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编写过程控海龟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编写过程控海龟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电子工业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20 21: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编写过程控海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立即执行方式和使用”过程”的流程。
2、了解”edit”命令和”过程”的格式。
3、了解”save”和“load”命令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熟练掌握编写过程的方法。
2、掌握调用过程的方法。
3、会保存和载入过程文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初步感受编程思想,体验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和优势,逐步渗透结构化编程思想。
教学重点:
1、掌握”edit”命令和”过程”的格式。
2、会调用过程。
3、掌握保存和载入过程文件。
教学难点:
1、“过程”的编写和过程文件的保存。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龟的神奇,这只会计算的海龟,除了海陆两栖,它还会飞行(PU、PD)。据我所知,这个海龟还有点人工智能 的味道,会统筹安排,能化繁为简。不信,我们今天就一起感受一下这只海龟的统筹规划能力。
2、教师演示:利用编写的过程“sbh”画出三瓣花。
3、教师提问:Logo?语言中有没有“sbh”这个命令?这是老师事先定义的过程!使用过程可以使得程序简化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编写过程控海龟”。21教育网
二、任务驱动,新课讲解
1、过程使用之前需要定义。我们一起试着定义一个过程sbh。
2、师演示定义过程的方法。
(1)打开编辑窗口(edit)。
(2)编写过程。
To?sbh?Setw?4?Setpc?2? Repeat?3?[repeat?3?[fd?100?rt120?]rt??120]?End? 教师板书说明格式:
过程头:过程开始的标志,由“to”+”过程名“组成。
过程体:完成某项任务的若干命令。
过程尾:过程的最后一行是“end“命令,表示过程结束。
3、学生练习定义过程。
4、师演示调用、保存过程的方法。
5、学生练习调用、保存过程。
6、学生尝试修改过程中的笔粗细、颜色的数值,体会定义过程有怎样的好处。
7、师生小结使用过程的流程:分析图形—编写过程—定义过程—调用过程。
三、自由创作,巩固练习
1、引导观察下列图案,可以定义一个什么过程?
2、请所有同学定义一个合适边长的三角形过程sjx。
3、运用定义的过程自主完成其中一个图案的设计。
最好能用repeat?语句:repeat???[six?rt?????]?四、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1、请已完成的同学将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开展一个集体会诊活动:展示个别没有完成的画,让同学们诊断一下这位同学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够很快发现问题,效果很好)。
五、说说评评,课堂小结
1、定义过程可以使我们分步骤实现复杂图案的创作,使程序简化。但并非所有由相同基本图形组成的复杂图案通过过程来做都可以简化,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在设计中要学生及时调整编写策略。相信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有更深的体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