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课件(2课时)+朗 读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两首》课件(2课时)+朗 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3 20:38:08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古诗两首本课包括两首古诗:
1.《望洞庭湖》——(唐)刘禹锡
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望洞庭湖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1.当堂检测
12.课后作业布置12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难点)4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望。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主要作品: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多是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分类学生字字词积累:
一螺( )
眉( )头
溪( ) 水
峡( )谷
君( )子
磨( )刀 luóméixīxiájūnmó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这两首古诗在内容、主题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串珠问题:
1.《望洞庭湖》描写了怎样的月夜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怎样的月夜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两位诗人是如何把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的?《峨眉山月歌》《望洞庭》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①,潭面无风镜未②磨③。
遥望④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和:和谐,协调。
②未:没有。
③磨:打磨。
④遥望:远望。【译文】
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打磨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远望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①江水流。
夜发②清溪向③三峡,思君不见下④渝州⑤。
①平羌(qiāng):今天的青衣江,源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与岷江交汇。
②夜发:夜间出发。
③向:前往。
④下:去,到(顺流而下)。
⑤渝(yú)州:唐代州名,治所在巴县(今重庆)。【译文】
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我顺流而下。我连夜从清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驶向渝州。课文理解品析《望洞庭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由“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两相和”指湖水和月光融和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无风,诗人把迷迷蒙蒙的湖面比作未经磨拭的铜镜,显得十分宁静。“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把洞庭湖的水色比成白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小巧玲珑,十分精致。这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十分相称。这两句想象丰富,色调淡雅,令人神往。诗人将月夜洞庭山水描绘得惟妙惟肖,犹如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阅读方法解密:古诗词的阅读方法想象画面,理解古诗词。
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想象画面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通过想象古诗词描绘的画面,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进入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什么时节远游的?诗人为什么会有“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感觉?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秋天。诗人秋夜行船,船在行走,感到月影也在跟着移动,于是产生了“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感觉。诗中用了五处地名,却不让人觉得多余,这是为什么?
诗中五处地名的处理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景物,是虚用;“发清溪” “向三峡”“下渝州”是实用,而且它们在句中的位置也不同,所起效果也就不着痕迹,妙入化境。核心问题:
这两首古诗在内容、主题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月夜景色的。但《望洞庭》描绘了月夜洞庭山水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比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峨眉山月歌》则用平白的语言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串珠问题:
1.《望洞庭湖》描写了怎样的月夜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写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将月夜洞庭的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怎样的月夜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3.两位诗人是如何把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的?
《望洞庭》侧重写景,诗人把遥望月夜的洞庭美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再现于纸上,通过山、水、月间和谐相调的美好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峨眉山月歌》则侧重于抒情,诗人把明月的形象融入了诗人因远离家乡对亲情对友情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的无法割舍的情怀之中,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和友人的情感。望洞庭湖湖月辉映 宁静和谐山水一体 色调淡雅月映江水 月随水流惆怅思念喜爱赞美夜向三峡 思念友人峨眉山月歌《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推荐阅读国学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tuó)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4 (1)和:和谐,协调。未:相当于“没有”“不曾”。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2)发:出发。下:去,到(顺流而下)。“我”乘船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前往三峡,想念友人却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而下到渝州去。5一个秋天的晴朗夜晚,没有风,浩瀚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月影静静地沉在湖心,一动不动,整个洞庭湖看上去像睡着了一般,是那么安静。远处,君山一片苍翠,湖水映出一片白光,洞庭湖仿佛是一个银盘,而君山在洞庭湖的包围之中,就如同一只青螺,两者相依,显得那样美丽。一、我是小小书法家。
青螺 峨眉 清溪 三峡
二、我会辨字组词。
螺( ) 峡( )
累( ) 夹( )
三、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xiāng( ) mó( )
xiàng( ) mò( )海螺劳累三峡书夹相互丞相磨刀石磨相磨和谐,协调。这里指像没有打磨的铜镜。 上弦月或下弦月。这里指月影。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_______的心得体会。
3.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读书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新的知识。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课件14张PPT。3. 古诗两首课后作业A 课后练习单√√√√√√三 峡清 溪遥 望青 螺A 课后练习单①③②4.按要求填空。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优美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远游路线、行船时间,抒发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一共提到了_____________处地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课后练习单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5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二、阅读方法练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3.在这首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__________比作“白银盘”,把______想象成“青螺”,生动地描绘出了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A 课后练习单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洞庭湖君山月夜下洞庭湖基础与提高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和好(hè hé)  附和(hé hè)
磨坊(mò mó) 磨炼(mó mò)
出发(fà fā) 千钧一发(fà fā)
(二)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B 本课练习题         √√√√√√峨 眉青 螺小 溪峡 谷君 子B 本课练习题
(三)辨字组词。
螺( ) 峡( )
骡( ) 狭( )
遥( ) 溪( )
摇( ) 蹊( )海螺骡子三峡狭窄遥远摇晃溪水蹊径(四)解释加点字,并根据诗句填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和:______________ 未:____________
2.诗中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我们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来形容。B 本课练习题和谐,协调没有洞庭湖湖面未磨的铜镜洞庭湖湖面平静水平如镜(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望洞庭》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的作品。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写远望洞庭湖所见之景。这两句是_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_比成____________,把________比成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的作品,诗人在________(季节)乘船远行,从________出发,驶向__________。刘禹锡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比喻白银盘君山青螺唐李白秋天清溪渝州B 本课练习题B 本课练习题(六)课内阅读。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________,______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词语。
发:____________ 
下:____________半轮秋影入出发 顺流而下B 本课练习题3.诗中写到的地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名是______,江名是______。
4.“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君”到底指谁呢?由此可见,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有哪些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句子,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溪渝州三峡峨眉平羌指蜀地以及友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和友人的感情。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 本课练习题(七)片段练笔。
在你的笔下洞庭湖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结合古诗《望洞庭》把你想象到的洞庭湖美景描绘一下吧!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个秋天的晴朗的夜晚,没有风,浩瀚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月影静静地沉在湖心,一动不动,整个洞庭湖看上去像睡着了一般,是那么安静。远处,君山一片苍翠,湖水映出一片白光,洞庭湖仿佛是一个银盘,而君山在洞庭湖的包围之中,就如同一只青螺,两者相依,显得那样美丽。B 本课练习题(八)拓展积累。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为了表达对祖国及家乡亲人的思念与祝愿,先后引用了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