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学学案(2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学学案(2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3 20:40:18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起源
(1)时间、地点: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产生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3)基本特点: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2.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首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从此取代“公天下”。
(2)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二、西周分封制
1.前提
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2.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等。
(2)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3)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诸侯义务: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
(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
(2)消极方面:诸侯国之间在后来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2)诸侯王可以实行再分封,其嫡长子世代继承诸侯的权位,其余诸子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还可以再分封,形成“士”这一阶层,但士以下不再分封。
4.影响
(1)对西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
(2)对后世: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1.“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体现了关于商朝的什么信息?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2.“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别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相联系,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为了巩固统治秩序,将宗族子弟、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的一种政治制度。
3.下面图片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什么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列举出我国古代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例子。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隋炀帝、唐玄宗等称帝。
4.宗法制中,长子一定就是大宗吗?
宗法制中,长子不一定就是大宗。“嫡长子继承制”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嫡”,即正房所生,在“嫡子”中,长者为大宗。无嫡子才会考虑庶子。
主题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材料二
(1)结合图片,联系诗中内容判断,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中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诸侯们自己有哪些权利?
(2)宗法制的目的、性质各是什么? 如何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提示:(1)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应履行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对士分封,从而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制度。
(2)目的: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秩序。性质:大宗与小宗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关系:宗法制是核心,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政治等级制度。
[归纳总结]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
名称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主要目的
保证周王室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核心内容
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权力与义务
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同时也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同时具有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双方关系
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历史作用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共性
两者互为表里;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点训练]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段话反映出西周政治 ( )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解析:选C “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了国家政权与血缘关系的结合,故C项符合题意。
主题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据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辞表明: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的意志来决定……
材料二 (西周)宗法体系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材料三 王国维在谈到早期国家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早期政治制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早期政治制度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材料三反映了早期政治制度中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升华]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带有浓厚的原始血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系。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制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
(3)分封制和宗法制将族权与政权结合,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局面。
[对点训练]
2.《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十一年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伐纣决战)。”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大多数周人仍敬信天命
B.周武王不再信天意而只重人劝
C.周武王是最高决策者
D.周武王的决策会听取政治经验丰富的臣子的意见
解析:选B 从材料看,武王伐纣前,占卜认为不吉,且又天降风雨。唯独姜太公劝说武王进行伐纣,武王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据此可知A、D两项正确;武王采纳臣子建议作出决定,C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绝对,符合题意。
考点一
分封制

命题角度:1.分封制的目的、内容
2.分封制的瓦解及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荀子》记载:“(周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请结合右图信息,回答此事最能说明( )
A.分封制在周初扩展了西周疆域
B.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周公代周天子处理政事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1.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山东的简称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B.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在山东的诸侯国有齐、鲁等国,故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齐国为西周初功臣姜尚的封地,鲁国为西周王族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封地,根据宗法制的家族世系关系,鲁国诸侯为正统,山东因此简称为鲁,故选A项。
2.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A项齐婴由“侯”升“王”,构成对周显王权威的挑战,不具有“合法性”,符合题意。B、C、D三项是诸侯在自己领地内的合法权利。
考点二
宗法制

命题角度:1.宗法制的特点
2.宗法制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2]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祭祖先,那是没有容足之地的。“孝亲”的另一表现是对在世长辈的绝对顺从和孝敬。正如《孝经》中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根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君主专制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3.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解析:选B 材料描述的制度,核心是通过“传子”以达到“息争”的目的。故B项符合题意。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解析:选B 姓氏和血脉、家族联系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于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程标准: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统一过程
(1)建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开拓疆域:
北方
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岭南
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2.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
1.历史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就已经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秦朝推广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3.主要内容
(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
(2)“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4.特点
(1)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意义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6.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西汉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割据势力。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创建了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1)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九卿:在三公之下,设立九卿,即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朝议制
(1)含义:三公九卿在朝堂上与皇帝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2)作用: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
4.汉承秦制
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也有所创新。
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1)比较完备。设“三公九卿”,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地位的规定。
(2)以皇权为中心。中央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中央官员分工协作,相互牵制,但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人操控。
(3)国与家同治,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2.郡县制是秦始皇首创的吗?
不是。郡县制形成于春秋后期,秦朝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因此秦始皇不是郡县制的开创者。
3.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1)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主题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1)材料一说明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了何种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郡县制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材料一反映出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实行中央集权。
(2)郡县制的实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历代王朝沿用。
[归纳总结]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王位世袭
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员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对点训练]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宗法制
B.世袭制
C.中央集权制
D.分封制
解析:选C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央才能够直接向农民征税。
主题二
秦朝的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
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称之,贵贱不嫌,则可以同号之义也。至秦,然后天子独以为称。汉因而不改。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太平御览》
(1)材料一说明皇帝制度的什么特点?
(2)从材料二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1)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2)秦朝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由皇帝任免;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拓展升华]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集体对皇帝负责。
②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两对基本矛盾。
③专制主义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2)影响:
①积极: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②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对点训练]
2.《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 )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的特征。根据材料中“法令出一”“一尊”“皆决于上”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的特点。
考点一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命题角度:1.皇帝制度的特点
2.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
[典题例析]
[例1]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秦始皇进行了变革朝代和制度创新,并非托古改制
×
B
皇帝制度没有体现承袭华夏传统,与题干中的“首要目的”不符
×
C
皇帝之称是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功业及权势和地位,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

D
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为加强君主的权力而宣扬的学说,与题干中的“首要目的”不符
×
[答案] C
[题组冲关]
1.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下面关于“中央集权”阐释正确的是 ( )
A.小农经济的出现是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之上
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
C.高度的中央集权导致嬴政暴政,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D.中央集权的社会根源是法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选B 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应改为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出现的基础之上;高度的中央集权与暴政之间没有必然关系,C项错误;法家思想是其理论根源而不是社会根源,D项表述错误。故选B。
2.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解析:选B 秦朝时三公经过朝议的方案供皇帝裁决,可以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A项内容材料未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二
郡县制

命题角度:1.郡县制的目的和内容
2.郡县制的特点和影响
[典题例析]
[例2] “(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一制度指的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郡县制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的理解。
[答案] D
[题组冲关]
3.《韩非子》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这一政治构想的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选C 材料大意是:政事在地方,中枢在中央;圣明君主执掌着重要权柄,四方臣民都会来效劳。其意思是要强化中央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此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
4.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 )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作用。“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都体现出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A、B两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秦制,基本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并有所创新。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程标准:1.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法令出一
1.核心特征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高无上。
2.影响
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影响了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3.演化原则
(1)以后历朝历代官僚体制的演变,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2)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二、君权和相权
1.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
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逐渐形成了“中朝”制度。
2.唐代完善三省六部制
(1)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3.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1)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等同于宰相,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2)设枢密院掌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3)设三司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演进
(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上有监御史。
(2)汉代:地方上,汉武帝设刺史监察地方政治,中央仍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3)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宋代的提点刑狱司专门监察刑狱,元朝人命重案均由中央监察御史复按。
2.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古代的监察效能极其有限。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形成发展
先秦时期
西汉汉武帝时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时期发展为八股取士
选官标准
家世、出身
德才,后以门第
学识、才能
选官方式
世袭
以官举士
考试选官
评价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体现出封闭特征。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但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五、行省的设置
1.从汉至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2)唐代分为道、州、县三级。
(3)宋代分为路、州、县。
2.行省制度
(1)创立:
①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分全国为十个行中书省(行省)。
②行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行使权力时要受到中央的节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③行省以下分为路、府、州、县。
(2)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唐代三省六部制体现了近现代民主吗?
唐代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保证了唐朝行政运作的有效制衡。但这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不能体现民主观念,本质上是为强化皇权服务的。
2.上图反映了哪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积极作用?
科举制。积极作用: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3.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区别是什么?
元朝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唐朝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

主题一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
(2)据材料二分析,唐朝三省职能及运行机制如何?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
提示:(1)地位:辅佐君主,位高权重。弊端: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易造成政局动荡。
(2)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命令。三省工作程序:中书→门下→尚书。理解: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三省相互牵制,避免权臣专权。
[归纳总结]
三省六部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1)特点:在形式上确立三省同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分工合作,共同掌管朝政。
(2)分工:中书省掌管制令决策,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处理日常一切军国事务。
(3)运行: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交给尚书省颁布执行,凡中央、地方各部门呈上奏章,重要的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驳”之权,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都可驳回修改,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十分重要。
(4)影响: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现了中央部门之间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发挥了群臣在国家管理上的作用。这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有利于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宰相专权。
[对点训练]
1.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司奏抄(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解析:选C 注意关键词“审定”“驳正违失”。唐朝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封驳审议。
主题二
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
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分析,柳宗元认为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创新?
提示:(1)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
(2)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打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通过人为因素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拓展升华]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②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
③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④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⑤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北宋、明朝尤为突出。
[对点训练]
2.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解析:选C 秦汉至唐中期以前中央权限扩大,地方权限减小。到唐中期后地方权限扩大,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权限又缩小。体现这个波折变化的是C项。
考点一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命题角度:1.中央官制的演化
2.中央集权的演进
[典题例析]
[例1] 下列是我国古代史上相关朝代中央机构的图表,其中首次体现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是( )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中央机构,可采用各个击破法和排除法解答。
[答案] C
[题组冲关]
1.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
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解析:选D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突出。皇帝为加强皇权而不断削弱相权,方式之一就是分散相权。丞相人数越多,权力越分散,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小。D项符合题意。
2.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行省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独立性
解析:选A 材料中“流动的中央政府”是指元代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便于及时有效地处理地方政务,所以行省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考点二
选官制度
命题角度:1.科举制
2.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
[典题例析]
[例2]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3.下列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解析:选D 秦朝授爵制主要依据是军功;西汉武帝时设立察举制,以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特点,主要依据是品行等;九品中正制创立于三国的魏国时期,注重门第声望;科举制开始于隋朝,在唐代完善起来,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故选D。
4.有人曾经作诗赞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中“长策”是指唐太宗( )
A.慎用刑法 B.轻徭薄赋
C.完善科举 D.重视纳谏
解析:选C 根据材料提示“赚得英雄尽白头”,可知让天下人才熬白了头的正是科举制,故选C。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汉至元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君权越来越大,相权越来越小;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2)在中央官制上,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
(3)在地方官制上,行省制度是这一时期最大的创新,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在选官上,汉代创立察举制,隋唐创立科举制,监察制度也进一步完善。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程标准: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除丞相
(1)废除:明太祖正式下令罢除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2)影响:
①皇权在同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②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置内阁
(1)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特点:
①内阁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的官员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②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并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3)评价: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设,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它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二、军机处
1.军机处
设立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
职责
协办军务,后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地位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明显
作用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密折制
(1)目的: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概况:雍正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3)作用: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3.评价
(1)军机处和密折制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目的
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地进行行政管理。
3.措施
(1)设立理藩院:
①地位:与六部相同。
②职责:起初只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事务。
(2)实行“改土归流”:
①背景:明代出现废除土司改为流官统治的做法。
②实行: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实行“改土归流”。
③影响: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1.下图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本质特征?
图中从左至右,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
2.宰相制度的废除不意味着相权消失
(1)相权泛指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
(2)相权与皇权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只要皇权存在一天,相权也必然存在一天。
(3)明太祖废丞相后,六部尚书的权力相应扩大,这种权力实际上也是相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3.有人认为清朝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就是以前的丞相,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不同意。丞相制度在明代已经被废除,军机大臣并非行使丞相职权。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其结果是进一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主题一
内阁与宰相职权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
(1)明代的内阁制与前代的宰相制有什么区别?
(2)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内阁的特点。
提示:(1)宰相制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内阁制下,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与以往的宰相比,权力相差甚远,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非法定机构;没有决策权;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不是事实上的宰相。
[归纳总结]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
宰相制
内阁制

性质
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顾问机构
权力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能否制
约皇权
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不可能制约皇权

权力都很大;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机构
[对点训练]
1.《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段材料的含义是( )
A.明朝的内阁就是宰相
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
C.明朝的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解析:选C 材料的大意是:内阁所处的位置离皇帝较近,也较隐秘,内阁大臣通过票拟的方式为皇帝批复奏章,裁决机要事宜,内阁权力完全和汉、唐宰相的权力一样,只是没有使用丞相的名称而已。据此分析,答案为C。
主题二
唐、明、清三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史料探究]
材料
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提示:基本特征:皇权高度集中。主要原因: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特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拓展升华]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在中央与地方管理等方面体现了继承,设置内阁和军机处等体现了发展。
(2)专制范围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3)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对点训练]
2.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其意是指( )
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军机处决策重大事务
解析:选C 材料的描述意指军机处只起上传下达的作用,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考点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命题角度:1.丞相制度的废除
2.内阁设立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而内阁在明成祖时才正式设立
×
B
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本项正确

C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大学士既无实权,也不是丞相
×
D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大学士无实权,无法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答案] B
[题组冲关]
1.“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 )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胡惟庸为明朝初年的宰相,由“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可知朱元璋的真实目的在于借此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B项正确。
2.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
解析:选B 明朝实行内阁制,阁臣后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有“票拟”之权,可以协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政务,故即使皇帝不上朝也可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考点二
军机处的设立

命题角度:1.军机处的职权
2.军机处设立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2] 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关键词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都是中央官僚机构的改革措施,它们都强调削弱朝中大臣的权力而加强皇帝的权力。

