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历史
课题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刘爱民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让他们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并同时认识到发展与强大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供更多的材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景与氛围。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国军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了解南京大屠杀,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质,并认识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会有人民的富足与安宁。
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难点: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作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个人补充
一、
卢沟桥事变
1、时间:
2、经过:
3、英雄:
4、影响: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
2、方式:
3、罪行:
4、性质:
三、共赴国难
1、共产党
2、国民党
学习新课:
(用多媒体来演示卢沟桥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桥?
学生:卢沟桥。
教师:大家都回答得很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卢沟桥,去了解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悲壮历史。
一、卢沟桥事变(板书)
1、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板书)
教师:1937年7月7日晚上,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中国军队拒绝了日军进入宛平县城搜查的无理要求。(用多媒体来演示日军炮轰宛平城的图片)日军悍然进攻卢沟桥的中国守军,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好,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用多媒体来演示问题)
学生:(略)
教师:各小组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在就让我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归纳吧。(用多媒体演示《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大家从屏幕上可以看的出,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平汉、平绥和平津三大铁路的交汇点。在七七事变之前,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假如日军占领卢沟桥 ,就可截断平汉铁路,使北平陷入四面包围的形势,然后以平津作为后方,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卢沟桥就成为中日在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日军发动这次事变并非偶然,而是蓄谋已久的。
1、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板书)
教师: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现在请大家阅读一下第92页的小字,找找反映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的事例。
学生:(略)
教师:除了刚才大家所说的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这个典型事例外,大家请看屏幕上的突出事例(用多媒体演示)。请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上的插图,(用多媒体演示)再结合上面所提到的事例,谈谈你们有何感想。
学生:(略)
教师:大家都比较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发言也很精彩。英雄们的事迹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做出应有的成绩,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学习和纪念。
1、七七事变的影响——揭开全国抗战的序幕(板书)
教师: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中国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平津等地相继沦陷,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正式开始。同时,这次事变使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与此同时,在日本逐步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各个阶级会有那些反应呢?现在就让我来跟同学们简要说一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板书)
1、背景(板书)
教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扩大,目的是要占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国内各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才能避免成为亡国奴.
2.过程(板书)
(用多媒体演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教师:上节课,大家已经学习了西安事变。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意义(板书)
教师:扩大了抗战的阶级基础,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战力量,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统一战线建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但日军的气焰更加嚣张,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板书)
1.经过(板书)
教师:现在请大家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影视短片。(用多媒体播放)
教师:接着,请阅读南京大屠杀这个框题,在结合书上的插图与屏幕上的补充资料,回答之后我所提出的问题。(用多媒体演示)
教师:日本屠杀南京军民有多少人?(用多媒体演示问题)
学生:30多万人。
教师:回答得很准确。那么日军杀人的手段有哪些?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什么本质?
学生:枪击、刀砍、活埋、水淹、火烧、狗咬,这些都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狠残暴。
教师:大家基本上都说对了。同学们请看小字,在12月16日,日军将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押往中山码头,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毁尸灭迹;18日,日军又将南京的男女老幼用铅丝捆绑驱赶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对倒在血泊中呻吟的老百姓,用刺刀狠狠地戳死。随后,日军浇上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被抛入长江。除此之外,把南京居民当成射击的靶子,将他们活埋。与此同时,日军还丧心病狂地进行杀人竞赛。(讲述这些杀人手段时配以图片用多媒体显示)
2.目的——耀扬国威,灭亡中国(板书)
教师:大家留意小字的最后一行,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仅仅只是为了耀扬国威吗?耀扬国威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灭亡整个中国。二战以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谈到南京大屠杀时说“强奸、放火、杀人,在占领南京后至少有6个星期一直不断地在大规模进行着。”面对一幅幅大屠杀的画面,面对一行行饱含血泪的文字记载,同学们,你们会有哪些感想?
学生:(略)
教师: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罪行,就连残酷无比的德军也都自叹不如,指责日军是“兽类的军队”。据统计,经日军疯狂地屠城,全市有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大街小巷尸骨纵横、瓦砾成堆,被杀害的中国军民超过30万人。这个曾经繁华一时的六朝之都,在日军的蹂躏之下变成了一个腥风血雨的人间地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落后就要挨打,人民就会受难。我们要吸收历史的教训,增强综合国力,建设强大的国家,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尽最大能力争取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使学生知道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是蓄谋已久的。
使学生知道这些民族英雄。
练习设计
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如何?最后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2、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标志?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建立的?
板书设计
一、卢沟桥事变
1.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3.七七事变的影响——揭开全国抗战的序幕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三、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经过
目的——耀扬国威,灭亡中国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