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参考答案
自然科学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A 2.A 3.D 4.C 5.D 6.C 7.D 8.A 9.A 10.C 11.B 12.C 13. D 14.A
15.B 16.D 17.B 18.C 19.B 20.C 21.A 22.B 23.A 24.C 25. D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6.绿色植物(或小树、草);较弱。
27.蛋白质、葡萄糖。
28.(1)试管;(2)D、E。
29. 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热或内。
30.(1)酸性; (2)加碱中和至中性或用碳酸盐处理。
31.(1)光合;(2)C2H4;(3)B。
32.(1)从反应条件看都需要点燃、从反应物上看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从化学反应的能量上看都是放热反应、从与氧发生的反应看都是氧化反应、从生成物看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
(2)2Mg+O2点燃2MgO或C+O2点燃CO2
33. 8;20。
34.(1)各用电器都能独立工作;断开电灯不影响电视机工作;电灯烧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工作等等;
(2)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
(3)增大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35小题7分,36~38小题各8分,39小题9分,共40分)
35.(1)蜜蜂飞向花朵,跟花的颜色有关;蜜蜂飞向花朵,跟花的气味有关等等。
(2)
猜想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及操作 需要记录的数据
猜想二 比较单位时间内飞临不同条件的纸花上的蜜蜂只数,来判断影响蜜蜂飞向花朵的原因 取不同颜色的大小相同的两组纸花,分别沾上蜂蜜,挂在树枝上 单位时间内飞向颜色不同的花的蜜蜂数
猜想三 取同颜色的大小相同、气味不同的两组花,挂在树枝上 单位时间内飞向气味不同的纸花的蜜蜂数
36. (1)盐 -----------------------------------------------------------------------------------------------2分
(2)4g明矾中含铝为:4g×5.7%=0.228g -------------------------------------------------2分
一根油条中含铝为:0.228g×(1/24)=0.0095g=9.5mg
一根油条中的含铝量远远超过了4mg的安全摄入量。-------------------------------2分
(3)铝制炊具、明矾净水剂、含铝的胃药、易拉罐、铝箔包装袋等中的任何一种
---------------------------------------------------------------------------------------------------------2分
37.(1)W=Pt=0.04kW×10h=0.4kWh
或W=Pt=40w×10×3600s=1.44×106J -----------------------------------2分
(2)R =U2/P =(220V)2/40W =1210Ω -------------------------------------1分
R总=1210Ω+1210Ω=2420Ω --------------------------------------------1分
P总=U2/R总=(220V)2/2420Ω=20W ------------------------------------------2分
省电 ----------------------------------------------------------------1分
(3)D ----------------------------------------------------------------2分
38.(1)0.6 -------------------------------------------------------------2分
(2)零 --------------------------------------------------------------2分
(3)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0.001m2×0.1m
=1N --------------------------------------------------------------2分
G =1N-0.6N=0.4N ----------------------------------------------------1分
m =G/g =0.4N/10N/kg=0.04kg ---------------------------------------------------------------1分
39.(1)二氧化碳 ----------------------------------------------------------------------------------3分
(2)57% ---------------------------------------------------------------------------------------------2分
小勇的计算过程为: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分
100 44
x 3.3g
X:3.3g = 100:44 X=7.5g --------------------------1分
碳酸钙的百分含量为:7.5g/10g=75% --------------------------1分
(3)小刚计算所用的蛋壳残渣可能未干燥,实际蛋壳残渣质量小于4.3g
或小勇计算所用的数据“3.3g”中包含了反应过程中盐酸挥发了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即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小于3.3g -----------------------------------------------------2分丽水市2006年自然科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2006年6月5日
题号 分值 命题内容 考试内容 试题类型 考试要求 试题难度 试题来源
1 4 能源 五册四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2 4 传染病 五册七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3 4 溶液 四册三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4 4 化学变化 五册一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5 4 实验基本操作 四册一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改编
6 4 燃烧 四册一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改编
