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题 生命[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中考题 生命[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3-05 16: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411231032479351
浙江自然科学中考试题选编:生命
1.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象;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 的部件。
(2)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2.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如果仅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
A.2个 B.4个 C.10个 D.40个
3.做“观察蛔虫卵”实验时,先用显微镜的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观察,在视野中观察到12个蛔虫卵;现目镜不变,换上40倍物镜观察,那么看到的蛔虫卵数目为( )
(A)12个 (B)4个 (C)3个 (D)无法确定
4.我们常常要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在“观察蛔虫卵”的实验中,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
A.放大镜 B.望远镜 C.幻灯机 D.显微镜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
(A)换用高倍镜 (B)缩小光圈 (C)关闭光源 (D)改用凹面反光镜
6.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7.显微镜是光学仪器,目镜和物镜均是凸透镜。图甲是标本AB经物镜成象的光路图,则象A1Bl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若标本AB是蛙的肠系膜,图乙是从目镜中观察到的象,此时使用的物镜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 。图乙中箭头表示观察到的血液流动方向,则动脉是 (用图中标号填写)。
8.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1 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
(A) ③一⑤一②一① (B) ④一③一②一⑤
(C) ③一①一④一⑤ (D) ③一⑤一④一① (甲) (乙)
9.如图表示在做“观察蛙蹼内血液流动现象”实验过程中,用显微镜的镜头组合分别为物镜 10 ×、目镜 5 ×或物镜 10 ×、目境 10 ×所观察到的两个视野。那么观察甲图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实验时可以根据 来区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10.回答下列实验的有关问题:
(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时,看到如右图所示的血管,该血管 是 。
(2)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的细胞质流动时,若视野较为明亮,经反复调焦后,还是看不清晰细胞质是否在流动;那么应如何调节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较清晰的细胞质流动现象? 。
11.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细胞细胞质流动时,为提高物象的清晰度,使视野较暗,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扩大光圈 (C)换用凹面镜 (D)换用低倍物镜
12.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再挑取绿豆大小的一块粪便置于其中
B、盖盖玻片时,先让盖玻片一侧边缘和载玻片上的液滴接触,然后慢慢放下
C、观察时欲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蛔虫卵呈椭圆形、棕黄色,外面有一层波状膜小体
13.在观察蛙蹼血流的实验中,可以看到,动脉内的血流速度 ;那么,判断毛细血管的重要依据是 和 。
14.在ABO血型系统中,血清中既不含抗A凝集素,又不含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__________型。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15.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古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还没有被子植物,那时的植物肯定不具有( )
(A)叶绿体 (B)双受精现象 (C)种子 (D)叶子
16.不同的叶有不同的着生方式,但无论什么植物,其相邻的两片叶总是不重叠的,而形成镶嵌式的排列,这是植物对( )
(A)蒸腾作用的适应 (C)异化作用的适应
(C)光合作用的适应 (D)呼吸作用的适应
17.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冬天,槐树的叶片都已落下,而松
树却郁郁葱葱,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E)松树比槐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槐树与松树一样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18.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行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 中获得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
(2)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 。
19.叶镶嵌现象能使植物更多地接受 ,是对光合作用的一种适应,它是 的结果。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C)哺乳类由两栖类进化而来 (D)裸子植物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
21.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CO2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乙瓶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出现浑浊;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终产物,请回答:
(1)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甲瓶或丙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过程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形成部位是( )
(A)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内
(C)肺泡内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23.近年来,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体重减轻是由于( )
A.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B.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C.只有同化作用没有异化作用 D.只有异化作用没有同化作用
24.一般情况下,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类物质的分解(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糖类
25.近年来,老百姓颇为关心科学减肥的问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身体长胖的原因是(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C)能量贮存小于能量释放 (D)物质分解大于物质合成
26.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
外界空气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① ② ③
在这些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的有( )
(A)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7.在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期间,甲肝病人属于该传染病流行的 环节。一个长期患病的人,身体逐渐消瘦,此时该病人新陈代谢过程中 作用占优势。
28.下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血流通过B段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分子与血红蛋白迅速
