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童年的发现》(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童年的发现》(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1 21:59:40

文档简介

第23课《童年的发现》习题
一、填空
  ( )不自( ) 默( )( )声 ( )尽脑( ) 随( )所( )
二、把下面每组词中,不是一类的词用“______”划出。
  1.小学 中学 大学 学校   2.杏花 雪花 荷花 菊花
  3.小稻 小麦 粮食 玉米   4.沙发 茶几 衣柜 家具
三、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2.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
  3.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四、排列下列这段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牛顿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 )“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而没有向天上飞去呢?也不向左或右边抛开呢?”
  ( )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家。
  ( )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后来,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 )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五、组词。
  梢( ) 妨( ) 构( )  迷( ) 某( ) 胞( )
  稍( ) 防( ) 沟(   )谜( ) 谋( ) 抱( )
六、读句子,将带颜色字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
  2.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 )
  3.我们万分惊讶。( )
  4.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 )
  5.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
七、下面一段话中有四处不符合实际的地方,用横线标出来并写出错误的原因。
  暑假里的一天,阳光灿烂,我和妈妈乘长途汽车到郊区奶奶家去。我从车窗向外望去,只见近处的田野跟着汽车飞速向前。路边的柳树已经抽出了新芽,梅花竞相开放。远处的天空中,一弯彩虹鲜艳夺目。景色真是美极了。
八、火眼金睛——找出广告语中故意用错的字并改正
  百衣百顺(服装广告)      牙口无炎(药品广告)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领鲜一步(冰箱广告)
自己写出一则这样的广告: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的童年难道不是一首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歌吗?
改成陈述句: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改成“被”字句:
3.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改成转述句:
4.同学们听说我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
改成肯定句:
十、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
2.“我”的发现始起于一本科幻书。( )
3.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
4.老师在上生物课时,讲人的起源问题,逗得“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
5.“我”被轰出教室,“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我理由,世界上的重大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
6.作者的发现,是从实验中得到的。( )
7.“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转折的意思。( )
十一|课外阅读。
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几件事
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
②小孩子比大人怕烫得多,我觉得烫得不敢摸的东西,妈妈总是很轻易地拿起来。
③我从来不吃哥哥吃剩的东西,因为不卫生,但如果妈妈再咬过,我就让为卫生了,可以吃。
④据说屋子里面打伞不长个儿,我就从来不敢在屋里把伞打开。
⑤医院里到处是病菌,一张嘴就会有病菌飞到肚子里的,所以每回进了医院,我就老实了,一句话都不说,生怕病菌会飞进肚子里。
⑥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呢?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那时我三岁,我家人老是想教我学灵敏,我非常不合作,他们就经常威副恐吓。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上面的表情,我就有如上面的思索,然后就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⑦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还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小时候我妈妈也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我就经常旁敲侧击地问姐姐,可气啊,她居然也这么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我妈再说我是亲生的,我都不信了,最后倒是我妈先急了。
⑧小时候常听到“失眠”这个词,总理解为“湿眠”,也就是尿床的意思。
⑨小时候什么都不怕,就怕床底地下藏着台湾特务。
⑩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11我小时候特强壮,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什么的,后来我表姐住院开刀,我看了 打麻醉的她耷拉了脑袋,羡慕地说:“生病真幸福啊,我连医院都没住过……连表姐都住了!”我妈妈就给我一个耳刮子……
12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呵呵……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易( ) 老实( )糊涂( )
经常( )强壮( )幸福(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气急败坏:
(2)旁敲侧击:
3. 作者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事,有几件?哪件你觉得最有意思?

4. 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情)不自(禁);(绞)尽脑(汁);默(不)(作)声;随(心)所(欲)
二、1、学校 2、雪花 3、粮食 4、家具
三、1、我的家乡是山东。2、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个大丰收。3、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四、3 4 1 5 2
五、发梢、稍微;妨碍、防止;构造、沟通;迷恋、谜语;某些、阴谋;胞兄、拥抱
六、1.开始 2.依恋 3.惊奇 4.明白 5.惭愧
七、1.田野应后退 2.春天柳树才抽新芽 3.梅花在冬天开放 4.晴天没有彩虹
八、衣——依;炎——言;骑——其;鲜——先;
九、1.我们的童年是一首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歌。
2.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被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
3.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呀。
4.同学们听说我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一定会笑塌房顶!
十、1.√ 2. × 3. × 4. × 5. √ 6. × 7. ×
十1.困难 淘气 明白 偶尔 瘦弱 痛苦
2.(1)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2)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从侧面曲折表达。
3.12件 医院到处是细菌,所以到医院不敢张嘴。
4.聪明、善于思考、爱动脑筋的孩子。
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意,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科学家的事迹,掌握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时因为童年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发现。
(二)板书:发现。
课文中的“我”因什么现象而去探索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47课《童年的发现》。
[设计意图] 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引发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指名分节读通课文,理解词义。
澄 澈:水清见底。
随心所欲:指随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
天 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 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 目:事情的头绪。
困 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二)小组检查读课文,边读边思: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怪现象?我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
(三)交流: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怪现象?