[答案] B
[题组冲关]
3.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解析:选C 本题可用排除法。“上谕”不是内阁起草的,排除B项;清朝有中书科,但不具备中书省地位,仅具有监察职能,排除A项;礼部是六部之一,仅仅是负责执行的机构而不是撰写上谕的机构,D项错误。故选C。
4.“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看,军机处因为青海战事而设立,“领以亲王、大臣”,说明军机处由皇帝信任的大臣组成,故①④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军机处只是皇帝的御用工具,不能参与国事决策,②③错误。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2)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清朝前期采取多项措施巩固国家统一,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基本奠定了中国近代版图。


一、秦朝的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
特点
最高权力:皇帝制度
①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
②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
③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决策方式:“朝议”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二、分层透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过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
1.隐含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发展趋势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3.解决对策
改革地方官制,削弱地方兵权、财权;改革中央官制,分割相权,直至明朝废相。
4.重大影响
(1)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同时,宰相职权削弱,皇帝总揽大权,易滋生腐败和决策失误。
三、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的比较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不同点
应用朝代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内部结构
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家政、国政混为一谈
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丞相职权和地位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作用和地位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同点
①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中央行政制度。
②从结构上看都具有分工明晰、职责分明,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的特点。
③机构设置呈现以皇帝为中心、由内而外放射性分布的特点。
④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同点
实施的
时代
奴隶社会
(盛行于西周)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与中央
的关系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于中央
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书省,受中央的节制
作用和
影响
在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相同点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第1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一、国门洞开
1.背景
(1)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内: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2.过程
(1)鸦片战争:
①概况: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③列强取得的特权:美、法等国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等特权。
④影响: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
①概况: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②《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后因俄、法、德干涉未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概况: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等国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②《辛丑条约》的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外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至北京的防御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③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列强侵华影响
(1)军事上:
①列强烧杀抢掠,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②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③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经济上:
①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②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背景
(1)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国内:《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过程
(1)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①三国干涉还辽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俄国据此取得了军舰在胶州湾停泊的特权。
②1897年,德国派军占领胶州湾,12月,俄国占领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战后,美国为满足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②内容: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前提下,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以便美国能够“利益均沾”。
③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1.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的爆发,这种观点对吗?
不对。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是表面原因,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也会发动侵略战争,以打开中国大门,拓展海外市场。
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变化。

从东南沿海到沿海再到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特点:都在沿海和沿江地区。
3.以下图文信息,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腐败无能,对战争准备不充分,避战求和。

主题一
鸦片战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天朝帝国万世长青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与世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对鸦片战争影响论述摘录
(1)材料一旨在说明什么?
(2)以1840年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说明材料二中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
提示:(1)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2)1840年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状态,冲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西方文化,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传播。
[归纳总结]
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阶级关系:巨额的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阶级矛盾激化,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4)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瞩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5)社会矛盾: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6)革命任务:由本国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对点训练]
1.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解析:选D 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虽不一定客观全面,但作为第一手历史资料,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B项错误;“夷兵抢夺十三洋行”,正是反映了英军的掠夺本性,C项错误;材料对清军军纪败坏的反映应该是真实的,因此也谈不上丑化了清朝军队,恰恰反映了清军战败的原因,A项排除,D项正确。
主题二
甲午中日战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置舰船,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二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1)材料一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
(2)肯宁威的分析中肯吗?你认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1)原因: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意图:为其消极抵抗行径进行辩护。
(2)肯宁威的分析基本符合事实。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原因:清政府消极作战;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过于依赖外国;日本则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清政府腐败无能。
[拓展升华]
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点
战争
条约
列强获取利益
社会性质变化
侵华特征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政治:割占领土、侵犯主权、干涉内政外交
经济:赔款、开放口岸、输出资本等
军事:军事侵略,迫使屈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进行商品输出,但以资本输出为主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对点训练]
2.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以夷制夷”向“以夷制华”的转变,反映了( )
A.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B.清政府逐步成为西方侵华的工具
C.列强侵华策略的重大改变
D.中国外交自主性逐渐丧失
解析:选B “以夷制夷”是指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抵制西方列强侵略,“以夷制华”是指利用列强力量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中,清政府都曾经借助西方列强的势力进行镇压,即“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以夷制夷”向“以夷制华”的转变实质上反映了清政府逐步沦为西方侵华的工具。
考点一
鸦片战争

命题角度: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经过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只对英法两国进行军费赔偿
×
B
列强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的规定
×
C
在华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规定
×
D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是《天津条约》内容之一,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美国也享有该权利

[答案] D
[题组冲关]
1.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英国为适应工业革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发动鸦片战争,战后《南京条约》中规定“协定关税”以便于列强以低关税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最能反映其发动战争的目的。
2.关于鸦片战争的记述,中英两国表述不同。中国历史学家认为:“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英国历史学家则认为:“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解决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选A 中国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而英国学者则认为是中英贸易争端导致的,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差异,主要是因为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故选A。

考点二
列强侵华战争

命题角度:1.甲午中日战争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典题例析]
[例2] 下图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3.有人说:“中日关系的逆转,是从甲午之役开始。”下列各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设厂的特权,不断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B.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占领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基本实现了对华海上封锁
C.日本利用《马关条约》使重庆开埠通商,将侵略魔爪深入到中国内地
D.日本利用《马关条约》的赔款发展了军事和教育,迅速成为帝国主义强国
解析:选D “中日关系的逆转”是指两国之间的综合国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故D项最能佐证材料中的观点。
4.下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独立》,图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向列强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从而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故选C。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西方列强随后相继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程标准: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2.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三元里抗英
1.背景
鸦片战争中,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屈膝投降,但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2.概况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军。
3.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2)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1)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的喀什噶尔,两年后成立“哲得沙尔汗国”,1870年又将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
(2)俄、英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俄国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2.经过
(1)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
(2)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3.意义
(1)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2)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的偷袭,黄海海战爆发。
(2)概况:以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为代表的北洋舰队将士同仇敌忾,英勇奋战,迫使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3)结果:
①双方互有损失,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②李鸿章实行“避战保船”政策,致使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
2.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
①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给侵台日军以沉重打击。
②台湾沦陷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未曾停止过。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
1.背景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
兴起
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
发展
①1899年底,在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向京津地区发展
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义和团与侵略军殊死战斗,在落垡、廊坊一带围攻侵略军
③义和团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并发起猛烈进攻
高峰
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宣战
失败
①慈禧太后迫于帝国主义的强大军事压力,决定出卖义和团,指使天津清军从背后攻击义和团
②北京陷落后,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3.意义
(1)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1.有人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一场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战争。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元里抗英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向强敌屈服,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其爱国主义精神不可抹杀。它是中国近
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地大规模抵御外国侵略的斗争。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依据材料,你认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外国列强的侵略使民族矛盾激化;清政府的腐败投降。
3.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灭洋”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是义和团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具有盲目排外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扶清”反映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对清政府缺乏正确的认识。
主题一
甲午战争与反割台斗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材料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受。
(2)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提示:(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都应该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事件:甲午战争。影响: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拓展升华]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特点
(1)斗争阶层的多样性。既有政府组织的军事斗争,如黄海海战、收复新疆等,也有人民自发组织的反抗行动,如三元里人民抗英、反割台斗争及义和团运动等。
(2)斗争英勇顽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黄海海战、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等体现了中国人民舍生忘死、不怕牺牲、不畏强暴、同仇敌忾、坚决御侮、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奋进。
(3)大多以失败告终。除左宗棠收复新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外,其余基本上以失败告终。
[对点训练]
1.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曾认定一艘在丹东某海域的沉船系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战舰,疑为“致远号”或“超勇号”。如果这艘舰船真为“致远号”的话,其应该沉没于( )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解析:选C “致远号”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中沉没,故答案为C。
主题二
义和团运动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义和团揭贴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语,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
天爷恼,仙爷烦,一同下山把道传。
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
掀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鬼,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洋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材料二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依据材料一评价义和团运动。
(2)依据材料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实际反帝效果。
(3)义和团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其坚决抵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也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2)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3)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归纳总结]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及实质
(1)变化: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袁世凯曾进行疯狂镇压。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转而实行招抚政策,企图加以控制利用。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为讨好外国侵略者,又颁布了“剿匪”的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
(2)实质:清政府的“剿”“抚”政策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控制、利用义和团以达到将其消灭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巩固清朝政府的统治。当然,清政府的安抚政策客观上为义和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另一个角度讲,义和团被清政府利用,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认识尚处于模糊阶段,反映了旧式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对点训练]
2.“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日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反映了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政策是( )
A.控制、利用 B.仇视、剿灭
C.妥协、退让 D.中立、保守
解析:选A 由“剿之则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可知,清政府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改镇压政策为招抚政策,企图加以控制和利用。
考点一
爱国官兵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命题角度:1.左宗棠收复新疆
2.黄海海战
[典题例析]
[例1]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近代战争”的最大特征是采用近代机器生产的武器作战。本项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创办海军的措施,与近代战争特征符合

B
本项与题意无关
×
C
题干强调中国的“近代化”,而非日本
×
D
本项属于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经济影响,与军事角度不符
×
[答案] A
[题组冲关]
1.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来看,左宗棠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 )
A.主张学习西方
B.编练新式军队
C.率兵收复新疆
D.兴办近代工业
解析:选C 左宗棠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兴办洋务,镇压农民起义,率军收复新疆。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来说,其最大功绩是率军收复新疆。
2.美国学者马士、宓亨利评论某一次战役时说:“战斗一直继续到下午五时双方弹药缺乏时为止。日方伤亡二百三十九人……丁提督也在受伤之列……就某种意义上说,战术上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两艘铁甲兵船的……但从那一天起,海上的优势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这次战役是( )
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海战
C.辽东战役 D.百团大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黄海海战。抓住材料中“日方”“丁提督”“从那一天起,海上的优势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故选A。
考点二
义和团运动

命题角度:1.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2.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典题例析]
[例2] 义和团运动期间,湖南人唐才常在上海创办中国独立协会并宣告:“中国独立协会,有鉴于载漪、荣禄、刚毅等之顽固守旧,煽动义和团以败国是也,决定不认满政府有统治全国之权,将欲更始,以谋人民之乐利,因以延乐利于全世界。”由此可见 ( )
A.义和团运动得不到民众支持
B.该协会以推翻清政府为号召
C.唐才常的认识有明显的局限性
D.近代湖南人敢为人先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本项有违事实,义和团运动支持者、参与者甚多
×
B
从反对载漪、荣禄、刚毅等顽固守旧势力的态度,可以判断本项正确

C
站在中国近代化的角度思考,就这段材料而论,唐才常的认识比一般人高明
×
D
本项说法太绝对
×
[答案] B
[题组冲关]
3.孙中山认为它是“对于欧美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评价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选C 由材料中“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可知该事件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精神;由材料中“对于欧美新文化之反动”可知该运动的盲目排外性质。据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4.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解答能力。“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说明义和团盲目排外,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但其没有反封,且与维新变法没有继承关系,故B、C、D三项说法不正确。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841年,广东三元里人民自发抗击英军侵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坚强意志。
(2)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爱国官兵奋勇杀敌,涌现出邓世昌等民族英雄;随后台湾人民发起反割台斗争,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
(4)19世纪末,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战士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背景
(1)根本原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直接原因:1931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日本,日本企图用发动对外战争的手段摆脱危机。
(3)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侵华过程
(1)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2)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1937年,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先后占领上海和南京。
(4)1938年,日军相继占领徐州、广州、武汉,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日军的罪行
(1)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后又制造多起类似的惨案。
(2)在中国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对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2.概况
(1)中共: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成抗日义勇军;1936年,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4)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5)国民党爱国将领:
①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②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率全营力战殉国。
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沿线英勇抗战。
④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了察哈尔省。
⑤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过程:
①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②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对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和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进行改编。
③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影响:
①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2.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1)表现:
时间
会战
意义
1937年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937年
太原会战
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1940年
枣宜会战
张自忠壮烈殉国
(2)结果: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3)1937年9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设在延安。
(4)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
(6)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队伍在反“扫荡”过程中不断壮大。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抗战胜利前的形势
(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共七大召开:
①时间:1945年春。
②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胜利进程
(1)盟国敦促日本投降及对日本的最后作战:
①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②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③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④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2)中国军队的反攻: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
3.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两个战场的抗战
2.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
(1)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2)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的全民族抗战。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4)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
(5)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
主题一
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材料二 中国军民……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为盟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阵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王建郎《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概括材料二中王建朗的主要观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中国方面说明取得“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的原因。
提示:(1)材料一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3)原因: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等。
[归纳总结]
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对点训练]
1.“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红军长征
解析:选C 由“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可知,这是国共合作时期发生的事件,故排除A、D两项;联系材料中“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可知,这是指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故此题答案选C项。

主题二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史料探究]
材料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图二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如何?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提示:(1)图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二: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图一: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二: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4)关系:以“战”而兴,又因“战”而衰。启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
[拓展升华]
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组织
领导
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退让,贻误战机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民众
因素
清政府不敢发动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清军孤军作战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
战术
清朝陆军先定守局,坐失良机;北洋舰队避战自保,放弃制海权,导致全军覆没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国际
因素
日本侵华得到西方列强的默许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对点训练]
2.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②都是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的
③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选D ①③是二者的相同点。②不符合甲午中日战争,④不符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考点一
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

