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虽然作者不同,写作朝代与写作方式不同,但其主题却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我抓住“春”这一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两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两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春天的美诗文中,从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机,春的万紫千红。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课时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课时重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
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四、背诵古诗。 古诗的意思都了解了,古诗会背了吗?谁来试一试?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