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1)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重点)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重点)
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具准备】世界地图、日本地形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国家—日本。对于这个国家我想大家有很多话要说,那么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说说你对日本的认识。
教师: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那么大家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情况又了解多少呢?
老师:板书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发表自己了解到的日本:
日本侵略过我们国家。
日本是个发达国家。
日本的武士道。
日本的汽车很有名。
日本现在与我们国家争钓鱼岛。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
日本的料理。
………….
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一提到日本学生就会有很多话要说,因而这时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以将自己的激情释放一下。
学生这时会由教师的提问冷静下来,急切想了解日本的具体情况。
让学生了解本课要求
观察
发现
自主
学习
教师:出示‘日本在世界上位置图’,并提出以下问题。
日本半球位置、位于哪个大洲什么位置。
找出图中回归线与极圈,说出日本位于温度带。
日本是个岛国还是个半岛国家。
日本形状特点
教师:读图8-1-2‘日本地形图’ 完成下列题目。
(1) 日本领土由 、 、
、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多个小岛组成。纬度最高的是 ,面积最大的是 ,面积最小的是 ,纬度最低的是 。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2)在图中找到太平洋、日本海,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3)日本地形以 和 为主, 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山地、丘陵、平原)
教师:读课本第55页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 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关东平原)
(2) 是日本的第一高峰,也是一座著名的 。(富士山、活火山)
(3)日本海岸线 ,多优良 ,为发展 与 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漫长曲折、港湾、来料加工、对外贸易)
学生:打开‘地理图册’第31页找到‘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
学生:
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属于东亚。
日本位于北温带。
日本是个岛国。
日本南北长东西窄
学生:读图完成题目,并在课本相应位置中做标记
学生:阅读文字内容完成题目,并在课本相应位置中做标记
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在世界的位置有助于学生对这个国家有个整体认识。
在题目设置时抓住四个岛的特点,有助学生记忆紧扣目标要求
阶段小结
通过刚才大家自己的学习,我们可以对日本作一个初步评价:多山的岛国
合作探究
教师: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同时还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教师:日本每年1500次有感地震,那么平均每天几次?(大约每天4次)
境内200多座火山,而日本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恰是2.5个山东省面积。相当于山东省有80座火山。
问题探究:
教师:那么为什么日本有这么多火山地震而相对我们山东却这么少呢?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
教师:日本多火山地震对人们来说是不是就光是灾害呢?
(温泉)
教师: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但每年因地震死亡的人却很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日本防震意识强)
学生:阅读课本55页第2自然内容。
学生计算每天地震次数及相当于山东省有几座火山。
学生:读图8-1-3分析日本多火山与地震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火山地震不光带来灾害还温泉。明确对问题要一分为二对待
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第1自然段及下面图。
通过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日本多火山地震
分析日本多地震、火山的原因
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
让学生会正确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通过日本对地震的应对增强学生防震意识
分析日本多地震、火山的原因
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
衔接
与过渡
在上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于北温带,那么大家来大胆推测日本的气候
合作
与探究
教师:让学生回顾对于亚洲东部气候特点。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56页第2自然段
那么同处于相同纬度我国北方地区为什么种植水稻却很少呢?
海洋性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日本资源情况又上怎样的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再加上‘日本由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丰富。地形地势 岛国,地势起伏大,河流短促,落差大,流速快的水力资源丰富’
教师:可讲一下日本宁肯买中国的筷子也不砍本国的树木的故事。
教师: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时疯狂掠夺别矿产资源的故事
(4)课本中为什么说日本是一个‘人多地狭’的国家
学生:回顾亚洲东部气候为季风气候
学生:得出日本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日本是个岛国,降水多。气候具有海洋性。
学生:总结课本内容得出
森林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学生:日本人口超过1亿,而面积却为37.8万平方千米
煅练学生能利用一个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推测气候类型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让学生通过数据认识到日本‘人多地狭’‘矿产资源贫乏’有助于下一课时的学习
拓展提高
1.为什么日本不适宜建设像三峡工程那样的大型水利枢纽?
2.假如你是日本的首相,你会如何来展日本的经济呢?
教师:可做几种假设让学生分析。
农业、钢铁、石油化工、旅游
学生:畅谈自己的设想
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为下节课作准备
构建
与梳理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 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 D、日本位于南半球
2.日本的四大岛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 B. 北海道、四国、九州、本州
C. 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 D.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3.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山是富士山 B.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C.河流源远流长 D.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秋季开放
4.日本附近的世界著名渔场是
A.日本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5.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游富士山,泡温泉?
C.到热带雨林探险 D.观赏樱花 ?
综合题
读日本略图,回完成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 海 B 洋 C 岛
(2)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日本处在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日本气候有
明显的 性特征。
(4)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是 。
(5)日本 岛附近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教学反思】
日本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令人纠结的国家。因而在学新课之前,我有意让学生自己发表对日本认识或评价,让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样有助于他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
在对于新课学习时,我让学生读课本中所没有的‘日本在世界位置’图,使学生对于日本在世界位置有个了解,这样使学生能够将日本与其他地区联系起来。从而对日本有个全面的认识。
在对于日本自然特征学习时,我本着让学生自己能够依据已知情况或是从图所能读到的知识大胆推测其他自然环境特征的思想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
凡事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而在学习‘日本火山地震’时,让学生发现火山地震对于日本可用之处―――‘温泉’发展旅游业。
对于本课中有利于后面学习的知识我也有意让学生进行初步了解,提出与后面内容有关的问题。比如‘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日本海岸线特点’
为了让学生对日本有个客观的认识,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如果我是日本领导人,我会怎样发展日本的经济’做到一个承前启后作用。当然在处理这块内容时,有些同学发表的建议不符合实际这也是有情可原,毕竟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