命题角度:1.国共合作抗战
2.正面战场的抗战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1.“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解析:选D 从材料中“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
2.下图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一幅漫画, 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1937年 ②反映出日寇野心大,自食其果 ③抨击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战 ④坚信中国抗战必胜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由漫画可以看出,日本蓄谋已久,妄图吞并中国,但中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因而坚信最终能取得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故选C。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①错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相继组织了几次会战,而且由漫画“紧握的拳头”也可看出,此时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是积极的,③错误。
考点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

命题角度: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典题例析]
[例2]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3.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作品《敌军的阵容》。漫画家旨在显示( )

A.抗日战争已胜利在望
B.现代战争惨绝人寰
C.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
D.日本侵略军不堪一击
解析:选C 由时间信息可排除A、B两项,此时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气焰日益嚣张;D项明显错误。从图片中引号内的词可知漫画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蔑视,其目的在于激发中国人民抗战的斗志,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故选C。
4.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对“全民族抗战”的解读最确切的是( )
A.中国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
D.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的军民抗战
解析:选B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关键,在于形成并基本坚持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C、D三项表述均不全面。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逐步加快侵华步骤,并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阶层人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
(3)八一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带领全国人民开始全民族的抗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


一、近代列强侵华的表现及影响
1.表现
(1)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控制中国海关;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破坏中国的外贸自主权;干涉中国内政,“以华制华”。
(2)经济: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近代前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甲午战争为界,前一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一时期以资本输出为主。在商品输出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攫取商业特权;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列强在华开设工厂、设立银行、修建铁路等。
(3)文化: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利用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
2.影响
(1)消极影响:
①中国的主权被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②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这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
(2)积极影响:
①列强在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②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近代两次日本侵华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原因
1.不同结局
近代史上两次日本侵华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抗日战争中国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改变了中国反侵略战争屡败的局面,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原因
(1)从领导因素来看: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一味妥协求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打击,逐步粉碎了日军的侵略计划。
(2)从民众动员来看: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斗争,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3)从战略战术来看: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致坐失良机,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的大会战,共产党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两大战场互相配合,坚持持久抗战的方针,最后赢得胜利。
(4)从国际环境来看:甲午战争时,日本侵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列强的愿望,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导致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中国腐朽的封建统治: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2.初期斗争
(1)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
(2)永安封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4)达到全盛:
①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②西征: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③天京突围:打垮了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953年冬。
(2)目的: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3)内容:
①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上交国库。
(4)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其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2.《资政新篇》
(1)时间:1859年。
(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内容:
政治
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
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
外交
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
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4)评价:
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原因:根本原因是小生产者的局限性;直接原因是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
(2)过程:
①1856年,洪秀全和杨秀清为争夺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②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
(3)影响:是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开始同清政府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3.天京陷落
1864年6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5.历史教训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1.结合下图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它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断送了革命前程。
②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主题一
太平天国运动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853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后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马克思《国际评述(一)》
材料二 1862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中国纪事》
(1)材料一中马克思是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是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
(3)为什么马克思会在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对同一运动作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请举例说明。
提示:(1)太平天国运动是受西方的影响兴起的,是一次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伟大变革。
(2)太平天国运动是落后的农民运动,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仅仅是破坏作用。
(3)马克思看到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堕落和蜕变,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天京变乱。
[拓展升华]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
(1)作为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革命相比,其新的特点主要有:
①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③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④治国方案新: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⑤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2)失败原因:
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如孤军深入,偏师北伐。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历史功绩:
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②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对点训练]
1.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为( )
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③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④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平均主义思想”和“运动规模空前巨大”是以往中国农民运动已有的特点,不属于新的时代特点。
主题二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史料探究]
材料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1)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2)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3)《天朝田亩制度》:背离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归纳总结]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产生
背景
太平天国处于强盛时期
太平天国处于衰落时期
社会经
济主张
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
主张发展私有制: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
基础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农民的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作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践
时代
特点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联系
①《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
②《资政新篇》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
③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对点训练]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本质不同体现在( )
A.制定方案的目的不同 B.发展经济的方向不同
C.反封建程度有所不同 D.方案的指导思想不同
解析:选B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目的、指导思想、作用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故答案选B。
考点一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命题角度: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典题例析]
[例1]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是发动民众的思想武器,与孔教对立。但国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外来宗教不足以支撑农民政权,尊孔孟成为必然

B
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进行北伐西征,逐渐形成全盛局面,“逆转”之说不成立
×
C
传统士绅与太平天国是敌对关系,从太平天国兴起就存在了
×
D
太平天国的反孔与尊孔与西方势力无关
×
[答案] A
[题组冲关]
1.“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解析:选A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天国”“剿灭妖言”“真经”。反映了太平天国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人间天国”的愿望。
2.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具有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领袖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上联表明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下联“龙飞九五”体现了对皇权的追求,②③符合。实现民主不符合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实际,排除①;材料体现不出反侵略的内容,排除④。
考点二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命题角度:1.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典题例析]
[例2]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解题思路]

[答案] B
[题组冲关]
3.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曾国藩率军镇压
C.发生了天京变乱 D.清政府“借师助剿”
解析:选C 解题要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程,依据“梦”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内乱”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4.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解析:选B 农民阶级不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故选B项。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正式建立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土地革命纲领,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第2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武昌起义
1.历史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以华制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
2.革命准备
(1)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2)1905年,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3)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3.有利条件
1911年5月,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机会。
4.革命爆发
(1)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占领武昌。
(2)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政权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1)国旗:五色旗。
(2)纪年: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3)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颁布时间:1912年3月。
(2)主要内容:
①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③行政上实行责任内阁制。
(3)意义:
①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②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结果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
(2)过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两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
1912年2月13日
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1)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1.如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图中的寓意是什么?
漫画中的“葫芦”喻指四川保路运动,“瓢”喻指湖北武昌起义,它预示着清朝统治面临崩溃,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2.右图为辛亥革命后创作的漫画,讽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却是“猿”(袁)之天下。怎样理解漫画寓意?
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仍广泛存在,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因此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结论是错误的。

主题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判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3)综合上述内容探究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1)主权在民。意义: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原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2)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实行责任内阁制。
(3)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归纳总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其评价
(1)特点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2)评价:
①进步性: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国民拥有一系列权利自由的规定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颁布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②局限性: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对点训练]
1.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对材料中“革命性、民主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否定了君主专制,实现了民权主义
B.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议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D.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故选B。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
主题二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据材料一探究,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提示:(1)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革除旧风。
(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
[拓展升华]
科学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成功”: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对点训练]
2.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这主要表现在( )
A.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它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B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在于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考点一
辛亥革命的过程

命题角度: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面临的形势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
[典题例析]
[例1] 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 )
①孙中山具有真诚的民主革命精神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③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最符合当时中国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1.“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社论赞扬的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清帝退位 D.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题干关键词是“君主国……成为……共和国”“流血这样少的革命”,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
2.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政党,创办了刊物
D.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解析:选D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两项只是符合辛亥革命,B项只符合太平天国运动,D项为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
考点二
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命题角度:1.辛亥革命的意义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典题例析]
[例2]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
×
B
从题干歌谣“革命”“独立”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民族主义思想影响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
D
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此时的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反帝
×
[答案] B
[题组冲关]
3.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辛亥革命“不结果实”主要是指( )
A.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三民主义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
C.三民主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D.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解析:选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4.“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 )
A.老百姓文化水平低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C.中国平民力量弱小
D.革命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并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举”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附几张米粉票来吸引民众的参与,反映了民众民主意识的薄弱。故B项符合题意。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894年,孙中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
(2)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年革命党人建立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1912年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919年5月,运动的中心在北京,斗争主力是学生。
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①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②阶级基础: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工人中间宣传马克思主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③外部环境:国际上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②地点: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③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的召开:
①时间:1922年。
②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①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挫折,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②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
(2)方式:党内合作。
(3)实现:1924年初,中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国民革命运动(1924.1-1927.7)
(1)兴起:国共合作之后,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在全国兴起。
(2)高潮: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直捣南京、上海。
(3)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
(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5)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②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6)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主观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打长沙,损失惨重。
2.开辟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根据地建设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政权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武装斗争
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
4.长征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②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1934年10月
开始长征
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5年10月
陕北会师
中央红军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
会宁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影响: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
1937-1945年,全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解放战争的胜利
(1)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解放区土地改革: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3)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5)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于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胜利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胜利的意义:
①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建立了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3)启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
2.如果把下面四幅图片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素材,请你为该组图片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探索之路。
3.“一、二、一”巧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主题一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六句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材料二 《红军过草地图》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
——毛泽东
(1)据材料一探究,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中“敢闯新路”是如何体现的。
(2)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探究分析长征结束后,怎样的“新局面”开始了?
提示:(1)抛却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
(2)保存了革命的力量,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促进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实现;纠正了左倾错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归纳总结]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3.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对点训练]
1.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坚持“城市中心论”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主张暴力革命
解析:选B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并最终夺取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故选B项。
主题二
人民解放战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2)据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为什么不直接发动内战?
(3)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渡江战役的重大意义的?
提示:(1)签订了《双十协定》,促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2)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实现和平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蒋介石还没作好内战的准备,以谈判来争取时间;以谈判的形式妄图把内战责任嫁祸于共产党。
(3)这则材料表明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取得胜利。
[拓展升华]
制约近代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
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者对抗,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主要表现为: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对点训练]
2.“1948年,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卓越的战斗精神和军事策略,决定性地扭转了历史潮流,北京和几个大的港口城市落入他们的手中。”当时中国共产党军队正在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
A.战略防御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的“1948年”“决定性”“北京和几个大的港口城市”等关键信息判断,答案应为C。
考点一
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

命题角度:1.五四运动 2.中共一大
[典题例析]
[例1] 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
④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
[答案] B
[题组冲关]
1.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
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解析:选B 题干阐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从材料关键信息“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干部”,说明了五四运动对民主革命的重大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A项,排除;五四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C、D两说项法与史实不符。
2.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路线是偏执的。”下列中共“一大”的内容中不“偏执”的是( )
A.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
B.革命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
C.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D.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解析:选B A、C、D三项旨在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这些内容是脱离中国国情的,是“偏执”的表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革命的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这一内容是正确的,不偏执的,故选B。
考点二
从工农武装割据到解放战争

命题角度:1.遵义会议 2.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
[典题例析]
[例2]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解题思路] 从“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等关键语句判断,此事件是发生在1947年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它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A。当时还不具备战略决战的条件,故可排除B、C两项;D项是战略决战后的行动,排除。
[答案] A
[题组冲关]
3.“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此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 )
A.选举毛泽东作为工农红军的总政委
B.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书记
C.肯定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解析:选D 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毛泽东在某次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指出:“只要塘沽、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为了造成敌人的错觉,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敌军南下,命令华东战场我军对杜聿明集团残部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的部署,又命令山东方面集中若干兵力控制要点,作好防止敌军向青岛逃跑的准备。”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中“塘沽”“新保安”“杜聿明集团”这些有效信息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平津战役的情况,故选C。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共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经历了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阶段,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一、比较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
1911年
1924-1927年
1919-1949年
领导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指导
思想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革命
目标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真正的民
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
成果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结局
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认识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中共不能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由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探索历程
1.探索期(中共成立至国民大革命失败)
(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但是中共一大没有制定科学的革命纲领。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制定了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从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积极促成了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打击了北洋军阀,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4)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纠正右倾错误,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
(1)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2)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遵义会议的召开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它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4)日本投降后为争取和平民主建国进行了一系列努力,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七届二中全会:
①召开:1949年3月,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②内容:
工作重心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工作中心
恢复和发展生产
基本政策
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总任务
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召开:1949年9月,北平。
②内容:
工作重心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确定国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过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国体
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组成政府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标志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意义
(1)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确立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②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形成: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2)新的阶段:
①1954年12月,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原因
(1)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2.确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完善
(1)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
(3)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右面这幅《日夜想念毛主席》画,展示了1958年一位名叫库尔班·吐鲁木的新疆维吾尔族老人骑着毛驴,弹着冬不拉,唱着赞歌,迎着朝阳向东方走去,直至北京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情景。右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了新疆,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疆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真心拥护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1949年新政协召开,反映了中共怎样的建国理念?
中共与各民族党派合作协商,民主建国。
3.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主题一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材料二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提示:(1)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民主制度。
(2)我国与西方的国情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拓展升华]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的异同
类别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
相似点
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民主)
本质区别
经济基础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工具
权利主体
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主体是人民
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不对选民负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权力机关活动的原则
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力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处于领导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的整体利益
[对点训练]
1.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以下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
B.政治协商制度仍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C.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
解析:选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说法不符合材料和现实。
主题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的规定确立了什么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1954年以前它的职权是什么?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有何特点?
(2)材料二提出的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
提示:(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特点: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归纳总结]
新中国政党政治的特点
(1)政党地位: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彼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密切合作关系。
(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对点训练]
2.“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②错;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③错。故选C。
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命题角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典题例析]
[例1]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了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 )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结合材料中的“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并且还可以将部分权力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并对其进行监督。这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委托、监督以及行使权力的原则,也就是“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2.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选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两个原则,题干中的“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等关键信息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而社会主义原则无法体现,故排除A项,C项正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是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项排除;题干未涉及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
考点二
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命题角度: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典题例析]
[例2] 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此表最能说明( )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职务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的政府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题思路]
[答案] B
[题组冲关]
3.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看出政协(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职能发生了转变
D.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解析:选C 由材料中的“协助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等信息判断:1954年始,政协已不再是国家临时最高权力机关,而是转变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机构。
4.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
解析:选A 材料提到少数民族“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说明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C项“实现了”的说法错误。D项中的“改革开放”说法错误。答案为A项。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准备。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课程标准: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标志: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意义: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2.中共八大的成功探索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②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党和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2)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举行。
(3)内容:
①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③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④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⑤强调全党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4)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3.民主政治的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
(2)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3)开始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4)“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①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冲击中共上海市委,夺取了党政领导大权,毛泽东对此予以支持。
②到1968年9月,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起革命委员会,这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③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5)“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召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内容
思想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组织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经济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4.意义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修改宪法:1982年11月,通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1)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4.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1.据不完全统计,从1966年6月至10月初,全国红卫兵收缴的现金、存款和公债券达428亿元,黄金118.8万余两、古董1 000多万件,挖出所谓“阶级敌人” 1.66万余人,破获“反革命”案件1 700余宗,从城区赶走“牛鬼蛇神” 3 900 多万人。红卫兵私抄家时,还私自批半斗、抓人,甚至私设公堂、滥施酷刑、打人致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野蛮践踏,国家民主政治严重倒退。
2.政治建设的历程


