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册(商务星球教)
第七章
第五节《极地地区》(第1课时)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明确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
运用数据、图片、文字资料说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
举例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生物。
【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模块: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南北极特有的生物,引起学生兴趣,介绍这两种生物的有关情况,设置疑问,引起学生探讨关于极地的知识,给学生3-5分钟时间来预习课本。
观察图片,说出图片的生物,并举手经老师授意后说出这两种生物的有关情况,并说出他们的居住地和有关于居住地的情况。
预习新课,寻找极地的有关知识,并标记。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模块:探究之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两极地区活动一:慧眼识图——学会阅读位置范围图教师出示南极和北极地区位置范围图(如下图),让学生看图说出找到了哪些关于地理位置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北极和北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通过北极圈和南极圈这两条特殊纬线,说出其纬度位置高,通过说出北极的主体是北冰洋及其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来说明其海陆位置;南极的主体是南极洲,周围被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包围。
培养学生识图,分析图的能力
学习指导: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总结出通过特殊纬线来认识纬度位置,通过濒临的海洋和陆地认识海陆位置。
归纳出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为自主学习南极地区打基础。
活动二:尝试分析——北极地区地理位置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推测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教师适时出示几幅北极地区冰山景观图片、北极地区的植物、动物和因纽特人的生活照片,引导学生探究那里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是怎样适应寒冷的自然环境的?
思考讨论后分析得出:纬度高→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候寒冷→冰天雪地观察北极地区动植物及因纽特人图片,说出如何适应寒冷自然环境的。
引导学生尝试推理、探究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活动三:探究——归纳获取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方法总结:地理位置→气候→自然环境→(纬度高)(寒冷)(冰天雪地)
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讨论归纳并说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分析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以下学习作铺垫。
第三模块:学以致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四:学以致用读“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后得出: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纬度高、陆地为主。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冰天雪地。并分析理清位置、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位置→气候→自然环境
运用“金钥匙”自主探究纬度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以致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五:归纳探究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环境更恶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归纳探究结论。
比较分析后得出南极比北极环境更恶劣的原因:南极是陆地,海拔高,冰雪覆盖,冰雪反射阳光等。
培养学生根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六:方法应用
通过两幅图片,让学生总结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说出南极动物是如何适应当地寒冷特点的。
通过图片及数据观察总结出南极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让学生对南极气候特点有直观的感受。
活动七:对比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思考讨论絈得出结论相同点:纬度高、气候寒冷、冰天雪地不同点:海陆位置、代表动物、人类活动
能够从图片中提取信息,归纳总结。
第四模块:极地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八:看图说话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两极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资源?
观看图片分析得出:极地拥有丰富的资源
认识两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
第五模块:收获平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我知道了……我学会了……我感受到了……
由学生谈收获,梳理全课的知识点、学习方法等。
反扣探究“金钥匙”
,总结全课。
【达标测试】
在距离地面20-50千米的高空存在着臭氧,臭氧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减少或出现臭氧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结合右图完成1~2题。
1.(2012·枣庄)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2.(2012·枣庄)造成臭氧空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异常变化
B.火山、地震频繁
C.煤炭、石油等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
D.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的氟利昂气体
3.(2011·枣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宝库,下列哪一项描述不符合南极地区的情况
A.它储存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B.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C.它分布有大片的亚寒带针叶林
D.它的周围生活着许多珍贵的海洋生物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考站。它们的坐标分别是:①长城站(62°S,59°W)、②中山站(69°S,76°E)、③昆仑站(80°S,77°E)。④泰山站(73°S,77°E)。据此完成4~5题。
4.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巩固练习】
【教后反思】
极地地区这一节内容较为丰富,第一节课主讲自然环境,适时渗透两极的科考价值及生态保护,由于内容较多,这节课内容略有些紧张,下节课多留一些时间复习本课内容,并多进行训练。由于学生对极地地区很陌生,也很感兴趣,所以本课补充了极地地区很多图片和视频材料,并适时引领树立探究极地地区奥秘的远大理想。并补充了我国在南极地区最新建成的泰山站信息,让学生学到生活中常用的地理,感到地理就在身边。
此外,本课还特别注重了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树立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因这极地地区也是认识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因此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仅适时点拨,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
动植物
(独特)
人类活动(共32张PPT)
特色生物
南极主人企鹅
北极主人北极熊
同学们,你还知道关于极地的知识吗?