7 4 实验基本操作 五册一章 选择题 b 容易题 自编
8 4 天气 五册五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9 4 新陈代谢 六册四章 选择题 b 容易题 自编
10 4 热能 四册五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11 4 高级神经活动 六册四章 选择题 a 稍难题 自编
12 4 人体内环境 六册四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13 4 防中毒 五册七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14 4 输血 五册七章 选择题 b 稍难题 自编
15 4 光的传播 三册三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16 4 一氧化碳 四册二章 选择题 a 稍难题 自编
17 4 化学式 四册一章 选择题 b 容易题 课本改编
18 4 惯性 三册二章 选择题 b 容易题 改编
19 4 平面镜成象 三册三章 选择题 a 较难题 课本改编
20 4 环境污染 五册六章 选择题 a 容易题 改编
21 4 家庭电路 五册三章 选择题 a 稍难题 改编
22 4 科学方法 综合 选择题 a 稍难题 改编
23 4 电路 三册四章 选择题 b 容易题 改编
24 4 物态变化 三册一章 选择题 a 稍难题 改编
25 4 科学方法 综合 选择题 a 容易题 自编
26 6 生态系统 五册五章 简答题 c 容易题 自编
27 3 人体内环境 六册四章 简答题 a 容易题 改编
28 6 氢气 四册二章 简答题 b 容易题 改编
29 9 力和运动 三册二章 简答题 a 容易题 自编
30 6 酸碱盐 五册五章 简答题 a 稍难题 改编
31 (1)3 光合作用 六册四章 简答题 b 容易题 改编
(2)3 质量守恒定律 四册一章 简答题 b 稍难题 改编
(3)3 环境保护 五册六章 简答题 a 容易题 改编
32 (1)3 科学方法 综合 简答题 a 容易题 改编
(1)3 化学方程式 四册一章 简答题 b 稍难题 改编
33 6 功和功率 四册四章 简答题 b 稍难题 自编
34 (1)3 电路 三册四章 简答题 b 容易题 自编
(2)3 简单的磁现象 三册四章 简答题 a 稍难题 自编
(3)3 简单机械 四册四章 简答题 b 容易题 自编
35 (1)2 科学方法 综合 分析计算题 a 稍难题 改编
(2)4 科学方法 综合 分析计算题 a 稍难题 改编
36 (1)2 物质的分类 六册一章 分析计算题 a 容易题 自编
(2)2 元素质量分数计算 四册一章 分析计算题 b 稍难题 自编
(3)2 综合 四册四章 分析计算题 b 稍难题 自编
(4)2 综合 六册四章 分析计算题 b 稍难题 自编
37 (1)2 电功 五册三章 分析计算题 b 容易题 改编
(2)4 电功率 五册三章 分析计算题 c 较难题 改编
(3)2 电路设计 六册三章 分析计算题 b 较难题 改编
38 (1)2 浮力 六册二章 分析计算题 a 容易题 自编
(2)2 浮力 六册二章 分析计算题 b 较难题 自编
(3)4 浮力计算 六册二章 分析计算题 b 较难题 自编
39 (1)3 二氧化碳 四册二章 分析计算题 b 容易题 自编
(2)5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四册二章 分析计算题 c 较难题 自编
(3)2 实验方法评价 综合 分析计算题 a 较难题 自编浙江省丽水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自然科学
亲爱的同学:请你细心阅读、用心思考、放心尝试、耐心解答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其中“卷一”为选择题卷;“卷二”为非选择题卷。
3.请在答题卡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再用铅笔将准考证号和科目对应的括号或方框涂黑。
4.答题前,请在“卷二”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K-39 Ca-40
卷 一
说明:本卷有一大题,25小题,共100分。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字母的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种精神的是
A.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 B.洗手时水流开小一点
C.教室中使用电灯做到人走灯灭 D.推广使用沼气能源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下列行为有利于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是
A.饭前便后洗手 B.随地吐痰 C.乱丢垃圾 D. 在墙角树丛处小便
3.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味精 C.白糖 D.食用油
4.以下家庭小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观察水的沸腾 B.比较酒精和水蒸发的快慢
C.将纯碱粉末加到白醋中产生气泡 D.用木炭和棉花净化水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厨房炒菜,油锅不慎着火,下列灭火措施最适宜的是
A.加水 B.倒去油 C.盖上锅盖 D.撒上沙子
7.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秤不超过它的量程 B.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C.用测电笔区分零线和火线 D.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托盘上称量
8.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A.晴到多云 B.四季分明 C.常年高温 D.终年积雪
9.三年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身体也长高了、长壮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长高长壮是由于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只进行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10.汽车水箱的散热剂常采用水的主要原因是
A.水不易导电 B.水无色无味 C.水的比热大 D.水不易分解
11.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免疫
12.用显微镜观察蛙蹼内血管,可以看到红细胞在有些血管内只能单行通过。这些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都有可能
13.爱思考的小松针对社会上偶尔发生的农药中毒事故,设想了一些预防和抢救措施。以下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农药时戴上橡胶手套 B.农药溅入眼睛,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C.对误服农药者进行催吐 D.发现农药中毒病人后,让他静卧休息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地医生对大量失血的伤员进行输血,结果有些伤员得救,有些伤员却在输血后更快死亡。伤员输血后更快死亡的原因是
