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第八章第五节巴西课件(4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第八章第五节巴西课件(4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24 17:59:27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你能通过这些图片想到哪个国家?巴西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重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的种族构成及多元文化。
3、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点)
4、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学习目标认识地理位置巴西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160°E赤道西半球南半球热带大西洋(一)巴西的地理位置
读南美洲政区图,完成下列目标:
1.半球位置 、 .
2. 纬度位置:两条特殊 纬线穿过巴西, (纬线)穿过北部, (纬线)穿过南部,主要位于 带,是世界上 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 海陆位置:巴西位于 洲东部,东临 洋, 是 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自主学习二:(二)巴西的地形与气候读巴西地形与气候图,在地图上找出:
巴西主要地形区1______ 2_____ 气候类型1 _____2______。 合作探究判断: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
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水量大、流域面积广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探秘亚马孙河大亚马孙河亚马孙河请问: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呢? 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位于巴西境内,被称为“地球之肺”,为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思考: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呢?热带雨林 的作用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木材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调节全球气候思考:巴西的热带雨林面临哪些问题?大面积的减少修路带来破坏大量的伐木开采矿山带来的危害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合作探究:怎样拯救“地球之肺”?
当地居民说世界环保组织官员说政府官员说开发商说
你来说:
我们应怎样保护热带雨林?
1、不能乱砍滥伐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意识。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
…………学以致用保护我们的家园认识种族构成前锋:罗比尼奥,混血种人中场:卡卡,白种人后卫:胡安,黑种人16世纪葡萄牙移民18世纪非洲移民19世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移民19世纪初中国移民20世纪初日本、叙利亚移民20世纪中期中国韩国移民二、种族构成复杂混血种人不断增多印第安人
(原有居民)巴西人种构成图巴西外来移民图黄色人种白种人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混血种人黑色人种混血种人印第安人白种人多元的巴西文化自主学习 三 :1.巴西的国土面积为_________,人口为_________(2010),是南美洲面积_______、人口_______的国家。
2.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____移民最先来到这里,后来的移民主要来自_________洲的白种人、 _________洲的黑种人、 ________洲的黄种人,各民族相互通婚,形成了_______种人。
3.巴西被称为“世界民族的大熔炉”,形成多元独特的巴西文化。有著名的_____节与_____舞。 狂欢节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每年2月下旬,巴西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狂欢节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 非洲鼓乐、舞蹈认识发展中工农业这些最正宗的巴西咖啡产在哪里?咖啡王国自主学习(三)1、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大国。
2.巴西以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闻名,如______、______、______等产量位居世界首位;_______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的首位,被誉为“咖啡王国”。_____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的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3.______的饲养量和牛肉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的第二位,____的存栏量居世界的________。发展中的农牧业合作探究巴西的咖啡主要种植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这些地方适合咖啡生长?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1、咖啡分布:咖啡属于热带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 在巴西的东南部 。
2、生长条件:气候降水多、气温高,地形以平原和低矮的高原为主。多高发展中的农牧业可 可咖啡豆可可豆种植业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咖啡王国”。剑麻甘蔗甘蔗、柑橘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巴西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粮食作物产量持续增长巴西饮食习惯——肉多菜少发展迅速的畜牧业牛的饲养量和牛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招牌菜——巴西烤肉自主学习(四)1.巴西矿产资源中,______以储量大、质地优良而闻名,在此基础上发展了______和______工业。
2.现在,巴西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钢铁、_____、汽车、机械、______等重要的生产国。
3.巴西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的___、_______等城市。首都______位于中部高原。读图:1、巴西铁矿主要分布在哪里? 巴西铁矿石的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矿产与工业东南部合作探究工农业大国──金砖国家巴西成为世界钢铁、汽车、飞机和船舶的重要生产国。巴西和 合建的 水电站是世界著名的水电站。巴西水能资源丰富巴拉圭伊泰普巴拉圭读图:“酒气十足的汽车”各国都禁止酒驾,我们却“只有酒后才能上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盛产甘蔗酒精
(乙醇)噢!“酒后上路”原来是这么回事。新能源的利用合作探究:巴西人口的分布及原因1、找出巴西的工业分布地区。
2、读图,找出巴西的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
3、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东南沿海地区思考从气候、交通、历史和经济等方面说明人口、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亚热带湿润气候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课内检测1.(目标1)巴西绝大部分领土位于( )A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B.南极圈和南回归线之间
