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一起来学习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意——悟感情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古诗两首本课包括两首古诗:
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2.《所见》——(清)袁枚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写作背景
4.字词精讲
5.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6.课文解读
7.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8.课文结构
9.课文主旨
10.课堂拓展
11.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2.当堂检测
13.课后作业布置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 理解古诗的意思,能准确说出诗句中部分词语的意思。
4 体会《访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并能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贾岛:
(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相传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主要作品:《剑客》《题李凝幽居》《病蝉》等。
袁枚:
(1716-1798),清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知县。他的诗主张书写性情,倡导“性灵说”。与纪晓岚合称“南袁北纪”。
主要作品:《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子不语》等。
分类学生字左右结构:
多音字:
chù( )
chǔ( )骑、振、蝉长处 处长处处理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两首诗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串珠问题:
1.“松下问童子”和“言师采药去”两句是什么关系?
2.《寻隐者不遇》中诗人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说说《听见》中的主人公是谁,在什么地方,“歌声”反映 了牧童怎样的心情。
4.诗人在《所见》一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寻隐者不遇》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所见》寻①隐者②不遇③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④,言⑤师⑥采药去。
只在此⑦山中,云深⑧不知处。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人。
③遇:遇到,碰到。
④童子:儿童,诗中指的是隐者的徒弟。寻①隐者②不遇③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④,言⑤师⑥采药去。
只在此⑦山中,云深⑧不知处。
⑤言:说。
⑥师:师傅,指隐者。
⑦此:这。
⑧云深:诗中指白云重重。【译文】
我寻访隐者时,在一棵松树下碰到了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哪里去了。
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
山上的云雾迷漫,我也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①林樾②。
意欲③捕鸣蝉④,忽然闭口立⑤。
①振:震荡。
②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樾:树阴。
③意欲:心想。
④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⑤立:站立。【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课文整体感知《寻隐者不遇》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所见》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课文理解品析《寻隐者不遇》
言师采药去。
此处省略了诗人的询问内容,直接写童子的回答。寓问于答的写法,非常精当。“采药”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傅外出的目的。阅读方法解密:判断寓问于答的方法概念:寓问于答就是答而不问,把问话内容寓于答话之中 ,使读者能从答话中体味或推导出所问的内容。
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以明带暗,意简意繁,韵味无穷。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交代了主人公是牧童,地点是在林樾,“骑黄牛”体现出牧童悠闲自在的状态。
“歌声”传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诗人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所见》
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写出了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的结合,诗人从动到静,写得既突然又自然,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牧童捕蝉图”。作者通过动静结合,把牧童刻画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三、四句诗是因果关系,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意欲捕鸣蝉”。说说写写:读了这两首诗,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描写儿童的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核心问题:
两首诗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寻隐者不遇》和《所见》这两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全诗没有一句问话,只有童子的回答。贾岛采用寓问于答的手法,仅用二十字就表达了完美的诗意。《所见》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动静结合。诗人先写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是何等散漫自在;后写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串珠问题:
1.“松下问童子”和“言师采药去”两句是什么关系?
这两句是问答关系,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答复。
2. 《寻隐者不遇》中诗人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故事巧妙地串联讲解了古诗的意思,便于记忆。同时,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故事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3.说说《听见》中的主人公是谁,在什么地方,“歌声”反映了牧童怎样的心情。
《所见》中的主人公是“牧童”,地点是“林樾”,“歌声”反映了牧童愉快的心情。
4.这篇课文表达了“我”对田老师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我”对田老师的尊敬、敬佩、感激、感恩、怀念之情。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失望)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隐者高洁
世人仰慕
(寓问于答)所见动: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见与闻)静: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猜与观)
田园风光
惹人喜爱《寻隐者不遇》叙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却没能遇到的一件事。诗人与隐者徒弟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品质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
《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牧童行歌意欲捕蝉的场景,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的细致刻画,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①落疏疏②一径③深,树头花落未成阴④。
儿童急走⑤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①篱:篱笆。②疏疏:稀疏。③径:小路。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⑤急走:奔跑。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荫。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创作背景:诗人在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的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作者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国学诵读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bìn)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贺知章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dī)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村居》高鼎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
