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荷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荷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2 21: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荷花
教材分析
教学《荷花》一文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全文背诵这一重点,在教学时渗透背诵方法(提示法、按地点的转移、按文章内容的变化等)使学生在教后能背诵。学后我和学生一起来到古镇公园的荷花池边,指着开满荷花的水池,先让学生背诵《荷花》里的描写荷花的姿态的句子,再让学生看实在的眼前的荷花,问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说了好几中课文里没有的姿态、颜色。在着基础上,我按照课文里说的那样闭上眼睛问:“你们觉得老师现在在想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了闸,各抒己见。我及时因势利导,请大家也闭上眼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大家想到了什么?要知道每个同学的脑袋不同,因此想到的东西也应该不同。学生马上闭眼进行想象,结果在写作时,学生的想象真的形形色色个不相同:有的说我觉得我是一只蜻蜓,每天都守护在荷花池的身旁,好让荷花越开越美丽,供人们欣赏;有的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了一对翅膀,飞到了荷花的身旁,跟荷花窃窃私语。糊花告诉我,每天她都看着来往的游客对自己的赞赏,但就是没有人帮她们清理池塘里游客留下的垃圾,还有的说我多么想自己是一朵荷花,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生活……看到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老师提问题的技巧中,通过熟背课文理解后才写出了这么多的不同的想象内容。总的说那次写一处景物的文章写得很成功,不但培养了学生利用课文作为例文,还可以在写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真是一举两得。这都是由于学生熟背了课文,在写作时有了课文做范文,也就是有了写作的基础,有了写作的方法,有了写作的结构,才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想象随时发挥作用。所以熟读课文内容,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很重要的,对培养学生想象力更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课时重难点
重点:
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课时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21cnjy.com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3.荷花
教材分析
教学《荷花》一文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全文背诵这一重点,在教学时渗透背诵方法(提示法、按地点的转移、按文章内容的变化等)使学生在教后能背诵。学后我和学生一起来到古镇公园的荷花池边,指着开满荷花的水池,先让学生背诵《荷花》里的描写荷花的姿态的句子,再让学生看实在的眼前的荷花,问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说了好几中课文里没有的姿态、颜色。在着基础上,我按照课文里说的那样闭上眼睛问:“你们觉得老师现在在想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了闸,各抒己见。我及时因势利导,请大家也闭上眼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大家想到了什么?要知道每个同学的脑袋不同,因此想到的东西也应该不同。学生马上闭眼进行想象,结果在写作时,学生的想象真的形形色色个不相同:有的说我觉得我是一只蜻蜓,每天都守护在荷花池的身旁,好让荷花越开越美丽,供人们欣赏;有的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了一对翅膀,飞到了荷花的身旁,跟荷花窃窃私语。糊花告诉我,每天她都看着来往的游客对自己的赞赏,但就是没有人帮她们清理池塘里游客留下的垃圾,还有的说我多么想自己是一朵荷花,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生活……看到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老师提问题的技巧中,通过熟背课文理解后才写出了这么多的不同的想象内容。总的说那次写一处景物的文章写得很成功,不但培养了学生利用课文作为例文,还可以在写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真是一举两得。这都是由于学生熟背了课文,在写作时有了课文做范文,也就是有了写作的基础,有了写作的方法,有了写作的结构,才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想象随时发挥作用。所以熟读课文内容,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很重要的,对培养学生想象力更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课时重难点
重点:
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课时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21cnjy.com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