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20 10: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学年第一学期9+1联盟期中考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青藏高原适合建立天文观测站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大气稀薄 B.海拔高,离观测目标距离近
C.人烟稀少,人为的光污染小 D.大气洁净
2017年9月6日晚上19点53分,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据悉,这是自2005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据此,完成2-3题。
2.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
A.威胁宇航器的安全 B.产生磁暴 C.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D.诱发火山、地震
3.此次爆发的大耀斑,主要出现在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平流层
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回答第4题。
4.因为地震波在地壳中呈现出如图所示的传播特征,所以地质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来寻找地下的矿产资源,下列矿产资源能通过地震波寻找到的是
A.石油 B.石墨 C.铁矿 D.煤炭
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搭载了测月雷达,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的厚度,这是人类探月以来首次在月球表面直接进行雷达探测。探测结果显示玉兔月球车轨迹下方的月壤平均厚度为5米左右。据此,完成5-6题。?
5.与地球上的土壤相比,月球土壤的最特别之处是
A.矿物质含量的高低 B.有机质含量的高低 C.颗粒的大小 D.密度的大小
6.促使月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的高空等气压差图”。读图完成7-8题。
7.甲、乙两地近地面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分别是
A.逆时针、顺时针
B.逆时针、逆时针
C.顺时针、顺时针
D.顺时针、逆时针
8.下列哪个风带的风向与丙地近地面的风向一致
A.北半球盛行西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北半球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球盛行西风带
读北印度洋洋流分布图,回答9-10题
9.当北印度洋如图所示的时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控制
B.印度半岛处于雨季
C.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特别强盛
A地沿海的渔民发现一个规律:当洋流如图所示的时候当地渔业产量就比较低。下列原因中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水温太低,不适合鱼类生存
B.上升流较弱,上泛的营养盐类物质少
C.入海河流流量小,带来的泥沙少
D.多阴雨天气,不适合藻类繁殖,鱼类饵料少
在古诗中不乏众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完成第11题。
11.下列诗句中,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B.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读南美洲南部某区域简图,完成第12题
12.火地岛南部广泛分布苔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高
B.寒流流经
C.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D.降水稀少,极度干旱
下图展示的是成昆铁路某路段线路走向,据此回答第13题。
13.影响该段成昆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走向
B.地势起伏
C.耕地分布
D.城镇分布
2017年4月22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读右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B.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15.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热量资源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条件不变
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
D.极端天气减少,从而减少疫病的流行
硒砂瓜又被称为“戈壁西瓜”、“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主产于宁夏中卫市环香山地区,采用
旱地压砂种瓜的方法种出了个头很大的西瓜。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砂砾层对西瓜生长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有效减轻风沙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B.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
C.夜晚可以对西瓜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防止低温冻害
D.夜晚沙砾表面温度低,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下渗进入土壤
17.从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宁夏平原属于
A.向斜 B.地垒 C.断层 D.地堑
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18-19题。
地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