主题一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组口号:“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踢开党委闹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材料一中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作用?
(2)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教训?
提示:(1)“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支持“砸烂公检法”,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无法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
(2)危害:“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教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国情和国际环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
[拓展升华]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1)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
(4)绝不能把阶级斗争问题扩大化和绝对化。
[对点训练]
1.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坚持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选A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进行了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故选A项。
主题二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某县大上工业、房产开发项目,征地、拆迁风暴席卷城区、乡镇。村民反映县政府违法批地、非法征地。村民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告上了法庭,认为该局颁发的拆迁许可证违法。
材料二 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1)你认为材料一中案例村民能上诉吗?法律依据是什么?并请你为此案例开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处方。
(2)材料二表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有何发展?
提示:(1)能上诉。《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可以民告官。处方:政府行为要规范,要依法行政;要倾听人民呼声,增强民本意识。
(2)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归纳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2)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对点训练]
2.1978~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解析:选D 材料“1978~1992年”“重要法律230多部”说明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考点一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命题角度:1.“文革”时期“左”倾错误的泛滥
2.“文革”对社会主义法制的破坏
[典题例析]
[例1] 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成了为善动力,革命成了作恶外衣”。下列言论中体现“作恶外衣”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它调动了农民生产和参军的积极性
×
B
材料中“作恶外衣”指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C
国民时期的口号,它推动了国民运动的进行
×
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它推动了革命思想的发展和辛亥革命的进行
×
[答案] B
[题组冲关]
1.近现代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注意研究国情,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决策,但有时也出现过重大失误。下列属于重大失误的一项是( )
A.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
B.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进行三大改造
D.发动“文化大革命”
解析:选D “文化大革命”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是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故选D。
2.“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解析:选A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故A项正确。
考点二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

命题角度:1.新时期我国民主建设的深化
2.依法治国,加强民主监督
[典题例析]
[例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共同纲领》的目的和作用
×
B
根据时间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在于颁布社会主义宪法和确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C
本项时间是1956年
×
D
本项时间是1956年
×
[答案] B
[题组冲关]
3.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
①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
②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①。故C项正确。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务员要持宪法宣誓就职,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举措。下列关于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
A.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解析:选C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C项叙述错误。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66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2)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1982年,经过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制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9年,中国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第3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程标准: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告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2)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明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2.提出
(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3.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新中国成立后,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2)过程:
1982年9月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1984年12月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1)条件: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范例。
(2)过程: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1)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
(1)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从而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①从台湾到祖国内地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
②通航、通邮、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
2.发展
(1)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2)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3)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3.展望
(1)有利形势: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2)不利形势: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破坏统一。
(3)解决的原则:
①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不放弃使用武力。
②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性质不同
台湾问题不能等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3.1987年我国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产生了什么影响?
推动了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不断增加。

主题一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五星红旗飘香江,卷走米旗送英皇。九十九年已然去,游子终回母怀间。五星红旗迎风扬,紫荆花开更娇艳,邓公一语存青史,中华民族庆团圆。
——某网友《贺香港回归》
材料二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依据澳门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会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续。
(1)材料中“五星红旗飘香江,卷走米旗送英皇”指什么事件?“邓公一语”又是何意?
(2)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成功回归?
提示:(1)1997年7月1日,中英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 “一国两制”方针的保证;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港澳同胞心向祖国。
[拓展升华]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对点训练]
1.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下图反映了两个瞬间,这两个瞬间之所以出现,其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C.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D.邓小平的主观努力
解析:选C 港、澳问题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落后。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也大大增强,这就为解决港、澳问题提供了根本保证。
主题二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材料一中,于右任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你认为阻碍祖国统一的障碍有哪些?中央政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提示:(1)痛于台湾与大陆的分离,渴望国家统一。
(2)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可以优势互补;两岸人民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大陆对台政策的推动等。
(3)障碍: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和打击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
[归纳总结]
正确认识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4)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
[对点训练]
2.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的共识,是两岸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下面对“共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
C.两岸实行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解析:选A “九二共识”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A项正确。
考点一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命题角度:1.“一国两制”与香港繁荣之间的关系
2.“一国两制”的发展
[典题例析]
[例1]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从材料信息分析,国家实现统一后,中央对台湾的管理具有很大的宽松政策,“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即大陆实行一种制度,台湾可实行另一种制度,孕育着“一国两制”的精髓

B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错误
×
C
“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本项表述错误
×
D
“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本项错误
×
[答案] A
[题组冲关]
1.“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阕词当属( )
A.《中国之歌》
B.《回归倒计时感赋》
C.《宝鼎现·庆香港回归》
D.《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
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主权恢复”“遍地荆花”,可知考查香港回归祖国。
2.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际社会都想干涉中国收回香港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一国两制”对解决领土争端有借鉴作用
解析:选D 世界上有很多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一国两制”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故答案为D项。
考点二
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

命题角度:1.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两岸关系的发展
[典题例析]
[例2] 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当时( )
①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中共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 ③美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④“台独”势力开始猖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题思路]
―→
―→
―→
[答案] A
[题组冲关]
3.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解析:选A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一国两制”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B项错误;1992年国共两党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个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C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八十年代才形成,D项错误。故选A。
4.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转向频繁交流的原因有(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措施
③台湾当局被迫逐渐放松对两岸“三通”的限制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选A 海峡两岸关系缓和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4年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获得全国人大通过。
(2)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在祖国统一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3)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8年两岸正式实现三通,台湾与大陆关系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严重破坏(1957-1976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尤其是1966-1976年十年间,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司法部门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民主与法制遭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6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选举等,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
2.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让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任何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
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仅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矛盾,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的。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国际形势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
①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作用: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
①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与苏联、保加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
(2)与苏联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①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②意义:这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过程
1953年12月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4年
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
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参加国: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
(3)时间:1954年。
(4)地点:日内瓦。
(5)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6)结果:中国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使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2.参加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2)时间:1955年4月。
(3)地点:印尼的万隆。
(4)成果: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的进展;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形成了“万隆精神”。

1.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合影是1949年12月毛泽东赴苏联访问时留下的。它体现了建国初的哪一外交政策?根本原因是什么?
政策:一边倒。根本原因:维护国家利益。
2.“一边倒”政策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主权,并不是盲目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3.“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的含义


共同
经历
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
共同
任务
反殖、反帝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共同
愿望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主题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原则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
——1949年11月,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
立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1)材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政策?概括在这些政策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提示:(1)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新中国成立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归纳总结]
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项目
三大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目的
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
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特点
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影响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位
是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对点训练]
1.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
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②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①并非仅仅针对美国,而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执行;②是在1950年2月,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敌视中国,针对这一形势,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③正确;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正确。
主题二
中苏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对此,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以应对?
(2)材料二反映了在此外交策略的指导下我国取得的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什么?其意义如何?
提示:(1)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和仇视新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行“一边倒”的政策。
(2)成就: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巩固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安全。
[拓展升华]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1)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3)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
(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的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对点训练]
2.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下图所示可以用来研究( )
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苏关系
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
C.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
D.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
解析:选C 从图片中的“人民解放军”即可从时间上排除A、B两项;20世纪60年代,斯大林已经逝世,且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恶化,排除D项。故选C。
考点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命题角度:1.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典题例析]
[例1]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不结盟”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B
是指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C
是指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
×
D
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
[答案] B
[题组冲关]
1.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解析:选B 据材料中的“1954年”“缅甸”“周恩来”等即可判断选B,即中国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它 ( )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
解析:选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考点二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命题角度:1.“求同存异”的方针
2.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作用
[典题例析]
[例2]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B
与材料信息不符
×
C
与材料信息不符
×
D
与材料信息不符
×
[答案] A
[题组冲关]
3.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 )
A.“求同存异”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B.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解析:选A 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赞同,促使会议取得成功。故选A。“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B项不正确;抗美援朝发生于1950~1953年,C项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D项是日内瓦会议。
4.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 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解析:选B 从时间上来看1955年来中国访问的人数比1954年多,这主要归结于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故选B。A项为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D项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方针。在建国第一年就与17国建交。
(2)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3)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中国在外交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程标准: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
(1)20世纪70年代,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美国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3)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概况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它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2)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
①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
②中国: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过程
1971年4月
“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年2月
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
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1月1日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
(1)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2.经过
(1)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
(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海运、渔业等一系列协定。
3.意义
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获得”
因为在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理应取代台湾国民党集团,享有在联合国的一切权益,故1971年的中国不是“重新加入”联合国,也不是“获得”合法席位,而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星期。”“改变历史”指的是什么?
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对抗与冲突后,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主题一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外交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提示:(1)时代特征:冷战;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外交方针:一边倒。
(2)转变:由仇视到友善。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归纳总结]
近现代中美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时期
政策
表现
近代
侵华
①鸦片战争后,184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充当英法联军的帮凶;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③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④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⑤1946年,美国与蒋介石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⑥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扶蒋反共”
新中国成
立初期
敌视
美国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外交孤立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20世纪
70年代
缓和
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新时期
发展
中美关系曲折中向前发展(台湾问题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
[对点训练]
1.周恩来曾向来访中国的美国客人说:“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 )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两国相互敌视
B.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对峙
C.中美两国相距遥远,交通不便
D.美国曾经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美断交的原因。因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孤立和封锁新中国,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主题二
中日关系

[史料探究]
图一 1945年9月,中国南京 图二 1972年9月,中国北京
(1)图一、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分析造成图一场景的主要原因。
(3)直接促成图二历史场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图一反映的是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图二反映的是1972年9月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3)中美关系的缓和。
[拓展升华]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中国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1)对中国:
①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②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对国际关系:中美、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它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点训练]
2.对右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历史的雾”主要是指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
B.中日两国的关系坎坷曲折
C.中国海军舰艇访日实现了两国的军事互信
D.中日两国的关系迷雾重重,无法改善
解析:选B “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是中日关系迷雾重重中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排除A项;直到今天,中日之间仍没有实现军事互信,排除C项;D项中的“无法改变”过于绝对,可排除。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关系就坎坷曲折,故选B。
考点一
中美、中日建交

命题角度:1.中美关系的改善
2.新中国的外交
[典题例析]
[例1]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②“共同点”主要指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
③“新的开始”指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④处理两国关系的方针是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解题思路] 中美关系问题一直是历年高考和当前国际关系的热点。本题通过材料设置考查理解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 A
[题组冲关]
1.在尼克松访华40周年纪念日前夕,《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尼克松关于中国的伟大决定”的评论文章,认为访华决定“令人吃惊但是大有裨益”,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世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A.极大地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B.发展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C.有效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A、B、C三项都是其主要影响。D项发生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符合题目中的“不包括”的要求。
2.根据下列示意图,新中国与外国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相应的因素有( )


①建国初期新中国的诞生和中苏建交
②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召开
③国际关系的缓和与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
④苏联解体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首先弄清示意图中三次建交高潮分别是建国初期、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所学可知①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50年代中期召开的,不属于三次建交高潮,排除②。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国际形势紧张,排除③。苏联解体,中国先后与苏联解体后的诸多国家建交,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是促进外交工作的保障,④符合题意。
考点二
重返联合国

命题角度:1.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国际因素
2.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正确认识
[典题例析]
[例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中苏的盟友关系
C.发展中国家支持
D.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国内因素与题干中国的“国际因素”不符
×
B
中苏的盟友关系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
C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
中美关系正常化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之后发生
×

[答案] C
[题组冲关]
3.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 )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可判断D项正确。A项表述不全面,B项“世界大国”的表述不妥,C项材料中未涉及。
4.下列关于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 的决议,表述不确切的是 ( )
A.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一中一台”的阴谋
B.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和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C.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D.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
解析:选D 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长期被国民党当局 所霸占,第26届联大恢复了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因此D 项不符合史实。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程标准: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的原因
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形势趋于缓和。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新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一个出发点。
(2)1985年,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2.调整的表现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主要表现
(1)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如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在以后参加了多次维和行动。
(2)2000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2.影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1)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1996年,中国、俄罗斯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原五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3)意义:
①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②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③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的多边外交为什么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
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相一致;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2.如图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会徽。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反映了中国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3.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主题一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当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和拉丁美洲的一位国家首脑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4年5月29日)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表明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
(2)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
(3)由结盟到不结盟。
[归纳总结]
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及成因
时期
特征
成因
二战后到
60年代末
对抗状态
二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新中国采取“一边倒”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中美关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关系正常化
中美两国遭到苏联的威胁;美国霸权主义政策遭到反对,中国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美国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中国改革开放,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扩大
[对点训练]
1.中美建交公报公布当天,美国政府声明:“今后,美国人民和台湾人民将在没有官方代表机构,也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本政府将寻求调整我们的法律和规章,以便在正常化以后的新情况下得以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非政府的关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美国与台湾交往属民间交流
②美国政府仍将插手台湾问题
③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元旦,排除④。题干中“美国人民和台湾人民将在没有官方代表机构,也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体现了①③;“本政府将寻求调整我们的法律和规章,以便在正常化以后的新情况下得以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非政府的关系”体现了②。故选A。
主题二
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 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之际,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2000年中国倡导联合国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裁军等活动。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也是在上海,中国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并发挥着主导作用。
——《新形势下的国际观察》
材料中“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提示:打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特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拓展升华]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我们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也不允许他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
(3)实行无敌国外交。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4)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5)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对点训练]
2.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说明中国外交不受超级大国意图的影响和控制,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B、D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
考点一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命题角度:1.中国调整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
2.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
[典题例析]
[例1] 下列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局势将长期缓和是我国对外关系方针的一个出发点
②作为不结盟国家的成员之一,我国将长期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外交政策重大调整是国内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和反映
④为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需要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题思路]
分析
判断

