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电脑的网络设置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出自南方出版传媒新世纪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计算机网络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础(通过IP地址通讯)和因特网运行的基础(域名和DNS),为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进而消除学生对因特网的神秘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网络协议和网址有了一个感性上的认识。但是本节课有个特点就是知识点比较深奥,理论性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不感觉到枯燥无味是这堂课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IP和域名的认识以及IP和域名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处理:1、理论知识生活化;2,从生活中找到解决方法;3,知识直观形象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P地址的概念和构成。
(2).学会通过命令(ipconfig)查看IP地址。
(3).掌握域名的概念及与IP地址的关系。
(4).学会用命令(ping)查看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
(5).理解DNS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的方法,学习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及构成。
(2).通过实践操作,能用不同的方法查看IP地址。
(3).通过对命令方式的学习,学会验证IP地址和域名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技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结合生活事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我国拥有的数量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同时激起他们了解下一代IP技术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我校初一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网上搜索信息能力普遍较好,再结合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网址的作用及信息搜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IP地址的概念和构成;域名的概念和构成;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DNS的作用。
2.难点:
IP地址的作用;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本课课题“IP地址”。
通过手机建立通话连接需通过电话号码,引导学生对电脑建立连接的思考。
【活动】活动二:观看视频,自主探索查看IP地址的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观看视频,自主学习掌握两种查看IP地址的方法。
【讲授】活动三:问题引领,探索IP地址的构成
1、请两位同学把你们查到的IP地址表述出来
2、通过观察,能概括说说IP地址的结构吗?
3、每个数字是否是任意的呢?阅读课本
【活动】活动四:观看视频,探索IP地址的唯一性
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体验IP地址唯一性(本部分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否则学生脱离教师机影响正常上课)
2、教师总结:每台电脑的IP地址都是唯一的,它由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统一分配。
【活动】活动五:课外拓展:IPv6与动态IP地址
1、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一段新闻视频
(1)通过观看视频今年还有IP地址用吗?
(2)视频中提出了哪种解决方法?
目的:通过IP现状的了解,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进而激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2、教师总结:
IP地址在2012年已耗尽,为了解决IP地址短缺的问题,我们发明了IPV6,它的地址数量非常多,以后我们的每一台电器都可以配置一个IP地址,可实现家电的网络控制。
3、问题引领,通过生活实例解决技术难题
(1)教师提问:通过观看视频,IPV6普及了吗?为什么呢?
(2)现阶段IPV6没有普及,但IPV4地址已经没有了,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为呢?
(3)体验生活,探索解决方法(动态IP地址)
问题一:我们课室的56台电脑可以供所有初一的学生上信息课,它是如何做到的?
问题二:有限的IP地址如何让更多的人使用呢?
目的:通过视频自主了解IPV4和IPV6地址的现状及技术瓶颈,专家讲述比老师讲要好很
多。通过对生活实例的理解分析来找到相关技术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现了技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flash动画展示,直观形象的体验动态IP地址的工作过程。
目的:形象直观理解动态IP地址。
5、生活实例展示(宽带拨号),让学生能更深入的体验动态IP地址。
目的:体验动态IP地址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活动六:体验操作,输入IP地址访问计算机
(1)输入教师及的IP地址:192.168.1.100 (2)输入百度的IP地址:220.181.6.19
目的:通过操作,体验网络是确实是通过IP地址进行互联互通的。
【导入】活动七:问题引领,引出域名
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是如何进入百度网的?
目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刚刚用IP地址进入到“百度”网,而平时我们又是用www.来进入“百度”网的,引出域名。
【活动】活动八:通过问题阅读材料,自主探索域名的构成
(1)www. 怎么称呼?
(2)它有什么作用?
(3)它是由什么来组成的?
目的: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主解决以上三个问题,锻炼学生阅读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师总结:
(1)域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网址,互联网上的域名是唯一的
(2)域名的作用是便于我们人记忆,因为要记住IP地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3)域名是有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并有点号分隔成几部分。
【活动】活动九,网络探索域名后缀的含义
(1)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找域名后缀的含义。
(2)教师总结
目的:学生自主网络搜索,寻找答案。
【讲授】活动十,反问,引出DNS
(1)反问:
老师讲过计算只能通过IP地址找到对方,但是刚刚我们也可以通过域名访问计算机,老师是不是讲错了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原因。
(2)教师总结,解释DNS
计算机在互联网中智能通过IP的地址找到对方,计算机网络是不认识域名的,那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请来了一位翻译专家,他叫DNS(域名解析服务器),负责吧域名转换成IP地址。
目的:通过反问,激起学生对IP地址和域名之间关系的思考。
【讲授】活动十一,动画展示DNS的工作过程
目的:通过动画展示,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DNS的工作过程。
【活动】活动十二,体验操作,查找计算机中DNS的IP地址。
目的:体验操作,查找计算机中DNS的地址。
【测试】小结与小测
1、教师通过PPT对本节的内容进行小结
2、教师通过PPT对本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