C.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2.(目标4)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 A印度尼西亚群岛
B.非洲刚果盆地
C.亚马孙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3.(目标1、2、3、4)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西半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D.经济落后,工农业产品需大量进口√4.(目标1)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河流域
D.西部太平洋沿岸√5.(目标1、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海洋 ② 海洋③ 河流A. 平原
B. 高原C. (首都)
D. (城市)
E. (城市)
F. (水电站)
( 2 )巴西的经济作物主要有 ,
粮食作物主要有 。
(3)甲地主要自然资源是 ,现在遭到破坏,引发了 等环境问题。
(4)首都C位于热带,但四季如春,终年绿草如茵,原因是 。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E城迁至C城,其目的是 【课题】七下第八单元第五节巴西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种族构成复杂”对应的课标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发展中的工农业”对应的课标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热带雨林的保护”对应的课标是: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重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的种族构成及多元文化。
3、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点)
4、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巴西观看,并从地理的角度寻找它,了解它,认识它!
学生观看,讨论:
2016年夏季奥运会;足球,桑巴舞等要素让我们想到了巴西。
用包含巴西元素的图片导入,直接让学生通过巴西的部分特征直接进入巴西的学习。
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
指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说明学习的重难点。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环节:
1.认识巴西的位置;
2.认识巴西种族构成;
3.认识巴西的工农业;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重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的种族构成及多元文化。
3、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点)
4、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认识巴西
位置
以及自然环境
我们要认识巴西,首先要知道巴西在哪里?
多媒体展示巴西在世界中地图,引导学生读图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一】
1.巴西的地理位置
读南美洲政区图,完成下列目标:
⑴半球位置____ 、_____ .
⑵纬度位置:两条特殊__________纬线穿过巴西,______(纬线)穿过北部, _________(纬线)穿过南部,主要位于 _______带,是世界上_______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⑶ 海陆位置:巴西位于____洲东部,东临____ 洋, 是____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自主学习二】
2.地形与气候
多媒体展示:
由纬度位置的特点,引出巴西的气候特点,并说出类型及分布区域。
拓展思考:
多媒体展示:
根据气候类型特点,判断北部的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
多媒体展示巴西地形与气候图进行分析:
展示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景观,及文字介绍:
多媒体展示:巴西的热带雨林在大面积的减少。
合作探究:
怎样拯救“地球之肺”?
组织学生扮演角色:“保护热带雨林”
引导学生总结:
你来说:
我们应怎样保护热带雨林?
多媒体展示。
1.通过自主学习,结合课件读图分析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临大西洋。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照地形图与气候图进行分析、思考,明确巴西的范围包括两部分。
(1)地形区: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南部的巴西高原。
(2)读图说出巴西的主要气候学生已经可以根据所学的位置来分析对气候的影响了。
气候: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进行分析:
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中部为平原,周围高,便于径流汇集,故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感悟并小结:
湿热的气候为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亚马孙热带雨林可提供的新鲜氧气约占全球氧气总量的20%,对调节全球气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
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森林具有以下作用:
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调节全球气候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提供木材等
故被称为“地球之肺”。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
建设农牧场、修路、采矿和掠夺性的烧荒耕作,造成热带雨林面积大量的减少。
观察分析感悟:烧荒耕作造成热带雨林的破坏。
学生分角色扮演,体会每个角色的立场。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
保护热带雨林可从下面做起:
1、不能乱砍滥伐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意识。
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等
生读图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巩固描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通过读图、填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方位感,强化学生读图、记图的能力。分析地理位置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以致用,讲练结合,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欣赏亚马孙热带雨林自然景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热带雨林动植物的多样性,生动形象,运用资料归纳总结热带雨林的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通过读图感悟,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对学生进行保护热带雨林的教育,生活无小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森林等。



