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七下 第八单元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3课 印度(第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主要的地形区。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印度的古代文明及风俗特点,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与
交流
[导入]:印度名称的由来
多媒体展示“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片
[教师提问]:①在我国,《西游记》故事家喻户晓,它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②同学们,谁能说出印度名称的由来?
[教师追问]:印度与中国地缘关系密切,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关于两国的文化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提问过渡]: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知道它在哪儿,请大家指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
学生观看“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片并小组交流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和取经路线。
学生1:《西游记》是根据唐代高僧玄奘西行赴天竺取经的真实故事演绎而来的。
学生2:玄奘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天山、曲女城等地,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天竺,到了当时佛学中心—那烂陀寺。
学生3:在此之前,中国人称印度为“天竺”,玄奘将其译为“印度”这一民称一直沿用至今…
玄奘
学生读图并描述印度地理位置:
通过展示“玄奘西行路线示意”使学生了解印度民称的由来,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玄奘的务实求真、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和热爱祖国、不慕荣利的民族精神。
从大局、宏观上去把握印度的地理位置,学生通过交流,增强了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感。
观察
与
发现
读图与
填空
读图
与
探究
新授:(板书)
探究一:印度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印度地形图
[教师追问]:在图中找出印度河、恒河,看看它们流经哪些国家?
河流
流经主要国家
注入
印度河
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恒河
印度
孟加拉湾
[教师讲述]:
恒河沐浴
[教师提问]:
印度的三大地形区,自北向南依次是?
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合作探究)
纬度位置:学生观察印度地形图,在图中描绘北回归线,说出印度的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印度大部分位于北纬10°至北纬30 °,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北部地区位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自主探究)
海陆位置:学生读图填空:
A 孟加拉湾 ,B 阿拉伯海 ,
C 印度洋 ,D 喜马拉雅山 ,E 印度河 ,F 恒河
学生回答:印度在亚洲的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相对位置:东北部:①中国、②尼泊尔、③不丹
西北部:④巴基斯坦
东部:⑤缅甸、⑥孟加拉国
南部隔海相望:⑦ 斯里兰卡
(合作讨论)
学生读图说出印度的地形特征:
1.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2.主要地形:高原、平原
通过印度地形图的展示,让学生描述印度的经纬度范围,说出印度的所处的纬度位置及所处温度带和海陆位置及其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从图片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字母标记,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从而了解印度的海陆位置与领土组成。
通过读图了解印度的地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衔接 与
过渡
阅读与
填空
追问与
探索
新授:(板书)
探究二、文明古国
[教师讲述]: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肥沃富饶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印度文明。早在40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印度人在数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方面成就卓著。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0第二段内容,进行填空。
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历史上,佛教不断地向外传播,如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盛行于东亚、东南亚等地。现在,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宗教,80﹪
以上的居民信仰印度教。
[教师追问]:
1.请举例说明古印度人在数学方面成就?
2.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它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你知道有哪些独特的习俗,讲给同学们听听?
(自主学习)
1.发明了世界上通用的计数法, 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2.① 印度人用点头表示否定,用摇头表示肯定,当你与印度人谈话时,你会发现对方频频地摇头,这表示他赞同你的观点。
②印度是个宗教王国,有数不清的神,看不完的庙。参观清真寺要遵守脱鞋的习俗。
③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教教规严禁宰杀牛和食用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
阿克萨达姆神庙 印度的牛“真牛”
通过学生阅读与填空,了解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人在数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方面成就卓著,同时了解印度独特的习俗。
衔接与
过渡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印度的衣、食、住、行;
纱丽蕴藏着印度女性最美丽的情怀 印度特色民居 棚户区
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
公交车开车门招揽生意 摩的 骆驼车 大象是交通工具 马车
读图 与
探究
追问与
探索
新授:(板书)
探究三、人口大国
如此乘坐火车
(读图)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问题。印度人口增长示意
[提问过渡]:
1.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的人口现状如何?
2. 1941~2011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3. 1941~2011年,每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教师追问]:
①印度的人口特点是什么?
②印度的人口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讲述]: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自2000年开始, 印度政府就提出了人口控制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但执行效果一直不够理想。
[教师追问]:
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印度人口难控制的原因是什么?
