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过程与法:通过本课的讲解,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成语典故的方法,积累成语故事。通过学习秦末农民战争,培养学生分析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其胜负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历史知识比较薄弱,思维意识较浅, 且秦朝的暴政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故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的要求,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课文灵活处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从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教材编排了图片、历史成语故事等学生喜欢的素材,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组织表演、讨论、讲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2、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长城、兵马俑的图片,问学生“我们看到长陈、兵马俑,首先想到什么”
生:秦始皇
师: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他自己自称秦始皇,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大秦帝国却仅仅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那为什么它只经历了二世就短暂灭亡了呢?秦朝的百姓生活怎么样?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一)、官逼民反—秦的暴政
?师:请学生浏览书本第49页,找学生回答秦暴政有几点表现?第一点表现是什么?把学生分成三组竞赛看哪组举手最积极,回答问题最多。(第一点表现徭役繁重)1、出示阿房宫、骊山陵墓、秦始皇兵马俑、长城有关图片,组织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这会带来什么后果?请学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设计意图:增强课题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认识到徭役的繁重。????????????????????(学生回答暴政第二点表现赋税沉重)重点由教师讲解,对比现在农民不交农业税,国家关心三农问题。使学生珍惜幸福生活。
(学生回答暴政第三点刑法残酷)大屏幕出示死刑及肉刑图片
提问: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置疑,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得出秦末的刑法之残酷的结论,使学生有所感悟。
师: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怎样呢?(更加残暴),他残杀兄长大臣,与赵高狼狈为奸。请学生观看动画视频成语“指鹿为马”。
设计意图:增加直观印象、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深刻认识到秦朝统治的残暴。
?过渡:如此黑暗的秦朝必将遭到人民的反抗,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起义就要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分成两个阶段,前期是陈胜吴广起义,后期是刘邦项羽起义。我们先学习陈胜吴广起义。
(二)、揭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师:提问: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看了表演你就知道了。学生表演情景剧《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片段。观后学生回答直接和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同时也培养学生演绎历史的能力,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把大泽乡起义绘成一个表格,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等, 请学生填写。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成表格一目了然,方便记忆。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掌握战争经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精神。
?过渡: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随后,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反秦的主力。我们来看刘邦项羽起义。
(三)、楚汉之争
(1)?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请学生讲述故事“破釜沉舟”(flash),设置讨论:课本65页动脑筋
?设计意图: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直观更生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使课堂进入了高潮。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过渡:师:秦朝灭亡后是马上建立下一个朝代吗?(不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之争。讲述二人领导的战争的性质变化。
(3)?楚汉之争
?学生讲述鸿门宴的故事,评选出今天的故事大王。学生讨论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项羽为什么失败?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 ?
四、小结: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所创建的一套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秦过激过暴的统治,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倡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统治,为争夺新的统治权,刘邦和项羽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汉王朝。历史上称之为"西汉"。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西汉的历史。
五、巩固练习:
1、公元前 年,项羽在 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 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4、秦朝的都城在(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邯郸
5、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六、板书设计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二、秦末农民战争
(一)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6、结果
7、意义
(二)、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2、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
三、楚汉之争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检验,学生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良好。说明实施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等,这样教师教得明白有章,学生学得清晰有序。所以每堂课都要坚持目标明确、教学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