A.红细胞凝集 B.感染疾病
C.人体脱水 D.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
15.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16.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炭火炉上放置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煤燃烧一定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C.燃气热水器装在浴室内使用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很安全
D.液化石油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容易引起中毒
17.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氧化镁MgO B.氯化钙CaCl C.硫酸H2SO4 D.氢氧化钠NaOH
18.我国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减轻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缓慢加速 B.缓慢减速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19.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象的大小取决于
A.镜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 C.镜放置的高低 D.人离镜的距离
20.右图是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赤潮的发生。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科学使用氮肥、磷肥
21.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烧断了,原因可能是
A.电路短路 B.有人触电 C.灯泡的灯丝断了 D.零线出现断路
22.人体血液的无机盐质量分数约为0.9%。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水的无机盐质量分数也约为0.9%。对此,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质量分数相同纯属巧合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23.下列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
24.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25.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方框框出部分 )。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卷 二
题 号 二 三 总 分
35 36 37 38 39
得 分
说明:本卷有二大题,第二大题有9小题,第三大题有5小题,共100分。请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6.如图是我市某住宅小区内的公园一角。公园内的所有生物、环境因素组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由于生物种类较少,因而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 (填“较强”或“较弱”)。所以,我们更要自觉爱护公园的一草一木。
27.下表是某人的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
尿液中物质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各物质质量分数% 原尿 90-93 7-9 0.1 0.3 0.004 0.72
尿液 96.6 0 0 2 0.05 1.3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 的质量分数明显低于原尿。
28.请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29.2005年10月12日9时,运载“神六”飞船的火箭点火升空,腾飞的火箭相对于
_ _是运动的;飞船在太空中通过喷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方向),这是因为_ _;飞船降落时,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机械能转变为__ __能。
30. 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班进行“碱和盐的性质”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石灰水、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等。实验后将废液集中到废液缸中,测得pH=2。
(1)由此可知该废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你对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
31. 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H2O,其化学方程式是:2CO2+ 6H2 = X + 4H2O 。则 X的化学式是 ;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2.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化学反应:
①S+O2点燃SO2 ②2CO+O2点燃2CO2 ③3Fe+2O2点燃Fe3O4
(1)通过比较可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一:从化学反应类型看,都是化合反应;
其二: 。
(2)请再写出符合上述两点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3.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某同学作了相关的测量:小军的体重为400牛,跳起时重心升高的高度平均为0.02米,则小军跳一次做功 焦;若小军1分钟跳150次,则小军跳绳时的功率为 瓦。
34.要学好自然科学,需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动手实验。下列是几位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1) 学了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后,小文问“家中的电视机、电灯、电风扇等用电器之间是什么方式连接?”“当然是并联”小玲回答说。哪些现象能说明它们是并联的?
