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课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课件(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20 10: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选修3·旅游地理第一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
2.学习难点:旅游资源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图片及材料,进行比较,总结出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2. 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 。
3.通过案例内容的阅读,了解红色旅游。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意识。
它们来自哪里?猜一猜江西湖南西藏布达拉宫祖国风光美吗?你们想身临其境感受它们的美吗?这种行为称为什么?旅游 从字意上理解。“旅游”是为达到游览、观光、娱乐等目的所作的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览、观光、娱乐的客体是什么?
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定义请同学谈旅游经历,各组总结:
什么是旅游资源?能吸引旅游者来游览、休闲、度假、健身、体育、疗养、宗教、商务公务洽谈、会展、购物、修学、探险、探秘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并且具备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内涵
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名词链接 旅游者 出自寻求审美和娱悦体验的目的前往异地并在该地短暂停留不超过12个月的人。名词链接 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主要从事招徠、接待游客,为此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有偿服务的综合性行业。知识拓展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①旅游者(主体)
②旅游资源(客体)
③旅游业(媒介)合 作 探 究 1据前面所学知识并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内容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者的角度能为人们提供游览观赏、知识情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及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不包括车辆、饭店、道路)旅游经济的角度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 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旅游构成要素的
角度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构成的相互吸引和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 宝福院塔、 通天寨、 农民收割水稻 这些地理事物,哪些属于旅游资源?
【提示】 判断一地理事物是否是旅游资源,要看它是否具备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宝福院塔、通天寨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且有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属于旅游资源。而农民收割水稻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属于旅游资源。思考1 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2)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3)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中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如图)总结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新网2010年5月7日电 海旅会会长邵琪伟表示,2010年实现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当年超百万,大陆赴台旅游活动出现良好发展势头,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阿里山等名胜将一饱大陆游客的眼福。一些商务考察和文化交流线路,基本采取台北—台中—台南—台北的环岛游。
(1)列举台湾的两项旅游资源。
(2)上题地理事物能成为旅游资源的原因是什么?日月潭、阿里山。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
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二、旅游资源的特点观察风格迥异的旅游资源,总结他们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并以小组为单位抢答。百花争艳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2、季节上的变化性3、美学上的观赏性4、吸引力的定向性如果本周六下午我们去春游,你会选择去哪里?下面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区域的景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洱海月映苍山雪 ,
下关风吹上关花。 5、空间上的地域性“ ”6、利用的永续性九江庐山海会寺庐山海会寺为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一,历史上历经辉煌衰落,文化底蕴、历史价值为世人景仰。但在抗战期间,海会寺被日军夷为平地。闻名世界的庐山植物园,资源丰富。特别在暑期之际,各大专院校实习参观人员和旅游者络绎不绝,植物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有一些好的花卉和药材被偷摘的现象。人为原因自然因素6、利用的易损性谁来为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买单?我们该怎么做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十一条风景区内的单位、居民和游览者,应当爱护风景名胜资源和自然环境。风景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破坏景物景观和地质遗迹;
(二)开山炸石;
(三)攀折、刻画树木和破坏植被、采摘花卉;
(四)在牯岭地区和其他景区范围内垦荒造地种植农作物和放养家禽家畜;
(五)燃放烟花、随地乱丢烟头或者在指定地点外燃放鞭炮、焚香、生火;
(六)捕杀或者伤害鸟类以及其他野生动物;
(七)随意丢弃、倾倒废弃物;
(八)葬坟;
(九)损坏游览、服务、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其他设施;
(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旅游资源还有哪些其他特性?
(1)独特性(非凡性):即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特点华山以险著称,而黄山则号称天下第一奇山,以“四绝”名冠于世。 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超凡脱俗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才能吸引旅游者。【提示】思考2(2)变异性:石城毛主席观下旧居 是指它产生时并非具有旅游的属性,但后来因某种原因,使它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旅游资源,如名人故居,在主人还没成名时,它不过为几间普通的房子,后来主人成了名人,房子也成了旅游资源。再如火山、地震遗址,在发生火山、地震后变成了具有科考价值的旅游资源,如北川县城拟申遗。(3)可创造性: 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旅游资源,如深圳的“锦绣中华”、北京的“鸟巢”等。 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既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又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B.旅游资源的利用的永续性是旅游资源的本质特点
C.旅游资源具有季节的变化,所以旅游资源具有不确定性
D.旅游资源吸引的定向性,是相对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而言的A合 作 探 究 2小组合作完成本节思维导图,并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讲解思路。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永续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旅游资源都可以永续利用
B、深圳“锦绣中华”反映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特点
C、永续性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
D、永续性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
2、黄山、桂林山水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他们的( )
A、美学上的观赏性 B、易损性
C、季节上的变化性 D、利用的永续性DA基础落实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但近年来当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其旅游价值,回答3—4题
3、九寨沟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体现了_______特征( )
A、多样性 B、非凡性 C、可创造性 D、永续性
4、近年来当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其旅游价值,这影响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特性( )
A、易损性 B、非凡性 C、可创造性 D、永续性DB5、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最主要的特性是( )
A、位置相对稳定 B、物质景象的组合性
C、历史文化属性 D、美学属性
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主要体现了旅游资源( )
A、地域上的多样性 B、季节上的多样性
C、组成上的多样性 D、价值上的多样性BD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两个著名瀑布的景观图。甲瀑布(36°N,110°27′E)远远望去呈明显的黄色,尤其在春、秋季节更显得气势磅礴;抬头望去乙瀑布(26°N,105°40′E)则如白练悬峰,娟秀清丽,无明显的季节变化。(1)试分析甲、乙瀑布呈现出不同色彩的原因。甲瀑布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故呈明显的金黄色,乙瀑布流经植被繁茂的地区,
水清无沙,故为银白色。(2)两瀑布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3)材料中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甲瀑布所在地区春季积雪消融,形成春汛(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形成桃花汛),故4—5月份水量大;8、9月雨季到来水量增大而河面宽,尽显气势磅礴。乙瀑布四季降水差别小,雨季长而降水丰沛,故无明显的变化。美学上的观赏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季节上的变化性。拓展提升我国的“红色旅游”1.什么是“红色旅游”?
2.红色旅游资源包括哪些?石城有哪些红色旅游资源?
3.推进红色旅游的意义是什么?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