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无线网络畅享用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连接等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无线网络常见方式,手机、平板电脑WiFi上网以及利用蓝牙互传文件等。无线上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十分常见,也是学生日后通过无线终端获取信息、表达信息所需要用到的常规技术,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上一学时学生利用微课和网络搜索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课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喜欢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无线上网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但各种无线上网方式对学生来说略显枯燥,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此外WiFi的连接与蓝牙传输文件,由于各种无线设备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的无线上网方式。
(2)掌握无线终端接入WiFi的方法。
(3)掌握利用蓝牙传输文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探索不同的无线上网方式之间的区别,掌握在不同环境中选择不同上网方式的方法。
(2)通过使用不同手机和平板电脑连接WiFi以及蓝牙交换数据,体验并掌握无线移动设备操作的一般方法。21教育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改变。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常见的上网方式。
(2)连接WiFi?。
2、教学难点
(1)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无线上网方式。
(2)利用蓝牙交换文件。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通过问题和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2、学法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探索各种无线网络的连接和使用方法。
六、设计思想
1、情境创设
通过生活中的应用,思考无线网络的作用。
2、教法
本课以任务驱动式的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无线网络的不同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手机和平板电脑连接WiFi?以及利用蓝牙互传文件的一般方法。引领学生对网络安全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
3、练习设计
(1)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无线上网方式。
(2)小组合作连接网络教室内的无线WiFi?。
(3)小组之间合作通过蓝牙互传照片或音乐。
(4)实验研究蓝牙传输的距离限制。
七、教学准备
1、学生的学习要求
分3人一组,每小组从家中至少带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2、教师准备
准备能够让平板电脑和手机与教师机连接的环境。
3、教学硬件环境的准备
网络教室架设一台无线路由器,并设臵好密码。
八、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同学们,春节放假的时候,你们觉得最开心、最乐意参与的活动是什 么?
教师引申:在我们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红包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发红包,抢红包。
从生活入手,激发 学生的参与热情和 学习兴趣,活跃课 堂气氛。
创设情境
有哪些形式?分别是怎样给的呢?
请学生回答。
总结:小时候过春节时,大人给的压岁钱,面对面才能接收。现在可方便了,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和远在异地他乡的亲朋好友互发红包,送出我们的心意和祝福。
提问:我们进行微信交流要有什么?
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老师的教师机是怎样上网的呢?
总结:老师的教师机用的是网线,是有线上网。
提出问题:手机、平板电脑都没有插网线,是如何上网的呢?
8、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无线网络畅享用
学生议论、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听教师总结,思考。
学生回答:网络。
学生回答:网线。
学生思考、交流。
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学习需求。
上网方式
引导讨论:平时,我们用的 无线网络连接有哪几种方式,想一想?
你能分别说说它们吗?
讨论交流汇报
通过实践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上网方式的优势与区别。
指导自学:4G/3G上网方式、 WiFi上网方式、蓝牙连接方式
提出问题:“这几种上网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的?”
提问学生。
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观察思考
课件出示:在火车上、家中、宾馆、同学之间互传照片,分别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提示:从上网速度和节省流量费用两个角度考虑)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并课件出示。
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
观看、思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