(举一例);
(2)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周围存在磁场。小青同学看了“机遇号”探测器降落火星的电视新闻后,想到:“火星的周围也存在磁场吗?”假若你能降落到火星,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你的做法是: ;
(3) 如图为丽水市区新建的紫金大桥。 “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小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成图乙所示的模型,又画了桥塔高低不同的两幅图丙和丁。小强通过比较发现:适当增加塔的高度,可 (填“增大”或“减小”)力臂,从而减小斜拉索的拉力。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35小题6分,36~38小题各8分,39小题10分,共40分)
35.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
是什么因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某校的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1)猜想促使蜜蜂飞向花朵的因素。
猜想一:蜜蜂飞向花朵,跟花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 。
(2)实验步骤:
猜想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及操作 需要记录的数据
猜想一 比较单位时间内飞临不同条件的纸花上的蜜蜂数,判断影响蜜蜂飞向花朵的原因 用相同颜色大、小不同的两组纸花,分别沾上蜂蜜,挂在树枝上。 在单位时间内飞临大、小不同的纸花的蜜蜂数
猜想二
36.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指出每人每日铝的安全
摄入量应控制在4毫克以下。某饮食店用1000克面粉、4克明矾
[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小苏打、食盐等辅料加适量水,烹炸得
油条24根,平均每根50克。问:
(1)明矾属于 (填“酸”、“碱”或“盐”);
(2)已知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求4克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
(3)若在烹炸油条过程中铝元素不损失,某人一天吃一根油条,他摄入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4)请再举一种日常生活中会导致铝进入人体的途径:
。
37.某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原来用一盏“220V 40W”的白炽灯,
每晚亮10小时。同学们发现灯泡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后来,
学校电工用两盏 “220V 40W”的灯泡串联后代替原路灯。结果,
两盏灯的亮度比改装前要暗,但灯泡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1) 改装前,一盏路灯每晚需要消耗多少电能?
(2) 改装后两灯的总功率是多少?比原来省电还是费电?
(3) 小明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同学,他想:路灯改装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查资料知道有一种“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还有一种“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小明利用这两种开关设计了一个“聪明”的电路:白天路灯不亮,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路灯自动亮起来。请判断小明设计的电路图是 。
38. 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
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
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01米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牛。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 牛;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 刻度;
(3) 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米,则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g=10牛/千克)
39.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刚和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俩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在蛋壳上很快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可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 ;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小刚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小勇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小刚和小勇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过滤洗涤干燥
充分反应
+
蛋壳残渣4.3克
反应剩余物106.7克
盐 酸
100克
蛋 壳
10克
得 分 评卷人
甲
水
透明大筒
小筒
秤盘
浮力秤
·
·
A
h
乙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2006年试题命题意图
1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能源及其分类。结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使学生
通过试题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细节问题。
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传染病。结合对预防传染病的考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
3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溶液。通过判断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溶解性,增加对溶液形成过程的理解。
4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物质变化。通过对四个家庭小实验现象的判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变化的存在。
5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药品的取用等实验基本操作,使师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重视实验教学
6 本题考查燃烧的知识。结合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着火事件的处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7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实验基本操作。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使师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重视实验教学
8 本题考查气候的知识,通过对气象、气候的常用语的判断,了解气象与气候的差别。
9 本题考查新陈代谢的知识。结合学生自身的成长,判断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10 考查热能知识,通过本题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11 本题考查高级神经活动的知识。以学生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判断的能力。本题同时涵盖了免疫这一知识点
12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知识。以学生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三种血管的区分能力。提高学校对开设学生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13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防中毒。通过设置的情景,考查学生对一些防中毒方法的了解程度。
14 本题考查的是血型知识。在一个学生常见的情景中考查输血的原则这一知识点。
15 考查光的直线传播。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6 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情景的设置,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不科学做法的判断能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显微镜的操作使用。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是否真正掌握,促使学校加强实验教学
17 本题考查正确书写化学式
18 考查惯性。考查学生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法规条文合理性的能力。 题目取材于学生生活,考查光的反射定律,会画反射光路图
19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决定因素,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0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保护知识。考查学生判断日常生产生活中哪些现象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的能力。
21 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故障原因的判断能力。
2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方法。考查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能力。
23 考查的知识点为电路。主要考查学生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的能力。 知识点为传染病的预防。考查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的掌握程度,并通过试题情境的设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4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物态变化。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现象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简单的科学原理能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
25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科学方法。考查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推出结论的能力。
26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生态系统。通过设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使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许多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27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 人体内环境。考查学生读表能力及对人体中原尿、尿液成分变化原因的了解与否。
