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 8.3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 8.3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24 16: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2)发展中的大国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的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主要的农作物,,运用地图说出农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2.运用地图找出印度的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说明其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
3.举例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解法、比较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印度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检测
复习印度第一课时教师强调重点题目:印度三大地形区分别是哪三个?印度的母亲河是什么?注入什么湾?印度的人口特点?
复习2分钟,同位之间两两提问(2分钟)
复习巩固旧知达到全面复习的效果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展示习总在南非参加金砖国家会议视频,要求学生说出金砖国家有哪几个?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印度近二十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13年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十位,属于金砖国家的一员,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印度的经济发展。
读图指导知识梳理阅读提纲抓住重点
气候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请同学们读图说出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思考: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对农业又有何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又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2-73页,思考下列问题:(1)印度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2)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
(3)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
多媒体展示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要求学生读图完成助学第1题(2)填表题多媒体展示答案,请同学们根据咱们这里的自然条件,思考如何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本地农业?
读图说出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得出答案季风气候最大的特点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季风气候区往往农业发达。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严重,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较大。阅读课文,分组思考问题,讨论得出答案:印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原因是:(1)印度人口众多,是粮食消费的大国。
(2)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必须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的基础。
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A.人口增加过快;B.水旱灾害频繁;C.生产技术落后。为增加粮食生产进行了绿色革命。读图,分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填表题。分组讨论得出各自的发展方案。
复习旧知,训练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讨论掌握印度为何重视粮食生产,学会根据已知的知识点分析问题的根源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衔接过渡
印度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独立后利用本国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发展了钢铁、机械等工业。现在已经形成了部门齐全、规模较大、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印度的工业发展。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结合旧知探究问题
多媒体展示印度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请同学们读图完成助学第3题(2)填表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3-74页内容,说出印度除了传统工业外还有哪些工业部门?为何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要求学生一起在课本图8-3-5图上标出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强调:新德里是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孟买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最大的商业、金融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软件产业中心,印度的“硅谷”。我们学习日本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的时候对比他们的工业发展特点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印度和哪个国家相似?属于什么类型呢?
读图讨论完成填表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印度的核工业、航天技术、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业也发展很快。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很快,是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供应国,所以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图上标示出四个城市的位置,熟记各个城市的特征。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印度的工业发展和俄罗斯相似,都属于靠近原材料产地类型。
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及分析理解能力联系旧知识,分析得出印度工业发展特点
衔接过渡
泰姬陵壮丽豪华,孟买新城高楼林立,班加罗尔风光秀丽,宝莱坞酒醉金迷,印度有亚洲最多的软件精英,也有世界最多的文盲;印度有亚洲最多的富豪,也有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同学们可以看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的《百万富翁》通过这部电影你可以感受到印度的贫富差距之大。
知识扩展
多媒体展示印度贫富差距的视频材料,思考:印度为何贫富差距如此巨大?咱们中国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吗?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均可)
学生看视频,然后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答案,畅谈对印度的印象。
知识的扩展,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总结巩固小结
第二课时
发展中的大国主要粮食作物:___
___农业
主要经济作物:___
____农作物分布与降水的关系传统工业:___
___印度
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___
___
___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首都:___主要城市
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_____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_____软件产业中心:___
【当堂达标】
1.(目标1)古代印度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为
( 
 )
A、恒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恒河、印度河流域
D、沿海平原
2.(目标1)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 
 )
A、水稻
B、小麦
C、水稻和小麦
D、玉米
3.(目标2)有关印度20世纪60年代改善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印度实行“绿色革命”,改进粮食生产技术,改善粮食的供应状况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扩大化肥的使用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D、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4.(目标3)印度的最大城市和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 
 )
A、孟买
B、新德里
C、加尔各答
D、班加罗尔
5.(目标1)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
A、恒河中上游地区
B、恒河平原
C、德干高原西北部
D、恒河下游地区和半岛沿海平原
6.
(目标3)印度的首都是
( 
 )
A、孟买
B、加尔各答
C、新德里
D、班加罗尔
7.
(目标3)印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森林草原广阔
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煤铁资源丰富
D、甜菜、棉花、黄麻原料丰富
8.
(目标2)印度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30°之间,多属于热带
B、人口众多
C、年降水量变化大
D、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9.
(目标3)下列位于印度南部的新型工业城市是
( 
 )
A、孟买   
B、新德里   
 C、班加罗尔  
 D、加尔各答
10.(目标1、3)读“印度及其邻国相互位置略图”,填空。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
河流名称
E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
F_________。
首都名称I_______。城市:K_______L_______M_______
海、湾、洋名称
H________;J_______;
G________。
(2)印度半岛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高原,印度北部是_______山脉,中部是
平原。
(3)印度人口增长_____,而且目前人口增长越来越_____。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_______亿,居世界第_______位。本国标志性建筑是

(4)印度以_______气候为主,降水量丰沛,但季节分配_______,
灾害频繁,______和_______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现在该国粮食能够自给,还要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________(政策)
(5)印度盛产黄麻和棉花,_______是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_______是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6)印度是世界第
软件大国,
被称为印度的“硅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经济地理的范畴,从金砖国家入手导入新课的学习,分别从农业、工业两个方面学习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抓住气候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让学生学会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印度资源丰富,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传统工业,钢铁、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抓住印度传统工业的分布特点,了解印度工业发展的类型。印度很多方面和中国类似,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其先进之处,结合中国国情灵活运用到本地的发展,这是本节课想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因时间关系,在这一方面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