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1 09:33:19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自主学习】 郑和,原姓马,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后来跟随明成祖朱棣,被赐姓郑,并经道衍和尚(姚广孝)招引,受菩萨戒皈依佛教。这样郑和就兼具伊斯兰教徒与佛门弟子两种身份。永乐三年,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当地一些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一些国家信奉佛教),先后七次出海,最后一次下西洋年已六旬,归国途中病逝于印度古里。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何谓西洋?
西洋是不是指的大西洋?明初,“西洋”是指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代海域及沿岸地区。思考材料一:
……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主要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换取海外的奇珍。你们知道我下西洋
的目的是什么吗?历史放映厅: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七次刘家港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成祖朱棣梳理一下:郑和下西洋概况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慷慨送礼、贸易郑和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飞燕阵编队 郑和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员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 护航。刘家港刘家港占
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
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红
海1405—1433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材料二: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极盛。物质前提: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讨论郑和下西洋应该
具备哪些条件?材料三: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汐、信风、气象的规律。技术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个人因素:郑和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通过对比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航程远 时间长 时间早 次数多 规模大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宝船哥伦布旗舰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和平
友好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1)倭寇指什么?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中国国力减弱,海防松弛。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合作探究(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4)戚继光平定倭寇的过程及结果?台州九捷(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一)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二)戚继光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讨论戚继光抗倭取得
胜利有哪些原因?讨论我们该如何评价
戚继光抗倭?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历史放映厅:“一带一路” 结合明朝对外关系史,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如何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看法?冲突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国力的强弱关系到外交的状态
本课小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练一练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
B.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D.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CC3、下列为中外友好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
①鉴真 ②玄奘 ③郑和 ④戚继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D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C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