28 本题以科学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29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题目设置了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题目提供的情境,推断小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思考减少污染的措施,使学生了解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和谐一致
30 本题以学生实验为素材,以实验室废液的成分测定和处理办法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31 本题国际条约为背景,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光合作用原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运用及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视角
32 本题以基本的科学知识为素材,引导学生对简单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学习利用所得出的结论去获得新的知识
33 本题为原创题,主要考查酸的性质、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利用新闻背景材料——杭州硝酸泄露事件,考查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对已有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
34 考查额定功率、家庭电路及电流的计算
35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蜜蜂采蜜为背景,考查了科学探究中建立猜想、制定实验方案等过程技能,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学科学走向“做科学”的转变
36 本题以当前的热门话题----饮食健康为背景,考查了物质分类知识、元素质量分数的求算及对日常生活关注意识,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科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37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以及运用科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结果推测实验目的、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并运用得出的结论去解决具体问题
38 本题以日常生活中的牙膏为背景,要求学生回答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第二问的评价能力要求较高,是区分优等生的好问题,第三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
39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判断、实验数据的处理、基本的化学计算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是一道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同时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2006年试题命题意图
1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能源及其分类。结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通过试题的考查,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细节问题。
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传染病。结合对预防传染病的考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
3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溶液。通过判断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溶解性,增加对溶液形成过程的理解。
4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物质变化。通过对四个家庭小实验现象的判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变化的存在。
5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药品的取用等实验基本操作,使师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重视实验教学
6 本题考查燃烧的知识。结合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着火事件的处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7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实验基本操作。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使师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重视实验教学。
8 本题考查气候的知识,通过对气象、气候的常用语的判断,了解气象与气候的差别
9 本题考查新陈代谢的知识。结合学生自身的成长,判断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10 考查热能知识,通过本题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11 本题考查高级神经活动的知识。以学生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判断的能力。本题同时涵盖了免疫这一知识点。
12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知识。以学生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三种血管的区分能力。提高学校对开设学生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13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防中毒。通过设置的情景,考查学生对一些防中毒方法的了解程度。
14 本题考查的是血型知识。在一个学生常见的情景中考查输血的原则这一知识点。
15 考查光的直线传播。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6 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情景的设置,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不科学做法的判断能力。
17 本题考查正确书写化学式
18 本题考查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法规条文合理性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决定因素,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0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保护知识。考查学生判断日常生产生活中哪些现象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的能力。
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故障原因的判断能力,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2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方法。考查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能力。
23 考查的知识点为电路。主要考查学生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的能力。
24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现象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简单的科学原理能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
25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科学方法。考查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推出结论的能力。
26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生态系统。通过设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使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许多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27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 人体内环境。考查学生读表能力及对人体中原尿、尿液成分变化原因的了解与否。
28 本题以科学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29 本题以“神六”为载体,考查了参照物、力的概念和能量转换等知识点。
30 本题以学生实验为素材,以实验室废液的成分测定和处理办法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31 本题国际条约为背景,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光合作用原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运用及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视角。
32 本题以基本的科学知识为素材,引导学生对简单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学习利用所得出的结论去获得新的知识。
33 跳绳是一项学生喜爱的健身运动,本题结合这一情景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由于选题来自于生活实际,题目虽简单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34 本题综合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磁场的验证及杠杆等有关知识。题材来自于学生的生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简单问题。本题还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熏陶,教给学生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科学模型并进行研究的方法。
35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蜜蜂采蜜为背景,考查了科学探究中建立猜想、制定实验方案等过程技能,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学科学走向“做科学”的转变。
本题以食物污染源之一的铝为背景,结合油条的烹炸和吃油条这一生活现象,综合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铝的安全摄入量及摄入途径等知识。题目简单却非常有教育意义。
36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学校路灯为背景,考查了电功、电功率的基本计算,并利用新的元件进行电路的设计。通过计算比较哪种情况省电,既考察了基本的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并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很好地溶入到题目中。
37 本题通过创设的新情景--浮力秤,综合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定律、测量工具0刻度的确定、重力、质量等有关知识,题目正是不是很难,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符合综合题的特点。本题还体现了物理学重要的实验思想--测量变换的思想,是一道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
39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判断、实验数据的处理、基本的化学计算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是一道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同时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