极地地区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明确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
运用数据、图片、文字资料说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
举例说出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南北极地区范围
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南极大陆被南大洋所包围,它距中国北京的距离约有12000公里。
环绕南极大陆
的大洋有_______
洋、_______洋和
_______洋。
在南极点,每一个
方向都指向_____。
北
大西
太平
印度
北极地区的中心
大洋是_______。
北冰洋
在北极点,每一个
方向都指向_____。
南
南极地区
中国
南
极
半
岛
东
西
北极地区
黄河站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南极比北极气温要低的多
南极气温比北极低,年平均温度要低26度,冬季平均温度比北极低44度,同样位于地球的两极,气温却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南北极的海陆分布不同,南极洲是海洋包围着大陆,而北极区是大陆包围着海洋。陆地吸收和储存热量的本领比海洋大得多,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再一个原因是,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为2350米,而北极区的海拔基本上处于海平面位置。另一个原因是南极的天气系统比较封闭,它与中低纬度地区的热量交换比北极少。因此,北极的气温要比南极高得多。
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寒冷?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地表又被冰雪覆盖,因而南极地区不是沙漠,胜过沙漠,被称为“
白色沙漠”。
白色沙漠
干燥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是12级风的3倍。
世界风库
烈风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终年冰封,但不像南极那么寒冷。
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之间。
远不及南极,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风速仅为
10米/秒。
﹡风速
﹡降水量
﹡气候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比较
地区
气候特点
海陆状况
代表动物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气温低,降水少,
风力强。)
终年冰封,但不如南
极冷,降水比南极地
区高得多,风速远不
及南极。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
北
极
熊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
企
鹅
南极资源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可丰富了!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在南极,冰雪资源也很丰富。那里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例如,在南极可见到海豹、巨鲸、企鹅、磷虾等珍贵的动物…….
南极冰山——淡水资源宝库
矿产资源
钟老师地理课堂之极地地区
南极磷虾
钟老师地理课堂之极地地区
钟老师地理课堂之极地地区
海豹
南极是盛产海豹的地区。全世界有海豹34种,约3500万头,南极地区虽然只有6种海豹,但的数量却有3200万头,占世界海豹总数的90%。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北极熊也叫白熊,是熊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其身躯庞大,体长可达2.5米以上,行走时肩高1.6米,体重可达半吨。北极熊气力和耐力非常惊人,奔跑时速高达60公里,但不能持久。它具有粗壮而又灵便的四肢,尤其是它的前掌,力量巨大,一掌可使人致命。
冰雪中酣睡的北极熊
北极狐
驯鹿
驯鹿
驯鹿
与世界其他鹿种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雌鹿同雄鹿一样都长着树枝般的角;二是驯鹿像候鸟一样,入冬时节,便开始一群群地往南迁移。早春时节,便开始向北进发,它们常常长途跋涉500公里~700公里,甚至上千里,而且通常是成年的雌鹿充当前锋。
1.下列有关南极洲位置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洲,全部位于南极圈内
C.由东经20°经线向东,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依次环
绕在南极大陆周围
D.南极洲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空中交通联系的中间基地
2.南极洲科学考察最好的时间是(
)
A.每年夏季7、8月份
B.每年秋季9、10月份
C.每年1、2月份的暖季
D.什么时间都可以
巩固训练
B
C
3.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5.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了(
)
A.南极地区原来气候温暖,森林广布
B.南极洲在新生代是海洋沉积盆地
C.南极地区原来为海洋,水生植物繁多
D.南极大陆因板块运动由中纬至此
D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