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课件(3课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三首》课件(3课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0 09:17:3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1.理解“南朝、楼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重点)
3.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杜牧: (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诗人。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清明》《秋夕》《江南春》《山行》《赤壁》《泊秦淮》等。郭guō啼叫tí南朝:
楼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先后出现过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
诗中指寺庙。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诗句。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3.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山郭”指靠山的城墙。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先后出现过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还有多少矗立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四百八十寺:南朝时在京城(今南京市)建造了大量佛寺。这里的“四百八十”不是准确数字,是强调数量之多。楼台:这里指寺庙。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杜牧的《江南春》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前两句写了“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的景象。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眼前之景,旨在说明风景、江山依旧,借以衬托下文的诗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诗人联想到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靠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佛寺楼台多数早已倒塌,现在还剩几座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这是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无情地讽刺那些愚妄的统治者,意在言外。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江南春》中,江南春天莺歌燕舞,花红柳绿,令人神往。3.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
《江南春》中,诗人在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雨景江南春晴景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动静结合借古讽今《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广阔、深邃和迷离,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也含有对历史的慨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课件20张PPT。1.理解“楚江”这一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重点)
3.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碧bì中断zhōng楚江:诗中指流经古楚地安徽一段的长江。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诗句。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3.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楚江:此处指流经古楚地安徽一段的长江。开:通。回:回旋。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楚江在其间奔泻而过。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着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对峙,双峰耸立,在那水天相连之处,一叶孤舟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漂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由远及近地描写了天门山的险峻和长江的雄伟气势。山被切断,险峻可知;江水将山冲断,气势千钧。冲决一切的奔腾水势和阻遏江流的奇险山势展现在读者面前。“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将原本静止不动的山赋予了动态美。
诗人之所以产生了“相对出”的感受,是因为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入眼帘,显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身姿。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饱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情。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的壮美景色。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望天门山》中,天门山险峻、长江气势雄伟,可谓山势奇险,水势汹涌。2.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
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近看远观碧水青山 
白帆红日望天门山由远及近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借山写水优美景色《望天门山》通过描写诗人在天门山所见的壮美景色,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川,抒发了诗人对锦绣山河的无比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课件37张PPT。1.会写“淘”“曲”“簸”“涯”四个字,会认“簸”字,理解“浪淘沙、银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重点)
3.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淘táo曲qǔ簸bǒ涯yá颠簸bǒ浪淘沙:
银河:唐教坊曲名,起于民间。
天河,古人认为银河与黄河相通。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诗句。核心问题:
三首诗在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点?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3.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
4.你从《江南春》一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簸:上下颠动。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程万里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银河:天河,古人认为银河与黄河相通。现在可以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牛郎和织女的家。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首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的流程之远。
第二句写黄河的波浪来自天涯以表达其一望无尽、气势磅礴的特点。这两句动静结合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气魄以及诗人内心激荡的豪情壮志。积累:
我还知道有些诗句也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的后两句运用想象,描写黄河的源头可追溯到天上去,牛郎织女隔天河而居,而黄河正是一直通到了天河。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使“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更加形象化,在李白、王之涣之外,另辟一番境界,为黄河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三首诗在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点?
三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都表现出了作者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核心问题: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浪淘沙》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串珠问题:2.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浪淘沙》中,黄河大浪淘沙,气势磅礴,雷霆万钧,排山倒海,豪迈雄壮。3.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景物特点的?
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黄河大浪淘沙,气势磅礴,雷霆万钧之势描写得淋漓尽致,用丰富的想象,巧妙地化用了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把“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更加形象化了,为黄河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4.你从《江南春》一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声?
通过这首诗,我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和向往,还能体会到诗人对历史的慨叹。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气势雄伟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涛风颠自天涯(刘禹锡)夸张想象《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逆流而上的精神。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维)【天门山六大谜团】天门洞开、天门翻水、天门转向、鬼谷显影、野拂藏宝、天门瑞兽。【风景名胜趣联】上联: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下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1.反复朗读。结合注释,查阅资料,读懂这几首诗,然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参考答案:
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楚江在其间奔泻而过;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着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对峙,双峰耸立,在那水天相连之处,一叶孤舟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漂来。
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水村、山郭,到处都有在春风中招展的酒旗。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还有多少矗立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程万里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大风掀簸来自天涯。今天我要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牛郎和织女的家。2.用彩笔画出你在读诗时想象出的一幅图画,再给画起个名字。点拨:画要结合诗,诗的内容是你想象的出发点,由诗而引发想象,然后再用彩笔把想到的一切画下来,起的名字要符合画的特点。3.背诵这三首古诗。点拨:要在饱含感情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背诵时,可以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边想边背。如《望天门山》,可以先想象诗人远看天门山及楚江水势的情景,再想象诗人乘船迫近天门山时的所见、所感。《江南春》先想象春声、春色、春风,再想象春雨蒙蒙、楼台隐隐。《浪淘沙》先想象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再想象牛郎织女的典故。这样就容易背诵了。一、读拼音,写汉字。
gū fān lóu tái nán cháo
   
tiān yá yín hé táo qì
   孤 帆南 朝楼 台天 涯淘 气银 河三、给下列多音字先注音,再组词。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曲簸qǔ歌曲qū弯曲bǒ颠簸bò簸箕三、先写出加点词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映:______  山郭: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两岸的青山对峙,山峰耸立,在那水天相接之处,一叶孤舟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而来。映衬指靠山的城墙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墙,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银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河,古人认为银河与黄河相通。今天沿着黄河之水直上天河,我们一同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四百八十”是实指,“千里”是虚指。(  )
2.《江南春》是一首写景诗。(  )
3.《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  )
4.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五、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伟壮观,是黄河给我的第一个首要印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丈狂澜被黄河掀起。雄伟壮观,是黄河给我的第一个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