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欢迎同学们
来到
历史课堂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2.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探究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4.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认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南京1.背景:
2.临时总统:
3.地点:
4.成立时间: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
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民国元年)民国纪年法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思考 1911年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公元纪年1913年1917年1915年民国2年民国4年民国6年–1911=民国纪年思考 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1.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5.地位: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央政权。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
1912年3月11日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意义性质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清末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博得清政府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为什么说袁世凯是“窃”取革命果实?1.没有参与革命战争,是封建军阀。2.表面上同意南下任职,实际上安排内乱,玩弄政治手段。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材料1:
①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看到清政府不中用了,就从封建堡垒里选中了袁世凯作为它们新的工具。帝国主义声称: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
——2001年初审通过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8页
材料2: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总统到南京就职等条件……南京参议院只得做出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2017年教育部审定人教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第47.48页帝国主义支持。资产阶级软弱、妥协。合作探究材料3:武昌起义后权力分布示意图3.资产阶级力量分散、弱小4.袁世凯势力强大。袁世凯窃得革命果实的原因?中华民国成立
清宣统帝退位。
袁世凯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1912年1月1日1912年2月12日1912年2月15日1912年3月10日1912年4月1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结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讨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个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或者是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既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念正确?为什么?对此有何认识?民主和法治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
阶级才能救中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课堂小结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华民国
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时间
地点
总统
地位内容
性质
意义辛亥革命 的
成果原因
过程
认识第三单元随堂巩固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其中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是( )
A.黄兴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袁世凯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老爷”、“大人”等称呼,规定政府官员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平等的思想 B.自由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 D.博爱的观念
CA第三单元3.小明家中藏有一枚印着“民国十年”字样的硬币,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硬币发行于公元 ( )
A.1920 B.1921
C.1922 D.1923B4.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去实地考察孙中山先生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他们应去( )
A.武昌 B.南京
C.北京 D.南宁B第三单元课后提升 英国在17世纪中叶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政权;法国在18世纪后期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为何中国到了20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中华民国后,革命果实最终被却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真正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