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观潮(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观潮(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1 19:26:17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一大奇观。著名词人苏轼曾说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千古名句,赞颂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壮。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浙江海宁看一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感受祖国自然景观的魅力吧!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难点)塘táng县xiàn盐yán阔kuò笼lóng蒙méng塔tǎ昂áng逐zhú涌yǒng恢huī罩 屹 鼎 沸 贯
崩 霎 号 zhàoyìdǐngfèiguànbēngshàháo屹立 踮脚 霎时
涌来 山崩地裂yì diǎn shà yǒng bēng笼号笼罩:
屹立:
天下奇观:
本文指像笼子一样罩在上面。
造句:黑沉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看样子要下雨了。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本文指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
造句:桂林山水因其奇特秀美的姿态,被称为“天下奇观”。若隐若现:
人声鼎沸:形容隐隐约约。本文形容小山在云雾中隐约显现。
造句:前方有几个人影,若隐若现,不知是干什么的。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本课用来表现人们在大潮即将来临时兴奋的情景。
造句:他们正吃着,听见楼下人声鼎沸,原来是有人打了起来。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本文指钱塘江大潮整齐划一。
造句:马拉松比赛开始,荷兰、日本运动员齐头并进,跑在队伍的前面。
指水势壮阔的样子。本课用来形容潮水水势浩大。
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声势极大。本文形容浪潮的声音极大。
本文指布满天空,席卷大地。奔腾 奔驰都有“奔跑”的意思。
“奔腾”强调气势很大。“奔驰”强调速度飞快。
1.汹涌的潮水犹如万马在奔腾。
2.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总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潮来前。写潮来之前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潮来时、过后。描写了大潮来时和大潮过后的壮观景象。
主要是因为这一景象的“壮观”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神奇”。钱塘江大潮每年只有一次,并在固定的日期,像是和人们的约会,让人们盼望、兴奋、激动、振奋,让人倍感神奇。为什么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潮这一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1.看拼音写词语。
chí táng shí yán lǒng zhào kuān kuò
zhú jiàn bǎo tǎ huī fù yǒng chū池 塘食 盐笼 罩宽 阔逐 渐宝 塔恢 复涌 出·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闷(mēn mèn)雷   涨(zhǎng zhàng)潮  
飞奔(bēn bèn)而来 薄(bó báo)雾
踮(diǎn diàn)着脚 风号(háo hào)浪吼·····√√√√√√3.查字典填空。
“鼎”可查音序______;还可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盛大;③正为、正在。“鼎沸”的“鼎”应取第______种解释。D目7①4.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奔腾  沸腾
(1)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了。
(2)霎时,潮头(    )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恢复  重复
(3)这个动作,他掌握不好,(    )几十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
(4)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    )平静。沸腾奔腾重复恢复5.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42153课件37张PPT。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操。(难点)
2.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重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áng)首东望,等着,盼着。“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也写出了观潮者的急切心情。写观潮者的神态和动作,衬托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用“闷雷滚动”形容大潮从远处到来时的声音,真实可感,也暗示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宏大。顿时人声鼎(dǐng)沸(fèi),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diǎn)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人声鼎沸”“踮着脚”写出了观潮人心情的迫切和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g)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运用比喻,写出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声音,用“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形象地比喻大潮的形状,写出了大潮非凡的气势。这样写不是画蛇添足,潮过后,堤下江水上涨“两丈来高”,从水量之大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霎(shà)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yǒng)来,江面上依旧风号(háo)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拓展:
