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七律·长征 2课时|人教新课标 (2课时ppt+1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七律·长征 2课时|人教新课标 (2课时ppt+1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1 08:34:41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八单元
第25课 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长征故事?通过阅读这些故事,相信你们已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惧艰险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七律·长征》,它更是高度概括了红军经历的艰难险阻,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毛泽东。七律·长征
毛泽东 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红军第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辛,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资料⑴ 大声朗读诗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⑵ 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 ⑶ 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⑷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讨论。学习提示情景识字走泥丸 云崖暖
岷 山 磅 礴
逶 迤wányámínpáng bówēi yí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泛指整个红军。理解词语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的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是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峭壁悬崖,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红军个个笑逐颜开。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爬雪山 过草地诗句分析 朗读全诗,想一想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全诗分为三部分。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第一部分 总的指出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颔 联 第二部分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长征不怕难,承接“千山”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颈 联尾 联 第三部分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总结全诗,表达出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心情。朗读全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展现了一幅又一幅的战斗图画。全诗总结25 七律·长征 首联 统领全篇
颔联
具体经过
颈联

尾联 总结全诗
板书设计大无畏的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多谢观看课件22张PPT。第八单元
第25课 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激情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作者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
毛泽东朗读全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整体感知 朗读全诗,边读边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千”“万”都是泛指,形容无数山,无数水,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诗句告诉我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这不仅仅包括自然界的险阻,还包括军事上的激烈战斗和政治上的复杂斗争。但是红军战士们把这些都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你体会到红军的什么精神?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红军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从“只等闲”中体会出来的。细读感悟 学习提示 朗读全诗,想一想: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细读感悟 交流汇报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读颔联,谈谈自己的理解吧! “逶迤”指道路、山脉、河流等
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磅礴”指气势雄伟,都是形容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雄伟。“细浪”是翻着浪花的细流,“泥丸”是泥团子、小泥球,“细浪”和“泥丸”形容水很小,山很小,这是红军眼里的山。写山大,表现红军远征的艰难;写山小水小,表现红军把艰难困苦当作平平常常的事的英雄气概。 有感情地朗读颔联,你体会到红军的什么精神? 颔联不仅写出长征的艰难,而且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细读感悟 交流汇报 读颈联,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大渡”是“万水”的代表,从“暖”和“寒”字可以体会出不同的情感。 “暖”字表达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寒”:泸定桥横空高悬于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守敌密集的弹雨前进,不怕牺牲,终于夺下泸定桥。“寒”字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红军长征途中的困难仅仅是山、水等自然条件的困难吗?还有哪些困难? 比如在长征途中,每日天上有几十架敌机的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细读感悟 交流汇报 读尾联,体会长征即将胜利时人们的心情。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尽开颜”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配乐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毛泽东用凝练的诗句将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所历经的无数艰难险阻进行了高度概括,主题鲜明,生动形象,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全诗总结拓展阅读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拓展阅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毛泽东)25 七律·长征板书设计千山五岭腾走喜暖寒乌蒙岷山金沙大渡万水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多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