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地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
知能巩固提升
1.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 )
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
C.水文监测网 D.海洋环境监测网
近期,俄罗斯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影响,森林大火迅速蔓延,过火面积
2 000平方千米,已有52人死亡。大火烧毁一座海军基地;逼近核废料加工厂,当地进入紧急状态。据此回答2、3题。
2.森林发生火灾时,GPS的主要作用是( )
A.建立火灾模型 B.绘制地图
C.灾情跟踪 D.火灾前兆监测
3.救灾物资空投,利用GPS主要是为了( )
A.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B.提高空投精确度,让救灾物资尽快投入使用
C.缩短空投距离
D.减少人员伤亡
新华网北京2010年12月15日电 作为震慑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的“天眼”,全国土地卫星遥感图片执法实施10年来将首次实现2 859个县(市、区、旗)“全覆盖”。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遥感技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探测范围大,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多
B.遥感是地图的延伸
C.卫星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比飞机遥感高
D.遥感技术可对环境实施动态监测
5.遥感技术和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②灾中作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④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北京晨报2011年4月17日报道 经过1万多名部队官兵和当地干部群众5天5夜奋战,到17日17时,秦皇岛“4·12”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取得阶段性胜利,参战人员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了火情。GIS新技术在这次森林火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6、7题。
6.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7.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草场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下图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读图回答8、9题。
8.干旱最严重的省份有( )
A.江苏、山东、山西、河北
B.山东、山西、湖北、陕西
C.江苏、安徽、山东、河南
D.山东、安徽、河北、山西
9.对旱情的监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全球定位系统
10.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其中__________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2)灾害预测预报方面的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当这些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够引导人类从趋利避害到化害为利发展。
(3)“3S”中防洪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其具有哪些作用?
11.(案例探究题)第三次强冷空气再次影响我国西北至中东部地区,局地降温可达14℃,而雨雪相对稀少,全国上下在晴冷的天气中迎来2011年。
读2010年12月27日夜间至31日我国最大降温幅度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4℃的区域。
(2)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下面能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_____。
(3)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________(选择填空)。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成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气象监测网,而非海洋环境监测网。
2、3.【解析】2选C,3选B。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由于GPS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防灾减灾中可用于交通导航、绘制地图、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诸多方面。
4、5.【解析】4选D,5选C。第4题,此题考查了学生对遥感的特点及应用的掌握,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第5题,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作出灾情评价,指导防灾减灾。
6、7.【解析】6选A,7选D。第6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B项是遥感的功能,C项只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功能,D项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第7题,结合选项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可知地理信息系统能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8、9.【解析】8选C,9选A。读图可知,干旱最严重的省份主要有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对于旱情的监测主要用遥感进行获取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对旱情进行评估。
10.【解析】本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考查高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解题时应注意掌握“3S”技术的应用领域。
答案:(1)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 (2)空间技术 信息技术
(3)GPS。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及速度和时间数据,因而在防洪、预报台风、抗震、扑灭林火等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解析】本题以2010年12月27日夜间至31日我国最大降温幅度预报图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范围及监测。通过读图可知,降温幅度大于14 ℃的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东部等地。大幅度的降温是寒潮,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高压天气系统,北半球近地面应是顺时针辐散。“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利用的是遥感技术;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并对损失进行评估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东部等地。
(2)寒潮 B (3)D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