联系邓小平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观点


“作为不结盟国家的成员之一”表述错误,因为中国执行的是不结盟政策,而不是参加了不结盟运动组织
×

符合中国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


体现了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目标

[答案] D
[题组冲关]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依据是( )
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②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③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新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愿意同所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排除②。故选D。
2.当今我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C.维护世界和平
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解析:选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考点二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

命题角度:1.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建
[典题例析]
[例2] 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在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而多元的地区实现了区域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欧亚地缘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 )
A.以经济先行、全面合作为特征
B.是以中俄两国为主导的区域同盟
C.成员之间是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
D.是一个封闭性的军事合作组织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3.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可判断D项正确。A项表述不全面,B项“世界大国”的表述不妥,C项材料中未涉及。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 ( )
A.《阿拉木图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解析:选B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同时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3)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中国创建上海合作组织。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其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时期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5年
基本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并发挥重要作用;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的顺利进行
20世纪70年代
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奉行不结盟政策;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创建上海合作组织
二、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中美处于对抗状态。形成原因: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这期间,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
2.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形成原因:美国侵越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实力削弱并处于守势,迫使美国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形成原因:美国“和平演变”的战略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第1课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程标准: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蔚蓝色的希腊
1.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2)地理环境:缺少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山岭众多,沟壑纵横;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海岸曲折,港湾众多。
2.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1)耕地缺乏导致粮食不足,迫使希腊人发展工商业和进行海外贸易及海外殖民活动。
(2)优越的航海条件为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提供了便利。
(3)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1.城邦的建立
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市国家即城邦,是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
2.城邦的特点
(1)彼此分立,联系密切。各城邦十分珍视独立自治。 但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2)小国寡民,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政治状况使得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公民十分重视自身的政治权利,保卫城邦和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高涨。
(3)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繁荣。
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
1.公民含义
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
2.公民的地位、权利和素质
地位
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权利
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素质
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1.雅典卫城遗址
雅典卫城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邦民主制度,古希腊所有遗址都共同诉说着这段文明的沧桑。与起源于大河流域尽享水土之利的民族相比,希腊的自然条件可谓恶劣。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希腊人硬是凭着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开辟出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构筑成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中心,结出了人类文明史上丰硕的果实。
2.地理环境并非决定一切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孕育古希腊民主传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也要看到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并形成的,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一切”。
3.公民并不是所有城邦居民
公民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他们一般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仅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而奴隶和外邦移民则没有公民权。
主题一
影响希腊文明的因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初,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大,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国的经济急速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
——《全球通史》
材料三 特有的地理条件催生了古希腊“特有的政治文明”,使古希腊在上古时期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亮丽的光彩”,进而撒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
——《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探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希腊海外殖民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材料三中“特有的政治文明”指什么?“亮丽的光彩”指什么?
提示:(1)材料一反映了希腊半岛靠海、多山、河流交错的地理环境。
(2)材料二反映出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有利于希腊农业商品化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3)文明:城邦制政体。光彩:民主制。
[归纳总结]
影响希腊文明的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
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未发展成统一国家,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浩瀚的海域、海岸曲折,港湾众多,促进了海外贸易及海外殖民活动的发展;扼欧、亚、非三洲要冲,有利于吸收亚非文明
城邦制度
独立自治、小国寡民,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经济发展
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公民素质
公民身心全面发展,珍视自由,不屈从于权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
[对点训练]
1.“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这句话针对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B.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
C.雅典民主政治的短暂
D.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解析:选D 雅典民主为直接民主,前提条件是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在规模稍大的国家是无法实行直接民主制的。这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制是雅典国情的产物,不具有普遍性。
主题二
雅典城邦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蕞尔小国纷纷建立。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结合材料概括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并探究此特点对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探究,伯里克利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提示:(1)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拓展升华]
科学认识古希腊城邦
(1)特征: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城邦林立、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3)影响:城邦林立的环境容易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点训练]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 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B.既体现了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又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状况的不满
C.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D.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某些类似之处
解析:选A 柏拉图的思想体现直接民主的特点,是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但是他又把人数局限在5 040人之内,是对雅典民主中的轮流坐庄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否定,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提出人数的上限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C项正确;小国寡民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类似之处,D项正确。A项因果颠倒,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造就了柏拉图民主思想的特点。
考点一
古希腊政治文明

命题角度:1.古希腊政治文明的深远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自由传统 B.民主政治
C.法律建设 D.国家统一
[解题思路]
[答案] B
[题组冲关]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解析:选A 希腊多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形成;贫瘠的土地使更多的希腊人发展工商业,促使其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同样推动着民主观念的形成。
2.“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解析:选D 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三面环海有利于航海与文化的发展,通过海外贸易推动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考点二
古代希腊的城邦政治

命题角度:1.雅典城邦政治的主要特征
2.雅典公民的范围
[典题例析]
[例2] 下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 )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3.“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治
C.君主专制 D.代议制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公民大会”“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等信息反映了雅典民主制中人民主权的特点。
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的是( )
A.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双全,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解析:选A “公民”在古希腊是指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各城邦对成年的年龄要求不同,雅典城邦是20岁。B项中的麦克卡是外邦人,C项中的索斯丹是奴隶,D项中的艾梵德年龄不够,只有A项符合要求。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古代希腊山多地少,沟壑纵横;海岸曲折,港湾众多,这些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形成城邦体制,各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其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
(3)希腊公民是城邦的主体力量,素质较高,具有集体荣誉感,非常珍视自由。
第2课 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程标准: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梭伦改革
(1)背景:
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
(2)目的:通过民主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3)措施:
经济上
颁布“解负令”
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
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组成“四百人会议”
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4)意义: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506年。
(2)措施:
①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
②组成“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并且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
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④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3)意义:
①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
②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1.概况
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具体表现
(1)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3)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进步性(得)
(1)对雅典: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2)对后世: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3)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2.局限性(失)
(1)范围: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性质: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1.图片解读

图片反映了古代雅典的哪一制度?
反映了“陶片放逐法”,一方面有利于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和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极易成为排除异己、政治斗争的工具,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2.下图碑上浮雕中的站者为民主女神,正将王冠戴在象征人民的坐者头上。从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
3.“全体人民”的民主≠完美民主
雅典民主号称是雅典“全体人民”的民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种民主是非常完美和全面的。它只是小国寡民体制下的原始民主;“全体人民”只是指成年男性公民;实质上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

主题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古代)雅典广场西边矗立着雅典历史上10位英雄的雕像,雕像基座相当于今天的公告牌,政府的各种政令以及准备提交公民大会审议的法令都要预先在这里公示。
——《古代希腊文明的瑰宝——雅典
卫城与市场》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
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具备什么特点?
(2)材料二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备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雅典的抽签选举,分析该方式的积极作用。
提示:(1)材料一中“政府的各种政令以及准备提交公民大会审议的法令都要预先在这里公示”说明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开放性。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政治的广泛性,雅典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公民大会构成其政治基础。
(3)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了腐败。
[归纳总结]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属于全体公民的;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
(2)轮番而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在运作方式上,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抽签选举,即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方式决定。
(3)权力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
(4)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雅典人认为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执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对点训练]
1.“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段分析认为雅典民主( )
A.是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B.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
C.受到道德和规则的约束 D.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不顾及少数人的感受和利益。
主题二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的春天,雅典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被控渎神和蛊青年,被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民主陪审法庭表决有罪。苏氏在随后的申辩中只勉强提出“三十命那”(命那是货币单位)的处罚,终以360票对140票被判死刑。雅典这只惊世骇俗的“牛虻”终于永远停止了飞舞和对雅典民主制的不断“骚扰”。
——刘翀《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
(1)怎样理解近代英法民主政治与雅典民主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探究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从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提示: (1)古代雅典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等机构,为后世英法的议会政治提供了借鉴。
(2)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教训:奉行绝对的多数统治,缺乏对多数权力的控制;强调多数人的意志,忽视对个体权利的保护。
[拓展升华]
客观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优越性: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2)局限性: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对内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被排除在民主之外,对外奴役盟邦,推行霸权主义。
[对点训练]
2.有学者指出,雅典的“公民大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其成员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所做的决策”。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
A.公民观点狭隘 B.公民权利受限
C.公民素质低劣 D.参政者的素质
解析:选D 据材料信息“最严重的错误”“超出其成员个人知识范围之外……决策”可以判断公民大会不能保证参政者的素质,从而导致所做的决策超出了成员的知识范围而犯下严重错误。故选D。
考点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命题角度:1.梭伦改革的影响 2.陶片放逐法
[典题例析]
[例1]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结论
A
材料没有涉及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
B
材料强调对不尊神明和宗教的进行治罪而没有表明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
C
关键信息“伯利克里”“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解读材料信息,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公民的言论自由也不能得到保证

D
遭治罪的是对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对一切神明不同见解者,而不是与伯利克里持不同见解者
×
[答案] C
[题组冲关]
1.《希腊城邦制度》:“……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此种状况最早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召开公民大会
C.设立陪审法庭 D.设立四百人会议
解析:选A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债务奴役”,说明要想参政议政,必须首先解除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故选A。
2.公元前6世纪,雅典“有产阶级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归功于 (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解析:选A 梭伦改革时按照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由其财产资格决定他参与政权管理的机会,从而打破了血缘政治。
考点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命题角度:1.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2.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
[典题例析]
[例2]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解读材料“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判断为雅典公民参加陪审,陪审员虽对案件不甚了解,但运作方式体现了民主原则

B
公民享有平等和民主的权利,而不是形式上的
×
C
陪审员对案件不甚了解,不可能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
D
从陪审员的任意性和判案的随意性可看出,这一制度无法为后世提供“完备”的司法程序
×
[答案] A
[题组冲关]

3.如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
A.外邦人和全部居民
B.广大奴隶
C.成年男性公民
D.妇女
解析:选C 城邦公民的条件是: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妇女、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民主之外。
4.伯里克利执政时代,下列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能体现轮番而治原则的是( )
①十将军委员会 ②公民大会
③五百人会议 ④陪审法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轮番而治,即轮流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伯里克利时期十将军委员会不向公民开放;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组成,不存在轮番而治的情况,排除①②。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均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轮流执政,③④正确。故选B。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梭伦在改革中创立财产等级制。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建立五百人会议。组建十将军委员会,实施陶片放逐法。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享有最充分的权力,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

第3课 罗马人的法律

课程标准: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帝国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罗马崛起
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第一部成文法
公元前449年颁布《十二铜表法》。
(1)背景: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
(2)颁布:公元前449年由立法委员会颁布。
(3)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4)特征: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5)影响:罗马成文法使执法者有章可循,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它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二、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1.公民法
(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2)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2.万民法
(1)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公民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2)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而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三、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1.西塞罗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因此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2.自然法的概念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3.意义
自然法中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四、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对罗马
维系了罗马的持久统治。
(1)在共和国时期,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使共和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2)在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2.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1)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罗马法的范畴界定
罗马法不是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它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与法律体系。它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而且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罗马法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图示《十二铜表法》的阶级实质

从上图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并没有改善奴隶的处境,其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主题一
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

[史料探究]
材料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据材料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提示:变化: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背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疆域的不断扩大;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制传统的确立。
[归纳总结]
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
公民法
万民法
产生
背景
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与平民的斗争
罗马扩张,疆域扩大,民族成分复杂,公民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适用
范围
罗马共和国公民
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
特点
注重形式,程序烦琐,不够灵活;内容不完善
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内容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注重调解经济纠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用
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①较好地理顺了罗马帝国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推动了罗马社会的发展。
②调解了人际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
[对点训练]
1.“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上述评论主要针对的是古代罗马的(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解析:选C 题干信息“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表明随着罗马帝国扩张,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C项正确。
主题二
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说:“罗马法治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则,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法具备哪些特点?
(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罗马法具有的推动作用和“永恒价值”?
提示:(1)材料一中主要论证了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特点。
(2)罗马法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利于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和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拓展升华]
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1)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2)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许多领域。
(3)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4)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5)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对点训练]
2.一位美国法学家不得不承认:“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这表明 ( )
A.罗马法适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
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影响。从材料来看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广泛。世界其他地区只是受 到了罗马法和罗马法精神的影响,并非是罗马法在世界各地的使用,A、D两项说法错误;题干材料与C项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考点一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命题角度:1.《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
2.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典题例析]
[例1] 某中学进行“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正确的是 ( )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B.场景二:原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被告,罗马公民。案由:人身伤害
C.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平民;被告,罗马贵族。案由:贵族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嫁给平民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罗马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1.《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反映出罗马法( )
A.保障司法独立 B.体现民主原则
C.体现公共意志 D.保护私有财产
解析:选D 材料中的“财产”“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说明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D项符合题意。
2.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选B 材料中“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即《十二铜表法》的完成使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可以判断B项正确。
考点二
罗马法的特点与影响

