:写景——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
下阕:抒情——写周瑜抒发个人感慨
人道是的原因——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是湖北赤壁。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所游的地方就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自己并不坚信。
三熟读作品,鉴赏诗歌。
首先,按照诗歌内容给诗歌分类为咏史怀古诗。
其次,回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 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或往事是什么样的;
2.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这件事?诗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3.分析技巧:这种态度或情感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小组讨论)
问题一:根据下阕对于周瑜的描写,以及导学案上的信息,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并说明运用了什么手法。
英雄形象: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才华横溢、指挥若定、年轻有为的儒将形象。
手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正面描写: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几笔勾画出写周瑜年轻有为的儒将形象。
侧面描写:小乔初嫁了。
(1)以美人衬英雄,更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2)因被信任而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问题二:结合(导学案)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为什么单单提到周瑜?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提示:从年岁、职位、功业成就、生活经历等方面。
雄姿英发 江山在
东吴都督 周郎不在
功名成就 (怀古)
幸福美满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早生华发 东坡在
团练副使 事业不在
功业未就 (伤己)
屡遭不幸
问题三:研读上阕,上阕写了哪些景观?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请分析。
景观:浪、故垒、乱石、惊涛
字词的表现力分析:
“乱” 、 “穿” 写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
“惊” 写出浪涛的惊人的汹涌澎湃。
“拍” 传神地写出了巨浪猛烈地冲击着岩石的情状
“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势的汹涌,场面的宏阔。
“雪”——写出水色的纯白。
意境:从形声色的角度,运用夸张比拟比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
四师生共同探讨:结合作品和对作者的了解,总结《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感情:感奋感伤的色彩、功业无成的感慨、旷达洒脱的情怀
分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伤感,是自责。慨叹岁月无情而功业无成。“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自慰,是旷达。回首往事,恍如梦中。自己磊落坦诚,敢于直言,却受迫害、遭贬谪,真是岁月悠悠,“人生如梦”。面对此情此景,权且以酒酹月,借酒浇愁,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值此,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这幅图画,尽管缭绕着一层慨叹壮志未酬的愁雾,但画面底色却不乏壮丽的色彩。一尊还酹江月,何不将这酒杯举起,奉与这明月,这江水,这便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乐观豁达态度。
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够学习苏轼的乐观豁达,笑对人生磨难。
总结: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谈收获:请同学们谈一谈学习完本课的收获
作业【链接高考: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或往事是什么样的;
2.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这件事?诗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3.分析技巧:这种态度或情感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鉴赏下面两首古诗: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 融 李 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帘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