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慈溪市保送生招生考试科学试卷[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4年慈溪市保送生招生考试科学试卷[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0-13 10:16:00

文档简介

★绝密★
自 然
说明:
I. 本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II. 本卷分试题(共6页)和答卷(共4页),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
III.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Mg—24、Fe—56、Na—23、Al—27、K—39、Zn—65、Cu—64、Ag—108 Ba—137)
试 题
1、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某人不慎撞伤,下肢某处鲜红色的血从伤口迅速流出,在送医院前须急救止血,其中正确的做法是
A、用冷湿毛巾放在伤口上,减慢血循环
B、速将伤口的下部扎紧
C、速将伤口的上部扎紧
D、把受伤下肢尽量抬高
2.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橡树树叶的长度,有的长3厘米,有的则长达8厘米。形态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种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存在差异,如仙人掌的叶刺能更好的适应沙漠气候。下图为某地3种不同植物叶片面积与单位面积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如果该地遭遇干旱,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甲比植物乙更能适应 B、植物乙比植物丙更能适应
C、植物丙比植物甲更能适应 D、植物甲和植物丙具有同样的适应能力
3.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并维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OH)2质量分数增大 B、溶液中Ca(OH)2质量分数减小
C、溶液中的Ca2+总数减少 D、溶液中的Ca2+总数增加
4. 有三种有机物C2H6O、C2H4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已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 C、100-% D、(100-)%
5. 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根据氢气在本实验中的作用,生成的铜与消耗氢气的质量M、m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6. 下述关系式中既表示物理量的概念的数学定义表达式,又体现该物理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是
A、P=W/t B、ρ=m/ν C、p=F/S D、I=U/R
7. 下列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们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对人眼而言是物而不是像,对放映机镜头而言
才是像
B、用黑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只能成一半的像
C、物体沿主轴从6倍焦距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
速度,并且像逐渐变小
D、幻灯机的幻灯片总是倒插在焦点与镜头之间
8.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钢球从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所示的方向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地过程所需的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8题)
A、落地速度甲最小,落地也最晚 B、乙的落地速度大小与落地时间都居中
C、落地的速度大小与所需的时间都一样 D、落地速度大小都一样,但丙最早落地
9. 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甲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乙放在水平面上。两球是用同种热的良导体材料制成的,水平支持面和细线均为热的不良导体制成。今让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则热平衡后(热损失不计)
A、甲球的温度低 B、两球温度一样高
C、乙球的温度低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 在英格兰对希腊的足球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战中,英格兰队长贝克汉姆射入一个价值被经济学家估计为二亿英镑的香蕉球。香蕉球是指球在水平方向上是曲线飞行的,其形成理由是
A、重力作用与惯性 B、惯性与空气对球的作用
C、球自转与重力对球的作用 D、球自转与空气对球的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全对给3分,对1个给1分,有错项不给分)
11. 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它对伤寒菌比对结核杆菌更有效
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12. 等质量的Mg、Fe、Zn分别与三份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SO4溶液>FeSO4溶液>ZnSO4溶液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MgSO4 >FeSO4 >ZnSO4
C、反应后产生的H2质量相等
D、反应后单位体积的稀硫酸溶液其质量增重:Zn> Fe>Mg
13.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Na2SO4溶液中加入m克Na2SO4·5H2O或n 克无水Na2SO4后,都会全部结晶生成Na2SO4·10H2O,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50%