命题角度:1.罗马法的特点
2.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2]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虽然妇女的财产权有所增长,但其地位与男子相比,还远远称不上“平等”
×
B
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罗马法律在财产继承上的规定存有漏洞,本项符合题意

C
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其精髓是强调人人生而平等,这与妇女的财产继承权没有关联
×
D
妇女开始占有大宗财产是在“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之后,即罗马帝国时期,这体现的是万民法而不是公民法的灵活性
×
[答案] B
[题组冲关]
3.“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十二铜表法》颁布时罗马处在共和国时期,①错误。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成文法诞生,②正确。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③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④错误。 故选B。
4.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 )
A.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B.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解析:选D 从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这一思想被“公司”汲取,这体现了罗马法的进步性;“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从反面揭示出罗马法时代的人并未真正“解放”,这反映出罗马法的时代局限性。故选D。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公元前449年,在平民的坚决斗争下,罗马元老院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发展史的起点。
(2)罗马公民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逐步被万民法所取代。

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2)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2.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以十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四个旧的血缘部落。
(2)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从十个部落的任何等级公民中,经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的权力,并且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公民大会闭幕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
(3)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4)制定“陶片放逐法”。
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1)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2)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3)“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4)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以保证所有公民都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二、罗马法的发展演化
习惯法
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罗马法本身具有很大的收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其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公民法
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万民法
原因
罗马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疆域空前扩大,但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社会动荡;国际交往的扩大,也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公民法无法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形成
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被称为万民法



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程标准: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光荣革命”
1.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处死国王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3.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649-1658年,克伦威尔统治英国。
4.“光荣革命”
(1)原因: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对资产阶级进行反攻倒算。
(2)概况:1688年,议会发动政变,赶走国王詹姆士二世,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新国王。这一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3)意义:为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
(1)时间:1689年颁布。
(2)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等。
2.《王位继承法》
1701年颁布,进一步限制王权,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
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形成
(1)“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它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2)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
2.意义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背景
(1)原有的议会选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改革选举制度。
(2)原有选举制度引发了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斗争。
2.1832年议会改革
(1)内容:降低了对选民的高额财产限制,扩大了选民的范围;重新分配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
(2)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议会的“黄金时代”
(1)时间:“光荣革命”至19世纪70年代。
(2)主要表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除立法、财政大权外,还行使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
2.内阁权力上升
(1)主要表现:
①控制了一部分立法权: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重大问题由内阁制定具体的实行细则。
②内阁逐渐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
③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
(2)结果: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出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1.有人说“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你如何理解?
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国王的权力大于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颁布《权利法案》后,议会执掌立法权,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制约。
2.英国政治家老威廉·皮特曾在演讲中说道:“即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
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强调在英国,财产权是神圣的,所以再贫穷的人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3.巧记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演进
(1)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
(2)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逐渐下移到公民民主。
主题一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完善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下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1)解读材料一信息,分析“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创新的表现。其创新有什么作用?
提示:(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表现:内阁制度的形成。作用: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拓展升华]
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连续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无不体现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连续性特点。
(2)渐进性: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英国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多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对旧的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政治体制日益完善。
[对点训练]
1.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
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解析:选B “光荣革命……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表明其采用和平的方式,“此后……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表明英国代议制演变的渐进性,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主题二
英国责任内阁制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在2005年5月举行的英国大选中,工党以赢得议会646个议席中的355席获得大选的胜利,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第三次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布莱尔在大选获胜后6日受女王之命组成新内阁。
材料二 2007年5月17日,财政大臣布朗正式接受英国工党领袖职务提名,也是惟一的竞争者。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本届工党政府的任期要到2009年5月届满,因此,布朗当选工党领袖后将自动成为首相,并于6月27日布莱尔辞去首相职务之时出任英国新首相,完成工党剩余不到两年的任期。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公民要想成为首相必须具备的条件。
(2)结合材料二,探究布莱尔首相辞职的主要原因。英国内阁成员将何去何从?为什么?
提示:(1)所在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必须是国会议员兼保守党领袖;由国王任命。
(2)原因:丧失该党领袖职位。英国内阁成员集体辞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归纳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多元一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2)议会至上: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3)国王至尊: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对点训练]
2.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解析:选C A项错误,英国首相拥有实权,排除;材料看不出首相的“为官清廉”,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一
限制王权的法案

命题角度:1.“光荣革命”的意义
2.《权利法案》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限定条件,即1688年、不流血的方式。由此可判断是发生于1688年的推翻英国君主专制的宫廷政变即“光荣革命”。因此本项符合题意

B
在“光荣革命”后、责任内阁制形成前英王仍掌有行政权,但议会掌握立法权,实现以法律限制王权
×
C
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中叶
×
D
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是在19世纪之后
×

[答案] A
[题组冲关]
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解析:选C 1688年“光荣革命”以和平方式进行,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它使英国上下达成共识,即抛弃革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行制度创新来促进国家的近代化,这成为英国模式的鲜明特点。
2.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两党制的形成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光荣革命”的胜利
解析:选C 《权利法案》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由此,英国由专制走向了民主,C项符合题意。
考点二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命题角度: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责任内阁制下英国国王的权力
[典题例析]
[例2]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的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内阁会议上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
×
B
首相与普通阁员是不同级别的职务,在权力上也是不平等的
×
C
“说同样的话”表明内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内阁辞职”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D
“政党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

[答案] C
[题组冲关]
3.下列关于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相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通过选举产生
B.是中央行政管理机构
C.都对君主负责
D.首辅或首相由君主任命
解析:选D 明朝内阁成员是皇帝任命,英国内阁由选举产生;明朝内阁不是决策机构,对皇帝负责;英国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英国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后,名义上需由国王任命。
4.假如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
A.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英王下台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英王调解
解析:选B 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通过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英国成为典型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3)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扩大了选民的范围,进一步完善了代议制度。

第2课 美国1787年宪法

课程标准:1.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机构。
2.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年轻美国的窘境
1.原因
1781年,“邦联”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很快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2.表现
(1)经济上:对外贸易方面,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国内市场商品流通不畅;无力偿还八年独立战争所欠的巨额债务。
(2)政治上:英国、西班牙威胁着美国的安全;邦联政府无权维持常备军,无力应付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1.宪法的产生
1787年9月,费城制宪会议通过。
2.主要内容
(1)规定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2)根据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
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通过的法律拥有否决权。
②最高立法权归于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构成。
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其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国会批准,他们除非犯罪,否则终身任职。
3.原则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4.评价
(1)进步性: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会矛盾(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黑人人口按3/5的比例折算,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三、从“邦联”到“联邦”
1.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产生
(1)1789年1月,美国选举产生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2)1789年3月,选出了第一届国会。
(3)主要政绩:
①中央集中了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
②总统和国会颁布国会法令和司法条例。
③整顿货币,发行公债,发布税收法令,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
④1791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银行。
2.联邦体制的作用
(1)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2)在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四、两党制的雏形
1.确立过程
(1)独立战争时期的民主派和保守派。
(2)美国建国初的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
(3)19世纪50年代的民主党和共和党。
(4)19世纪后半叶,两党制度正式确立,由此延续至今。
2.两党制的实质
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美国的联邦制原则
联邦原则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如行政长官——总统,立法机关——国会,司法机关——最高法院;另一方面指联邦和州政府实行分权。分权制衡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公立(横向),中央政府和州政府也实行分权(纵向)。
2.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
美国总统选举不是选民直选,不是国会选出,而是由各州议会组成的选举团间接选出。各州先选出与本州出席国会议员人数相等的选举人,再由他们组成选举团选举。由于总统不经国会选出,因此,不对国会负责。
3.下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谈谈你对漫画的理解。
图片首先反映了美国实行两党制;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主题一
美国体制的创新

[史料探究]
材料
上图反映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的时局。它反映了什么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谈谈你对1787年宪法的看法。
提示:问题: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不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维护国家利益。解决:颁布1787年宪法,变邦联制为联邦制。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力,避免集权,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但允许奴隶制度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拓展升华]
美国的体制创新
(1)宪法规定了联邦制,赋予联邦政府很大的权力,并在联邦制原则中规定各州保留较大的自治地位。
(2)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三者互相制约。
(3)民主共和制是从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上看,美国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4)总统制是从国家的行政中心和权力中心上看,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对点训练]
1.某同学根据美国宪法分权与制衡原则设计了如下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看法最合理的是( )
A.正确,体现了美国政府将国家权力分割为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
B.正确,反映了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C.错误,违背了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在权力的天平上大于另外两项权力的原则
D.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国会,立法权应大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解析:选C 根据美国确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在权力的天平上大于另外两项权力。而某同学设计的示意图,显然和这一原则不相符。
主题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比较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二 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是有必要的,条件是任何权力都不得被滥用;政府不能建立在对善良和品德的完全信赖之上,要利用权力的对立实现对权力的制约,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引导个人私利,从而服务于公众利益。
——(美)廷德尔等著《美国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1)材料一反映了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何种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在国家权力结构方面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中丘吉尔的一席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
提示:(1)材料一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实现制约与平衡。
(3)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没有实权,内阁掌握实际的行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总统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而不对国会负责。英国由首相协调内阁与议会的关系,而美国总统受到国会的制约。
[归纳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区别
(1)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职权不同。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限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的行政首脑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拥有较大的权力;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只是国家的象征,是虚君,没有实质性的权利。
(2)行政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不同。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首相必须对议会负责。
(3)议会的构成及产生方式不同。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构成,两院都由选举产生,参议院代表各州,众议院代表人民;英国的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议员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下院议员才由选举产生。
[对点训练]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
B.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要优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
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则不是
解析:选A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故A项正确。两国政体都是适应本国国情的产物,无优劣之分,B项错误。英国的政府首脑是首相,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并非世袭,C项错误。“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普遍原则,D项错误。
考点一
1787年宪法

命题角度:1.1787年宪法颁布的目的
2.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典题例析]
[例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材料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高低
×
B
材料强调了国会和总统各有自己的权力

C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总统权力至上”不符合材料和史实
×
D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国会处于权力中心”不符合材料和史实
×
[答案] B
[题组冲关]
1.有学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以下制度最符合这位学者观点的是( )
A.中国古代的郡县制 B.元代的行省制
C.雅典城邦制 D.美国联邦制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这位学者认为中央集权应该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这符合美国的联邦制,D项正确。A、B两项过分强调中央集权,没有地方分权;C项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无中央与地方之分。
2.有学者认为:1787年美国宪法是原则和妥协的产物。下列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中属于“妥协”表现的有( )
①实行联邦制,各州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②参议员每州都是2名 ③总统由选举产生 ④允许保留奴隶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理解。宪法涉及联邦与各州、州与州以及总统与参议院、众议院等之间的关系。①是联邦对州的妥协,②是各州之间的关系,④南方盛行种植园经济。 ③是无关项。故选D。
考点二
美国民主共和制

命题角度:1.美国民主共和制确立
2.美国两党制
[典题例析]
[例2]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新体制主要体现在( )
①资产阶级共和制 ②议会由两院构成 ③三权分立 ④联邦制 ⑤政党政治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3.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后建立了崭新的国家体制。“崭新”的含义是( )
A.建立中央集权制政府
B.规定了人民民主权利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
D.在美国确立了共和制
解析:选D 美国1787年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这在当时是一个制度上的创新,故答案为D项。A项在古代中国就已建立;B项既不是国家体制创新,也没有在1787年宪法中得到体现;C项在古希腊雅典时期就已经实行了。
4.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中写道:“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形象描述
B.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
C.美国实质上是一党专政
D.美国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是两党交替执政,互相监督,并非一党专政,故C项表述错误。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刚刚独立的美国实行邦联体制,中央权力极小,无法解决面临的困境。
(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3)美国政党政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两党制。


第3课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程标准: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震荡中的法国
1.政权更迭
法国大革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复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2.政局特点
党派林立、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政治运动与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3.保皇派
梯也尔和麦克马洪积极准备恢复帝制。
二、“一票共和”
1.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得以最终确立。
2.1875年宪法的内容
(1)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任期七年;他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员间接选出,众议员由普选产生,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3)确定《马赛曲》为法国国歌,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进宪法。
3.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1)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帝制的道路,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2)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完成了统一。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确立标志: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①确立了德国的联邦体制:帝国掌握军事、外交、海关与银行立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行政权属于德意志皇帝,皇帝拥有巨大权力;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3.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1)局限性:确立了容克贵族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2)进步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4.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体认识
(1)基本特征:选举、议会立法、分权与制衡。
(2)历史意义:
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③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下图为英国的漫画家创作的题为《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如果把“帽子”比喻为法国政体,那么法国先后挑选了哪几顶“帽子”?说明了什么?
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说明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仅以一票多数通过说明了什么?
法国大革命以来社会变革曲折多变,党派林立,帝制和共和主张杂陈,加上巴黎公社革命和普法战争的影响,法国政局呈现出政治势力多重和政治斗争复杂的局面。“一票多数”可以说是这一社会政治现象的折射,也预示着法国社会以后的民主共和道路注定是充满曲折和变数的。
3.德意志帝国体制