(2)你认为B段毛细血管是肺泡毛细血管还是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29.下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顶部的升降造成胸腔容积的变化情况。人处于吸气状态时,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 。吸入的气体在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后,气体中
含量明显降低。
30.右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的名称及管内减少的气体分别是( )
①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O2
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O2
③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O2
④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O2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1.组织细胞中的 CO2能进人组织液,其原因是( )
(A)细胞中的CO2含量比组织液高
(B)组织液中的氧要进人组织细胞
(C)细胞中的CO2含量比组织液低
(D)CO2会与组织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2.孕妇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
(A)同化作用占优势 (B)异化作用占优势
(C)呼吸作用占优势 (D)消化作用占优势。
33.为了研究植物在不同的日温和夜温组合中的生长情况,将原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生长(其它条件都相同),一定时间后测定各组幼苗的平均高度,结果如下表:(“一”表示该组合未做实验)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其日温和夜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日温和夜温组合下,幼苗生长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某农工商贸集团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塑料薄膜大棚中栽培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常常采取一些措施。请根据植物新陈代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当白天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土壤中水分、无机盐充分满足植物生长时,为使作物增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理由是 。
(2)夜晚适当降低大棚的温度,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 分解。降低温度能使呼吸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35.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为: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能量。以下关于有机物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B)只含碳和氢(C)一定含碳、氢和氧 (D)一定含有碳和氢,可能含氧
36.选择氢气、氧气、甲烷、二氧化碳,用化学式表示填空:
(1)能用于灭火的是 ;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释放的 ;
(3)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
37.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曾做过如图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为 。
38.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恐龙蛋变成恐龙B.海洋变成陆地
C.类人猿变成人D.蝌蚪变成青蛙
39.用以下的实验装置可以研究某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枝条失水的。在温度、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
(1)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目的是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较为准确计量枝条每小时失水质量的方法是;
(3)如果要研究湿度对枝条失水速度的影响,应比较哪两组数据? ;
(4)光照使枝条失水的速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表:不同条件下的失水情况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A.光照、潮湿 14
B.光照、干燥 32
C.黑暗、干燥 8
40.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 )
(A)大米 (B)海带 (C)食醋 (D)食盐
4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 (填“同化”或“异化”)作用。
(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______和稀盐酸(此时把D打开)。
42.一株质量为0.2千克的小树苗,经五年栽种后,其质量增加到12千克,这一植株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其 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
4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原因中: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CaCO3 等矿物的加热分解。你认为解释合理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44.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可利用右图所示的甲(玻璃缸中盛NaOH溶液)、乙(玻璃缸中盛清水)两密封装置进行实验。现将这两个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几小时,最后进行检验,结果为:甲中植物的叶片没有淀粉生成,而乙中植物的叶片却有淀粉生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甲装置中的CO2
45.用某种植物制成紫色指示液,遇酸变红。将制成的指示液倒入甲、乙二个广口瓶中,在甲瓶内放入新鲜金鱼藻,再将甲、乙两瓶加盖密封,外侧均用不透光的铝箔纸包起来,如右下图所示。静置两天,结果发现甲瓶指示液呈红色,乙瓶仍呈紫色。这一实验能证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O2 (B)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
(C)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O2 (D)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O2
46.人们往往喜欢将许多观赏植物放在卧室内过夜,这是否科学? ,其理由是 。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
47.无土栽培是一种利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的方法。栽培时,直接将植物根部浸入营养液中,并及时供氧、调整pH和更换营养液。在培养初期,若植株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营养液质量分数 。培养过程中要经常给营养液通人空气,其目的是促进植物根部 作用。为提高栽培产量,在可调控温度和空气成份的大棚内,应采取下列措施中的 (填序号)。
①适当增加棚内二氧化碳含量②适当增加棚内氧气含量
③适当缩短光照时间④夜晚适当降低棚内温度
48.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
(A) CO2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B)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
(C) CO2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D) CO2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9.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如图所示。分析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
(C)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50.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呼吸作用把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B)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所以呼吸作用旺盛对植物生长是不利的