32

4

486

427
18.表中代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乙地地带性植被是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高山草甸 D.亚寒带针叶林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和电站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水能的好处主要有
①可以更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 ②拦蓄洪水,削弱洪峰对下游的冲击,起到防洪作用 ③改善灌溉条件 ④改善航运条件 ⑤有利于鱼类洄游,增加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1.田纳西河流域范围内,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水电站,但是却还要继续修建大量的核电站和火电站。原因最有可能是
A.水电站环境污染严重,要逐步淘汰 B.水电站发电量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C.核电和火电属于可再生能源 D.火电站环境污染小
2017年8月8日21:19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地震危害巨大,原因之一是它会产生一系列次生灾害,比如形成堰塞湖,造成滑坡。根据材料,完成22-23题。
22.下列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堰塞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量子通信
23.按照成因划分,地震属于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地质地貌灾害 D.海洋灾害
读乌拉尔河流域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乌拉尔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25.以下关于乌拉尔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②至③河段,流量越来越大
C.属于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D.河口附近可以形成三角洲
试 卷 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小题。(10分)
材料一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 迪拜位于波斯湾沿岸,该地终年降水稀少,淡水资源短缺,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海水淡化工业。
(1)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海的面积将会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因为其处在板块的______边界(2分)
(2)调查发现,A地和B地的自然带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图中信息推断A地自然带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B地的自然带最可能是____________(2分)
(3)相对于阿拉伯半岛其他地区而言,A地降水较___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从自然条件看,也门将首都确定在A地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5)请描述迪拜发展海水淡化工业的有利资源条件。(2分)
27.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虚线框内地区的工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A地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农业生产过程中最易出现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2分)
(4)该地区的黑土正在悄无声息的一年一年变薄,请你为保护黑土出谋划策。(2分)
(5)与长江相比,松花江航运价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加试题】28.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 塔斯马尼亚岛局部放大图
材料三 2017年7月某日小明同学来到塔斯马尼亚岛的海滨城市A地(145°E)旅游,同时发布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如右图所示。
(1)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对这条微信朋友圈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
(2)结合材料,请从能源和环境因素角度分析塔斯马尼亚岛主导工业。(4分)
(3)B地的人口密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分)
(4)由于原有铁矿石港口吞吐量接近饱和,有人提出准备在东北部的B地修建大型铁矿石输出港。试分析B地修建大型铁矿石输出港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5分)
【加试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河套平原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形成了塞上江南。
材料三 春雨是河套平原春季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该地主要位于中温带,春小麦在该地播种面积很大。河套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当春雨过大时,对春耕生产影响很大。群众说:“别处春雨贵如油,河套春雨使人愁”。
(1)当地政府准备在A地和B地修建水利枢纽来引黄河水灌溉,如果从可用水量和经济性角度考虑,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总的引水口的是______(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与浙江省相比,河套平原的灌渠具有两个特点:①灌渠密度大;②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根据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原因。(4分)
(3)人们在河套平原既修建了灌渠又修建了排水渠,这主要是为了减轻________(环境问题),除此以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减轻该环境问题。(4分)
(4)简述当地春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3分)
2017学年第一学期9+1联盟期中考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B
A
D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D
C
C
D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D
D
26.(1)增大(1分) 生长(1分)
(2)热带草原带(1分) 热带荒漠带(1分)
(3)多(1分) 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强(1分)
(4)海拔高,气候凉爽(1分);降水多(1分)
(5)海水资源充足(1分);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资源充足(1分)
27.(1) 商品谷物农业(1分)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任写一点即可,1分)
(2)工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1分)
(3)草地(1分) 土地荒漠化(1分)
(4)植树种草,减轻水土流失(1分);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1分)
(5)流程更短(1分);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1分);流量季节变化更大(1分)
28. (1)这张照片不真实。(1分)原因: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日出方向应该是东北方,而A地东北方受到中部山地的阻挡,不可能看到太阳刚好从海平面上升起来的景观(1分);该地位于145°E,当北京时间为3:20的时候,当地地方时才5:00,该日这个地方是昼短夜长,不可能地方时5:00就日出。(1分)
(2)主导工业:有色金属工业(1分)
原因: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1分);位于盛行西风带,风从海洋中吹来,摩擦小,风能丰富(1分);该地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常年吹西北风,不会对对澳大利亚大陆造成大气污染(1分)。
(3)小(1分)
因为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1分);交通不便(1分)。
(4)不可行(1分)。理由:气候湿热,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1分);远离主要的铁矿石产地,铁矿石转运成本高(1分);大堡礁影响航行安全(1分);修建港口会破坏大堡礁的生态环境(1分)。
(1)A(1分)
原因:A地河流流量更大,可用水量更多(1分);河套平原地势西南高向东北低,A地地势较高,从A地引水,可以实现自流灌溉(1分),节约能源,从而降低灌溉成本(1分)。
(2)该地主要发展灌溉农业(1分),但是地处西北地区,降水少,天然降水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若无灌渠等灌溉设施(1分),将无法发展种植业,加之地形平坦、易于修建,因此灌渠密度大。黄河含沙量大(1分),流经河套平原过程中,随着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1分),加上风沙掩埋,造成灌渠寿命短。
(3)土壤次生盐碱化。(1分)采用滴灌喷灌技术(1分);兴修水利,井灌井排(1分);采用地膜和作物秸秆覆盖农田,实行平原绿化工程,减少蒸发,抑制返盐(1分)
(4)春季降水过多,使得农田比较泥泞,影响旱地农业机械作业,春小麦难以及时播种(1分);雨后气温回升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春小麦发芽出苗(1分);雨后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回升,多大风,蒸发旺盛,加重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