B、原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40%
C、m>n
D、m与n的大小无法确定
14. 如图所示,有一个盛水玻璃容器,水中浮着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杯中封有部分空气,处于图示的静止状态,当小管中水位发生变化时,关于玻璃杯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B、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C、打开阀门,小管中水位下降,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D、不管小管中水位升还是降,玻璃杯永远保持静止
15. 如图所示,重为100牛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5牛。不计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A、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5牛
B、拉力F的功率为4瓦
C、若物体A匀速运动2秒,拉力F做功为4焦
D、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16. (3分)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HCl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硫酸(无现象);④灼热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试回答:
(1)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的有 ▲ ;(2)不能肯定的有 ▲ 。
17. (3分)我们烧菜时,如果在热油上滴上一、二滴水,马上会听到清脆的水滴爆裂声。请你从这个现象中,找出包含的自然科学现象及对应的自然科学知识。
(1) ▲ (2) ▲ (3) ▲
18. (2分)氧化物固体A与碳酸钠固体混和,高温加热,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固体化合物B。化合物B能溶于水,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C,则氧化物A可能是 ▲ 。(填A、B、C、D、E)
A、P2O5 B、SiO2 C、SO3 D、MgO E、BaO
19. (6分)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中的方法步骤:
请你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20. (4分)科学规律有时是通过对偶发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的。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教堂中的油灯摇摆发现单摆定律。玻义耳通过盐酸溅到玫瑰花瓣上,使玫瑰花瓣由红色变紫色,发现并制成酸碱指示剂。
玻义耳用由玫瑰花瓣的汁,制成用来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的指示剂,你认为他还需进行怎样的实验探究?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 。
21. (8分)实验室里有一瓶氯化钠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钡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
(1)加入的A是 ▲ ,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A ▲ ,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
(2)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 ▲ 。应该加入过量的B物质,理由是 ▲ 。
(3)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的几滴洗出液中加入 ▲ ,若 ▲ ,表示沉淀已洗净。
(4)该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钡的质量比的计算式是 ▲ 。
22. (7分)自然课上王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路,各组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下面是其中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案:
甲组:张晴小组设计方案
①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未知)、未知电阻Rx、导线。
②电路图(如图甲)
乙组:赵亮小组设计方案
①器材:已知电阻R0、电流表、开关、电源(电压未知)、未知电阻Rx、导线。
②电路图(如图乙)
A、你认为两小组中哪组设计更优? ▲ _,理由: ▲ 。
B、今有M、N两灯上分别标有“6V,6W”和“6V,4W”的字样,用一个输出电压为12V的电源对两灯供电,请设计要使这两灯能同时正常发光的两种不同电路图,
电路图:
(a) (b)
并说明哪一种更佳 ▲ (填a或b),原因是 ▲ 。
23. (8分)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0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应满足什么条件(写出计算过程)。
(2)若上题中“100g热水”改为“200g热水”,满足同样的要求,则B的质量分数应满足什么条件(写出计算过程)。
(3)取W 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当W24. (6分)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氯化钠溶液里,有总体积的1/5露出液面,不可伸长的悬绳处于松驰状态。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牛,木块边长为0.1米,容器底面积为0.03米2,容器底有一阀门K。求:
(1)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2)打开阀门使液体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多少?
