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信息时刻伴随我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已学过几年信息技术知识,,但对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的知识没有系统地讲述,这一课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认识信息,加深读信息的理性认识,从“知识库”栏目中,简要了解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增强这一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并不要求涉及信息的定义。要让学生知道前7册中所学的如打字练习、制作贺卡、qq交流、收发电子邮件等活动,就是信息活动。让学生理解信息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知道信息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处理一些信息的技能,如:打字游戏、制作贺卡、QQ交流等,实质就是信息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无处不在。
(2)知道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3)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在讨论和参与中了解信息的重要性。
(2)创设情境,学生亲身体验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2)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在信息社会中,处处包含信息,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2)了解信息的特征。
2.教学难点
了解信息特征。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现实体验和学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学法
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并乐于在活动中探究知识。
合作更有利于对知识的发现和发散思维的的训练,互相探讨或小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设计思想
1.情境创设
问题性情境
模拟情境
生存体验式??
2.教法学法
利用情境创设让学生用独特的视角来感悟感知信息的用途。模拟情景用最真切的体验来感受“感觉剥夺实验”,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3.练习设计
学练结合,适时温故,利用课后练习适时穿插教学中,起到辅助补充了解的作用,并抓住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利用光盘资源中的“闯关游戏”来巩固课堂所学。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和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课文中设计的“野外生存训练”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提出方案,从而潜移默化中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八、教学准备
1.资料准备
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自己的方式获得信息。
2.教学环境
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或电脑教室。
3.学生准备
学生以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贺卡和打字片段等。
九、教学过程
及时间分配
一、激趣导入(5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出示课前准备的柳枝、树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质疑: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相继出示体检单、香水、冰块、鸟叫声等,引导学生分组用不同形式去发现得到的信息。???? 2.引导学生自己说说生活中存在的信息。21教育网
?3.小结: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生活,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信息时刻伴随我。????? 通过各种感官去感 知信息的存在,初步感知获取信息的方式。?????
发散学生思维,更多的从生活中去发现信息。
利用生活中熟 悉的事物去了解信息就 在我们身边,一个不同方式去获取信息,为下面填写表格做铺垫。?? 21cnjy.com
为激发学生学习 “身边的信息”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二、新授
(一)
身边的信息
1.再次出示准备的物品,说说你是用这样的方式获取信息的。
预设:学生会说出看、听、摸、闻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信息,发散学 生思维,加深对信息这一词语的认识。21·cn·jy·com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1生活中的信息。
3.小组交流:根据所观察的图片分析,你获取了哪些信息?用什么方式获取??
4.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填写。??
5.讨论交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有那些和信息有关的活动?讨论后指名反馈,表格还可以继续填写。
6.小结:信息以多种形式展现在我们身边,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无处不在。
自主阅读文本,观察与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分析信息的获取方式。
将知识拓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发散思维得到展现。
将文本阅读或生 活实际结合起来,明白信息来源于生活。?????
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 发探究知识的欲望。??
设疑:既然信息无处不在那么人能不能离开信息呢?假如你在森林里迷了路,你会采用什么办法走出森林?
学生自主交流后反馈。
根据学生反馈总结:信息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御寒,但是人类却离不开信息??。
在教室内简单实验,指4名同学蒙眼捂耳面壁3分钟后谈感受。
完成做一做第2题,自助查询网页,了解“感觉剥夺实验”,加强感知信息的重要性。
(二)
离不开的信息
1.?出示阅读案例(ppt出示)? (1)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案例 中的问题。
(2)
尊重个人意愿,指名反馈 选择物品的原因
。
(3)
填写表格.,表明选择理由。
2.?出示做一做3,连线。
问:从连线中你看出信息有哪些特点???
3.?将案例题与连线题结合起来看:我们分析一下所选物品发 出的信息都有那些特征呢?指导归纳并板书。
4.?教师小结
:通阅读案例和做一做,我们感到信息在生活中无 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指导学生回读文本并填 学生在积极思考中 去发现搜寻信息的渠道,明白信息在生活中的获取与应用。 www.21-cn-jy.com
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无信息时的心理状态。在体验到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感觉剥夺实验”的结果,从而深刻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2·1·c·n·j·y
预设:学生可能因意见不同而引发争论,但会 在讨论中逐渐趋于统一。阅读文本,尊重个性阅读 和见解,自主分析选择物品的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训练中,发现信息 所具有的特征。
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概括信息的特征。
通过设疑,创设 学生熟悉的情景使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人人 感知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重视学生的个性 体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通过实验操作和自主了解,增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信息这一意识。
自我获取知识的 能力在于阅读,尊重学 生的个性认识,因为争 论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 表达和思维能力。
练习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应用的最好方法,在训练中能更好地总结和把握知识 点。
学生在体验、感悟、训练中主动获取知 识,潜移默化中养成自 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总结评价(8分钟)
三、总结、评价
1.玩光盘中自带游戏,巩固课堂所学。
2.指名归纳信息的重要性及其特征。
3.根据评一评中自评表填写学习情况。??
玩通关游戏游戏,在 轻松地环境中检验学习成果。
学会归纳,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玩中学,学中玩, 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培养学生归纳和 概括能力,检验学习成 果。
四、拓展延伸(2分钟)
四、拓展延伸
1.搜集生活中的信息,了解其特点。
2.课外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张课程表。????? ???
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得以强化认识和理解。
课外学习是课堂的延伸,也是知识的应 用和发展,以提高学生识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十、板书设计
看
听
身边的信息
闻
多种形式存在
摸
信息时刻伴随我
可以传递
信息的特征
可以共享
无处不在
可以加工
离不开
依附载体