(C)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D)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无法进行;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可以进行
51.植物体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根 (B)茎 (C)任何部位 (D)有生命活动的部位
52.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的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此装置可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中的哪一项?( )
A) CO2 B)H2O C)光照 D)叶绿体
53.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时进行 (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散失
(C)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 (D)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
54.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取叶片数量和形状大小相同的三株幼小的凤仙花植物,分别插入三个相同的量筒中,量筒中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使油膜覆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将三套装置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环境 (①光照、潮湿②光照、干燥③黑暗、干燥)条件下,测出相同时间内量筒中的失水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可以根据 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2)如要研究光照因素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应采用 (选填“①和②”、“①和③”或“②和③”)环境条件下的两套装置进行实验。此实验属于 (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5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 。
56.马利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深约 11千米。科学家进行考察时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没有绿色植物。没有绿色植物的原因是 (A.没有阳光B.温度太低C.压强太大D.缺少O2和CO2)。海沟深处的鱼虾体内压强约达 个标准大气压。
57.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经过一小时测得CO2和葡萄糖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组 别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有无光照 充分光照 充分光照 暗 处 暗 处
温 度 15℃ 25℃ 15℃ 25℃
CO2变化量 减少44mg 减少110mg 增加22mg 增加44mg
葡萄糖变化量 增加30mg 增加75mg 减少15mg X
请回答:
(1)如果要比较这株植物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放出C02量的多少,应选择_______两组数据。
(2)25℃时,这株植物在黑暗处放置一小时,要消耗葡萄糖(X)多少毫克?[呼吸作用化学反应式:C6H12O4(葡萄糖) +6O2 6CO2 +6H2O + 能量]
(3)通过分析表格,试解释新疆吐鲁番西瓜比绍兴甜的原因。
(4)影响新疆吐鲁番西瓜比绍兴甜的气候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58.实验探究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
实验检验,(5)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有人以“绿豆种子的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为题进行了实验探究,以下是实验探究中的两步:
(1)提出问题
干燥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也不能发芽,而潮湿的绿豆种子
在合适温度下却能发芽。那么,绿豆种子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建立假设请围绕“绿豆种子的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你的二个假设。
假设一:绿豆种子的萌发与温度高低有关;
假设二: ;
假设三:
59.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瓶置于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室温不超过25℃),丁瓶置于黑暗的纸箱中。假设五条金鱼的生命力相近,则 瓶中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


60.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
(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61.如图所示的两套实验装置,静置数小时后,试管B的石灰水仍澄清,而试管A的石灰水则变得浑浊,该实验可以研究: 。
A B
62.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的实验,操作如下:把1克干淀粉和100毫升清水搅拌均匀,取2毫升注人试管中,加入新鲜唾液溶液2毫升,再加2滴碘液,放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后观察结果。请你指出该同学的操作错误(写出两处):
(1) ;(2)
63.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结果见下表。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A.需要适宜的pH B.具有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具有高效性
64.自然科学中多次讨论到调节作用。下列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
(A)胰岛素 (B)滑动变阻器 (C)神经系统 (D)胶头滴管
65.下列各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能正确反映温度(或pH) 与绝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都是丁 (D)都是甲
66.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丁
他把上述四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的烧杯内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两滴碘液。
(1)乙试管中的液体没有变蓝色,这是因为 ;
(2)比较 两支试管,可知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67.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 )
(A)催化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C)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D)催化葡萄糖合成为淀粉
68.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下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人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分别选择6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6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组别 水浴温度t(℃) 凝乳时间(分)
1 10 不凝固
2 20 7.0
3 30 4.0
4 40 1.5
5 50 4.0
6 60 不凝固
 
(1)盛有酶和乳汁的2支试管放在水浴中15分钟后,酶和乳汁温度与水浴一致。在这个过程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2)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是 ℃。
(3)在室温25℃时重做第3组实验,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将两者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再在30℃水浴中保温测量,则所测得的凝乳时间将 4分钟(填“短于”、“等于”或“长于”),为什么?
