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科学中考基础巩固达标与检测18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科学中考基础巩固达标与检测18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8-18 10: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达标检测题(十八)
(测试范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 ( )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地下水
2.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
3.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多少
4.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
5.以下是有关人工降雨的内容,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
A.人工降雨可满足农作物及时之需,因此只要农作物需求就应该进行人工降雨
B.人工降雨需要用到干冰、AgI等冷云催化剂和盐粉、盐水等暖去催化剂,其中AgI中的Ag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对人和其他生物体有危害所以不能进行人工降雨
C.人工降雨必须选择天空云气较多时才能进行,否则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D.人工降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放心使用
6.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洪水危害增大的是 ( )
① 修建水库 ② 植树造林 ③ 围湖造田 ④ 侵占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不同
C.地貌的不同    D.人类活动的影响
8.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B.只有我国受台风的影响
C.台风到来往往给当地造成旱涝灾害
D.台风只袭击我国长江以南各个省区
9.空气质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目前许多地方都有空气质量预报,预报的内容包括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和环境空气质量等,如果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来看,在空气质量预报中你认为下列哪项指数一般可不作预报 (   )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据
10.报道,2002年4月初以来,我国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省遭遇罕见的沙尘暴,有的地区能见度仅有400米,瞬间风速达17米/秒,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危害之重,也是不多见的。试分析
(1)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
11.接上题,造成沙尘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 )
A.大气污染 B.火山喷发 C.植被遭受破坏 D.土壤污染
12.我国东南部季风区陆地上冬季常吹(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风  D.西南风
13.人口密集及工业集中的城市上空的雾和云比远郊多,原因是城市上空( )
A.尘埃多 B.水蒸气多
C.风力大 D.气温低
14.下表为某地在一次连续四天降水中,测得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降水pH值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这次降水中遭受酸雨污染较重的是( )
日期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SO2(mg/m3) 0.009 0.013 0.015 0.018
pH 5.55 5.36 4.78 4.42
A.第一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四天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15.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 ③______ ⑤_____
(2)图中___(填序号)环节使陆地上水得到不断的补充。
(3)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__。
16.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工业“三废”、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
17.读某地1月上旬的气象资料分析回答:
(1)这段时间,气温变化呈____趋势,气压变化呈____趋势。
(2)2~6月降温幅度达____摄氏度,其中____两日间天气变化最剧烈,同时可能会带来______等天气现象。
(3)以上天气现象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18.据CCTV报道,中国科学院最近组织了地质、测绘、水文、大气、环保等综合科考队,对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
⑴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首批科考队员登上珠峰峰顶,第二批队员在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后勤人员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此时这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
⑵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欧亚板块挤压而隆起形成山脉。”下列证据支持这种说法的是___。
A. 喜马拉雅山脉的可可西里地区有大量野生藏羚羊。
B. 喜马拉雅山脉有名贵的雪莲、藏红花等珍稀植物。
C. 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鱼、海螺、海藻等水生生物化石。
⑶科考队通过对珠峰地区的冰川考察分析认为:珠峰所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加快。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___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三、分析题(共21分)
19.人类为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请阅读下列信息:
信息1 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的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 、NH3 、CO 、CO2等
信息2 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 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_____。
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
(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原始大气中O2缓慢地增加,CH4、NH3、CO等气体逐渐被氧气氧化而缓慢地减少,使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大气。原始大气中NH3可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________。试写出氧气分别与CO、C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期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D 5.B 6.C 7.C 8.B 9.A 10.C 11. D 12.C 13.B 14.A 15.D
二、简答题
16.(1)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②→③→① (3)太阳辐射
17.(1)生活污水 (2)一水多用、减少水污染等
18.(1)下降 上升 (2)20 5、6 霜冻 (3)寒潮
19.(1)大本营 (2)C (3)二氧化碳
20.(1)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环,氯化钠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钠的化合物可随着江、河、湖水流倒大海中;而随着海水的蒸发,海水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钠的含量逐渐增加(氯化钠逐渐被富集)。
(2)大 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3)不能 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NH3等物质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CO2,放出O2
(5)2CO+O2 2CO2 CH4+ O2 CO2+2H2O
海水中部分元素的含量
人体中部分元素的含量
用水管不间断地
冲洗汽车
D
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C
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B
淋浴擦肥皂时
暂时关上喷头
A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