4.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独裁的决策特点相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德国保留了原来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浓厚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主题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

[史料探究]
材料

图一 图二《德意志帝国宪法》
(1)图一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有何鲜明特点?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1)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拥有巨大权力,首相、内阁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联邦议会具有封建性和保守性,帝国议会权力很小。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从法律上确定了德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却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
(2)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从此,在帝国政府保护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归纳总结]
德意志帝国的政体特点及成因
(1)特点:帝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通过宪法使皇帝和首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议会虽行使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2)成因: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邦国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完成的,并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统一后掌握实权的是原来普鲁士的贵族。由此体现出其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另外帝国的军队、军人地位至高无上,体现了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对点训练]
1.右图是一幅讽刺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画上的说明文字是:“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
A.宰相牢牢控制着议会
B.民主立宪制度不健全
C.宰相与议会矛盾突出
D.保留较多的军国主义残余
解析:选B 从讽刺画“俾斯麦”“议会”这一关键信息可知,题目考查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A项表述错误,皇帝主宰议会;D项在讽刺画中没有体现出来;C项仅是表面现象。
主题二
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均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材料一描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点?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提示:(1)材料一描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制衡特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参众两院共掌制定法律之权,总统和内阁共掌行政权,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总统在参议院同意下可解散众议院。这些都反映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分权与制衡特征。
(2)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联邦体制,明确了在代议体制中,德国皇帝握有大权。
[拓展升华]
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
(1)不同点:
①德国保留了皇帝,皇帝按照法律管理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法国废除了皇帝,选举产生的总统行使国家元首之职,实行共和制。
②德国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任命只对他本人负责的帝国宰相执行政府的决策,同时还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集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法国总统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
③在德国,议会受皇帝控制;在法国,议会处于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它不但行使立法权,政府内阁也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
(2)相同点:
①两国政体都有很强的妥协因素。在法国,参议院议员除一部分终身任职外,其他部分则由地方选举团选举产生,实际上是保守力量的大本营,在德国,除了保留皇帝外,由各邦君主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行使比法国参议院更大的立法权,使得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成为粉饰门面的摆设。
②两国的宪法都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和自由。
[对点训练]
2.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两国国家元首( )
A.都是军队最高统帅 B.都有权否决议会的议案
C.都由议会选举产生 D.都直接主持内阁的工作
解析:选A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参议院有权否决议院的决议案,总统没有否决议会议案的权利。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的皇帝是世袭的,不是选举产生的;宰相主持内阁,皇帝不直接主持内阁。因此,B、C、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
考点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命题角度: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2.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原因
[典题例析]
[例1]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 )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共和制
解析:选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这一规定吸取了法国的历史教训,是为了防止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掌握政权之后改变国家的政体,故选D项。
2.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由题干材料可知,“共和国”字样的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说明了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①表述与题干材料含义相矛盾,题干材料没有体现④。故选B。

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命题角度: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典题例析]
[例2]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1871年初,普鲁士王国完成德国的统一,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在帝国内延续,使得德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发展缓慢,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B
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完成了王朝统一
×
C
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D
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本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
[答案] A
[题组冲关]
3.右图是世界帝国兴衰丛书——《德意志帝国》,人们研究德意志帝国初期的历史,正确的史实是( )
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开始出现
②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产生
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④⑤
解析:选D 皇帝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等大权,故①不适合;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故②错;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以主宰议会,故③错。宪法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同时也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⑤正确。
4.观察右图,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能做出“俾斯麦下野”决定的是( )
A.德意志帝国议会
B.德意志帝国皇帝
C.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
D.德意志帝国选民
解析:选B 本题切入点是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德意志帝国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故选B。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 大革命后的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保皇派与共和派斗争非常激烈。
(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德意志完成统一后建立德意志帝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法国总统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世袭
民选(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
选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内阁首相
总统
内阁部长
宰相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产生
总统任命
总统任命
皇帝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行政权
内阁首相
总统
总统和内阁
皇帝与
宰相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议会
帝国议会、联邦议会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程标准: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
根源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基础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①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②主张: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③影响:虽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但提出的一些天才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却是非常重要的
主观
条件
(1)革命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 致力于理论研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二、伟大的友谊
1.马克思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2.恩格斯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密切关注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从而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奋斗
(1)1845年,两人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面后,开始了共同战斗的历程。
(2)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地吸收,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此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这种说法正确吗?
正确。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经济基础,19世纪英、法、德出现的进步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来源,工人运动的兴起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改造世界的动力。
2.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3.《共产党宣言》
马恩联手,起草宣言。肯定作用,揭示矛盾。
宣告使命,昭示原则。科学思想,宣告诞生。
无产阶级,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主题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欧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以失败告终。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罗伯特·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涉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
——G.D.柯尔
(1)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2)结合材料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提示:(1)材料一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但工人运动的失败,又表明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
(2)材料二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空想性,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之一。
[拓展升华]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
阶级基础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个人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吸取优秀思想成果
[对点训练]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解析:选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诞生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正是因为如此,才引起了B、C、D三项中的变化。
主题二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史料探究]
材料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它吸收了哪些思想?
(3)它有哪些创新?
提示:(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等重要思想。
(3)展示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社会观: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社会主义的实现系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归纳总结]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1)《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且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它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它以经典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它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阶级斗争现实出发,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对点训练]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依据是(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解析:选D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B、C三项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具体内容,包含于D项。故选D。
考点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命题角度: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思想基础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典题例析]
[例1] 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题思路] 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成为”表述错误;从题干时间“1848年”,可知D项的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题组冲关]
1.“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英国历史不会忘记他。他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反对通过暴力对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他”是( )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圣西门 D.欧文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反对通过暴力”可判断“他”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排除A、B两项,据“英国历史不会忘记他”,可知欧文符合题意。C项圣西门为法国人。
2.1812年3月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几十个纺织村镇的手织工攻击工厂,捣毁机器,遭到政府的镇压。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 )
A.英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C.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指导作用
D.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中心
解析:选B 题干反映了早期工人运动中捣毁机器的历史现象。从时间信息来看,曼彻斯特是工业新兴城市,机器生产可以节省劳动力,生产劳动力需求减少,激化矛盾,工人运动发生,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其标志应是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1848年,C项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考点二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命题角度: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典题例析]
[例2]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揭示了资产阶级 ( )
A.曾经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B.永远是人类财富的化身
C.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代表
D.将来是世界的经济霸主
[解题思路]


[答案] A
[题组冲关]
3.《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解析:选B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解决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得到顺利发展。故选B。
4.《共产党宣言》宣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
D.建立圣西门所说的理想王国
解析:选B 材料中“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是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其目的是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不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及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第2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课程标准: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第一国际
1.条件
(1)经济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2)社会条件:1857年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国际工人运动再次掀起高潮,各国工人之间的联系加强。
(3)直接因素:1862年伦敦世界工业博览会和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在伦敦集会声援波兰抗俄斗争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经验教训,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2.成立:1864年在伦敦成立。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4.性质: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5.意义: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1.历史背景
(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普军兵临城下。
(2)阶级矛盾:法国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企图镇压人民。
2.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年3月18日。
3.革命措施
(1)军队: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2)政权:废除资产阶级政权机关,代之以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
(3)民主制度:公社成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4)国家公职人员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结果及其原因
(1)结果: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而失败。
(2)原因:
①客观原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②主观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6.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
1.背景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国际工人运动的再次高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完善以及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
2.成立
(1)时间、地点: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2)重要决议:
①讨论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
②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决议。
(3)组织形式:第二国际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3.内部斗争:修正主义(伯恩施坦)与反修正主义(列宁、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之间的斗争。
4.解体:一战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1.右图是拉雪兹公墓的一堵墙边,最后一批战士全部壮烈牺牲的场面,这堵墙后来被誉为“公社社员墙”。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没有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缺乏正确的指导;没有发动工农群众,建立工农联盟。
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结合马克思的话说明理由。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3.工人运动在19世纪前后期斗争方式有何变化?
前期:以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为主,自发性较强。
后期: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较高。

主题
对巴黎公社的全面认识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
材料二 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
——冯国超《世界通史》
材料三 公社众人 …… 之中并无深谙马克思学说,也无通晓科学共产主义 ……3月18日起义得胜后不去追击兵微将寡的梯也尔政府,却只顾忙于备办选举公社,使慌乱之敌得以稳住阵脚,便是一大失误。另一大失误便是莫名其妙的不去触犯法兰西银行。
——刘宗绪《法国史演义》
(1)材料一说明巴黎公社的爆发具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巴黎公社在政权组织方面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
提示:(1)材料一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的主客观条件尚不成熟,巴黎公社爆发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材料二说明巴黎公社是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其公职人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并且受到民主监督机制的制约。
(3)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乘胜追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武装;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乏财力支持。
[拓展升华]
对巴黎公社的认识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对点训练]
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 巴黎公社的原则是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规定了公社社员的最高工资,体现了平等原则,公社社员是人民公仆,体现了人民公仆原则。巴黎公社没有发动农民群众,故没有体现工农联盟原则。
考点一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命题角度:1.第一国际的性质和特点
2.第二国际的性质和斗争
[典题例析]
[例1] 第二国际和第一国际的主要相同之处是( )
①都是国际性的工人联合组织
②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③都是各国工人团体和组织的上级领导机关
④都进行了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题思路]

[答案] A
[题组冲关]
1.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国际工人组织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第一国际
D.巴黎公社
解析:选C A、D两项均不属于国际组织,排除;B项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排除。第一国际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国际工人组织。
2.第二国际的建立与第一国际的建立相比,其显著的区别是( )
A.中坚力量是著名的工人领袖和活动家
B.活动形式以召开代表大会为主
C.组织松散,是没有中央领导机构的联合
D.国际内部存在着不同派别的斗争
解析:选C 第二国际的显著特点是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考点二
巴黎公社

命题角度:1.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2.巴黎公社的革命意义及教训
[典题例析]
[例2]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告人民书”反对“帝国”,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共和制,且没有反对议会制
×
B
“告人民书”反对“帝国、君主政体”,而美国内战时期是共和制,且没有反对义会制
×
C
“告人民书”反对“议会制”,而俄国二月革命期间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并不针对议会制度
×
D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 D
[题组冲关]
3.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榜样。”这主要是指巴黎公社(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没收了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C.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
D.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解析:选A 材料中的“给全世界做出榜样”是指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故A项正确。
4.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解析:选B 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材料反映公社“勤务员”受到公众监督,“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受到制约,具有民主作风,本题选B。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从此国际无产阶级真正联合起来了。
(2)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3)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但其组织比较松散,内部存在着派别斗争,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第3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
1.客观条件
(1)俄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对西欧资本也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
(2)俄国矛盾重重,沙皇政府危机四伏。
(3)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主观条件: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1)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
(2)布尔什维克党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
1.二月革命
(1)爆发:1917年3月(俄历2月),首都彼得格勒人民发动革命,推翻沙皇政府统治。
(2)结果: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2.《四月提纲》
(1)内容: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和前途;指出当前应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2)意义:这一文件成为对十月革命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为十月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七月事件: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意味着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革命进程
(1)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7日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起义取得完全胜利。
(2)11月7日晚,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3)十月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如何理解这句话?
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2.巧记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明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3.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目标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结果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建立工兵苏维埃政府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联系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基础,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延伸


主题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1917年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
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具有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夺权的方式是什么?
提示:(1)材料一反映出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在中心城市爆发,武装夺取政权。
(2)武装起义,革命暴力夺取政权。

[归纳总结]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单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从革命的性质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从革命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对点训练]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发展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选B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取得胜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的胜利,发展了马克思这一理论。
主题二
中俄革命道路的差异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二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张鸣《苏维埃乡村追求》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列宁与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三,“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指什么?简析其原因。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提示:(1)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列宁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加剧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俄国革命拥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等。
(2)“中国化命运”: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原因: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而广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在农村能够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
(3)认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拓展升华]
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及原因
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遭到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对点训练]
2.《共产党宣言》中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原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与国情相结合的道理。与此理论相符的革命实践有( )
①俄国二月革命中的两大阶级联合斗争
②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展开
③毛泽东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④巴黎公社中无产阶级联合农民一起战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 巴黎公社运动中无产阶级没有联合广大农民一起战斗,这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含④的选项。
考点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命题角度:1.二月革命的性质、影响
2.《四月提纲》提出的意义
[典题例析]
[例1]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的理解。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材料中列宁强调国家政权这一革命的根本问题,意在突出布尔什维克党要完全掌握政权,这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表述矛盾
错误
B
材料核心信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和“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说明列宁强调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正确
C
根据《四月提纲》,即可判断这一时期俄国二月革命已经结束,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结束,正在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故本项表述错误
错误
D
材料中列宁强调国家政权这一革命的根本问题,意在突出布尔什维克党要完全掌握政权,故不会与临时政府合作
错误

[答案] B
[题组冲关]
1.阅读下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解析:选A 该漫画反映的是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情况。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现象,故C项正确;D项与史实符合。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2.“列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使他的党作好了1917年第二阶段革命的准备——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体现“上述的理论”的文献是( )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解析:选A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材料中的观点与“四月提纲”中的理论相符。