说一说观潮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是对钱塘江潮水的涨落规律特别是潮水的危险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二是在安全区域和地段观潮;三是掌握一些自救的方法。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一景象的“壮观”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神奇”。钱塘江大潮每年只有一次,并在固定的日期,像是和人们的约会,让人们盼望、兴奋、激动、振奋,让人倍感神奇。为什么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1.一读: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是按潮水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变化的。串珠问题:2.二画:画出作者描写潮来时大潮气势的句子,并谈谈你有什么体会。“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体会到钱塘潮势态生动、壮观,声音巨大。3.三思:作者抓住了大潮的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大潮是雄伟壮观?作者抓住大潮的声音、形态和气势描述了大潮的雄伟壮观。4.四拓:了解了钱塘江大潮这个“天下奇观”,你知道了与钱塘潮有关的哪些诗歌?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唐·刘禹锡《浪淘沙》)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观
潮壮丽奇特
无比热爱潮来前江面平静
薄雾笼罩潮来时潮来后万马奔腾
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本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景象,突出展示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看涨潮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看什么自然现象?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涨潮。
我去青岛的第三天,爸爸就带我去海边看涨潮。路上,爸爸告诉我,那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海水有规律的运动。
刚到海边时,大海是那样温文尔雅。我站在礁石上,凉滋滋的海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丫,洁白的浪花追逐着人们的脚印,发出“哗啦,哗啦”的“笑声”。海风是那样凉爽,像一只只小鱼似的滑过我的腿间。三点多时,海风一下子变得凶猛起来,掀起了我的裙子。不一会儿,我站的岸滩和礁(jiāo)石被蔚蓝的海水隔开了。我知道涨潮开始了,急忙趟(tāng)着清凉的海水走上岸,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
过了一会儿,海浪从海平线上滚滚而来。它们打在礁石上,溅起了雪白的浪花。那水花,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在海水里;它们冲向岸滩,冲刷着金色的沙滩,冲去了人们一天留下的足迹。海浪一浪接一浪,一浪比一浪猛。它们好像在赛跑。一个浪头冲过礁石奔向终点——沙滩,另一个浪头也紧跟着冲了过来。它们又好像在和礁石搏斗,疯狂地发起猛攻,猛烈地拍打着礁石,礁石满不在乎,傲慢地站在那里。它们又好像在跳高,一个接一个地扑向大堤,可是怎么也蹦不上去。渐渐地,一个浪花比一个浪花蹦得低。这时,它们好像在策划着突然袭击。果然,一个巨浪奔腾着蹦向大堤。可这次又失败了……
啊!涨潮,你真是太有趣了!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观潮》陈师道)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钱塘江潮》罗隐)【观潮节】观钱塘潮在六朝时已成风气。相传农历八月十八潮神过生日,潮峰最高。南宋时规定,这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后相沿成习,八月十八成为观潮节。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了解了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同作者一同感受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参考答案: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奇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壮观景象。潮来前,隆隆的响声像闷雷滚动;潮来时,如万马奔腾,声势浩荡;潮过后,余波未尽,使人发出不愧为“天下奇观”的感叹。参考答案:大潮涌来时先是出现了一条白线,接着那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然后白浪翻滚……我想用惊奇的语气读出大潮涌来时的不断变化。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读着句子我仿佛看到大潮袭来时气势磅礴的样子。教师点拨:背诵一定要在熟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可抓住对大潮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景象的想象背诵。天下奇观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师点拨:这些都是四字词语,对我们以后的习作很有帮助,同学们,赶快将它们抄入你的摘抄本吧!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苏轼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教师点拨:认真读苏轼的诗作,课下可以找一些有关钱塘江大潮的文章来读一读。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í táng lǒng zhào áng shǒu
zhú jiàn xiōng yǒng huī fù



池 塘笼 罩昂 首逐 渐汹 涌恢 复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颤动(zhàn chàn) 闷热(mēn mèn)
薄雾(báo bó) 风号浪吼(hào háo)
涨潮(zhǎng zhàng) 屹立(yì qǐ)√√√√√﹒﹒﹒﹒﹒﹒√三、我会查字典。
﹒﹒﹒zhào罒八fèi氵六áng日四ZFA四、我能将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练习。
(  )天(  )地 人(  )鼎(  )
若(  )若(  ) 风(  )浪(  )
人(____)人(____) 齐 头(  )(  )
浩浩(  )(  ) 天 下(  )(  )
1.画“  ”的词语很有特点,我能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画“____”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卷声沸隐现平静山海并进荡荡奇观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我们远远地就看见电影院门前的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五、按要求写句子。
1.宽阔的江面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江大潮的气势雄伟壮观。(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面笼罩着雾。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多么雄伟壮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