(在我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现象。几乎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而且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那样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个地方。)
①随机理解词语:“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
②理解“几乎、似乎”在文中的含义,并且试着说一句话。
③指导阅读课文地一节。教师引读。学生自己读,齐读。
④仿照课文样子,找句式先说后写。
我对___________ 是那样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就 ____________ 。
我的___________ 是那样_________,那样 __________,似乎__________,就能 __________ 。(四)交流:我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弄清楚了“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怪现象和我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也就理清了课文主线,摸清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平时要认真预习。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一)交流搜集的资料:
(1)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发现了的蒸汽机现象,终于研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瓦特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的。
(2)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留声机、
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还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爱迪生一生约有两千项创造发明。这些都是因为他不断学习、执著追求的结果。
(3)牛顿发现了苹果落地现象,从而发明了牛顿三大定律。
(二)学习课文,揭开谜团。
(1)朗读课文2——9节,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揭开“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谜团的,找出文中作者所用的方法。
交流:
教师:“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学生: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教师:“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学生:“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教师:“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学生:“人怎么会是鸟呢?”我们万分惊讶。
教师:“岂止是鸟!人还曾经是草履虫,是鱼,是青蛙,是兔子……还曾经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所用的方法之一
(2)他问了老师哪些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①默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②同桌讨论,大组交流。
(3)与老师的一番谈话,我的问题解决了吗?自己又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后来又是怎么探索的呢?
A自己读课文10、11节。
从 “为什么是九个月呢?”、“为什么不是八个月?不是十个月?偏偏是九个月呢?” 可以看出我探索的方法是什么?(自己提问也就是勤于思考)
板书:勤于思考
B比较句子:
①我的身体轻盈,随心所欲。
我的身体那样轻盈,那样随心所欲。
自由轻声朗读:体会“那样”在句中的作用。(表示程度深)
②高年级,离我们遥远,而飞行仍在继续。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仍在继续。
比较读,读出强调语气。
仿照例句,学习用“那样”造句。(大山里的空气新鲜,简直是个大氧吧。
自由用“那样”造句。
C随机理解:绞尽脑汁
介绍“ 画地图”
补充: 达尔文的人类起源的观点
板书:独立发现
(三)抓住“发现”,感知“我”的探索精神。
(1)读句子:三年以后,我升入了高年级,有一次上生物课,年轻的女老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将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理解:一本正经。
(2)当我想起自己的发现,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自己的发现是什么?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理解:情不自禁。
板书:得到证实
教师点拨比较:我的发现与达尔文的人类起源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想象一下当时作者会想些什么?
(3)而我的情不自禁的笑竟然被老师误以为是不怀好意,于是我被“请”出了教室,并明白了一个道理。
理解请上面“”的作用。
换一个词语代替(赶)。
理解“——”的作用。
(4)理解句子: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发展,常常会伴随着驱逐和迫害。
资料介绍:历史上因发明与发现而遭受迫害的事例。
(5)教师小结。从“我”探究人的起源过程中感悟到了那些科学的探究方法?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多问几个为什么;与伙伴交流;向老师请教;带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进行大胆想象)
(6)根据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探究过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我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提出疑问——请教老师——发现规律——得到证实来)
②运用连贯的语言简要概括。
(文章描述了我对每天夜里都做飞翔的梦感到迷惑不解,于是我与小伙伴一起向老师请教后还是似懂非懂,以后自己探究发现了“人的起源”过程,在一节生物课上,我的发现得到了证实。全文展示的是儿童时期特有的那种好奇、执着、探究的心态。)
[设计意图]向老师发出的一连串的请教使我谜团重重,可我并没失去信心,更反衬了我勤于思考的特点和执着的探索精神,这是与我们学生同龄的孩子身上可贵的品质,给予广大发扬。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2.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学生自由发言)
   师: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4.拓展延伸:了解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设计意图]立足课文,激发学生大胆质疑,有所发现,将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飞行”
请教老师 好问
勤于思考 执着
独立发现 得到证实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认真地读了三遍,我的兴趣点集中在“进化论”和“胚胎发育规律”上,总是想着:小时候关于飞行的梦是不是真的与人类进化过程中“鸟”有关?母腹中的胎儿怎样再现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于是我上网查找了胎儿发育过程的相关资料,阅读了进化论的相关内容。作者童年天真可爱,爱寻根究底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发现课文的语言是那么幽默,那么富有童趣。
  那么,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过程会是怎样的呢?我叫了班上好中差三位学生阅读课文,他们觉得这篇文章不好理解,同时又和我一样,对“胚胎发育规律、进化论” 等问题充满了好疑惑与好奇。于是我思考,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童年的形象,怎样把课文的理解与语言的感悟融为一体?最后,按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以“发现”为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主动探究,养成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同时,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阅读,满足学生兴趣,初步了解进化论的相关知识。以“形象”感悟为线索,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体会费奥多罗夫童年天真可爱的形象,享受童年发现的快乐。读通了课文,理解了字词和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学得扎实到位。通过对作者童年形象的感悟,欣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通过模仿课文说自己童年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地做到了语言文字训练。



课件22张PPT。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意,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时因为童年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发现。资料:
(一)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发现了的蒸汽机现象,终于研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瓦特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的。
(二)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留声机、
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还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爱迪生一生约有两千项创造发明。这些都是因为他不断学习、执著追求的结果。
(三)牛顿发现了苹果落地现象,从而发明了牛顿三大定律。思考:课文中的“我”因什么现象而去探索发现的呢?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怪现象?
