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吟诗赏画入情境
一、教材分析:
《吟诗赏画入情境》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第12课,本课是让学生了解学习使用flash软件制作遮罩动画的过程和方法。本课的知识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遮罩动画技术应用广泛,是制作flash动画常用的动画技术之一。同时本节课作为本单元几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课,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本课的学习内容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有吸引力,能够调动学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1·cn·jy·com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
2、掌握遮罩动画的一般创建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制作教材动画前,掌握分析动画与规划制作的步骤方法。??
2、能够运用创建遮罩动画的一般方法,制作教材范例中的遮罩动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遮罩动画形成原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法。
2、在制作教材范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利用已有本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遮罩动画的原理。??
2、遮罩动画的一般创建方法。
(二)、教学难点:??
1、遮罩动画的原理。
课 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教材范例动画。??
提问:这样的文字出现方式给你什么感受?
?2、明确:这种动画方式叫做遮罩动画。
(二)、初识遮罩??
1、出示三个遮罩动画:两个静止遮罩(被遮罩层图片不同)、一个运动遮罩。
提问:这三个动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启发思考:你猜想遮罩动画需要通过几个图层来完成?
哪个图层在上?哪个图层在下???
3、演示创建简单遮罩动画的过程(编辑元件——添加新图层——拖 动元件到新图层——创建遮罩)。??
4、提出任务:创建静止遮罩?? 引导讨论:为什么显示出来的形状会不同???明确:遮罩层决定了被遮罩层显示的形状和位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提出任务:更换背景??
引导思考:你猜想会怎样?与刚才有什么不同?
应该更换哪个图层中的图像???
明确:被遮罩层决定了显示的内容是什么。
6、提出任务:让遮罩层动起来。
引导思考:怎么动?(大小、位置)
用什么方法制作?
(三)、运用遮罩??
1、播放教材范例,指导分析规划??
制作这样一个动画,需要做哪些工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总结:创建矩形元件——创建遮罩——制作遮罩层动画。
2、提出任务:创建矩形元件
提示问题:为了让矩形元件能制作运动渐变动画,元件最好是什么类型的???
3、提出任务:创建遮罩图层??
提示问题:为了能够让文字全部显示出来,遮罩层中矩形元件的大小应该怎样?如何调整???
4、提出任务:制作遮罩层动画??
引导讨论:为了配合朗诵的声音,动画的起止帧在哪里?
在时间帧上播放,引导学生寻找起止帧。??
提示问题:文字要由上而下显示,矩形元件应该怎样运动???
(四)、展示交流
指导交流。
(五)、拓展延伸??1、演示多个遮罩特效。?? 2、启发思考:除了让遮罩层动起来,被遮罩层是否也可以动起来吗?又会有什么神奇的效果呢?21教育网
(六)、总结与评价: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完成教材中的“评一评”。
六、教学反思:
大部分学生制作的很好,对遮罩的理解和应用很熟练,但个别学生对于遮罩的理解和应用出现困难,还有待提高。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