(3)在细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改变了多少?(g取10牛/千克,溶液的密度为1.2 ×103千克/米3,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5. (8分)电流表和电压表实际上是由小量程电流表与电阻串、并联之后改装成的,当某一电表的量程不能达到要求时,可以通过改变串、并联电阻的阻值来扩大或缩小其量程。
现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约为0.5A,可是只有一个量程为0~0.3A,内阻为5Ω的电流表,手边还有一些器材,如下表:
请把题中量程是0~0.3A的电流表临时改装成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
要求:(1)画出电路图;(2)写出实验步骤;(3)写出理论上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4)具体分析实际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理论值的差异。
单位面积个体数(株/m2)
叶片面积(cm2)
(第2题)
(第24题)
(第23题)
(第15题)
(第14题)
(第11题)
结核菌
伤寒菌
霍乱菌
琼脂培养基
链霉素带
(第9题)
名称 规格
电源1个 电压12V不变
滑动变阻器1个 阻值0~50Ω
粗细不很均匀的电阻丝1根 电阻约为50Ω
导线若干
开关1个
序号 项目 试管Ⅰ 试管Ⅱ
1 新鲜唾液 1mL 1mL
2 可溶性淀粉液 2mL 2mL
3 37℃水浴 5min 5min
4 1mol/L盐酸 1mL /
5 1mol/L氢氧化钠 / 1mL
6 碘液 2滴 2滴
7 结果 均不变蓝
-自试4- (共 6 页)★绝密★
自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C C A D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全对给3分,对1个给1分,有错项不给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 AD BC C B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16. (3分)(1)HCl、CO2、H2 (对2分,错1及以上或漏1及以上均不给分)
(2)CO、H2O(对1分,错1及以上或漏1及以上均不给分)
17. (3分,每空1分,其中知识点和现象各0.5分)
(1)水的密度比油大,水沉向锅底
(2)水的沸点低,水在油中先沸腾
(3)水汽化产生大量的气体,水滴爆裂
18. (2分)B
19. (6分)
(注:能指出任意2点并改正,得满分;得出1点并改正得3分。指出不足之处但无改正,适当给分。)
20. (4分,要求回答出用不同酸和氯离子是否使玫瑰花瓣汁制成的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每一步叙述完整给2分)
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或约1mL的稀硫酸或稀硝酸,加入几滴指示剂。观察酸溶液的颜色是否变化。
2、再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或约1mL的氯化钠溶液或者是其他可溶性的氯化物,加入几滴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变化。
21. (8分)(1)Na2CO3,保证氯化钠溶液中钡离子沉淀完全,(每空0.5分)
取滤液少许,加入Na2CO3溶液,若无沉淀出现,则说明已过量,反之则不足。(1分)
(2)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每空1分)
(3)(检验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等)AgNO3(其它合理者也可),无白色沉淀生成(每空1分)
(4)(197W- 208W2)/(208 W2)(2分)
22. (7分)A、甲组。(1分) (1)甲组可重复测量,减少误差;测量过程中电源电压的微小改变不影响测量结果。(2)乙组方案中Rx的测量须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理想条件下”进行。(2分)
B、电路图:(每图1分,共2分)
(a) (b)
a,(1分)(1)节约能源;(2)使用过程中当一盏灯损坏时一般不会引起另一灯的损坏。(1分)
23. (8分)(1)(2分)A%≧60% (2)(3分)B%<60%(3)(3分)A%﹥100a/W%
24. (6分)(1)(2分)ρ木=0.96×103Kg/m3(2)(2分)V’排=3.83×10-4 m3
(3)(2分)⊿P≈167Pa
25. (8分)
(1)画出电路图;(2分)
(2)(2分)
①按图示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以最大值接入电路 ②闭合开关K,移动滑片,使电流表指针达到满刻度(I满 )③将电阻丝的一端接在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上,用电阻丝的不同部位与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试触,直到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刻度的一半为止。此时电流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丝即为改装后电流表需并联的电阻。(调试过程中不改变R’的值)
(3)(1分)理论上应该与电流表并联的电阻值为5Ω
(4)(3分)分析过程的叙述应包含以下几点:(每点1分)
①电流表量程扩大为原来的两倍,理论上应并联一个与原内阻等值的电阻,即 R理论=RA=5Ω
②利用满刻度和半满刻度读数来确定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理论上电路的总电流应该不变,即I总=I满
③因为滑动变阻器拉入电路且阻值不变,所以并联电阻丝后,总电流应大于满刻度值。这样流过电阻丝的电流实际大于满刻度的一半,因此R实际﹤RA=5Ω
不足之处 改正
①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少正常pH的对照组验结果试剂选择不恰当 ①理的方法步骤为:①④⑤②③⑥⑦(也就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应放在“可溶性淀粉溶液”的前面。其它合理步骤也可)②再设对照试管,对照试管中用蒸馏水代替试管Ⅰ中的盐酸,其它试剂及量不变(意思对即可,但必须提及“蒸馏水”)。③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来检验
-自评 1-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