西




多媒体展示,巴西足球队的面孔:
由上你看出了什么?
巴西种族构成与巴西人种的来源图,提出自学问题。
自主学习三:
1.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____移民最先来到这里,后来的移民主要来自_________洲的白种人、 _________洲的黑种人、 ________洲的黄种人,各民族相互通婚,形成了_______种人。
2.巴西被称为“世界民族的大熔炉”,形成多元独特的巴西文化。有著名的_____节与_____舞,巴西人们特别喜欢_______(运动)。
多媒体展示:“狂欢节”桑巴舞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种族复杂,有黑种人、白种人和混血人种等。
观察图片,思考巴西的人种构成具体情况:
白种人约占51%;黑种人占6%,黑白混血人种占40%,另外,还有来自亚洲的黄种人等,当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种族构成复杂。

填写自主学习答案:
印第安;葡萄牙;欧洲;非洲;亚洲;混血人种。
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观察课件展示的狂欢节以及桑巴舞的场面,感悟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称号。
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引导学生感悟巴西——民族大熔炉的特点。
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
引导理解国家 主要要素符号认识国家的文化。
巴西的国家符号是:足球、桑巴舞、狂欢节。
衔接

过渡
多媒体展示巴西人餐桌:
观察:巴西的餐桌上有什么食物?为什么这些食物在巴西盛行?
我们接下来进入:
巴西的农牧业的学习。
学生观察,惊奇,结合所学自然环境分析,理解巴西的食物与巴西发展中的农牧业的关系密切。
用巴西餐桌上的食物,引起学生关注巴西的农牧业,顺其自然。

西







多媒体展示:咖啡王国
自主学习(三)
1、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大国。
2.巴西以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闻名,如______、______、______等产量位居世界首位;_______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的首位,被誉为“咖啡王国”。_____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的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3.______的饲养量和牛肉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的第二位,____的存栏量居世界的________。
合作探究:
巴西的咖啡主要为什么巴西被称为“咖啡王国”?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并讨论得出结论。
自主学习(四)
1.巴西矿产资源中,______以储量大、质地优良而闻名,在此基础上发展了______和______工业。
2.现在,巴西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钢铁、_____、机械、______等重要的生产国。
3.巴西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的___、_______等城市。首都______位于中部高原。
教师精讲,多媒体展示:
问题引导:
巴西的能源(煤炭、石油)丰富吗?你可以设想一下,巴西主要靠什么能源呢?
思考:下面图又给你什么启示?
除了水能,还可以借助生物能呢,比如利用榨糖后的甘蔗渣造酒精。
合作探究:巴西人口的分布及原因
1、找出巴西的工业分布地区。
2、读图,找出巴西的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
3、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分析、思考
学生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提示。
填出:1.农牧业大国
2.咖啡;甘蔗;柑橘;咖啡;
3.牛;猪。

分析巴西农业的发展条件:
学生结合地形、气候图进行分析思考,回答:
巴西气候湿热、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地形以平原和低矮的高原为主,故有利于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巴西地域辽阔,气候湿热,非常适于热带作物的生长,确立了“以农立国”的战略。
咖啡、甘蔗、柑橘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咖啡王国”。
大豆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以及牛和猪的生产情况。

学生阅读教材,明确:
1.巴西铁矿资源丰富,煤、石油比较匮乏。
2.巴西主要工业部门有:
钢铁、汽车、机械、飞机等。
3.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学生感兴趣,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回答:
1.巴西和巴拉圭和合建的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是当时最大的水电站。
2.甘蔗也可以制作酒精,从而拓宽能源的来源。

学生观察人口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得出结论:
都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区
这说明工业发达是东南部人口密集的原因。
分析:
从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历史和经济等方面理解东南部人口密集的原因。
得出结论:
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捷,工农业生产发达,故人口密集。
多媒体提出疑问:咖啡产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农业与地形、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掌握巴西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了解巴西的农业大国的地位。
通过牛、猪肉等产量和地位,了解巴西是个畜牧大国。
通过分析巴西的矿产资源铁矿资源最丰富,可以得出其工业类型;通过其分布,了解工业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巴西人口分布特点及其与交通、气候、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巴西之旅,你对巴西有哪些了解?
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总结巴西的相关知识之间联系性加强。
【当堂达标】
1.(目标1)巴西绝大部分领土位于( )
A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B.南极圈和南回归线之间
C.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2.(目标4)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
A印度尼西亚群岛 B.非洲刚果盆地
C.亚马孙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3.(目标1、2、3、4)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西半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D.经济落后,工农业产品需大量进口
4.(目标1)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河流域 D.西部太平洋沿岸
(1)写出图中数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 海洋
( 海洋
( 河流
A. 平原
B. 高原
C. (首都)
D. (城市)
E. (城市)
F. (水电站)
( 2 )巴西的经济作物主要有 ,粮食作物主要有 。
(3)甲地主要自然资源是 ,现在遭到破坏,引发了 等环境问题。
(4)首都C位于热带,但四季如春,终年绿草如茵,原因是 。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E城迁至C城,其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