老子、葛(gě)洪、陶渊明、孙思邈、孟浩然、皮日休、陈抟(tuán)、丘处机,还有隐士集团,诸如:晋代竹林七贤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增广贤文》3(1)不知处:不知所处的位置。句意: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但是深山老林里云雾缭绕,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
(2)意欲:想要。句意: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4
略一、先解释划线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知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在哪个地方 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想要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松树下问一个童子,说是师傅采药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骑着黄牛缓慢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透过枝叶,回荡在树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三、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写“寻者”( )而来,却只能( )而归。通过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 )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之情。
(2)《所见》是( )朝诗人( )的作品,这是一篇著名的反映( )的诗篇。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 )的儿童形象。古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 ),忽然“( )”,是因为他“( )”。贾岛败兴高洁仰慕乘兴清袁枚田园风光 天真活泼高声唱歌闭口立意欲捕鸣蝉四、默写古诗。
寻隐者不遇
作者( )
( )
( )
( )
( )
贾岛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所见
作者( )
( )
( )
( )
( )
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课件15张PPT。3. 古诗两首课后作业A 课后练习单一、基础知识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__”标出。
(1)歌声振(zhèn zhèng)林樾
(2)意欲(yù yǜ)捕鸣蝉
(3)云深不知处(chǔ chù)
(4)寻隐(yǐn yǐng)者不遇
________________A 课后练习单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寻隐者不遇 ( )
A.机会 B.碰到 C. 对待
(2)云深不知处 ( )
A.处理 B.到处 C.哪里,地方
(3)意欲捕鸣蝉( )
A.需要 B.打算,想要 C.将
BCB3.根据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诗中“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诗中主要写诗人与______________的问答,体现了隐者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所见》中描写牧童悠闲自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隐者不遇》诗中童子回答诗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所见》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体会到了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A 课后练习单寻访、寻找隐者徒弟性格高洁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牧童 黄牛 鸣蝉 树林 歌声、蝉鸣 悠闲自在 愉快之情 5. 联系课文,说说你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理解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两首”让我联想到了过去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课后练习单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也不再高声唱歌了。这两句诗写出了牧童的活泼机灵和天真可爱。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二、阅读方法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寻隐者不遇》。
2.这首诗没有一句对话,只有童子的答话。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20字表达了完整的意思。请你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话完成诗人与童子的对话。【方法】A 课后练习单寓问于答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子:师傅采药去了。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子:师傅去山里采药了。
诗人:就在这座山里吗?那我上去找他吧。
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哦,原来是这样。
3.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在寻访隐者的过程中情绪不断发生变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课后练习单你师傅干什么去了?上哪儿采药去了?山那么高,云雾又那么浓,具体在哪儿,我也搞不清。唐贾岛寻访隐者没有遇到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无可奈何B 本课练习题一、基础起跳板
(一)我要把字写漂亮。
1.这真是一个zhèn fèn rén xīn,( )的消息。
2.牧童qí,( )着黄牛走在林间,突然听见chán míng,( ),想要去捕捉它。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隐者(yín yǐn) 采药(yào yuè)
不知处(chù chǔ) 振兴(zhèng zhèn)
振奋人心骑蝉鸣√√√√(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闭:①堵塞不通 ②关;合
1.忽然闭口立。( )
2.这里的管道已经闭塞了。( )
采:①摘 ②开采 ③选取;取
3.言师采药去。( )
4.爸爸到山里去采矿。( )
5.我们采纳了他的意见。( )B 本科练习题②①①②③B 本课练习题(四)解释带点词语,并翻译诗句。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问:__________ 言: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欲:__________ 立: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询问。说。(我)在松树下询问童子(师傅去了哪里),(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心里想要。站立不动。大概是心里想要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忽然停止行走,在那站立不动,也不再高声歌唱了。B 本课练习题(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语言浅显易懂,诗中写“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写“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心情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失望——一线希望——______________。同时领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题中“见”的意思是________。读完诗后,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了牧童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彻底失望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满怀希望松下问童子隐者高洁的品质和诗人对他的仰慕清袁枚看见牧童黄牛林樾 机灵可爱鸣蝉歌声蝉声天真活泼B 本课练习题六、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话完成对话。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子:师傅采药去了。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子:师傅去山里采药去了。
诗人:这座山真大呀,那我该去哪儿找他呢?
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山上云雾弥漫,我也不知道师傅到底在什么地方小朋友,你师傅到哪里去了?你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B 本课练习题(七) 古诗阅读。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___。
2.“寻”的意思是__________;“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画横线的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贾岛寻访遇到,碰到只知道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的事。B 本课练习题(八)拓展积累。
在古诗中,有不少都是写儿童的,相信你一定会写!
1.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童孙未解供耕织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