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海龟起步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海龟起步走》是电子工业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三单元第7课的内容,从本课开始,学生第一次接触PC?Logo软件。21教育网
本课既是一个单元的开始,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根据认知规律,本课知识内容如下:“PC?Logo”软件的运行方法、界面组成;然后让小海龟出场,通过运用“fd(前进)”、“bk(后退)”、“rt(右转)”、“lt(左转)”等命令,指挥海龟画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www.21-cn-jy.com
二、教学对象分析
1、一次学情分析--教学准备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是否继续保持或增强了。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奇事物感兴趣,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简单的几何知识,Logo语言的基本作图功能很有魅力,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活泼可爱的“小海龟”,通过运用“fd”、“bk”、“rt”、“lt”等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图,当屏幕上出现自己设计的图画时,能让他们初步尝试用程序设计的方式去思考,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另一种途径,会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1*cnjy*com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可以顺利完成云课堂中的自学任务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但学习各种基本绘画命令,并灵活运用rt、lt转角命令及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以及Pc?logo的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解决这个目标。2-1-c-n-j-y
2、二次学情分析—课堂活动前
通过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对本节课内
容非常感兴趣,自主学习效率较高,基本能“PC?Logo”软件的运行方法、界面组成;然后让小海龟出场,通过运用“fd(前进)”、“bk(后退)”、“rt(右转)”、“lt(左转)”等命令,指挥海龟画图。但灵活运用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加强问题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PC?Logo软件环境,认识PC?Logo软件的窗口。
(2)、掌握PC?Logo软件的启动和退出。
(3)、掌握fd、bk、lt、rt、cs、bye命令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fd、bk、lt、rt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图。
(2)初步尝试使用程序设计命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以及Pc?logo的兴趣。
(2)拓展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阶段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任务
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1)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五册第53-60页
(2)《指挥海龟起步走》系列微课
根据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及学情分析,教师录制了三个微课分别解决“熟悉PC?Logo软件环境,认识PC?Logo软件的窗口”“21cnjy.com
掌握PC?Logo软件的启动和退出”“
掌握fd、bk、lt、rt、cs、bye命令的用法”的知识点。
(3)自主学习任务单
活动2【测试】自学检测
自学测试题一共5道选择题,学生可以直接在云平台上通过点击正确答案完成测试后立刻显示分数和正确答案,供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达成度及调整自学策略。所有习题都是教师根据知识点精心挑选的(见下图),学生的完成度可以体现出他们在某一知识点上的漏洞和误区。
活动3【作业】提出疑问
通过平台向教师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惑。
二、课堂教学阶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热身游戏
导入课程
(1)组织学生做游戏“我说你做,你真棒”,每组选取一名同学到前面 来,我说你做你真棒,我说你做向右转,我说你做你真棒,我说你做向左转,我说你做你真棒,我说你做LT/RT。
(2)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现在,屏幕上有一只小海龟静静地趴着,要让它该怎么办呢?。引出本节课题《指挥海龟起步走》。21·cn·jy·com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迅速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以饱满的状态迎接课堂学习。】
活动2【活动】超级自习室-自学情况反馈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在云课堂里完成了自习,我们来到超级自习室里看一下自习情况
(1)教师查看学生课前上传到电子书包作品库的自学笔记,选出具有示范作用的笔记推送到学生端供学生浏览学习。2·1·c·n·j·y
(2)组织学生谈自学收获,教师板书梳理本节课知识框架
(3)展示学生疑问和自测题反馈,将问题按照知识点归类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对翻转课堂的自学阶段进行有效的反馈,分清楚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哪些还存在问题,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找准目标。另外,因学生在课前主要利用微课进行碎片化学习,知识较为零散,非常有必要对知识进行梳理,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3【活动】互助讨论区
?????教师将自学反馈通过电子书包推送给学生,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就课前学习发现的问题按照知识点归类进行讨论,找出疑问背后的知识,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不同,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引导策略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疑问解决过程分成以下几类:
类型一: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相关问题,能挖掘出问题背后的知识点
?????关于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的问题,学生已经了解到胰岛素的成分是蛋白质,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方法可以让胰岛素口服吗?
这是一个知识与生活联系的应用类目标,并且也是科学领域正在解决的真实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做出猜测并说出理由,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
能力。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学生的猜测得到了验证,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师适时进一步将科学精神传达给学生。21·世纪*教育网
类型二: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但没有答出关键点
????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学生可以答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神经调节的作用更大,教师顺势点拨“大”或者“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神经调节更快速高效但短暂的结论。www-2-1-cnjy-com
类型三:学生通过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只能说出结果讲不出原因
???关于胰岛素为什么能降低血糖,学生只能说出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却说不清楚具体原由。教师通过补充资料,深入浅出的讲解胰岛素的每一种调节作用所起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将课前疑问各个击破,学生可以解决的由他们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在教师引导点拨下查阅相关资料解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思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背后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适时强调重难点,体现了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