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在哪里》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空气在哪里》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23 08:01:48

文档简介

《空气在哪里》习题
一、基础过关。
1.空气是一种( )、( )、( )、( )气体。
2.空气在我们周围,比如( )、( )中都有空气,空气占据( )。
3.运动越剧烈,我们需要的( )就越多。
4.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能使我们周围的( )变得清新些。
二、综合训练
小法官:
1.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 )
2.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 )
3.经常开窗透气,扫地前先洒水能使我们教室内的空气更清新。 ( )
4.人类的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先要原因。 ( )
5.空气污染会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多种疾病,不会影响动植物生长。( )
三、 拓展应用
1.说一说空气对人类有什么用处?
2.为什么说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
3.怎样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保持空气清新?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2.文具盒、书柜(答案不唯一)、空间
3.空气
4.空气
综合训练
1. √
2. √
3. √
4. √
5. √
拓展应用
1. 生命呼吸用氧气 、光和作用二氧化碳 、吸收热量,维持地表温度 、搬运工,搬运水,形成水循环、形成风发电。(答案不唯一)
2. 因为空气中含有人所需的氧气。(答案不唯一)
3. 多种植一些能够净化空气的植物吧。尽量营造一个绿色的氛围。如吊兰,仙人掌等植物。(答案不唯一)
《空气在哪里》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利用感官来初步感知空气的性质。
2.认识什么是气体;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知道空气自然存在于我们周围,通过寻找空气,并利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3.体会探究空气无处不在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愿意合作、科学交流的实验常规和科学素养。
学习过程
1.用力吹气球,一直吹下去为什么气球会被会爆?
2.你见过空气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呢?是什么滋味的呢?什么形状的呢?
3.请你在周围找一找,你的周围有空气吗?
4.请你认真观察,空气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里能找到它?
5.你能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6.你能运用观察法证明空气的性质吗?
7.你能说说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吗?


《空气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利用感官来初步感知空气的性质。
2. 认识什么是气体;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知道空气自然存在于我们周围,通过寻找空气,并利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3.体会探究空气无处不在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愿意合作、科学交流的实验常规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及空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
报纸、信封、气球、塑料袋、纸片、塑料瓶、粉笔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非常高兴又和同学们见面了,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教师出示一包气球),想要吗?这就是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礼物,它属于你们,不过要看你们的表现,看你们能不能通过你们的表现获得这份礼物,首先奖给善于发现,积极思考,愿意探究的,愿当小科学家的同学。?
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送给大家气球吗?因为小时候老师也特别喜欢气球,现在老师也想回到童年,给大家吹一个气球。(教师吹气球,教师把气球吹爆)?
师:刚才气球为什么没有爆,现在为什么会爆。?生:因为里面充满了空气。?
师:我们从气球中找到了空气,它让气球发生了爆炸,看来气球是个有趣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板书课题:20.空气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带来礼物,玩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童趣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为课堂上学生积极探究,遵守课堂纪律打好基础。]
二、新课学习
师:除了气球中有空气,哪里还有空气。 生寻找空气。
教师板书(教室、楼道、校园......)
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空气无处不在,天天陪伴着我们,那你能抓些空气来给大家看看吗?想一想。
师生交流
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猜一猜。(板书:空气在哪里)?
(1)桌上的材料中哪一些存在着空气??
(2)我们的周围哪些地方有空气存在??
(3)大自然中呢??
(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测,教师随机板书,猜一猜:粉笔、瓶中、教室里、砖块......)?
3.谈话: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了空气可能存在的地方,说明了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里。猜测只是一种假想,不能让人确信,那么怎样才能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实验)?
4.讨论并汇报: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5.谈话:做实验时除了注意安全、有序、认真、仔细观察外,最重要的是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下面各小组先讨论一下,利用桌上的材料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到、听到、摸到、感觉到空气存在哪里,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汇报讨论结果(估计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分别把砖块、粉笔、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把瓶口放入水中:直放没有气泡,斜放有气泡。把塑料袋向空中甩一甩就把空气装入袋中,然后可以捏、可以挤、可以拍??风车的转动也能感受到周围空气的存在......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分成看到、摸到、听到、感受到的几个层次让学生汇报。并板书范例如下有助于学生学会记录:?
粉笔???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粉笔中有空气
实验:每个小组根据你们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注意观察记录。?
9.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汇报时注意与预测的现象比较是否相符合,以培养学生大胆猜测的学习方法,同时注意特别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边汇报边演示,以便其他小组也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0.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11.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了空气无处不在。(板书:空气无处不在)。?
12.师:看看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什么?(小组长领会1号信封)你能用老师的工具抓到空气吗?
生用塑料袋、气球、纸片寻找空气。
13.师:把你们抓到的空气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抓到空气的。
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空气的存在,学会找到空气的方法,认识到空气无处不在.]
观察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
14.师小结: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说它重要呢?
生:因为我们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
15.师: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们却经常忽略他呢?
生;因为它没有颜色(师板书:看不见)
16.师:我们观察事物除了用到眼睛,还用到了哪些观察器官?
生:眼睛、鼻子、舌头、耳朵、手
17.师:下面观察一下你周围的空气。
生观察 交流 教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
18.师小结:你们真棒,刚才我们了解空气是————,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观察法(教师板书)
19.师:通过观察法,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用观察法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概括出空气的概念是一个难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眼睛、鼻子、舌头、手去感知,都找不到空气,说明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总结出空气的概念,从而掌握空气的性质。科学课重要的还有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学会自己探究,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法]。
三、结论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在这节课中,你表现最好的是哪些方面?
3. 你认为谁在本节课中表现最好?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和评价和互评,更好的鼓励学生好好表现并及时查找自身的不足,同时能及时发现学习伙伴的优点。]
四、课堂练习
1.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 )的物体叫做( )。
2.空气是没有( )、没有( )、没有( )、透明的气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1.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课件11张PPT。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五单元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
没颜色,无味道,
生命世界当个宝,
一时一刻少不了。空气动动手,捉空气温馨提示:
一、小组合作,注意安全
二、用各种感官观察空气,并做好记录让我们来想办法捉住空气吧!找空气:
实验一:
实验材料:扇子、塑料袋、气球、饮料瓶、粉笔、杯子......
1.你想用哪种物品找到空气?
2.说一说,你打算如何找到空气?用哪些方法可以找到空气?(最少三种)答:1.用扇子扇,感觉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2.吹气球,说明我们身体里面有空气。
3.金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空气。
4.粉笔放在水中有气泡,说明粉笔中有空气。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呢?塑料袋里面有空气想一想,空气有什么特点 1.看一看,空气是什么颜色?
2.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
3.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
4.挤一挤,手有什么感觉?结论: 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