(读图探究)
1.学生1. 2010年,印度的人口数量已达12亿,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学生2. 近几十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再加上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导致印度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学生3. 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印度人口数量有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2.78倍,近3倍。
3. 1941~2011年,每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越来越多,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合作讨论)
学生讨论得出: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②印度的耕地、水资源、粮食、钢材总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是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人口问题给印度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是制约印度发展的核心问题。
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印度的人口现状以及印度如不采取措施,人口数量有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通过提问,使学生了解印度的人口现状,人口问题给印度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是制约印度发展的核心问题。
构建
与
梳理
通过 对本课总结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结与
回顾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又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
通过印度总理尼赫鲁的讲话,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 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
A.巴基斯坦 B.印度 C.孟加拉国 D.缅甸
2. 读“印度的地形图”,印度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山地、盆地、高原 B.山地、平原、高原 C.山地、平原、盆地 D.山地、平原、盆地
3. 位于印度西北部的国家是 ( )
A.尼泊尔 B.孟加拉国 C.巴基斯坦 D.斯里兰卡
4. 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5. 古印度是下列宗教的发源地的是 (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6. 下列经纬线中,经过印度国土的是 (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
7.目前,给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 ( )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 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
8. 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高原、南部是平原 B.全年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恒河流入孟加拉湾 D.东临阿拉伯海
二、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A_________,B__________,
河流:C_________,D__________,
山脉:E_________,F___________,
平原:G____________,
高原:H____________,
海湾:I___________,J___________,
(2)H所在的半岛是________,
该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3)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请你给印度的总统写一封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40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肥沃富饶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印度文明,它凝聚了东方的智慧,散发着精神的魅力,印度与中国地缘关系密切,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本节课首先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引入,紧接着读图分析了印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相对位置,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在衣、食、住、行个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通过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十年来,随着印度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再加上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导致印度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采用印度人攀爬火车“挂票”回家的图片,形象直观的介绍了印度人口多的现状,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给印度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最后又通过印度的开国总理总理尼赫鲁的讲话,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准备,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准确流利,其他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既鼓舞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努力方向: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中的思想动态,及时交流,帮助每一名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课件27张PPT。这些图片是哪个国家的?你了解其文化背景吗?印 度第8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3节国名 印度共和国 (India) 国旗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心有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首都新德里面积 297万平方千米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23.5°N0° 印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纬度?一、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纬度位置: 8°N~34°N
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观 察印度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印度地形特点?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北中南三大地形区,平原高原面积广大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二、印度的地形与河流AA .
B .
C .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BC北部中部南部恒河 印度河 北高——中低——南高巴基斯坦印度的位置 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邻国,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哪个方位?
印度南部濒临哪些海洋?观 察尼泊尔不丹缅
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中 国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印 度 洋阿拉伯海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缅甸孟加拉湾斯里兰卡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印度周围的海洋和山脉: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脉,并指出它们位于什么方位。
(2)找出印度的主要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并指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3)标出印度的首都。
喜 马 拉 雅 山 脉马尔代夫新德里印度的海陆位置与邻国恒河沐浴 恒河是印度人心中的 “圣水河” ,印度每年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印度教徒来此聚集沐浴净身,求神赐福 。印度舞蹈阅读课本内容,进行填空。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宗教,80﹪以上的居民信仰印度教。 阿克萨达姆神庙 印度的牛——真“牛”!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信仰印度教的教徒奉牛为神,牛在大街小巷上走行,人车辆一定要避让。 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截至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人口总数为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印度人口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推算,到2040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均耕地减少已威胁到印度的粮食安全。1960年印度的人均耕地为0.21公顷,到1999年人均耕地已减少到0.10公顷,减少一半还多。预计到2050年,人均耕地将只有0.07公顷。1951年至1996年45年间,印度的谷物产量增长了2倍,但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被大量人口的增长所抵消,人均谷物增长量只有35%。前不久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专家预测,到2020年印度的粮食生产将达到饱和状态,谷物短缺会达到0.36亿至1.42亿吨。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与劣势优势1: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优势2: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大人口问题拥挤的大街艰难的找工作脏乱的城市贫困的家庭探讨:印度政府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当堂测试1、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人口居世界第 位。
2、印度位于亚欧大陆南部, 洋以北,东濒( )湾,西临 海。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 ,中部是 ,南部是 。
4、主要河流: 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 。印度河是 的主要河流,流入 。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思考:
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特点:以低矮
的高原和平原
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