考点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及意义

命题角度:1.十月革命的意义 2.十月革命的特点
[典题例析]
[例2] 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
B.“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
C.“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新途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题思路]
[答案] C
[题组冲关]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面有( )
①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③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道路
④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本题可用排除法。夺取中心城市只是取得政权的一条道路,并不是唯一的,如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4.美国史学家阿德勒对某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们建立的……政府骄傲地自称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其评价所针对的“政府”是( )
A.巴黎公社委员会
B.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C.新中国人民政府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键信息:“‘无产阶级专政’,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俄国十月革命是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引起资本主义的恐慌,并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故选D。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的统治,政权落入了资产阶级手中。
(2)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得列宁放弃了和平过渡的幻想。
(3)1917年11月,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由空想到科学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
(3)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
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到现实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项目
十月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性质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道路
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
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革命影响
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相同点
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革命;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1课 美苏争锋

课程标准: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制形成:二战后期开始形成的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形成过程
(1)美国的冷战政策:
①“铁幕”演说: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②“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提出美国要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即“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③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④北约的建立:1949年,美国与西欧国家组建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采取反击措施:
①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③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总体形势
冷战局面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2.具体体现
(1)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2)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分裂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结果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结果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4)越南战争:1961-1975年,美国对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结果美军撤出越南,越南实现统一。
3.冷战的积极影响
(1)在冷战的大环境下,苏美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面对两极对峙的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

1.欣赏右面1952年的一幅苏联漫画,漫画中较小的美国政治家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较大的美国军人正在欧洲地图上勾画。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美国与苏联各自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冷战如火如荼地进行。
2.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战”一词是1946年4月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美国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说辞中首次提出的。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同年,政论家李普曼的《冷战》出版后,“冷战”一词随之被广泛采用。
3.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曾说:“这场战争是我们民族最大的悲剧,400多万宝贵的生命在战争中死伤,1 000多万离散家属被迫分居南北。”“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 战争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
主题一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总统
材料二 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马歇尔所说的“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
提示:(1)材料二反映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2)含义:帮助欧洲恢复战后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拓展升华]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区别
手段
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声称要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措施
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宣言书
是一项具体的经济计划,并付诸行动
联系
条件
都是凭借美国急剧膨胀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而实施
目的
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实质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对点训练]
1.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B.都着眼于遏制共产主义反对苏联
C.都是维护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D.都属于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
解析:选A 杜鲁门的比喻反映了两者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维护美国霸权而采取的政策,B、C、D三项正确。两者分别属于政治、经济措施,故A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
主题二
两极格局的形成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
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
——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9月
《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1)材料一中杜鲁门提到的“重大责任”是指什么?暗含了美国怎样的外交企图?
(2)在材料二《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指导下,苏联等国家采取了什么行动?
(3)上述两个文件的出台,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1)遏制共产主义。霸权主义。
(2)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在美、苏两国主导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两大阵营冷战对峙,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
[归纳总结]
美苏“冷战”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②美苏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2)影响:
①消极影响: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②积极影响:美苏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动武,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发起了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对点训练]
第一世界的真相
2.观察右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
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C.二战后美苏冷战
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解析:选C “第一世界”是指美苏两极。由材料信息可知,图中人物表面上“缓和”,但背后都暗藏祸心,都希望争取“优势”,这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冷战特征。二战后的欧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俄国都不是第一世界,排除A、B、D三项。故选C。
考点一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命题角度:1.“冷战”局面的形成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典题例析]
[例1] “冷战”把大半个世界都绑在了它的战车上,那么启动“战车”引擎的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北约”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启动“引擎”意味着“冷战”之车处于待发状态,即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
“北约”建立是“冷战”的表现
×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冷战”的表现
×
[答案] A
[题组冲关]
1.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日本
解析:选C 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中的“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故选C。
2.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如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华约组织的成立
D.北约组织的成立
解析:选A 根据漫画文字信息“美国”“欧洲经济”和美元符号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援助欧洲以帮助其恢复、发展经济,这与马歇尔计划一致,故选A。
考点二
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命题角度:1.“冷战”的加剧
2.对朝鲜半岛分裂的认识
[典题例析]
[例2] 1962年12月,赫鲁晓夫在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作报告时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愿望,同时应该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与这一主张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柏林危机发生于1949年
×
B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苏两国最后理智地相互妥协,避免了直接对抗的威胁

C
朝鲜战争的时间是1950-1953年
×
D
越南战争的时间是1961-1973年,虽然与材料中的时间相符,但越南战争并不涉及核武器问题
×
[答案] B
[题组冲关]
3.柏林墙修建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 )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的产物
C.两德对峙的产物
D.二战的产物
解析:选B 二战后由于美苏的争夺,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因此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故答案为B。
4.时人曾作诗描述古巴导弹危机:“后院洞开美梦醒,海空封锁欲断臂,前倨后恭成笑话,试看天下谁懦夫?”“前倨后恭成笑话”描述的是( )
A.美国称霸全球的企图破产
B.苏联力求战略平衡的计划受挫
C.“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泡影
D.美苏争霸使双方国际形象大损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战略态势的变化。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力求争取战略的主动,但结果是在美国的压力之下,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这就是所谓的“前倨后恭成笑话,试看天下谁懦夫?”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形成,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美国首先挑起冷战,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
(3)苏联采取反击措施,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组织。
(4)美苏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局部“热战”,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局面。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人的欧洲”
1.历史背景
在两极对峙的局面下,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国家只有走联合之路,才能使欧洲得到稳定与发展。
2.主要进程
(1)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4)欧洲政治一体化:
①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对抗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
③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1)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4)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表现
(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2)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国。
3.影响
经济崛起后的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力图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1)从建国到“文革”之前: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到1966年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2)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革”结束后,中国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实行改革开放,加快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诞生
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赢得了独立,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兴起
1961年,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宗旨
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影响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1.欣赏如图漫画《大西洋伙伴排座次》,说明该漫画反映的主旨是什么?
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3.根据下面卡片,指出二十世纪六十七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主题一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霸权主义基础上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危机……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变化。“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和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材料二 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核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暂停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开发海底资源,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结合材料探究分析,材料一观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1)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不干涉他国内政,实行和平共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不结盟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联合国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归纳总结]
不结盟运动
(1)目的:寻求合作,对抗美苏,谋求独立、主权、发展、和平。
(2)形成: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组织:不结盟运动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
(4)影响:不结盟运动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对点训练]
1.某组织规定,参加会议的国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解析:选C 20世纪五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它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据此可判断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不结盟运动。
主题二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下表是欧美各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增长率(%)比较。
时间
日本
美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
8.2
2.8
7.5
4.8
5.8
1961-1970
11.2
4.1
4.8
5.8
5.6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试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多元化”社会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多元化”社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欧共体建立;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2)含义:多极化的趋势。原因:美国实力的下降;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中国的振兴;第三世界的崛起。
[拓展升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为:
①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的同时,自身实力受到削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③中国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
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尤其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对点训练]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
A.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增
B.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解析:选C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是1970年,当时世界仍处于美苏两极对峙中,矛盾并未趋向缓和,故C符合题意。
考点一
欧洲的联合

命题角度:1.欧共体的成立 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典题例析]
[例1]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成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1.半个多世纪以来,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中心的欧洲,最终走向联合且和平相处至今。欧洲能够走向联合的关键是 ( )
A.“北约”成立 B.法德矛盾化解
C.“华约”成立 D.欧洲共同体建立
解析:选B 在欧洲的多次战争中,法德两国是政治宿敌,因此,欧洲要想联合必须要解决法德问题,故B项正确。
2.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这说明欧共体( )
A.军事联合正在发展
B.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提高
C.成为经济政治军事联盟
D.压倒亚非拉国家的崛起
解析:选B 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说明向政治一体化发展,体现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故B正确。
考点二
日本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

命题角度:1.日本崛起的表现 2.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2]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解题思路]
[答案] D
[题组冲关]
3.“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解析:选B 经济决定政治,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故选B。A、C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D是表现现象,排除。
4.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结盟运动奋斗目标的理解。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松散的国际政治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并兼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核武器。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走向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2)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第3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别了,雅尔塔”
1.东欧剧变
(1)概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因自身政治和经济困难,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相继发生剧变。
(2)影响:东欧剧变,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苏联解体
背景
(1)苏联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2)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死胡同
过程
(1)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联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
(2)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的政治力量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影响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二、鼎足之势话西方
1.美国
(1)战略意图: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2)主要表现:1998年空袭伊拉克;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21世纪又相继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西欧: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1)1991年,欧共体12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2)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3)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4)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摆脱对美国和北约的军事依赖。
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
(1)在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亚洲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2)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为其在联合国名义下向海外派兵打开了大门。
(3)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加快提升军队的装备质量和战斗素质,军事力量迅速膨胀。
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固有的实力:俄罗斯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教育与科技基础雄厚;在国际事务中,它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2.主要措施
(1)1993年,俄罗斯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
(2)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以牵制美国,并协调与独联体其他各国的关系,防止美国势力的渗透。
(3)普京推行务实外交,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四、风云际会看东方
1.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扩大,中国被吸纳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2.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已成为政治大国,并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世界存在着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趋势: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加快发展。

1.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试分析这一事件对探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价值。
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向图二转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图1 图2
戈尔巴乔夫改革引发苏联解体;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
右图漫画揭示了美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依靠经济、军事实力,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主题一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材料三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有何特点?
(3)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提示:(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并不能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称霸世界,且在经济方面存在诸多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得到显著加强。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处于一种新旧世界格局更替的局面,未来的世界格局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3)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
[拓展升华]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
(2)竞争过渡: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
(3)长期过渡: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
2.影响
(1)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进世界多元化的发展。
(2)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多极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对点训练]
1.如图,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 )
A.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
B.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
D.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解析:选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俄仍是制约美国的重要力量;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应是美欧日和中俄美。D符合题意。
主题二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和平与动荡并存

[史料探究]
材料一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领导的国际性“基地”组织的疯狂教徒劫持飞机袭击纽约市和华盛顿市。一下子把世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使用恐怖活动谋取政治或者军事目的这一问题上来。这一天的敌对行为造成了大规模的死亡,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本土遭到的重创。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奥巴马政府几年来用尽各种伎俩在亚洲制造麻烦和事端!先后用“冷战”思维利用东海及东北亚和东南亚地缘环境的乱象,制造出南北朝鲜摩擦,东海中日争端,台湾军售,南海争端,频繁大规模地针对中国联合军演,表演着“冷战”时期的闹剧。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今世界局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今世界局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原因。
提示:(1)材料一反映出当今世界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这是世界局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原因之一。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在“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插手别国内政与外交,试图独霸全球。
[归纳总结]
“冷战”后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原因
1.和平原因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这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
(2)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约,使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动荡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如恐怖主义、民族分裂活动等。
(2)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其为首的单极世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插手别国内政与外交,甚至不惜诉诸武力。
(3)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对点训练]
2.下图漫画反映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是( )
A.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D.冷战后,美国力图单独主导世界事务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漫画的主题是美国四处插手别国内政所进行的四场战争,反映了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主导世界事务。故选D。
考点一
苏联解体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命题角度:1.苏联解体的影响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典题例析]
[例1] 伊朗核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尽管美、欧、俄都表示坚决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但在核问题上,各方因自身利益不同而立场迥异,右图漫画中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结束了亚欧之行,此行旨在谋求就核问题给伊朗施压,盟友英国答应了对伊朗进行“说教”,但俄罗斯认为伊朗有权使用核能。该漫画反映了( )
A.美国、英国、俄国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C.俄国支持伊朗发展核武器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解题思路]
[答案] B
[题组冲关]
1.“医生赶到病人那里,可病人已经死亡。于是在别洛韦日森林(位于白俄罗斯)开具了死亡证明。当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核手提箱留给谁?这可不是儿戏,于是商定:由俄罗斯来控制。”材料中“病人已经死亡”是指( )
A.苏联成立
B.苏联取得卫国战争胜利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解析:选D 材料中“在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是指独联体成立;核手提箱由俄罗斯控制说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国际地位。
2.有人曾把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
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
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
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不难判断,“某大国”应指苏联,“船长”应指戈尔巴乔夫,其政治改革对苏联的解体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故D项错误。
考点二
世界多个力量的崛起

命题角度:1.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
[典题例析]
[例2] 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
A.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
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
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世界格局的政策
[解题思路]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可从题干中体现,但不全面
×
B
“开始出现”说法错误
×
C
题干反映了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其他国家正在崛起,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
“已经放弃”说法错误
×
[答案] C
[题组冲关]
3.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相伴随的,还有“非极化”趋势。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响减弱的过程。这是因为( )
①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全球化总体有利于中小国家
③新的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了机遇
④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B 解题的关键是对“极”和“非极”概念的理解。所谓“极”是指主要的政治力量,“非极”是指主要政治力量以外的其他因素。第三世界开始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①错误;全球化总体有利于发达国家,②错误。故选B。
4.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解析:选D 材料表明,中国、德国、印度等国家正在日益崛起,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A、B、C三项不符合史实。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美、日、西欧成为世界重要的力量中心。
(3)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仍是对美国战略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4)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继续发展壮大,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冷战时期,中、美、苏关系的阶段特征及成因
1.第一阶段
(1)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
(2)中苏由友好到关系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逐步恶化。原因是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
2.第二阶段
(1)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此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2)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如珍宝岛事件),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3.第三阶段
(1)美国同中国时好时坏,特别是美国在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出尔反尔,干涉中国内政。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2)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1.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演变为对抗关系,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划分了新的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2.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随着北约和华约成立,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
3.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成立,西欧国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并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3)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并开始走向联合。
4.两极格局解体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集团宣告解散,标志着二战以来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最终解体。
5.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20世纪90年代,随着欧盟成立和欧元问世,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采取一系列务实措施,开始走出低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