69.如图所示:其中各序号表示的是①红细胞、②组织液、③水、④葡萄糖,箭头表示它们的移动方向。则图中哪一个箭头所示是不正常的? (填对应的序号)。
70.一所医院对志愿者进行了如下研究18名志愿者服用了等量的一种镇静剂,经过3小时测得志愿者血液及尿液中镇静剂的含量,数据见图。某人分析数据后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不同个体血液中存留的镇静剂含量不同
(B)大多数人血液中镇静剂的含量比尿液中的低
(C)大多数人血液中的镇静剂含量高,其尿液中的镇静剂含量也高
(D)血液中的镇静剂含量在每毫升5.0×10-8克~1.5×10-7克之间的人占多数
71.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时,血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况。若横轴中的l段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III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此物质最可能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氧气 (D)二氧化碳
72.某人饥饿时吃了油饼,此油饼经人体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CO2 、 H2O ,它们可经下列哪组器官或组织排出体外
(A)肺、皮肤、肾 (B)毛细血管、肾
(C)鼻、血液、皮肤 (D)皮脂腺、肝脏、肾
73.若某人肾脏的肾小管发生了病变,则尿液中将出现( )
(A)红细胞 (B) 白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74.下列物质不参与人体血液循环的是( )
(A)精子细胞 (B)胰岛素 (C)A、B凝集原 (D)抗体
75.右图是肾脏血液供应的示意图。血液从肾动脉a流入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从肾静脉b流出时,血液成份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区别是b管血液的含氧量比a管的 (填“高”或“低”)。从c管流出的液体是 。
76.下图表示某健康男子在尽量排空膀胱的情况下,每隔0.5时收集的尿量,其中在A时喝2大杯蒸馏水,此后不再饮水和进食直至第8小时。
(1)A时饮水后尿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
(2)此人在第3小时至第8小时期间仍有尿液产生,其原因是 。
77.目前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部分省、市、区)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们大多数仅有 组成。经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正常人受到“非典”病毒感染所产生的特殊抗肺组织“自身抗体”,会“攻击”自身的组织器官,引起“非典”病人异常的过度免疫反应。请问这种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 。我国政府决定对非典型肺炎病人实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78.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营寄生生活 B.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D.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79.在去年SARS流行时,有科学家提出如下建议:对健康人群和病人分别注射免疫针剂。有两类免疫针剂可供选择。针剂甲含有灭活(丧失毒性及感染力)了的SARS病毒,针剂乙含有从牛体内培育出的含抗SARS病毒的血清。则,治疗病人应该用_______针剂,预防SARS应该用_________针剂。
80.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有六个国家参与这一人类基因组计划,除美、英、法、德、日外还有( )
(A)中国 (B)韩国 (C)俄罗斯 (D)意大利
81.2002年4月,以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信息。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
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均由基因决定
C.水稻DNA分子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D.水稻、人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
82.下列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等的是(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83.生物体都有自己的遗传物质,下面所列的不能称为遗传物质的是( )
(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人的DNA
(C)水稻基因 (D)病毒核酸
8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草履虫 (B)结核杆菌 (C)酵母菌 (D)甲肝病毒
85.被子植物在生殖过程中不同于蕨类植物的是出现了 现象。细菌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细菌细胞没有 。
86.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是指( )
(A)一个精子同时与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
(B)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
(C)二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融合
(D)二个精子分别与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
87.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每节打洞,以便有毒物质释放),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同种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1。
实验二: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分别放入经过打洞处理的1节同型号的废电池;向B、C、D、E缸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2。
表1: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l号 2号 5号 7号 对照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7 15 18 至今
表2:
A B C D E
所放废电池型号 l号 1号 l号 l号 l号
满江红数量(克) 0 40 80 120 l60
溶解氧(毫克/升) 2.25 2.94 3.65 4.12 5.06
铅(毫克/升) 0.135 0.134 0.106 0.084 0.029
金鱼成活时间(天) l 8 13 17 至今
(注:其中的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在放入满江红第2O天时测定的;水中锰、汞、铜等重金属的含量在放入满江红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中未予列出;表中的“至今”是指放入金鱼后第20天)根据以上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得出何种结论?