(在我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现象。几乎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而且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那样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个地方。)理解词语:
澄 澈:水清见底
随心所欲:指随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天 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 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 心思。
眉 目:事情的头绪。
困 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本课指我
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
不知道怎么办好。
仿照课文样子,找句式先说后写。
我对___________ 是那样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就 ____________ 。
我的___________ 是那样_________,那样 __________,似乎__________,就能 __________ 。学习课文,揭开谜团。
(一)朗读课文2——9节,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揭开“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谜团的,找出文中作者所用的方法。(二)他问了老师哪些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三)与老师的一番谈话,我的问题解决了吗?自己又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后来又是怎么探索的呢?自己读课文10、11节。从 “为什么是呢?”
“为什么不是八个月?不是十个月?偏偏是九个月呢?” 可以看出我探索的方法是什么?(自己提问也就是勤于思考) 当我想起自己的发现,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自己的发现是什么?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我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
(提出疑问——请教老师——
发现规律——得到证实来) 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 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作业:
  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飞行”
请教老师 好问
勤于思考 执着
独立发现 得到证实
哥白尼: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不然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 “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课 外 延 伸   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童年的发现》 教材解读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课文。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文本主题一是科学发明发现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幻想;二是科学发明发现会面临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文本的语言富有想象色彩,有思考的痕迹以及对话的真 切。反映了儿童追根问底、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读罢教材不难发现文章的1、2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第一自然段统领“发现的过程”,而第二自然段却统领文中最后一部分“轰出教室”。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此我把目标定为: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童年的发现过程,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自豪与愤懑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
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学程序:
本课拟两课时完成,围绕着重难点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并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
(二)大胆想象——动手推算
(三)轰出教室——质疑讨论
一、 梦中飞行——咬文嚼字
先指名一学生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内容)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画出最能表现飞行特点的词。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随心所欲。
第一步先让学生说说随心所欲的意思,学生可能会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随着自己的心意很自由”等等都行。第二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找出哪些语句看出作者飞行的随心所欲。找出表示飞行的词语有:跃起、滑翔、盘旋。这时老师提供一个句式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说话: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我学会了____,学会了____,还学会了____。第三步进行一个发散思维的训练:我还可能随心所欲地做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我在空中会像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我会像矍志刚叔叔一样飞向了太空,去探索无尽的宇宙奥秘。第四步问一问学生你平时也会梦到什么?最后再引导学生齐读梦中飞行这一段。这样经过一层一层地解读与交流,对于“随心所欲”这个词我想学生已经烂熟于心了。
至于“请教老师”这一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从而体会作者的追根问底和求知欲望。在这里就不细说。
二、大胆想象——动手推算
我是这样引入这一段的教学的: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那么我想出名堂来了吗?
1.找出“眉目”一词,是什么意思?文中说作者想出了什么眉目?具体表现在哪里?
2.动手推算这一过程。从细胞——草履虫——
3.可见思考得怎么样?认真、痴迷等,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表达这个意思——绞尽脑汁。这时让学生换词: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费尽心思等。
4.终于想出来了,这时作者的心情如何?引读这部分最后一句。这时再回扣总起句第一段,抓住“九岁、完全、独立”这三个词体会作者因为有了不同凡响的发现而自豪的心情,近而引导学生朗读此段,读出作者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此时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感受到了作者的特点。老师适时小结:其实发现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那是要善于幻想,有追根问底及求知欲望和丰富想象力。
三、轰出教室——质疑讨论
首先让学生合作对话,其次问学生读完这一部分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很自然就会找到这句话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因为课前已经布置学生先查阅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的资料。最后再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小结:除了前面讲到发现需要有的精神以外,有时候往往一个发现又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你也要能够经受得住打击,甚至于嘲笑和受罚!
课的结束,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在学习或生活中的发现与大家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隐隐感觉到要有所发现就必须处处留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