(2)满江红在净化水质中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此实验所得的结论,请你谈谈感想和建议。
88.“麻质于,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形象地描述了花生的结构。在花生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发育成“麻屋子”和“白胖子”的分别是( )
A.珠被和受精卵 B.受精卵和受精极核 C.子房壁和受精卵 D.子房壁和受精极核
89.细胞融合法是将性质不同的两种细胞融合起来而培养出新细胞的生命科学技术。现用A、B两种细胞融合制得C细胞。(下表中的选择性培养基是具备特定细胞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混合物。)其性质比较如表:
A细胞 B细胞 C细胞
只能在选择性培养基Ⅰ上生长生长环境的pH为4~6 只能在选择性培养基Ⅱ上生长生长环境的pH为7~8 只能在选择性培养基Ⅰ上生长生长环境的pH为7~8
下图是用融合方法获得C细胞及从A、B、C细胞中分离出C细胞的步骤,请分析填空。
90.在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瓜籽,这是因为在西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 )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91.被子植物生殖都具有双受精现象。因为小麦是被子植物,所以小麦在生殖过程中会出现双受精现象。上述推理过程所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假设 (B)综合 (C)归纳 (D)演绎
92.将人体按功能分解成八个系统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 )
(A)分析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调查法
93.如图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据图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点(填“t1”或“t2” 或“t3”)。
(2)在t1、t2时间内,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3)在时间t2点后,曲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94.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属于 免疫。
95.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并不像第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 。
96.人人都知“吸烟危害健康”。下图甲是每天吸烟支数与每年患冠心病死亡率的关系,图乙是非吸烟者与已戒烟者患肺癌的死亡率。某同学分析这两图,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同样多抽10支烟对不同年龄的人危害是不相同的
(B)日抽烟25支以上的人群中死于冠心病的人数约是不抽烟的2至15倍
(C)戒烟三十年者与非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率一样
(D)吸烟是诱发青年人患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97.如图所示的人都有分泌唾液现象,下列有关反射类型的判别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甲图是非条件反射 (B)乙图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丙图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丙图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98.(1)某同学在杭州动物园观看马戏表演,只听驯兽员一声哨响,黑熊就开始表演骑自行车的“绝活”,当它表演完一个节目后,驯兽员便立刻喂它少许食物,驯兽员这样做的目的是用非条件刺激(食物)来强化和巩固黑熊已经建立起来的 ,此时驯兽员的“哨声”对黑熊来说是一种 刺激。
(2)有些西瓜味虽甜但籽很多,味甜是由于西瓜植株能够以CO2和H2O为原料通过_______作用合成糖类物质并积累在果实中;籽多是因为西瓜植株开花时雌蕊的______中含有多个________
99.下列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 (B)沙子吹进眼里,出现流泪
(C)骑车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100.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用灯光和食饵重复结合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鱼的本能 (D)免疫反应
101.下图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建立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其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图是( )
(A) (B) (C) (D)
1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育幼行为属于条件反射过程
(B)驯兽员出示“1+2”的牌子时,小狗会叫三声,这是第二信号系统完成的反射过程
(C)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高等植物
(D)叶镶嵌使植物能更多地接受阳光,这是植物对温度的一种适应
O2
CO2
O2
CO2
O2
CO2
第 14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